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66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
座椅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家具之一,座椅依其功能需求具多种不同型式,为减少储放、运输体积,目前所产的座椅一般是将椅背、椅座、底盘、脚座等设计为可分离式,再用固接元件予以组合,如图4-6所示目前习知座椅椅背板的组接结构,其中椅背板1’是由木质夹板压制成型,在其两侧钻设固接孔11’,并在椅背板1的背面12’对应固接孔11’位置固设螺钉13’,在椅背板1’的正面14’组设L型接合板15’,在该接合板15’的底面16’对应前述固接孔11’位置设置组接孔17’,在侧面18’固设与扶手3’组接的螺接体19’。
在椅背板1’的外缘用海棉、皮面或绒布面组设成椅背2’,并使螺接体19’凸出在皮面或绒布面外侧,当座椅组装时可使分离式扶手3’的两端分别由固接元件与椅背板1’的螺接体19’及椅座4固接,并使椅背2’由扶手3’支撑。
然如图7所示,当椅背2’承受躺靠外力时,椅背板1’所承受的重量由接合板15’直接传到背面12’的螺钉13’支撑,由于椅背板1’仅由木质夹板组合,当螺钉13’承受力较大时将造成螺钉13’底部嵌入木质夹板间而破坏椅背板1’的情形,如椅背板1’破坏较严重将会造成螺钉13’脱落而导致背板1’与接合板15’脱落的危险。
又该接合板15’的底面16’外凸在椅背板1’正面14’的下面造成椅背板1’正面14’在包覆组设皮面或绒布面时形成两侧凸出而不够平滑缺乏整体感,且该正面两侧凸出部分将造成使用者躺靠不舒适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增进椅背组接的支撑性、安全性及具整体感的椅背板的组接结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主要是在椅背板的两侧设置固接孔,并在椅背板两侧组设接合板,接合板为L型体,其侧面设有长度,且该侧面外侧还设有与扶手或连接板体组合的螺接体,接合板的侧面设在椅背板的侧边,组接元件与组接孔、螺钉穿插组合,其中在椅背板的正面对应固接孔位置固设螺钉,在接合板的底面设置与椅背板的背面固接的组接孔。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较习知产品增进了以下功效1、椅背板可借接合板的底面稳固支撑而达到较佳的支撑性及安全性,并可大幅度的提高椅背板的使用寿命。
2、椅背板组装后具有较佳的整体感,并可改善习知椅背板正面两侧凸出而造成使用者乘坐不舒适的情形。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座椅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4是习知产品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习知产品与座椅的组合示意图;图6是习知产品的组合剖视示意图;图7是习知产品的受力示意图。
请参阅
图1-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椅背板1两侧设置固接孔11,并在椅背板1两侧组设用金属或其它高强度材质制造的接合板12,其中椅背板1正面13对应固接孔11位置固设螺钉14,接合板12呈L型体,其侧面15具有适当的长度,在侧面15外侧设置可与扶手2或连接板体(图中未标示)组合的螺接体16,其底面17上设有可与椅背板1背面18组合的组接孔19,接合板12可借组接元件与螺钉14固接在椅背板1上,且椅背板1外侧包覆海绵、皮面或绒布面,当座椅组装时由组接元件穿插扶手2或连接板体(图中未标示)的穿孔与螺接体16固接,且扶手2或连接板体另一侧与椅座3固接组合。
当使用者乘坐时其背部的躺靠力将从椅背板1传递至椅背板1后方的接合板12底面17上,由于底面17的面积较大与椅背板1背面18贴合组设,使接合板12底面17可稳固平均支撑椅背板1传递的躺靠力,而不被椅背板1压至破坏,因螺钉14未直接承受躺靠外力,而避免螺钉14受力破坏椅背板1。
又椅背板1的正面13仅由螺钉14钉固,使得椅背板1正面13表面较平滑,使背板1正面覆设海绵、皮面或绒布面后具有较佳组合的整体性及躺靠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1.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主要是在椅背板的两侧设置固接孔,并在椅背板两侧组设接合板,接合板为L型体,其侧面设有长度,且该侧面外侧还设有与扶手或连接板体组合的螺接体,接合板的侧面设在椅背板的侧边,组接元件与组接孔、螺钉穿插组合,其特征在于在椅背板的正面对应固接孔位置固设螺钉,在接合板的底面设置与椅背板的背面固接的组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椅背板的组接结构,在椅背板的两侧设置固接孔,并组设有接合板,该接合板为L型体,其侧面的外侧设有与扶手组合的螺接体,在椅背板的正面对应固接孔位置固设螺钉,同时在接合板的底面设有组接孔,使其组装后接合板的底面内侧贴合在椅背板背面,且接合板侧面设有椅背板侧边,靠组接元件与组接孔、螺钉穿插而固接组合,使其具有较佳组装的支撑性及整体感。
文档编号A47C7/00GK2401086SQ99256558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苏同华 申请人:苏同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