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7814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包括,对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方,并与车体连接以驱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对运动的承载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由多个型材件拼装形成,且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中的至少部分型材件的内部设有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不同型材件连接,并使相邻型材件形成相对固定的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的门体结构采用可拆卸的多个型材件拼装形成,并采用拉杆机构连接,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并且,门体的部分结构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降低了门体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门,尤其是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高速列车一般采用自动门系统,其原理为门板由支架支撑在导轨上,门体由驱动装置带动在导轨上滑动,现有的列车门体结构多为非金属和金属复合材料,而非机械结构,因此不具备拆卸维护的可能,一旦门体的部分结构损坏,只能更换整体门结构,因此维修过程繁琐,在维修时,需要将整个门体拆下,再重新安装,不仅维修时间长,且维修成本也高。
[0003]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有组装式门体的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
[0005]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包括,对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方,并与车体连接以驱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对运动的承载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由多个型材件拼装形成,且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中的至少部分型材件的内部设有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不同型材件连接,并使相邻型材件形成相对固定的可拆卸式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型材件内设有与拉杆机构配合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位于型材件内部的第一型腔和位于型材件一侧并具有侧开口的第二型腔;所述拉杆机构包括,拉杆和设置在拉杆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的断面形状为T字形,并嵌套在第二型腔内,所述拉杆平行于第一型腔,并穿过第一型腔与相邻型材件中的滑块连接,通过拉杆的轴向拉力使相邻型材件形成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为对称结构,并分别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及水平设置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分别设置在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左右两侧,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分别位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上下端;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内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拉杆机构,并与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连接,以限制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竖直间距,所述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内分别设有横向布置的拉杆机构,并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以限制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水平间距。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一型材与第二门体的第一型材,在两门体闭合后相接触,且第一门体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凹型结构,第二门体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可插入至凹型结构形成密封性配合。
[0010]进一步,所述凹型结构和凸型结构的凸起端部分别设有橡胶密封条。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型腔为与滑块形状相配的T型槽,所述滑块的大端位于第二型腔的内侧,小端延伸至第二型腔的外侧,所述拉杆由滑块的小端插入。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还包括,安装在第四型材底部的第五型材,所述第五型材通过螺钉或铆钉与第四型材固定连接,第五型材的底部设有凹槽,在第五型材的下方设有与车体连接的下导轨,所述凹槽与下导轨滑动配合,凹槽的两侧设有与下导轨密封接触的密封垫。
[0013]进一步,所述承载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装置、驱动电机和带传动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车体上,并通过上导轨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连接,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带轮和与带轮配合的传送带,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连接在传送带的上下不同侧,以实现向相反方向的运动。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还设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具有固定架,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毛刷组件的毛刷面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接触或留有一定的间隙。
[0015]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发明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门体结构采用可拆卸的多个型材件拼装形成,并采用拉杆机构连接,具有连接强度高,拆卸方便的优点,并且,由于门体为可拆卸结构,使得门体的部分结构损坏时可以单独更换,更换过程简单,节省时间,由于型材件可采用挤出工艺加工制得,因此制造简单,且强度高,有利于降低门体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B-B面剖视图;
[0020]图4:为图2的Y局部放大不意图;
[0021]图5:为图2的R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6:为图3的G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图3的K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其中:1、第一门体2、第二门体3、型材件4、驱动电机5、带传动机构6、下导轨
7、上导轨8、承载驱动机构9、支撑装置10、拉杆机构11、拉杆12、滑块13、毛刷组件14、橡胶密封条15、密封垫16、固定架31、第一型材32、第二型材33、第三型材34、第四型材35、第五型材51、主动轮52、从动轮53、传送带301、第一型腔302、第二型腔311、凹型结构312、凸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6]结合图1、图2、图4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安装在车体上,包括,对开的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设置在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上方,并与车体连接以驱动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相对运动的承载驱动机构8,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通过相向运动以关闭或反向运动以打开。所述承载驱动机构8,包括,支撑装置9、驱动电机4和带传动机构5,所述支撑装置9为横梁式结构,安装在车体上,并通过上导轨7与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滑动连接,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的重量由支撑装置9承受。所述驱动电机4固定安装在支撑装置9上,并通过带传动机构5与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连接,所述带传动机构5包括,与驱动电机4连接的带轮和与带轮配合的传送带53,所述带轮包括主动轮51和从动轮52,主动轮51和从动轮52的间距不小于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相距的最大宽度,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分别连接在传送带53的上下不同侧,以实现向相反方向的运动。
[0027]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分别由多个型材件3拼装形成,型材件3可采用挤出工艺加工制得,且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中的至少部分型材件3的内部设有拉杆机构10,所述拉杆机构10的两端分别与不同型材件3连接,通过拉杆机构10的拉紧作用使相邻型材件3之间的位置固定,并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0028]结合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型材件3内设有容纳拉杆机构10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位于型材件3内部的第一型腔301和位于型材件3—侧并具有侧开口的第二型腔302;第一型腔301的两端贯通,周圈为型腔壁,第二型腔302由型材件3的外侧面向内凹形成,并形成所述侧开口,所述拉杆机构10包括,圆柱形的拉杆11和设置在拉杆11两端的滑块12,所述滑块12的断面形状为T字形,其两侧的凸起卡在第二型腔302的内壁上,使滑块12嵌套在第二型腔302内,所述拉杆11平行于第一型腔301设置,其两端穿过第一型腔301与相邻型材件3中的滑块12固定连接,由于滑块12与型材件3在沿拉杆11轴向上无相对运动,因此通过拉杆11的轴向拉力可使相邻型材件3形成固定连接。
[0029]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为对称结构,并分别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及水平设置的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所述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分别设置在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的左右两侧,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分别位于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的上下端;所述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内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拉杆机构10,并与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连接,以限制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的竖直间距,所述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内分别设有横向布置的拉杆机构10,并与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连接,以限制第一型材31和第二型材32的水平间距。
[0030]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门体I的第一型材与第二门体2的第一型材,在两门体闭合后相接触,且第一门体I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凹型结构311,第二门体2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凸型结构312,所述凸型结构312可插入至凹型结构311形成密封性连接。
[0031]优选地,所述凹型结构311和凸型结构312的凸起端部分别设有橡胶密封条14,所述橡胶密封条14为空心结构,以利于发生变形,增大接触面积,当第一门体I与第二门体2相向运动至接触时,将压紧橡胶密封条14,使第一门体I与第二门体2之间形成密封性接触。
[0032]优选地,在第一型材31内设置有两组拉杆机构10,在第二型材32内设有一组拉杆机构10,在第三型材33和第四型材34内至少设有一组拉杆机构10。
[0033]优选地,所述第二型腔302为与滑块12形状相配的T型槽,所述滑块12的大端位于第二型腔302的内侧,并卡在第二型腔302内,小端延伸至第二型腔302的外侧,所述拉杆11由滑块12的小端插入,与滑块12形成固定连接。
[0034]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还包括,安装在第四型材34底部的第五型材35,第五型材35的断面形状为L形,其内直角弯折处与第四型材34的底部边角配合。所述第五型材35通过螺钉或铆钉与第四型材34固定连接,第五型材35的底部设有凹槽,在第五型材35的下方设有与车体连接的下导轨6,所述凹槽卡在下导轨6上,凹槽与下导轨6为滑动配合,在凹槽的两侧设有与下导轨6密封接触的密封垫15,以起到密封作用。
[0035]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还设有毛刷组件13,所述毛刷组件13具有固定架16,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毛刷组件13的毛刷面与第一门体I和第二门体2相接触或留有一定的间隙。
[0036]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包括,对开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设置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上方,并与车体连接以驱动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对运动的承载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由多个型材件拼装形成,且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中的至少部分型材件的内部设有拉杆机构,所述拉杆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不同型材件连接,并使相邻型材件形成相对固定的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件内设有与拉杆机构配合的型腔,所述型腔包括,位于型材件内部的第一型腔和位于型材件一侧并具有侧开口的第二型腔;所述拉杆机构包括,拉杆和设置在拉杆两端的滑块,所述滑块的断面形状为T字形,并嵌套在第二型腔内,所述拉杆平行于第一型腔,并穿过第一型腔与相邻型材件中的滑块连接,通过拉杆的轴向拉力使相邻型材件形成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为对称结构,并分别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及水平设置的第三型材、第四型材;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分别设置在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左右两侧,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分别位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上下端;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内分别设有竖向布置的拉杆机构,并与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连接,以限制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竖直间距,所述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内分别设有横向布置的拉杆机构,并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连接,以限制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水平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的第一型材与第二门体的第一型材,在两门体闭合后相接触,且第一门体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凹型结构,第二门体的第一型材的一侧设置凸型结构,所述凸型结构可插入至凹型结构形成密封性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结构和凸型结构的凸起端部分别设有橡胶密封条。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腔为与滑块形状相配的T型槽,所述滑块的大端位于第二型腔的内侧,小端延伸至第二型腔的外侧,所述拉杆由滑块的小端插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还包括,安装在第四型材底部的第五型材,所述第五型材通过螺钉或铆钉与第四型材固定连接,第五型材的底部设有凹槽,在第五型材的下方设有与车体连接的下导轨,所述凹槽与下导轨滑动配合,凹槽的两侧设有与下导轨密封接触的密封垫。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驱动机构,包括,支撑装置、驱动电机和带传动机构,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车体上,并通过上导轨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装置上,并通过带传动机构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连接,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带轮和与带轮配合的传送带,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分别连接在传送带的上下不同侧,以实现向相反方向的运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用双开自动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朝向车体内部的一侧还设有毛刷组件,所述毛刷组件具有固定架,并固定在车体上,所述毛刷组件的毛刷面与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相接触或留有一定的间隙。
【文档编号】E05C17/04GK105863482SQ20161040564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8日
【发明人】路跃强
【申请人】青岛威奥轨道装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