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9009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调制备装置,具体讲是一种应用于电饭煲内的电饭煲内胆。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产品,内胆都是铝板或复合板拉伸成型,内胆锅壁厚度单一,没有变化,由于热量是由内胆锅底向内胆锅壁传递,对于厚度均匀分布的内胆,其上下的导热速率一致,加热食物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产品的多种性能需求。
[0003]并且现有的内胆通常只有一层金属板,或采用陶瓷制成,保温效果差,使热量向外部散失,浪费能源,增加煮饭的用时,并且米饭易粘连在内胆内壁上,不易清除,防锈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加热速率、具有保温、防锈和不粘黏米饭的电饭煲内胆。
[0005]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内胆,包括锅底和与锅底一体形成的锅壁,所述的锅壁分为上壁和下壁,上壁的厚度大于下壁的厚度,上壁的顶部设有顶部翻边,下壁底部呈弧形向内收缩连接锅底边缘。
[0007]所述的上壁的高度为锅壁整体高度的1/3?2/3。
[0008]所述的下壁的厚度为上壁厚度的4/3?2/1。
[0009]所述的上壁的顶部呈弧形向外延伸与顶部翻边底部连接,顶部翻边整体向斜上方延伸,顶部翻边的自由端向下凸出形成下围边。
[0010]所述的下围边的内壁与顶部翻边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0011]所述的锅底中部形成向内胆内部凸起的弧面,使内胆锅底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
[0012]所述的锅壁从内至外依次为内不粘涂层、内密封层、铸铁层、外密封层和外不粘涂层。
[0013]所述的内密封层与外密封层分别为在铸铁层内、外两侧熔射的金属层。
[0014]所述的内不沾涂层与外不粘涂层分别为在内密封层内侧与外密封层外侧涂覆的不沾涂料。
[0015]所述的不沾涂料为氟树脂、粉末涂料或陶瓷涂料。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内胆的锅壁下薄上厚,能够使内胆锅底外表面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内部,并且内胆上壁厚度大于下壁厚度,能够在产品加热时,储存更多的热量,并在产品保温时释放出来,弥补米饭上部的热量流失,使米饭保温时上下温度均匀一致。同时,在搬运时,抓住内胆的顶部翻边,可避免搬运时与手滑脱,方便抓取。将内胆放置在桌面等平面时,可使内胆锅底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避免内胆锅底因磕碰发生变形后,造成内胆锅底与平面点接触,致使内胆无法在平面上平稳放置。由于锅壁采用密封层和不粘涂层,可防止内胆生锈的同时,避免米饭粘黏在内胆内部,方便内胆清洗。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20]图3是图2中的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2中的B部的剖面图。
[0022]图中:
[0023]1:锅底2:锅壁
[0024]3:上壁4:下壁
[0025]5:顶部翻边6:下围边
[0026]7:内不粘涂层8:内密封层
[0027]9:铸铁层10:外密封层
[0028]11:外不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内胆,包括锅底I和与锅底I 一体形成的锅壁2,所述的锅壁2分为上壁3和下壁4,上壁3的厚度大于下壁4的厚度,上壁3的顶部设有顶部翻边5,下壁4底部呈弧形向内收缩连接锅底I边缘。
[0031]所述的上壁3的高度为锅壁2整体高度的1/3?2/3。
[0032]所述的下壁4的厚度为上壁3厚度的4/3?2/1。
[0033]所述的上壁3的顶部呈弧形向外延伸与顶部翻边5底部连接,顶部翻边5整体向斜上方延伸,顶部翻边5的自由端向下凸出形成下围边6。
[0034]所述的下围边6的内壁与顶部翻边5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0035]所述的锅底I中部形成向内胆内部凸起的弧面,使内胆锅底I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
[0036]所述的锅壁2从内至外依次为内不粘涂层7、内密封层8、铸铁层9、外密封层10和外不粘涂层11。
[0037]所述的内密封层8与外密封层10分别为在铸铁层9内、外两侧熔射的金属层。
[0038]所述的内不沾涂层7与外不粘涂层11分别为在内密封层8内侧与外密封层10外侧涂覆的不沾涂料。
[0039]所述的不沾涂料可为氟树脂、粉末涂料或陶瓷涂料,并且不限仅有的这3种涂料。
[0040]电饭煲的内胆在煮饭时,内胆锅底I最先受热,然后热量经由锅壁2下部向上部传递,由于内胆上壁3厚度大于下壁4厚度,使热量经锅底1、下壁4快速传递至上壁3,并储存在上壁3不流失。当米饭煮熟保温时,由于热量大量存积在上壁3,可使米饭长时间保持温度,在食用时,米饭上下温度仍能保持一致。上壁3的高度设置为锅壁2整体高度的1/3?2/3,当上壁3的高度占整体高度越多,存储的热量越多。
[0041]在将内胆从电饭煲内部取出时,可抓住锅壁2顶部的顶部翻边5,由于顶部翻边5的下围边6的内壁与顶部翻边5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更方便使用者抓牢,不脱手。并且由于顶部翻边5呈向上倾斜状,有益于内胆与电饭煲锅口的密封,防止密封圈不向外翻出气。
[0042]在内胆锅底I的设置向上凸起的弧面,可使内胆锅底放置在桌面等平面时,内胆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而不是两个平面接触,防止内胆锅底的平面因磕碰发生变形后,造成内胆锅底与平面呈点接触,内胆无法在平面上平稳放置。
[0043]锅壁中间的铸铁层9向外依次包裹有内密封层8、外密封层10和内不粘涂层7、外不粘涂层11。内密封层8、外密封层10采用熔射工艺设置在铸铁层9上,熔射又称热喷涂或喷焊,其基本原理是将材料(粉末或线材)加热熔化,在气体带送高速下冲击附着于底材或工件表面,堆积、凝固形成膜厚或涂层,达到防腐蚀、防锈、耐磨、润滑、表面粗糙化、吸附、绝缘、绝热等目的。内不粘涂层7、外不粘涂层11采用氟树脂、粉末涂料或陶瓷涂料等不沾涂料涂敷在内密封层8、外密封层1上,可避免米饭粘黏在内胆内部,方便内胆清洗。
[0044]本实用新型内胆的锅壁下薄上厚,能够使内胆锅底外表面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内部,并且内胆上壁厚度大于下壁厚度,能够在产品加热时,储存更多的热量,并在产品保温时释放出来,弥补米饭上部的热量流失,使米饭保温时上下温度均匀一致。同时,在搬运时,抓住内胆的顶部翻边,避免手滑脱手,方便抓取。将内胆放置在桌面等平面时,可使内胆锅底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避免内胆锅底因磕碰发生变形后,造成内胆锅底与平面呈点接触,致使内胆无法在平面上平稳放置。由于锅壁采用密封层和不粘涂层,可防止内胆生锈的同时,避免米饭粘黏在内胆内部,方便内胆清洗。
【主权项】
1.一种电饭煲内胆,包括锅底(1)和与锅底(1)一体形成的锅壁(2),其特征在于:锅壁(2)分为上壁(3)和下壁(4),上壁(3)的厚度大于下壁(4)的厚度,上壁(3)的顶部设有顶部翻边(5 ),下壁(4 )底部呈弧形向内收缩连接锅底(1)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上壁(3)的高度为锅壁(2)整体高度的1/3?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下壁(4)的厚度为上壁(3)厚度的4/3 ?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上壁(3)的顶部呈弧形向外延伸与顶部翻边(5)底部连接,顶部翻边(5)整体向斜上方延伸,顶部翻边(5)的自由端向下凸出形成下围边(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下围边(6)的内壁与顶部翻边(5 )的底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锅底(1)中部形成向内胆内部凸起的弧面,使内胆锅底(1)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锅壁(2)从内至外依次为内不粘涂层(7)、内密封层(8)、铸铁层(9)、外密封层(10)和外不粘涂层(1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内密封层(8)与外密封层(10)分别为在铸铁层(9)内、外两侧熔射的金属层。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内不沾涂层(7)与外不粘涂层(11)分别为在内密封层(8)内侧与外密封层(10)外侧涂覆的不沾涂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饭煲内胆,其特征在于:不沾涂料为氟树脂、粉末涂料或陶fe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烹调器具装置的电饭煲内胆,包括锅底和与锅底一体形成的锅壁,所述的锅壁分为上壁和下壁,上壁的厚度大于下壁的厚度,上壁的顶部设有顶部翻边,下壁底部呈弧形向内收缩连接锅底边缘。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内胆锅底外表面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内部,并且在产品加热时,储存更多的热量,并在产品保温时释放出来,弥补米饭上部的热量流失,使米饭保温时上下温度均匀一致。在搬运时,可避免搬运时与手滑脱,方便抓取。将内胆放置在电饭煲内,可使内胆锅底与平面呈周圈线接触。由于锅壁采用密封层和不粘涂层,可防止内胆生锈的同时,避免米饭粘黏在内胆内部,方便内胆清洗。
【IPC分类】A47J36/02, A47J36/00
【公开号】CN204970894
【申请号】CN201520491485
【发明人】杨华, 刘新宇, 李晶
【申请人】上海纯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