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5170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设备,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食品加热方法,特别是袋装速冻食品的加热方法主要为:直接用带有加热盘的锅,将锅内的水或者液体煮沸,对投入锅中的食品进行加热。
[0003]然而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加热盘直接与食品或包装袋接触,容易损坏食品或包装袋;2.损坏包装袋后,液体就进入到了袋内的食物上,影响食物风味,甚至会污染食物;3.没有过热保护装置,可能导致水烧干,容易烧坏食物,甚至可能造成火灾,引起安全问题,对人身和财务造成损失;4.与加热盘直接接触加热食物,这样会对食物本身营养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将待加热的食品与电热管隔离开,又能保持用于加热的液体温度均匀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加热和煮熟。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置于装有液体的容器中,它包括:与容器连通的加热仓,位于加热仓内的电热管,促进液体在加热仓和容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水循环装置。采用这种结构后,加热仓将电热管与容器内放置的食品隔离,避免电热管直接与食品或包装袋接触。水循环装置促进液体在加热仓和容器内循环流动,保持液体温度均匀,保证加热效果。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与容器可分离,可单独携带,使用区域不受限制,使用更方便、更卫生。
[0007]循环加热焖煮器,包括前外壳、后外壳、控制面板、安装板;前外壳与后外壳相接,控制面板固定在前外壳和后外壳的上端,安装板固定在前外壳和后外壳内;安装板的下方、前外壳、后外壳之间围成加热仓。采用这种结构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同时安装板将干湿两区分开。
[0008]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装配体的下端开口。采用这种结构后,加热仓和容器的液体接触面积较大,便于液体循环流动。
[0009]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装配体的下端封闭,与加热仓连通的循环室位于该装配体的下端,该装配体的下端安装有将循环室和容器连通的对流通道。采用这种结构后,电热管和容器内的食品有效隔离,同时液体在两者间也能顺利的循环流动。
[0010]水循环装置包括搅拌桨和带动搅拌桨转动的电机;搅拌桨位于循环室内,电机位于安装板的上方。采用这种结构后,加快液体循环速度,即可加快食品的加热速度。
[0011]循环加热焖煮器还包括一个将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装夹在容器上的固定夹,固定夹安装在后外壳上。采用这种结构后,使用时不容易松动,增加加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2]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位于控制面板、安装板、前外壳、后外壳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控制器集中控制,保证整体尺寸小巧。
[0013]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显示器和电源开关。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实时显示液体温度。
[0014]水循环装置为气栗或水栗。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气栗或水栗促进液体循环,可配合进出水管,通过管口的摆放位置将处于该位置的液体混合均匀。
[0015]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还包括:检测电热管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根据温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对电热管通断电的过热保护器。采用这种结构后,有效控制加热温度,延长电热管的寿命,使用安全,防止干烧。
[0016]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7]1.加热管与容器可分离,使用区域广而不受限制,使用方便,携带方便。
[0018]2.利用水循环加热,无论是加热仓还是容器内的水都不会产生死水现象,改善卫生状况。
[0019]3.电热管采用温度感应器测温,配合过热保护器,可有效控制温度,保护产品,延长使用寿命,增强安全性。
[0020]4.通过水循环装置加速水循环速度,加热时间短,效率高,节能。
[0021]5.加热仓将电热管和容器内的食品隔离开,避免电热管与食品或包装袋的直接接触,食品营养不流失。
[0022 ] 6.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25]其中,I为前外壳和后外壳的下端,2为容器,3为固定夹,4为加热仓,5为电热管,6为电机,7为搅拌桨,8为循环室,9为对流通道,10为控制器,11为电源开关,12为温度显示器,13为温度感应器,14为后外壳,15为安装板,16为控制面板,17为前外壳,18为电子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包括:前外壳、后外壳、控制面板、安装板、电热管、水循环装置、循环室、对流通道、控制器、温度感应器、过热保护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容器中的水进行循环对流加热,达到对保鲜包装好的生冷食品进行加热焖煮,使生的食物焖熟,冷的食物加热。容器可以是家中用来存装热水的可以耐温的器具,仅需加入合适位置的水,再把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置于其中即可。
[0028]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一装配体,控制面板位于该装配体的上方,安装板位于该装配体的内部的中部位置。安装板的下端、前外壳、后外壳组成加热仓,用于对液体加热的电热管固定在安装板上并位于加热仓内。该装配体的下端封闭,为一循环室,一对对流通道将循环室和容器连通。后外壳上装有固定夹,将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装夹在容器壁上,不易松动。
[0029]水循环装置为搅拌桨和驱动搅拌桨的电机。搅拌桨位于循环室内,促进液体在加热仓和容器间流动。电机位于安装板的上方,电机装有过热保护器。
[0030]安装板的上方还设有控制器,同时与电机、电热管、电源开关、温度显示器、温度感应器通过电子线连接。
[0031]电热管与温度感应器和过热保护器相接。电热管上装有一个时刻检测其温度的温度感应器,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会自动断电保护,当温度慢慢下降时,低于设定值后,电热管就会重新通电加热。这种结构可防止液体烧干后对食物的破坏,以及避免引起安全问题,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0032]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显示器和电源开关,对产品的使用进行控制操作。加热仓内也设有温度感应器,将实时测得的水温在温度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00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通过固定夹固定在置水的容器中,水自由注入到加热仓内,打开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控制器通电后,电热管开始加热,加热仓内的温度感应器检测温度,并将数据显示到温度显示器上,同时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搅拌桨转动,液体经过循环室和对流通道在加热仓和容器内快速循环。当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时,电热管停止加热,进入保温状态,当水温低于设定的温度时,电热管又开始加热,保证水的温度恒定在设定的数值,实现过热保护。
[0034]除了本实施例提及的方式外,前外壳和后外壳的下端可以是开口的,通过气栗或水栗加速加热仓和容器内的液体交换。气栗或水栗也装有电热保护器。这些变化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5]上述实施例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置于装有液体的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与容器连通的加热仓, -位于加热仓内的电热管, -促进液体在加热仓和容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水循环装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外壳、后外壳、控制面板、安装板;前外壳与后外壳相接,控制面板固定在前外壳和后外壳的上端,安装板固定在前外壳和后外壳内;安装板的下方、前外壳、后外壳之间围成加热仓。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装配体的下端开口。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组成的装配体的下端封闭,与加热仓连通的循环室位于该装配体的下端,该装配体的下端安装有将循环室和容器连通的对流通道。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搅拌桨和带动搅拌桨转动的电机;搅拌桨位于循环室内,电机位于安装板的上方。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将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装夹在容器上的固定夹,固定夹安装在后外壳上。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位于控制面板、安装板、前外壳、后外壳之间。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温度显示器和电源开关。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为气栗或水栗。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检测电热管温度的温度感应器, -根据温度感应器的检测结果对电热管通断电的过热保护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的循环加热焖煮器,置于装有液体的容器中,它包括:与容器连通的加热仓,位于加热仓内的电热管,促进液体在加热仓和容器之间循环流动的水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仓将电热管和容器内的食品隔离开,避免电热管与食品或包装袋的直接接触,营养不流失的优点,同时还能通过水循环装置加速水循环速度,加热时间短,效率高,节能,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IPC分类】A47J36/24
【公开号】CN205162829
【申请号】CN201520931865
【发明人】尹斌
【申请人】尹斌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