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排潮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166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排潮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智能排潮窗。
【背景技术】
[0002]排潮窗广泛应用在发酵室、洗浴间、更衣室等地方,由于排潮窗是利用空气流动带走室内的水分,从而降低室内的湿度,在很多时候人们不会自动去关注空气的湿度,而发酵室对空气的湿度有很高的要求,湿度的微妙变化就可能引起发酵室内所有的东西变成废料,因此排潮窗在控制湿度有很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排潮窗,这种排潮窗通过湿度感应控制装置控制室内的湿度,有效的提高了室内所释放的蒸汽排出室外,提高了窗户的开启、通风面积,解决了难开启、人工大等缺点。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排潮窗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种智能排潮窗,包括窗架(I)、第一窗门轴(1-1)、第二窗门轴(1-2)、第三窗门轴(1-3)、第一窗门(2)、第二窗门(2-1)、第三窗门(2-2)、有机玻璃(2-3)、隔光板(2-4)、第一窗门孔(3)、第二窗门孔(3-1)、第三窗门孔(3-2)、功能箱(4)、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 )、第三扭力杆(4-3 )、控制杆(4-4 )、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 )、连杆(5-1),其特征在于:第一窗门轴(1-1)横向穿过第一窗门(2)上的第一窗门孔(3),第一窗门轴(1-1)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一窗门轴(1-1)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4)内;第二窗门轴(1-2)横向穿过第二窗门(2-1)上的第二窗门孔(3-1),第二窗门轴(1-2)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二窗门轴(1-2)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4)内;第三窗门轴(1-3)横向端穿过第三窗门(2-2)上的第三窗门孔(3-2),第三窗门轴(1-3)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三窗门轴(1-3)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
(4)内。
[0006]所述功能箱(4)内设置有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第三扭力杆(4-3)、控制杆(4-4),第一扭力杆(4-1)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一窗门轴(1-1 ),第二扭力杆(4-2)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二窗门轴(1-2),第三扭力杆(4-3)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三窗门轴(1-3),第一扭力杆(4-1 )、第二扭力杆(4-2)与第三扭力杆(4-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杆(4-4),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设置在功能箱(4)外侧,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通过连杆(5-1)连接控制杆(4-4)。
[0007]所述第一窗门(2)、第二窗门(2-1 )、第三窗门(2-2)均由有机玻璃(2_3)、隔光板(2-4)组成,有机玻璃(2-3)设置在隔光板(2-4)的上方。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湿度感应控制装置控制室内的湿度,有效的提高了室内所释放的蒸汽排出室外,提高了窗户的开启、通风面积,解决了难开启、人工大等缺点。
[0009]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不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关闭不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窗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窗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窗架1、第一窗门轴1-1、第二窗门轴1-2、第三窗门轴1-3、第一窗门2、第二窗门2-1、第三窗门2-2、有机玻璃2-3、隔光板2-4、第一窗门孔3、第二窗门孔3_1、第三窗门孔3-2、功能箱4、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第三扭力杆4-3、控制杆4_4、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连杆5-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智能排潮窗,窗门轴横向设置在窗架内侧,窗门轴的一端穿过窗门上的窗门孔且连接至窗架,窗门轴的另一端穿过窗架并延伸至窗架一侧的功能箱内,扭力杆设置在功能箱内部,扭力杆的一端连接窗门轴,扭力杆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杆,湿度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功能箱外侧,湿度感应控制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控制杆;窗门由有机玻璃、隔光板组成,有机玻璃设置在隔光板的上方。
[0017]在使用时,湿度感应控制装置监测室内湿度,在湿度过高时,湿度感应控制装置控制连杆向下移动,连杆带动控制杆向下移动,扭力杆逆时针转动,窗门轴带动窗门打开;在室内湿度过低时,湿度感应控制装置控制连杆向上移动,连杆带动控制杆向上移动,扭力杆顺时针转动,窗门轴带动窗门关闭。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排潮窗,包括窗架(I )、第一窗门轴(1-1 )、第二窗门轴(1-2)、第三窗门轴(1-3)、第一窗门(2)、第二窗门(2-1)、第三窗门(2-2)、有机玻璃(2-3)、隔光板(2-4)、第一窗门孔(3)、第二窗门孔(3-1)、第三窗门孔(3-2)、功能箱(4)、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第三扭力杆(4-3)、控制杆(4-4)、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连杆(5-1),其特征在于:第一窗门轴(1-1)横向穿过第一窗门(2)上的第一窗门孔(3),第一窗门轴(1-1)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一窗门轴(1-1)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4)内;第二窗门轴(1-2)横向穿过第二窗门(2-1)上的第二窗门孔(3-1),第二窗门轴(1-2)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二窗门轴(1-2)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4)内;第三窗门轴(1-3)横向端穿过第三窗门(2-2 )上的第三窗门孔(3-2 ),第三窗门轴(1-3 )的两端设置在窗架(I)的边框上,第三窗门轴(1-3)的一端穿过窗架(I)的边框并延伸至设置在窗架(I) 一侧的功能箱(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排潮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箱(4)内设置有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 )、第三扭力杆(4-3 )、控制杆(4-4),第一扭力杆(4-1)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一窗门轴(1-1 ),第二扭力杆(4-2)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二窗门轴(1-2),第三扭力杆(4-3)的一端连接延伸至功能箱(4)内的第三窗门轴(1-3),第一扭力杆(4-1)、第二扭力杆(4-2)与第三扭力杆(4-3)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杆(4-4),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设置在功能箱(4)外侧,湿度感应控制装置(5)通过连杆(5-1)连接控制杆(4-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排潮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门(2)、第二窗门(2-1)、第三窗门(2-2 )均由有机玻璃(2-3 )、隔光板(2-4 )组成,有机玻璃(2-3 )设置在隔光板(2-4)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排潮窗,窗门轴横向设置在窗架内侧,窗门轴的一端穿过窗门上的窗门孔且连接至窗架,窗门轴的另一端穿过窗架并延伸至窗架一侧的功能箱内,扭力杆设置在功能箱内部,扭力杆的一端连接窗门轴,扭力杆的另一端连接控制杆,湿度感应控制装置设置在功能箱外侧,湿度感应控制装置通过连杆连接控制杆。通过湿度感应控制装置控制室内的湿度,有效的提高了室内所释放的蒸汽排出室外,提高了窗户的开启、通风面积,解决了难开启、人工大等缺点。
【IPC分类】E06B7/092
【公开号】CN204941257
【申请号】CN201520693634
【发明人】卢亚娟
【申请人】四川宜宾泰西塑钢门窗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