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570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磨式自流装置,其包括壶体、底座;壶体成型出液口,出液口的上端口设有过滤网,出液口的下端口设有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密封垫及球阀,壶体呈圆柱状;底座包括抵顶部、出液通道,出液通道设有出液嘴;壶体的底面和抵顶部之间呈平面贴合设置,抵顶部相对球阀设置有供球阀让位的凹陷槽;出液通道具有高于壶体底面的外侧围壁;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圆柱状壶体和抵顶部可相对转动,像传统石磨一样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实现出液或不出液的目的,出液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且石磨式结构更新颖;而且高于壶体底面的外侧围壁可限制壶体移动,避免壶体掉落损坏。
【专利说明】
石磨式自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液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的石磨式自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泡茶过程,在倒茶水时,均需用手拿起整个泡茶壶倾斜才可使壶内茶水流出,此种泡茶装置不仅操作很不方便,易烫伤,而且影响卫生。因此就研发了一种出液装置。
[0003]现有的出液装置包括有壶体及出液装置;所述壶体包括有成型于壶体底部的出液口、设在出液口上方的过滤网及可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开关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底座、架设壶体的承托座、控制开关阀开合的开关装置;使用者可通过开关装置控制开关阀打开,并导通出液口,液体通过出水嘴流入茶海中;该开关装置设置可顶起开关阀使出液口导通的控制杆,且该控制杆的控制端伸至出液装置外;因此,该出液装置开设有一连通出液通道的第一通孔和一连通外部的第二通孔,该控制杆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伸出于出液通道并可顶掣活动球阀,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伸出于出液装置外;这种开关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即出液结构也相对比较复杂。
[0004]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出液装置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磨式自流装置,其出液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石磨式结构更新颖。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7]—种石磨式自流装置,其包括有壶体、底座;所述壶体的底面成型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网,出液口的下端口设置有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密封垫及球阀,且所述壶体呈圆柱状;所述底座包括有用于架设壶体且呈圆柱状的抵顶部、低于且环设于抵顶部外环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设置有出液嘴;所述壶体的底面和所述抵顶部之间呈平面贴合设置,所述抵顶部相对球阀设置有供球阀让位的凹陷槽;所述出液通道具有高于壶体底面的外侧围壁。
[0008]所述外侧围壁的顶端位置高于或等于壶体高度的中间位置。
[0009]所述壶体外侧面设置有推杆。
[0010]所述凹陷槽与抵顶部之间的连接处呈圆弧平滑过渡。
[0011]所述凹陷槽具有连通出液通道的开槽。
[0012]所述出液通道呈环状。
[0013]所述出液嘴成型于出液通道的侧壁上,且在出液通道上形成低于出液通道且向下倾斜的出液面。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在壶体、底座呈两磨盘式设置,壶体和底座上下堆叠设置呈石磨式结构更新颖;移动或转动壶体,将球阀转动至凹陷槽位置时,球阀落入凹陷槽内,球阀和密封垫配合可密封出液口,使得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不出液;移动或转动壶体,将球阀转动至凹陷槽外时,球阀受到抵顶部的顶掣,可顶掣球阀向上并导通出液口,壶体内的液体即可向下流动,并流经出液通道且通过出液嘴向外流动,达到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出水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在底座的抵顶部设置凹陷槽,可使得球阀密封出液口具有让位空间,使用时只需要移动或转动壶体,让球阀脱出或落入凹陷槽达到出液或不出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出液结构更简单、方便使用;而且高于壶体底面的外侧围壁将壶体圈在外侧围壁内,可限制壶体移动,避免壶体在底座上随意移动,可能会造成壶体掉落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正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反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符号说明
[0020]壶体I底座2
[0021]出液口 11 过滤网13
[0022]密封垫14 球阀15
[0023]抵顶部21 出液通道22
[0024]出液嘴23 凹陷槽24
[0025]外侧围壁26 推杆16
[0026]开槽241 出液面2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8]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石磨式自流装置,包括有壶体1、底座2 ;所述壶体I的底面成型有出液口 11,所述出液口 11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网13,出液口 11的下端口设置有活动密封出液口 11的密封垫14及球阀15,且所述壶体I呈圆柱状;所述底座2包括有用于架设壶体I且呈圆柱状的抵顶部21、低于且环设于抵顶部21外环的出液通道22,所述出液通道22上设置有出液嘴23;所述壶体I的底面和所述抵顶部21活动贴合设置,所述抵顶部21相对球阀15设置有供球阀15让位的凹陷槽24;且所述壶体I的底面和所述抵顶部21两者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
[0029]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在壶体1、底座2呈两磨盘式设置,壶体I和底座2上下堆叠设置呈石磨式结构更新颖;移动或转动壶体I,将球阀15转动至凹陷槽24位置时,球阀15落入凹陷槽24内,球阀15和密封垫14配合可密封出液口 11,使得出液装置不出液;移动或转动壶体I,将球阀15转动至凹陷槽24外时,球阀15受到抵顶部21的顶掣,可顶掣球阀15向上并导通出液口 11,壶体I内的液体即可向下流动,并流经出液通道22且通过出液嘴23向外流动,达到出液装置出水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出液装置在底座2的抵顶部21设置凹陷槽24,可使得球阀15密封出液口 11具有让位空间,使用时只需要移动或转动壶体I,让球阀15脱出或落入凹陷槽24达到出液或不出液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出液装置的出液结构更简单、方便使用;而且高于壶体I底面的外侧围壁26将壶体I圈在外侧围壁26内,可限制壶体移动,避免壶体I在底座2上随意移动,可能会造成壶体I掉落的危险。
[0030]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外侧围壁26的顶端位置高于或等于壶体I高度的中间位置,可避免壶体I在底座2上随意移动,可能会造成壶体I掉落的危险。
[0031]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出液口11偏心设置于壶体I的底面。
[0032]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壶体I外侧面设置有推杆16,可通过推动推杆16来转动壶体I,更方便顺畅地推动壶体I。
[0033]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凹陷槽24与抵顶部21之间的连接处呈圆弧平滑过渡,在转动壶体I时,凹陷槽24与抵顶部21圆弧过渡可使得球阀15顺利地脱出凹陷槽24,操作更顺畅。
[0034]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凹陷槽24具有连通出液通道22的开槽241,当液体流至凹陷槽24内时,可通过开槽241流向出液通道22,避免凹陷槽24积液,使用更卫生、清洁。
[0035]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出液通道22呈环状,当出液口 11出液时,液体流至抵顶部21,并由抵顶部21流向出液通道22,而抵顶部21为平面,就无法固定液体具体流向,因此,环状的出液通道22环绕于抵顶部21,可全方位接到液体,避免液体到处乱流,污染新型出液装置。
[0036]本实用新型石磨式自流装置的所述出液嘴23成型于出液通道22的侧壁上,且在出液通道22上形成低于出液通道22且向下倾斜的出液面231;或者所述出液嘴23由出液通道22的侧壁上向外且向下延伸;使得液体的流向路径从高至低,液体流向更顺畅。
[0037]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壶体、底座; 所述壶体的底面成型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上端口设置有过滤网,出液口的下端口设置有活动密封出液口的密封垫及球阀,且所述壶体呈圆柱状;所述底座包括有用于架设壶体且呈圆柱状的抵顶部、低于且环设于抵顶部外环的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上设置有出液嘴;所述壶体的底面和所述抵顶部之间呈平面贴合设置,所述抵顶部相对球阀设置有供球阀让位的凹陷槽;所述出液通道具有高于壶体底面的外侧围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围壁的顶端位置高于或等于壶体高度的中间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外侧面设置有推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与抵顶部之间的连接处呈圆弧平滑过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具有连通出液通道的开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呈环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石磨式自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嘴成型于出液通道的侧壁上,且在出液通道上形成低于出液通道且向下倾斜的出液面。
【文档编号】A47G19/14GK205457776SQ20162010891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3日
【发明人】廖世芳
【申请人】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