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352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卷帘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遮阳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卷帘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在市面上的卷帘机构,其叶片收起一般是通过卷轴带动叶片收卷起来,这样一来,卷帘机构便会需要采用很大的罩盒,使得整个卷帘机构显得很笨重,另外,其一般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卷管与叶片之间需要通过其他配件相连接,使其一圈一圈地收卷起来,因而存在以下缺点:1、叶片与叶片之间相扣连接,使得叶片不能翻转;2、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连接处是一条槽,槽上设有小孔,当叶片下降或者上升的时候,光线和通风从叶片槽上的小孔进入,因而透光率低、通风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帘机构,不仅具备遮阳、可收放等特点,而且其叶片可翻转,使之可调节室内的光线及通风量。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种卷帘机构,所述卷帘机构包括卷帘机构主体及设于所述卷帘机构主体上方的罩盒,所述罩盒内设卷管及驱动所述卷管转动或平移的驱动电机,所述卷帘机构主体包括两侧轨及夹设于所述两侧轨的轨道之间的固定叶片组与翻转叶片组,所述固定叶片组与所述翻转叶片组上下相接设置,所述固定叶片组远离所述翻转叶片组的一侧通过若干提升钢片与所述卷管固定连接,所述翻转叶片组包括若干翻转叶片及两组活动链条,所述两组活动链条分别设于所述若干翻转叶片的两侧以将所述若干翻转叶片连成一体,且邻近所述固定叶片组设置的一所述翻转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翻转轴,所述两侧轨分别设有与所述翻转轴相对应的固定换向钩。
[0006]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每一所述活动链条包括若干链扣,两两链扣之间通过一活动扣眼进行活动连接,且每一所述活动扣眼对应与一所述若干翻转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所述固定叶片组包括若干固定叶片及两组固定链条,所述两组固定链条分别设于所述若干固定叶片的两侧以将所述若干固定叶片连成一体,且所述两组固定链条与所述两组活动链条一一对应相接设置。
[0008]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每一所述固定叶片及每一所述翻转叶片均为双层中空的铝型管件。
[0009]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每一所述固定叶片及每一所述翻转叶片均设有氟碳表面处理层。
[0010]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每一所述侧轨的轨道铺设有减震垫条。
[0011]作为上述卷帘机构的改进,所述卷帘机构主体还包括夹设于所述两侧轨的轨道之间的下梁,所述翻转叶片组与所述下梁上下相接设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帘机构,其设置了翻转叶片组及控制翻转叶片组进行翻转的固定换向钩及驱动电机,使得本卷帘机构不仅具备遮阳、可收放等特点,而且其叶片可翻转,使之可调节室内的光线及通风量。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帘机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卷帘机构的活动链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卷帘机构的固定叶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卷帘机构1,卷帘机构1包括卷帘机构主体11及设于卷帘机构主体11上方的罩盒12,其中,罩盒12内设卷管121及驱动卷管121转动或平移的驱动电机122,卷帘机构主体11包括两侧轨111及夹设于两侧轨111的轨道之间的固定叶片组112与翻转叶片组113,固定叶片组112与翻转叶片组113上下相接设置,固定叶片组112远离翻转叶片组113的一侧通过若干提升钢片13与卷管121固定连接,翻转叶片组113包括若干翻转叶片1131及两组活动链条1132,两组活动链条1132分别设于若干翻转叶片1131的两侧以将若干翻转叶片1131连成一体,且邻近固定叶片组112设置的一翻转叶片11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翻转轴(未图示),两侧轨111分别设有与翻转轴相对应的固定换向钩(未图示)。
[001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一活动链条1132包括若干链扣11321,两两链扣11321之间通过一活动扣眼11322进行活动连接,且每一活动扣眼11311对应与一若干翻转叶片1131的一端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固定叶片组112包括若干固定叶片1121及两组固定链条1122,两组固定链条1122分别设于若干固定叶片1121的两侧以将若干固定叶片1121连成一体,且两组固定链条1121与两组活动链条1131 —一对应相接设置。如图3所示,每一固定叶片1121均为双层中空的铝型管件,同样的,每一翻转叶片1131亦均为双层中空的铝型管件,这样一来,冬季关闭本卷帘机构1时,叶片可以防止冷空气进入室内,暖空气流失,而夏季时,本卷帘机构1的存在亦可避免阳光直射和暴晒,保持室内的平衡温度。另外,每一固定叶片1121及每一翻转叶片1131均设有氟碳表面处理层,使之具有耐磨、抗粘着、耐腐蚀和其他一些特殊的性能。
[0020]另外,如图1所示,每一侧轨111的轨道铺设有减震垫条1111,可有效减低叶片与侧轨磨擦出的声音。还有,卷帘机构主体11还包括夹设于两侧轨111的轨道之间的下梁114,翻转叶片组113与下梁114上下相接设置。
[0021]工作过程中,当驱动电机122没接到翻转指令时,卷管121仅进行转动运动,带动固定叶片组112及翻转叶片组113下移,此时,两翻转轴不会接触到两侧轨111上的两固定换向钩,此时,本卷帘机构1正常打开,翻转叶片组113的若干翻转叶片1131均不翻转。当驱动电机122接到翻转指令时,卷管121不仅进行转动运动,亦进行平移运动,使得固定叶片组112及翻转叶片组113下移行程改变,此时,两翻转轴在下移过程中,会沿着两侧轨111上的两固定换向钩进行滑动,使之与之相连的翻转叶片1131翻转(最大可达90度),同时,在两组活动链条1132的带动下,其余的翻转叶片1131亦进行同步翻转,此时,本卷帘机构1翻转打开,使之通风、透光。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卷帘机构,其设置了翻转叶片组及控制翻转叶片组进行翻转的固定换向钩及驱动电机,使得本卷帘机构不仅具备遮阳、可收放等特点,而且其叶片可翻转,使之可调节室内的光线及通风量。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机构包括卷帘机构主体及设于所述卷帘机构主体上方的罩盒,所述罩盒内设卷管及驱动所述卷管转动或平移的驱动电机,所述卷帘机构主体包括两侧轨及夹设于所述两侧轨的轨道之间的固定叶片组与翻转叶片组,所述固定叶片组与所述翻转叶片组上下相接设置,所述固定叶片组远离所述翻转叶片组的一侧通过若干提升钢片与所述卷管固定连接,所述翻转叶片组包括若干翻转叶片及两组活动链条,所述两组活动链条分别设于所述若干翻转叶片的两侧以将所述若干翻转叶片连成一体,且邻近所述固定叶片组设置的一所述翻转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翻转轴,所述两侧轨分别设有与所述翻转轴相对应的固定换向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活动链条包括若干链扣,两两链扣之间通过一活动扣眼进行活动连接,且每一所述活动扣眼对应与一所述若干翻转叶片的一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叶片组包括若干固定叶片及两组固定链条,所述两组固定链条分别设于所述若干固定叶片的两侧以将所述若干固定叶片连成一体,且所述两组固定链条与所述两组活动链条一一对应相接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叶片及每一所述翻转叶片均为双层中空的铝型管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叶片及每一所述翻转叶片均设有氟碳表面处理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侧轨的轨道铺设有减震垫条。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卷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帘机构主体还包括夹设于所述两侧轨的轨道之间的下梁,所述翻转叶片组与所述下梁上下相接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帘机构,其包括卷帘机构主体及设于卷帘机构主体上方的罩盒,罩盒内设卷管及驱动卷管转动或平移的驱动电机,卷帘机构主体包括两侧轨及夹设于两侧轨的轨道之间的固定叶片组与翻转叶片组,固定叶片组与翻转叶片组上下相接设置,固定叶片组远离翻转叶片组的一侧通过若干提升钢片与卷管固定连接,翻转叶片组包括若干翻转叶片及两组活动链条,两组活动链条分别设于若干翻转叶片的两侧以将若干翻转叶片连成一体,且邻近固定叶片组设置的一翻转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翻转轴,两侧轨分别设有与翻转轴相对应的固定换向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卷帘机构,不仅具备遮阳、可收放等特点,而且其叶片可翻转,使之可调节室内的光线及通风量。
【IPC分类】E06B9/15, E06B9/17, E06B9/70
【公开号】CN205063763
【申请号】CN201520747165
【发明人】邹清云, 胡平安
【申请人】邹清云, 胡平安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