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形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871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曲线形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盥洗间用洁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
【背景技术】
:
[0002]当前普遍使用的大便器有两种形式:蹲式和坐式。根据科学的解释和个人的感受,蹲式的是健康而且自然的排便方法,存在的问题就是体力的消耗较大,没有坐式的省力、舒月艮。在使用坐式马桶排便时,存在着性别、年龄、身高、健康状况及习惯姿势等各种原因,达不到每个人都能坐姿自然、感觉舒服的问题。因此,有的采用在马桶前放置垫脚物,来达到抬高腿的目的。但就卫生间的环境而言,垫脚物本身就是障碍物,且在公共场所也难以应用。特别是老人、小孩和体力弱者,在使用坐式马桶时也会有不便之处,老人和体力弱者过了一定的时间会很累;小孩在使用成人规格的马桶时,会出现马桶口过大而不安全的隐患。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日常生活中可以以接近蹲姿,抬高膝盖的排便姿势的曲线形马桶盖。既可以用于新制造的马桶、也可用于正在使用的马桶上安装。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曲线形马桶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马桶盖座1、可拆卸不吸味的填充物2、顶盖3。
[0005]所述的马桶盖座I的曲线设计为:底部和马桶贴合并保持稳定,表而部分约在三分之一处,接触臀部的位置是曲线的最低处,平滑上升到最前端,前端比马桶前沿的弧度略小,以便容纳双腿合并;尾端部分上下有转轴固定装置,稍高于接触臀部的位置,可以承受双腿抬高时、身体向后倾斜产生的水平方向推力。
[0006]所述的填充物2,采用不吸味并且不会过于坚硬的材料,制作成图示的形状,它有两种作用:一是放下的时候,将马桶盖的大小,转换为儿童使用的规格;二是推向顶盖时,当成靠背使用。
[0007]所述的顶盖3有纵向的突起部分,用来填充使用时马桶与马桶盖座I之间形成的空隙、以及打开时用来支撑使用者后靠的力。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线形马桶盖,曲线凹槽的设计可以调节高度及角度,适应不同的姿势,给使用者更多的舒适体验;通过放下与收起填充物,来达到调节平面规格的目的,便于儿童使用,同时也能变成靠背。本专利设计简单,对于生产所需的材料、制造工艺和安装方式,均没有特殊要求,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
[0009]图1为马桶盖坐的部分与尾端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10]图2为马桶盖全部部件的侧视图。
[0011]图3为填充物收起的示意图。
[0012]图4为马桶盖整个收起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3]参照图1?图4,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一些技术方案:它包括马桶盖坐的部分I后端的固定装置有上下的转轴。下转轴用于整体的收起于放下,上转轴用于控制填充物2与顶盖3。
[0014]所述的图1中的马桶盖坐的部分1,后端的固定装置的下转轴与马桶连接,并且马桶盖坐的部分I保持与马桶贴合,以确保稳固。马桶盖坐的部分I前段两侧弧度较小,以便使用者的腿可以合并,让排泄姿势达到自然健康的角度。
[0015]所述的图2中的填充物放下时可以达到方便儿童使用的状态。
[0016]所述的图3中的马桶盖坐的部分的曲线,一是凹进去与前端可以让使用者的姿势自然;二是后端的高度用于承受在排便时,人体的靠后的力;当填充物收起时,起到排便中靠背的作用。
[0017]所述的图4中,展示当整个马桶盖收起时的状态。
【主权项】
1.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马桶盖坐位的部分(I),表面部分约在三分之一处,接触臀部的位置是曲线的最低处,平滑上升到前端;以及可拆卸不吸味的填充物(2)和最上的盖子(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桶盖坐的部分(I)表面部分在三分之一处,接触臀部的位置是曲线的最低处,平滑上升到前端,前端比马桶前沿的弧度略小,以便容纳双腿合并;尾端部分上下有转轴固定装置,稍高于接触臀部的位置,可以承受双腿抬高时、身体向后倾斜产生的水平方向推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不吸味的填充物(2),一是马桶盖的尺寸可以在成人与儿童之间转换;二是向上面推盖子时,可以当成临时靠背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上的盖子(3)本身两端带有侧翼,用来遮挡在使用时马桶与部分(I)之间的空隙、和打开时用来支撑使用者后靠的力。
【专利摘要】一种曲线形的马桶盖,它涉及盥洗间用洁具设备领域。它包含马桶盖坐的部分(1),可拆卸不吸味的填充物(2)和最上的盖子(3)。它提供一种日常生活中可以以健康排便姿势而又省力的曲线形马桶盖,可以调节高度、角度及大小,以便适应不同的人群。它的材质没有特殊要求。本设计可以运用于新制造的马桶上,也可以安装在正在使用的马桶上。
【IPC分类】A47K13/28
【公开号】CN204797729
【申请号】CN201520132653
【发明人】李帅
【申请人】李帅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