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85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
【背景技术】
[0002]—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属于现代智能家居装饰,窗户由控制系统和百叶窗扇组成,解决现代高层建筑推拉式窗户在清理时,需探出身体的问题,消除安全隐串
■/Ql、Ο

【发明内容】

[0003]窗户的窗扇釆用百叶连杆旋转结构,清洗窗户时,人只需站在室内就可以把窗扇的内外两面同时清洗干净;百叶式的可旋转窗叶,方便改变空气流通方向;窗户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设定有空气质量临界值,如果室外空气质量优于室内,则开启智能模式,窗户自动打开,反之,窗户自动关闭。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包括:窗框、连杆、连接轴、智能模式开关、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驱动曲柄、窗扇、密封条。其特征在于:窗框安装于整个装置的最外端;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固定于窗框的外端;智能模式开关固定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上,通过导线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相连接;窗扇通过连接轴固定于窗框上;连接轴与连杆相连接;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曲柄与连杆相连接;密封条紧粘于窗扇边缘末端。
[0005]—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工作原理:将窗框紧固到窗口上,清洗窗户时,手动打开窗扇至水平状态,在室内就可以对窗户的内外部分进行同时清洗,当打开智能模式开关时,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启动,室外空气质量优于室内,智能驱动模块运行,内置电机运转并将动力通过驱动曲柄传递到连杆上,连杆与窗扇上的连接轴相连接,此时自动打开窗户,反之,室外空气质量差,智能驱动模块运行关闭窗户,窗户关闭时,密封条将窗扇完全密封,达到不透风,不透水的效果。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清洗窗户室外部分时,不用将身体探出室外,避免人体跌落,旋转窗扇能够改变空气流通方向,有效防止凉风直接吹向人,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可以保证室内流通的是优质空气。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连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的驱动曲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窗框,2.连杆,3.连接轴,4.智能模式开关,5.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6.驱动曲柄,7.窗扇,8.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所示,窗框(1)安装于整个装置的最外端;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5)固定于窗框(1)的外端;智能模式开关(4)固定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5)上,通过导线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5)相连接;窗扇(7)通过连接轴(3)固定于窗框(1)上;连接轴(3)与连杆(2)相连接;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5)通过驱动曲柄(6)与连杆
(2)相连接;密封条(8)紧粘于窗扇边缘末端。将窗框(1)紧固到窗口上,清洗窗户时,手动打开窗扇(7)至水平状态,在室内就可以对窗户的内外部分进行同时清洗,当打开智能模式开关(4)时,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5)启动,室外空气质量优于室内,智能驱动模块运行,内置电机运转并将动力通过驱动曲柄(6)传递到连杆(2)上,连杆与窗扇上的连接轴
(3)相连接,此时自动打开窗户,反之,室外空气质量差,智能驱动模块运行关闭窗户,窗户关闭时,密封条(8)将窗扇完全密封,达到不透风,不透水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包括:窗框、连杆、连接轴、智能模式开关、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驱动曲柄、窗扇、密封条,其特征在于:窗框安装于整个装置的最外端;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固定于窗框的外端;智能模式开关固定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上,通过导线与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相连接;窗扇通过连接轴固定于窗框上;连接轴与连杆相连接;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通过驱动曲柄与连杆相连接;密封条紧粘于窗扇边缘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户,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智能控制的窗户,包括:窗框、连杆、连接轴、智能模式开关、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驱动曲柄、窗扇、密封条。本实用新型窗户的窗扇釆用百叶连杆旋转结构,清洗窗户时,人只需站在室内就可以把窗扇的内外两面同时清洗干净;百叶式的可旋转窗叶,方便改变空气流通方向;窗户安装有空气质量检测智能驱动模块,设定有空气质量临界值,如果室外空气质量优于室内,则开启智能模式,窗户自动打开,反之,窗户自动关闭。
【IPC分类】E06B3/40, E05F15/611, E06B7/28, E06B7/16, E05F15/70
【公开号】CN205089128
【申请号】CN201520783037
【发明人】陈德谦, 王会
【申请人】德州学院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