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755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口基本采用栅栏式防盗窗作笼罩式防护防盗,虽然能够起到部分防盗作用,但也存在多种缺点:第一,该防护栏不结实,盗贼很容易在几分钟内剪断、拉断等破坏掉,然后钻进去偷盗;第二,该防护栏经常成为盗贼攀爬建筑物的工具,给上层住户造成安全威胁或财产损失甚至生命伤害,因此引起邻里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第三,如果底层的建筑物墙体外安装了该栅栏式防护装置,高层的窗体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护将很容易成为盗贼的目标,因此许多的多层住房,从一楼至顶楼都安装了防护栏,给人以压抑感,人人生活在铁笼子里,影响生活质量;第四,该栅栏式防盗窗还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特别是旅游城市,街道两边的建筑物窗体全部被铁栅栏覆盖,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还给游客留下治安不良的印象,影响游客心情;第五,如果建筑物发生火灾等危害多人生命和整个建筑物的财产安全的事故,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人员从其它通道疏散和救助,由于该防护装置将整个窗体和阳台牢牢封住,建筑物内的人员无法从窗户或阳台处疏散或逃生,外面的救援人员也无法进入救人救灾,因此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20646.1,申请日:2012年08月23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可变形的防盗窗,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防盗窗,防盗窗体中间装有中轴,中轴上装有窗锁,中轴外侧连接装有折叠钢杆,折叠钢杆上装有转轴,防盗窗体上下两端装有窗槽。该可变形的防盗窗,适合各家庭使用,使用方便,防盗窗可变形,使人们在窗口处可递送体积较大的物体,从而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但该防盗窗给人以压抑感,影响生活质量,当建筑物发生火灾等危害时,需要对建筑物内的人员从其它通道疏散和救助,由于该防护装置将整个窗体和阳台牢牢封住,不利于从窗户处疏散或逃生。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700896.5,申请日:2013年11月08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带防盗报警装置的窗式防盗网,防盗网片设置在防盗网框体内部,防盗网框体的下框设置弹性回位合页与窗框连接,防盗网框体的上框设有防盗锁;但该窗式防盗网固定设置在防盗网框体上,将整个窗体和阳台牢牢封住,室内人员无法从窗户或阳台处疏散或逃生,对安全防护不具有双重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防盗窗只有被破坏后才报警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通过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报警电路,隐蔽性好,感应灵敏,防盗效果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包括窗户框架和内窗;内窗安装在窗户框架的内部;所述内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撞针,所述窗户框架的内侧安装有与撞针匹配的卡槽,卡槽内侧安装有自锁装置;所述窗户框架的外侧的内窗朝向户外的一侧边框上安装有手柄,手柄内装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三极管VT11、三极管VT12、继电器K2A及应变片电阻组成;所述三极管VT11、三极管VT12、继电器K2A及应变片电阻电连接形成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自锁装置以及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窗户框架的侧壁还安装有控制自锁装置的开关,且开关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窗户框架朝向户内一侧的边框上。
[0012]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扬声器或红绿灯闪烁报警灯。
[0013]优选的,所述内窗底部的两端口固定安装有弹簧滚轮。
[0014]3.有益效果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内窗安装在窗户框架的内部;侧面固定安装有撞针,窗户框架的侧壁安装有与撞针匹配的卡槽,卡槽内安装有自锁装置,当盗贼入侵时,自锁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自动锁死,阻止盗贼进一步实施盗窃;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具有主观性价值。
[001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所述窗户框架的内窗朝向户外的一侧边框上安装有手柄,手柄内装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为了推开窗户,盗贼会拉动手柄而触动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便会触动报警装置报警,自锁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自动锁死;与此同时,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内窗外侧的边框上,便于住户擦拭内窗玻璃和框架,不会触碰到内窗外侧的手柄而产生误报警;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盗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局部电路图。
[0020]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窗户框架;2、内窗;3、弹簧滚轮;4、撞针;5、卡槽;6、手柄;
7、开关;8、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包括窗户框架1和内窗2;内窗2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内部;所述内窗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撞针4,所述窗户框架1的内侧安装有与撞针4匹配的卡槽5,撞针4的高度与窗户框架1的内侧安装的卡槽5高度相同,便于两者相互卡合;卡槽5内侧安装有自锁装置;所述窗户框架1的内窗2外侧的边框上安装有手柄6,手柄6内装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如图2所示,所述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三极管VT11、三极管VT12、继电器K2A及不同阻值的应变片电阻组成;三极管VT11与三极管VT12通过电阻R12、电阻R13并联形成第一并联电路;应变片R14与电阻R11串联形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一并联电路与第一串联电路通过调节电阻R15连接;所述继电器K1A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T11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在供电电池上;所述继电器K2A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VT12的线路上,另一端连接在供电电池上,整个电路通过供电电池供电形成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自锁装置51、报警装置8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窗户框架1的内侧还安装有控制自锁装置的开关7,且开关7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报警装置8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内部上方,报警装置8可为声光报警扬声器或红绿灯闪烁报警灯;所述内窗2底部的两端口固定安装有弹簧滚轮3。
[0024]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当入侵者站在窗台上时,会尝试通过拉动内窗2外侧的手柄6打开窗户,进而触动手柄6内的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应变片R14受压增加,电阻升高,导致R14上压将升高,与R13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使三极管VT11处于放大状态,进而使得继电器K2A的线圈有电流通过,继电器动作,电路处于装备状态,自锁装置启动把撞针4与卡槽5锁住,同时触动报警装置8产生声光报警。
[0025]如果入侵者破坏应变片,使其断开,报警装置8仍会产生声光报警;如果入侵者用导线将两枚针连接起来,扎在应变片上,使应变片电阻降低,此时三极管VT12发挥作用,与三极管VT11的原理相同,使得继电器K1A动作,触动报警装置8产生声光报警。
[0026]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包括窗户框架(1)和内窗(2);内窗(2)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撞针(4);所述窗户框架(1)的侧壁安装有与撞针(4)匹配的卡槽(5),卡槽(5)内安装有自锁装置;所述窗户框架(1)的内窗(2)朝向户外的一侧边框上安装有手柄(6),手柄(6)内装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由三极管VT11、三极管VT12、继电器K2A及应变片电阻组成;所述三极管VT11、三极管VT12、继电器K2A及应变片电阻电连接形成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自锁装置以及报警装置(8)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框架(1)的侧壁还安装有控制自锁装置的开关(7),且开关(7)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8)安装在窗户框架(1)朝向户内一侧的边框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8)为声光报警扬声器或红绿灯闪烁报警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2)底部的两端口固定安装有弹簧滚轮(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属于防盗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阻应变自感应防盗窗,包括窗户框架和内窗;内窗安装在窗户框架的内部;所述内窗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撞针;所述窗户框架的侧壁安装有与撞针匹配的卡槽,卡槽内安装有自锁装置;所述窗户框架的内窗朝向户外的一侧边框上安装有手柄,该手柄上装有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盗贼拉动手柄时,自锁装置通过控制电路自动锁死,阻止盗贼进一步实施盗窃。而且在住户擦拭内窗玻璃和框架时,不会触碰到内窗外侧的传感器而产生误报警;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IPC分类】E06B9/04, G08B13/08
【公开号】CN205117184
【申请号】CN201520949033
【发明人】莫长芝
【申请人】莫长芝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