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子母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784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子母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子母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中的折叠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子母梯。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上均设有横杆,前支撑架的顶端与后支撑架的顶端之间设有顶板,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轴,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于顶板上;前支撑架内设置有前防转机构,后支撑架内设置有后防转机构;还包括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以及设置于前支撑架的第一杆体的底部、后支撑架的第二杆体的底部的行走轮和升降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登高器具技术领域中的子母梯。
【专利说明】
一种折叠子母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登高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子母梯。【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销售和社会上广范使用的梯子总的来讲有两大类;一类是叉梯,是由两个单梯上端由铰链相连,使用时两梯叉开,无须依靠在其它物体上,即可攀登作业;另一类是靠梯即单梯,使用时须依靠在其它物体上才可使用,这两种梯子都不太适合流动作业人员携带,如果车辆空间狭小,携带一个较长的梯子就很麻烦。
[0003]如申请号为201320714516.3的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折叠子母梯,由母梯、 套梯、子梯、弹力安全销和铰链组成,所述母梯和套梯是用U形型材加工成中空双面梯,母梯和套梯的中空内设子梯,两个子梯上端通过铰链相连,当子梯分别从母梯套梯内伸出到适当高度时,并由弹力安全销通过设在母梯和套梯上的安全销孔固定,把母梯和套梯拉开便形成可以攀爬的叉梯,再把叉梯的夹角逐渐增大到180度,即把两边的梯子伸平,然后把套梯向母梯方向沿子梯滑动靠拢,子梯的铰链及部分子梯置于套梯的内部,由套梯固定两个子梯不再活动,此时此梯就变成一个作业空间较高的靠梯,不使用时把两个子梯分别收回到母梯和套梯内,然后把母梯和套梯折叠合拢,此时梯子的长度缩短了四倍。
[0004]然而,子母梯除了需实现上述功能外,还需使得该子母梯在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为此,申请号为201520310342.3实用新型专利也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折叠梯,其包括两组梯脚,所述两组梯脚之间设有主支撑杆,所述两组梯脚的顶端采用螺栓连接顶板, 所述顶板上焊接有限位套,所述梯脚内侧采用螺栓连接辅助支撑,所述辅助支撑与梯脚之间由螺栓活动连接副支撑杆。这种高稳定性的折叠梯在使用的时候,提高了折叠梯的稳定性,避免了在使用的时候梯子倾倒情况的发生,同时在梯子顶端顶板提高端面平台面积,满足生产需求,使用效果良好。
[0005]但是,现有的子母梯除了需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以外,对子母梯的使用的便捷性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子母梯在进行使用时,通常是先将子母梯撑开一定角度后, 使子母梯的顶部到达合适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再爬上子母梯进行工作。因而,工作人员再进行调节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仍需从子母梯上下来之后,然后再进行调节子母梯的撑开角度。为此,一上一下,增加了调节子母梯时工作人员上下子母梯所耗费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子母梯,工作人员可直接站立于折叠子母梯上完成对子母梯的撑开角度的调整,缩短调节子母梯时工作人员上下子母梯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8]—种折叠子母梯,包括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所述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上均设有横杆,所述前支撑架的顶端与后支撑架的顶端之间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轴,所述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于顶板上;还包括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所述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包括铰接于前支撑架的第一杆体上的第一连杆、铰接于后支撑架的第二杆体上的第二连杆以及竖直向下穿过顶板的丝杆,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或第二连杆上铰接有调节套,所述丝杆套设在调节套内并与调节套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头端连接旋转盘;所述前支撑架的第一杆体的底部、后支撑架的第二杆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和升降支撑机构。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连接于第一杆体底部或第二杆体底部的液压驱动器,所述液压驱动器的输出轴末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齿。
[0010]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架内设置有前防转机构,所述后支撑架内设置有后防转机构。
[0011]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撑架的第一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通过第一隔板分割为第一轴容纳腔和第一弹簧容纳腔,部分铰接轴位于第一轴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弹簧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隔板接触,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绳头座,所述第一绳头座上连接有第一防转绳,所述第一防转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上。
[0012]作为优选,所述后支撑架的第二杆体内部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通过第二隔板分割为第二轴容纳腔和第二弹簧容纳腔,部分铰接轴位于第二轴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弹簧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与第二隔板接触,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绳头座,所述第二绳头座上连接有第二防转绳,所述第二防转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上。
[0013]作为优选,所述横杆的上表面上设置有W型防滑凹凸槽,所述W型防滑凹凸槽的厚度为横杆厚度的1/15至1/10。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中,在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之间设置顶板,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坐于该顶板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处理;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均铰接连接在顶板上,铰接轴前端的两侧与前支撑架固定连接,铰接轴后端的两侧与后支撑架固定连接,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均可绕铰接轴转动,通过转动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实现折叠梯的撑开或收起;在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设置由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丝杆、调节套和旋转盘组成的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通过转动旋转盘带动丝杆转动,使调节套在丝杆上上下滑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带动前支撑架、后支撑架转动,从而调整折叠梯的撑开或收起角度,工作人员站在折叠梯上即可实现调节,调整更加方便、快捷。在前支撑架的第一杆体的底部、后支撑架的第二杆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和升降支撑机构,当不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升降支撑机构中的液压驱动工作,将子母梯支撑在地面上,且行走轮脱离地面;当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升降支撑机构的液压驱动工作停止,子母梯通过行走轮支撑在地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只需在子母梯上扳动旋转盘,并通过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即可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工作人员无需从子母梯上下来再进行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从而缩短调节子母梯时工作人员上下子母梯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在前支撑架、后支撑架的杆体内均开设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由压缩弹簧、绳头座和防转绳组成的防转稳定机构;当折叠梯撑开,防转绳缠绕于铰接轴上的长度增加,即隔板与绳头座之间的防转绳的长度减少,压缩弹簧被压缩,即便是人站立于折叠梯上时,人的重力作用于后支撑架上也很难再压缩该压缩弹簧,使更多的防转绳缠绕在铰接轴上,因而可有效防止人站立于折叠梯上使折叠梯产生转动、垮塌而造成的工作人员人身伤害,提高该台架式变压器专用梯的安全性能。由于在横杆上设置W型防滑凹凸槽,W型防滑凹凸槽的厚度为横杆厚度的1/15至1/10,从而可有效提高横杆的承载能力,增强了脚底与横杆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脚下打滑造成滑落而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附图说明】[0〇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2为前支撑架、后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前支撑架、后支撑架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
[0020]图5为W型防滑凹凸槽的结构示意图;[0021 ]图6为升降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1.—种折叠子母梯,该折叠梯包括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2。前支撑架1由两根前杆体11和连接于前杆体11之间的横杆4组成,且前支撑架1上的横杆4包括多组,多组横杆4沿前支撑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横杆4爬上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由两根后杆体21和连接于后杆体21之间的横杆4组成,且后支撑架2上的横杆4包括多组,多组横杆4沿后支撑架2的长度方向设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横杆4爬上后支撑架2。在前支撑架1的顶端和后支撑架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顶板8,顶板8的两侧面的前后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铰接轴3,即顶板8上共设置有四根铰接轴3。其中,前支撑架1两端的前杆体11通过顶板8前端两侧的铰接轴3铰接连接于顶板8上,后支撑架2两端的后杆体21通过顶板8后端两侧的铰接轴3铰接连接于顶板8上,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均可在顶板8上绕各自的铰接轴3转动。还设置有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该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丝杆93、调节套 94和旋转盘95,其中第一连杆91的一端铰接连接于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11上,第一连杆91 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连杆92的一端铰接连接于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21上,第二杆体92 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第一连杆91的自由端与第二连杆92的自由端铰接连接。顶板8上开设有垂直孔,丝杆94套设在该垂直孔内;且该丝杆94的头端与旋转盘95连接,丝杆94的另一端与调节套93连接,调节套93套设在丝杆94上并与丝杆94螺纹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丝杆94 与顶板8螺纹连接,而丝杆与调节套93固定连接即可。最后,该调节套93直接铰接连接于第一连杆91或者第二连杆92上。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11的底部、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21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5和升降支撑机构。
[0024]在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2之间设置顶板8,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坐于该顶板8上,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处理;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2均铰接连接在顶板8上,铰接轴3前端的两侧与前支撑架1固定连接,铰接轴3后端的两侧与后支撑架2固定连接,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均可绕铰接轴3转动,通过转动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实现折叠梯的撑开或收起。在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21之间设置由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丝杆93、调节套94和旋转盘95组成的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通过转动旋转盘95带动丝杆93转动,使调节套94在丝杆93上上下滑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带动前支撑架1、后支撑架2转动,从而调整折叠梯的撑开或收起角度,工作人员站在折叠梯上即可实现调节,调整更加方便、快捷。在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11的底部、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21的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5和升降支撑机构,当不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升降支撑机构中的液压驱动工作,将子母梯支撑在地面上,且行走轮5脱离地面;当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升降支撑机构的液压驱动工作停止,子母梯通过行走轮5支撑在地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只需在子母梯上扳动旋转盘 95,并通过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即可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工作人员无需从子母梯上下来再进行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从而缩短调节子母梯时工作人员上下子母梯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0025]作为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升降支撑机构包括连接于第一杆体11底部或第二杆体21底部的液压驱动器31,液压驱动器31的输出轴32末端连接有支撑座33,支撑座3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齿34。当不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液压驱动器31通过输出轴32驱动支撑座33下移并与地面接触,并最终将子母梯支撑在地面上,且行走轮5此时与地面脱离,通过支撑座33上的防滑齿34牢牢地支撑在地面上。当需要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时,液压驱动器31通过输出轴32驱动支撑座33上移并与脱离开地面,使该子母梯通过行走轮5支撑在地面上,然后工作人员只需在子母梯上扳动旋转盘95,并通过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即可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而工作人员无需从子母梯上下来再进行调整子母梯的撑开角度,从而缩短调节子母梯时工作人员上下子母梯所耗费的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0026]作为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前支撑架1内设置有前防转机构,当工作人员站立在折叠梯上时,该前防转机构可防止前支撑架1的转动。后支撑架2内设置有后防转机构,当工作人员站立在折叠梯上时,该后防转机构可防止后支撑架12的转动。
[0027]作为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前支撑架1的前杆体11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强,该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隔板15,该第一隔板15将第一容纳腔分割为第一轴容纳腔16和第一弹簧容纳腔13。铰接连接时,顶板8前端两侧的铰接轴3—端穿过该第一轴容纳腔16并穿出前杆体11,使部分的铰接轴3位于该第一轴容纳腔16内。该第一弹簧容纳腔13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4,该第一压缩弹簧14 一端与第一隔板15接触,其中该第一压缩弹簧14可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15上,该第一压缩弹簧14也可紧紧地压紧在第一隔板15上。该第一压缩弹簧1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绳头座12,当第一压缩弹簧14被压缩时,第一绳头座12也将随之移动。第一绳头座12上连接有第一防转绳18,该第一防转绳1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压缩弹簧14的中心、第一隔板15的中心孔后缠绕连接在铰接轴3上。
[0028]作为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改后支撑架2的后杆体21内部开设有第二容纳强,该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第二隔板25,该第二隔板25将第二容纳腔分割为第二轴容纳腔 26和第二弹簧容纳腔23。铰接连接时,顶板8后端两侧的铰接轴3—端穿过该第二轴容纳腔 26并穿出后支撑架2的后杆体21,使部分的铰接轴3位于该第二轴容纳腔26内。该第二弹簧容纳腔23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4,该第二压缩弹簧24—端与第二隔板25接触,其中该第二压缩弹簧24可直接固定连接在第二隔板25上,该第二压缩弹簧24也可紧紧地压紧在第二隔板25上。该第二压缩弹簧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绳头座22,当第二压缩弹簧24被压缩时,第二绳头座22也将随之移动。第二绳头座22上连接有第二防转绳28,该第二防转绳28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压缩弹簧24的中心、第二隔板25的中心孔后缠绕连接在铰接轴3上。[〇〇29]当需要撑开该折叠梯时,扳动前支撑件1、后支撑架2,使前支撑件1、后支撑架2在顶板8上绕各自的铰接轴3的轴线转动,从而增大前支撑架1与顶板8、后支撑架2与顶板8之间的夹角;在增大两者之间的夹角时,更多的防转绳将缠绕在铰接轴3上,绳头座向铰接轴3 的一侧移动,压缩弹簧被压缩;当折叠梯撑开,防转绳缠绕于铰接轴3上的长度增加,即隔板与绳头座之间的防转绳的长度减少,压缩弹簧被压缩,即便是人站立于折叠梯上时,人的重力作用于后支撑架2上也很难再压缩该压缩弹簧,使更多的防转绳缠绕在铰接轴3上,因而可有效防止人站立于折叠梯上使折叠梯产生转动、垮塌而造成的工作人员人身伤害,提高该台架式变压器专用梯的安全性能。
[0030]作为优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横杆4的上表面上设置有W型防滑凹凸槽41, 改W型防滑凹凸槽41的厚度为横杆4厚度的1/15至1/10;通过设置W型防滑凹凸槽41可有效提高横杆的承载能力,增强了脚底与横杆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避免工作人员脚下打滑造成滑落而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
【主权项】
1.一种折叠子母梯,包括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2),所述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 (2)上均设有横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1)的顶端与后支撑架(2)的顶端之间设 有顶板(8),所述顶板(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轴(3),所述前支撑架(1)和后支撑架(2)通 过铰接轴(3)铰接连接于顶板(8)上;还包括丝杆螺母副调节机构,所述丝杆螺母副调节机 构包括铰接于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11)上的第一连杆(91)、铰接于后支撑架(2)的第二 杆体(21)上的第二连杆(92)以及竖直向下穿过顶板(8)的丝杆(94),所述第一连杆(91)另 一端与第二连杆(92)另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91)或第二连杆(92)上铰接有调节套 (93),所述丝杆(94)套设在调节套(93)内并与调节套(93)螺纹连接,所述丝杆(94)头端连 接旋转盘(95);所述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11)的底部、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21)的 底部均设置有行走轮(5)和升降支撑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包括连接于第 一杆体(11)底部或第二杆体(21)底部的液压驱动器(31),所述液压驱动器(31)的输出轴 (32)末端连接有支撑座(33),所述支撑座(33)的底部设置有防滑齿(3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1)内设置有前防 转机构,所述后支撑架(2)内设置有后防转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1)的第一杆体 (11)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通过第一隔板(15)分割为第一轴容纳腔 (16)和第一弹簧容纳腔(13),部分铰接轴(3)位于第一轴容纳腔(16)内;所述第一弹簧容纳 腔(13)内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14),所述压缩弹簧(14) 一端与隔板(15)接触,所述第一压 缩弹簧(14)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绳头座(12),所述第一绳头座(12)上连接有第一防转绳 (18),所述第一防转绳(1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3)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 (21)内部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通过第二隔板(25)分割为第二轴容纳腔 (26)和第二弹簧容纳腔(23),部分铰接轴(3)位于第二轴容纳腔(26)内;所述第二弹簧容纳 腔(23)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4)—端与第二隔板(25)接触,所 述第二压缩弹簧(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绳头座(22),所述第二绳头座(22)上连接有第二防 转绳(28),所述第二防转绳(2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3)上。6.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架(2)的第二杆体(21) 内部开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通过第二隔板(25)分割为第二轴容纳腔(26)和 第二弹簧容纳腔(23),部分铰接轴(3)位于第二轴容纳腔(26)内;所述第二弹簧容纳腔(23) 内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4)—端与第二隔板(25)接触,所述第二 压缩弹簧(24)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绳头座(22),所述第二绳头座(22)上连接有第二防转绳 (28),所述第二防转绳(2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铰接轴(3)上。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折叠子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 上设置有W型防滑凹凸槽(41),所述W型防滑凹凸槽(41)的厚度为横杆(4)厚度的1/15至1/ 10。
【文档编号】E06C7/08GK205605090SQ201620315947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6日
【发明人】刘泽刚
【申请人】新都区大丰鹏宇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