中小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538阅读:19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小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小学生学习用,安装在课桌边,纠正不良坐姿,防止近视的附加装置。
目前,有关学生用坐姿矫正器的发明很多,但真正普及到中小学生学习使用的并不多。大多因结构复杂,实用性差。中国专利“ZL89208901.6”“课桌用姿势矫正器”提供了一种由支架连接的“T”字形支撑架等组成的矫正器,使用方便且不影响视线。但由于设计功能较为单一,“T”字形结构上、下过于横直,身体过份贴近矫正器,长时间学习,极易造成学习者身体的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1)是设计一种学生可长时间学习且不易造成疲劳;(2)内置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电路和学习用具放置盒;(3)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拆卸方便的防近视坐姿矫正器。
本实用新型中小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器,整体呈
形结构,其特征是上部横弧两侧有护翼,中间有文具盒,其底部与电池仓、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电路以及升降杆为一体,组成可向上提升部分,并由支架上的升降定位栓锁定。下部由支架及用于升降杆升降的内滑槽和底座夹组成。升降杆中部正面印有刻度标尺,向上前部有突出特设弯角。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底座夹置与课桌面边沿并旋动调节螺栓紧固,调节升降杆即上部高度至适宜部位后,由升降定位栓锁定。将2枚5号干电池放入电池安放处,使用时,矫正器上部在使用者下颌下方,及胸部偏上,由于横弧的阻挡和特设弯角的突出作用,可使学习者始终保持坐姿端正。若下颌或胸部触及矫正器,则内置报警装置迅速通过喇叭和指示灯发出报警提示。当矫正器内未置电池时,即不产生报警,但丝毫不影响学习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字形结构置与学习者胸前,能让学习者自觉挺胸抬头,眼睛与桌面始终保持在一市尺以上距离,特设弯角的突出,可有效减轻学习者长时间身体坐姿前倾习惯带来的疲劳感、不适感。升降高度的随意调节,方便不同年龄、身高的学生使用。升降杆上的刻度标尺,方便了学习者一目了然的定位。上端文具、笔盒的设置,方便存取学习用具。内置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电路,及时、准确提醒学习者保持端正的坐姿。产品结构合理,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特别适宜中小学生看书写字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中小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器的半剖示图意。
图2,是中小学生防近视坐姿矫正器的侧视图(特设突出弯角部分为半剖图)。
由图可见,横弧14两侧为护翼4,中间由上至下分别为文具盒盖1,文具盒2,干电池3,特设突出弯角5内置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电路和报警指示灯10,喇叭11与升降杆9共同组成沿滑槽8可向上提升部分,并由支架7上的升降定位栓6锁定,升降杆9上印有升高标尺15,支架7后下方与底坐夹12相连,当底坐夹12放入桌边沿后,即可旋动调节螺栓13紧固。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中小学生防止近视坐姿矫正器,整体呈
形,其特征是上部由横弧14及左右护翼4和升降杆9组成,升降杆9上印有升高标尺15,下部由支架7和底座夹12组成,上部中间设置有文具盒2,下方有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电路5,升降杆9中部向前呈特设突出弯角5。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中小学生学习时,纠正不良坐姿,防止近视的装置。上部由横弧及左右护翼和升降杆组成,下部由支架和底座夹组成,上部中间设置有文具盒和感应式或全向震动传感器及声光报警装置,升降杆上印有升高标尺,其背部上端有特设突出弯角。优点是底座夹适用固定不同厚度的桌面,安装拆卸自如,特设突出弯角,有效减轻学习者长时间坐姿带来的疲劳,内置声光报警电路,及时准确报警提示,特别适合中小学生读书学习即防止近视使用。
文档编号A47B39/10GK2355615SQ98248588
公开日1999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30日
发明者姜利凯 申请人:姜利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