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938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包括引燃桶本体、把手、上盖体、下盖体及接碳网;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为上端及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上盖体活动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的下盖体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一侧,并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的接碳网水平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端加装的可拆卸盖子最大程度减少木炭碎屑的洒落,将原本单一引燃功能的引碳桶增加木炭存贮和余碳的熄灭功能,由于没有用水浇灭,余碳的再次利用也更为充分,对环境友好。
【专利说明】
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燃桶,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背景技术】
[0002]烧烤的时候需要将木炭引燃,这时候会用到引燃桶。先将引燃物放地面点燃,然后将装有木炭的引燃桶放在引燃物上,就可以将木炭快速点燃。或者直接将木炭放入引燃桶, 或者将引燃桶放在用煤气灶上直接加热点燃。点燃的木炭再放入烤炉即可实现烧烤。这两种办法都会遇到引燃的木炭在移动的过程中从引燃桶内落下,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另外烧烤结束后的余碳处理目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都是用水浇灭,但是会出现随水蒸气飞扬起灰分,在室内无法操作。【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可以实现在移动过程中不洒落木炭,烧烤前可以携带木炭,烧烤结束后熄灭木炭的功能,使引燃桶不仅能用于室外, 也能在室内安全、方便的使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包括引燃桶本体、把手、上盖体、下盖体及接碳网;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为上端及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上盖体活动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的下盖体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的把手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一侧,并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的接碳网水平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部。
[0006]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上分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孔洞周向环绕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上部及下部。[〇〇〇7]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所述的上盖体及下盖体分别遮挡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上部及下部的多个孔洞,使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形成密封空间。[〇〇〇8]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所述的上盖体及下盖体分别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活动连接。
[0009]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还包括防烫板,所述的防烫板纵向设置在所述的把手上,位于所述的把手的手持部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之间。
[0010]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所述的接碳网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引燃孔。
[0011]上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中,所述的接碳网的边缘处设有多块插接板,所述的接碳网通过所述的多块插接板置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端加装的可拆卸盖子最大程度减少木炭碎肩的洒落,将原本单一引燃功能的引碳桶增加木炭存贮和余碳的熄灭功能,由于没有用水浇灭,余碳的再次利用也更为充分,对环境友好,室内、室外都可以操作;同时可以作为一般的炉具提供热源,实现一炉多用,提高产品附加值。【附图说明】[〇〇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的引燃桶本体的主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的引燃桶本体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〇〇17]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包括引燃桶本体1、把手 2、上盖体3、下盖体4及接碳网5;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为上端及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上盖体3活动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的下盖体4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的把手2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的一侧,并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的接碳网5水平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内,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的下部。 [〇〇18]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上分别设有多个孔洞11,所述的多个孔洞11周向环绕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的上部及下部。
[0019]所述的上盖体3及下盖体4分别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活动连接。
[0020]所述的上盖体3及下盖体4分别遮挡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上部及下部的多个孔洞11,使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内形成密封空间。
[0021]还包括防烫板6,所述的防烫板6纵向设置在所述的把手2上,位于所述的把手2的手持部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之间,可以隔绝高温桶体的热量,便于操作。
[0022]所述的接碳网5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引燃孔51,使位于接碳网5下方的引燃物快速引燃位于接碳网5上的木炭。
[0023]所述的接碳网5的边缘处设有多块插接板52,所述的接碳网5通过所述的多块插接板52置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1内。
[0024]在外出时可以将木炭放入引燃桶本体1内的接碳网5上,两端用上盖体3和下盖体4 盖住,木炭的碎渣留在引燃桶本体1不会被抛撒,起到储藏作用。
[0025]需要引燃木炭时将两端的上盖体3和下盖体4打开,把引燃物放在地面点燃,然后把装有木炭的引燃桶本体1放在点燃的引燃物上,由于引燃桶本体1的烟囱效应,会加速气流从下部孔洞进入往上流动,木炭的点燃也会更加容易。木炭点燃后将引燃桶本体1底部套入下盖体4,掉落的碎碳渣会被底部的下盖体4接住,不会掉落出引燃桶本体1,使操作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
[0026]烧烤结束后将余碳放入引燃桶本体1内,再将两端盖上上盖体3和下盖体4,引燃桶本体1桶体密闭,引燃桶本体1内氧气耗尽后木炭会快速熄灭,减少了余碳的损耗,熄灭的木炭也容易被再次利用。[〇〇27]引燃桶本体1也可以翻转过来,在内(上)部加入已点燃的木炭,空气从底部进入后通过上部孔洞排出,作为热源,在顶部放置合适炊具后可以实现一般炉具的加热作用。产品可以由冲压和焊接工艺实现,成本较低。[〇〇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端”、“下端”、“周向”、“上部”、“下部”、“一侧”、“上”、“下”、“竖直”、“纵向”、“水平”、“内”、“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罩盖”、“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端加装的可拆卸盖子最大程度减少木炭碎肩的洒落,将原本单一引燃功能的引碳桶增加木炭存贮和余碳的熄灭功能,由于没有用水浇灭,余碳的再次利用也更为充分,对环境友好,室内、室外都可以操作;同时可以作为一般的炉具提供热源,实现一炉多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燃桶本体、把手、上盖体、下盖体及 接碳网;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为上端及下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上盖体活动罩盖在所述 的引燃桶本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的下盖体罩盖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端开口处;所述 的把手设置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一侧,并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的接碳网水平设置 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上分 别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的多个孔洞周向环绕在所述的引燃桶本体的上部及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体及下盖体 分别遮挡位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上部及下部的多个孔洞,使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形成密封 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体及下盖体 分别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烫板,所述的 防烫板纵向设置在所述的把手上,位于所述的把手的手持部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碳网上均匀分 布有多个引燃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木炭引燃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碳网的边缘处 设有多块插接板,所述的接碳网通过所述的多块插接板置于所述的引燃桶本体内。
【文档编号】A47J37/07GK205585873SQ20162029557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1日
【发明人】赵海航
【申请人】赵海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