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0313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0002]均温内锅基本都构造为包括内层锅壁与外层锅壁两层锅壁,两层锅壁的封闭空腔内充填有传热介质。煮饭器利用传热介质的相变变化将均温内锅底部外层锅壁的热量传递至内层锅壁上。虽然这种均温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均匀加热的目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烹饪效果,但是目前结构的均温锅仍然存在加热不够均匀,均温效果欠佳以及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及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例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所述内锅包括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所述外层锅壁上方形成有开口,所述内层锅壁套设于所述外层锅壁之中,所述外层锅壁和所述内层锅壁之间形成有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容纳有能够相变传热的传热介质,其中,所述内层锅壁包括底壁和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侧壁,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至少靠近底壁的一端为弧形面,并且所述外层锅壁的直接受热面的水平投影面积与所述封闭空腔中在所述内锅未被加热时填充有传热介质的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比例大于0.5。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通过将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至少靠近底壁的一端设置的弧形面,使得在传热介质发生相变后,由底部向上部移动时阻力较小,即热阻较小,传热效率较高;并且由于所述外层锅壁的直接受热面的水平投影面积与所述封闭空腔中在所述内锅未被加热时填充有传热介质的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比例大于
0.5,使得内锅底部直接受热面较大,使大部分传热介质在受热面的对应位置,使得热传导距离减小,传热效率更高。
[0006]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为弧形面。以这种方式设置,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整个侧壁均为弧形面,使得封闭空腔的侧部区域呈弧形结构,进一步降低了在传热介质发生相变后由底部向上部移动时的阻力,提高了传热效率。
[0007]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球面。以这种方式设置,使得传热介质到内锅被加热区域的距离相等,且封闭空腔各处截面空间基本一致,便于各区域获得一致的热量,因而便于获得更好的均温效果,并且进一步使得在传热介质发生相变后,由底部向上部移动时阻力更小,即热阻较小,传热效率更高。
[0008]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包括位于上方的直立面和位于下方的弧形面。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容易地将内层锅壁装配到外层锅壁中。
[0009]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包括位于上方的倾斜面和位于下方的弧形面。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控制内锅开口形状,并且制造简单容易。
[0010]可选地,所述倾斜面与底壁的夹角为钝角。以这种方式设置,使得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呈向外张开状,不仅便于装配,而且便于煮饭时的各种操作。
[0011]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的侧壁靠近所述开口的部分形成有向内凹的弧形面。以这种方式设置,使得在所述封闭空腔上部能够容纳更多的传热介质,从而使内锅上部也被很好地加热,便于上部和下部获得一致的均温效果。
[0012]可选地,所述外层锅壁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外层翻边,所述内层锅壁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内层翻边和向下折弯的折弯部,所述内层翻边和所述折弯部将所述外层翻边包覆。以这种方式设置,可以加强外层锅壁和内层锅壁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封闭空腔中的传热介质泄漏。
[0013]可选地,所述内层锅壁的最大直径小于所述开口的直径。以这种方式设置,以这种方式设置,便于在内锅的制造过程中,顺利地将内层锅壁套合在外层锅壁中,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内锅。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将内锅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的侧壁至少靠近底壁的一端设置为弧形面,使得在传热介质发生相变后,由底部向上部移动时阻力较小,即热阻较小,传热效率较高;并且由于所述外层锅壁的底壁直接受热面的水平投影面积与所述封闭空腔中在所述内锅未被加热时填充有传热介质的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的比例大于
0.5,使得内锅底部直接受热面较大,使大部分传热介质在受热面的对应位置,使得热传导距离减小,传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19]图3A至图3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20]图4A至图4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21]图5A至图5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22]图6A至图6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内锅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0、200、300、400、500、600 内锅
[0025]110、210、310、410、510、610 外层锅壁
[0026]111外层锅壁翻边
[0027]112,511外层锅壁侧壁
[0028]113外层锅壁靠近开口的一端
[0029]211,411外层锅壁下半部分
[0030]212,412外层锅壁上半部分
[0031]311、611外层锅壁靠近底壁的一端
[0032]312,612外层锅壁的主要部分
[0033]120、220、320、420、520、620 内层锅壁
[0034]121内层锅壁翻边
[0035]122内层锅壁折弯部
[0036]123,521内层锅壁的侧壁
[0037]124内层锅壁内凹的弧形面
[0038]221,421内层锅壁下半部分
[0039]222,422内层锅壁上半部分
[0040]321,621内层锅壁靠近底壁的一端[0041 ]322,622内层锅壁的主要部分
[0042]130、230、330、430、530、630 封闭空腔
[0043]140、240 传热介质具体实施例
[0044]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45]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例。
[0046]通常,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煲体。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收纳部或者从内锅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内锅的上表面具有圆形开口,用于向内锅中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煲体中包括用于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0047]实施例一
[004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内锅100为球釜型内锅,其包括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均包括侧壁和底壁,底壁均大致为圆形,侧壁从底壁向上延伸。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均可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可以理解,外层锅壁110和内层锅壁120均为回转面,回转面的中心轴线通过底壁的中心。
[0049]外层锅壁110和外层锅壁均形成有开口,内层锅壁锅壁120通过外层锅壁110的开口套设在外层锅壁110中,内层锅壁120与外层锅壁110之间形成封闭空腔130。外层锅壁110的开口直径为Dl,内层锅壁120的最大直径D2,为了便于在内锅的制造过程中,顺利地将内层锅壁套合在外层锅壁中,而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在本实施例中,将外层锅壁110的开口直径为Dl设计为大于内层锅壁120的最大直径D2。外层锅壁110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外层翻边111,内层锅壁120的顶部包括向外延伸的内层翻边121且包括向下折弯的折弯部122,内层翻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