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78584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一种遮阳装置,尤其是一种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一种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的手段,外遮阳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建筑的窗户外侧尤其是朝阳面窗户外侧上。常见的外遮阳工业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固定式外遮阳板,遮阳角度、面积是固定的、不可调节。一类是可调节遮阳装置,遮阳角度、面积都是可调的。可调节遮阳装置中,主流的有两种,分别是遮阳百叶和遮阳卷帘。上述遮阳产品各有特点,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不过,结合社会的需求变化,这类遮阳产品仍有需要改进之处。一方面,外遮阳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表面结垢或局部破损的情况,需要进行清洗或局部更换部件,但这类遮阳产品的自身结构决定了清洗或更换部件很不方便。另一方面,遮阳需求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即主要用于夏季,在其它季节并不是必须品,但现有遮阳装置不易拆卸。此外,在遮阳装置发挥最大作用的夏季,太阳能只是被阻挡在户外,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1、解决表面清洗或局部更换部件不便的问题;2、解决季节性拆卸不易的问题;3、解决太阳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以固定件和活动件相结合、可自由拆卸拼装的新型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0005]1、遮阳装置的内侧采用方钢、圆钢等型材焊接成一个整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到窗洞墙体上,形成固定件,作为活动件支撑并起防盗作用。
[0006]2、遮阳装置的外侧由活动支架和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基本组件,构成便于拆卸拼装的活动件。
[0007]上述可自由拆卸拼装的新型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既解决了表面清洗或局部更换部件不便的问题,又解决了季节性拆卸不易的问题,而且太阳能电池板同时起到了遮阳和吸收利用太阳能的作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以固定件和活动件相结合的新型遮阳结构,既可以在需要表面清洗、更换部件或季节切换时自由拆卸组装,又可以在遮阳的同时有效利用太阳能,并且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遮阳装置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前视图,图2是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剖视图,图3是活动支架(7)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型材焊接而成的固定件、活动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共同组成的结构,参照附图。图1中,⑴为固定件的左边框,⑵为固定件的右边框,⑶为固定件的上边框,⑷为固定件的下边框,(5)为固定件的遮挡横杆,(6)为固定件的加固肋条。图2中,(7)为活动支架,(8)为太阳能电池板。八个部分共同构成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其中,左边框(1)的两端分别和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的左侧端头固定,右边框(2)的两端分别和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的右侧端头固定,遮挡横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边框(1)和右边框(2)上,加固肋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边框(3)和下边框(4)上,活动支架(7)安装在遮挡横杆(5)上,太阳能电池板(8)安装在活动支架(7)上。该装置适用于不同情况。需要发挥防护防盗功能时,固定件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起防盗作用。需要表面清洗、更换受损部件或季节切换时,可方便地将活动支架(7)和太阳能电池板(8)拆卸下来。夏季需要遮阳时,将活动支架(7)和太阳能电池板(8)装上,通过活动支架(7)将太阳能电池板(8)调节到一定的角度,并连接到配套的蓄电池上,可同时起到遮阳和有效利用太阳能的作用。
【主权项】
1.一种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以型材焊接而成的固定件、活动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共同组成的结构为核心,其中,左边框(1)的两端分别和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的左侧端头固定,右边框(2)的两端分别和上边框(3)以及下边框(4)的右侧端头固定,遮挡横杆(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边框(1)和右边框(2)上,加固肋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边框(3)和下边框⑷上,活动支架(7)安装在遮挡横杆(5)上,太阳能电池板(8)安装在活动支架(7)上,各部分共同组成具有太阳能利用、防盗、遮阳功能且便于拆卸组装的遮阳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一种遮阳装置,尤其是一种太阳能防盗遮阳装置,它以型材焊接而成的固定件、活动支架、太阳能电池板共同组成的结构为核心,既可以在需要表面清洗、更换部件或季节切换时自由拆卸组装,又可以在遮阳的同时有效利用太阳能,并且具有一定的防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遮阳装置的整体性能。
【IPC分类】E06B9/01, H02S20/30, E06B9/28, E06B9/264
【公开号】CN205089179
【申请号】CN201520433316
【发明人】陶爱荣, 丁永健, 蔡宁, 潘彩霞
【申请人】南京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