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031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包括翻转门、滑动门、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翻转门为可旋转的设置于公交车的车体上,且可旋转成朝向车体侧下方倾斜的状态;滑动门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翻转门上所设的容置腔中;第一驱动机构是设置于车体上,且用于对翻转门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第二驱动机构是用于对滑动门提供使其移动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通过设置翻转门和可移动的滑动门,做应急安全门使用,翻转门和滑动门可形成让轮椅或婴儿车等上下车的斜面,从而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方便乘客上下车。
【专利说明】
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作为城市交通运输工具的城市公交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交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既要考虑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安全性,又要考虑与市容相协调,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所以公交车车身装置的优化对于公交车使用价值的充分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0003]考虑到城市公交所服务的人群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乘客种类繁多,尤其包括坐轮椅的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病人,还有携带婴儿车的妇女儿童等需特殊关照的人群。但是目前大多数现行公交车无法为该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上下车设施,并且还存在安全逃生通道较少,人多拥挤以及超负荷运转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突发性安全事故发生,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如何保证这类特殊人群能同样共享城市交通资源,为他们提供上下车的顺畅通道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不仅能够为乘坐轮椅人群提供便捷通道,并且还能起到应急逃生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目的是在发生紧急情况方便乘客上下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包括:
[0006]翻转门,其为可旋转的设置于车体上,且可旋转成朝向车体侧下方倾斜的状态;
[0007]滑动门,其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翻转门上所设的容置腔中;
[0008]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于车体上,且用于对翻转门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以及
[0009]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对滑动门提供使其移动的驱动力。
[0010]所述翻转门的旋转中心线与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0011 ]所述翻转门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让所述滑动门进出的开口。
[001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所述翻转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的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的另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传动机构连接。
[0013]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剪叉式伸缩机构。
[0014]所述容置腔中位于所述滑动门两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滑动门侧面接触的滚柱。
[0015]所述滑动门伸出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伸出端具有用于形成坡度的圆弧面。
[0016]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还包括:
[0017]踏板,其为可伸缩的设置于车体底部,且是由多个支持块依次转动连接构成;
[0018]托板,其设置于踏板下方;以及
[0019]第三驱动机构,其用于对踏板提供使踏板向车体外伸出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踩踏面的驱动力。
[0020]相邻两个所述支持块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卷轴,所述踏板设置于卷轴上。
[0021 ]所述托板具有容纳所述踏板的滑槽。
[0022]本实用新型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通过设置翻转门和可移动的滑动门,做应急安全门使用,翻转门和滑动门可形成让轮椅或婴儿车等上下车的斜面,从而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方便乘客上下车。
【附图说明】
[0023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24]图1是应急辅助门结构与车体的装配图;
[0025]图2是应急辅助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传动机构与翻转门的装配图;?0027]图4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滑动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乘车辅助装置与车体的装配图;
[0030]图7是踏板与驱动机构的装配图;
[0031 ]图8是支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支持块的侧视图;
[0033]图10是图9中A处放大图;
[0034]图中标记为:
[0035]1、拉杆;2、滑动门;21、圆弧面;22、限位结构;23、第一滑槽;3、翻转门;31、容置腔;32、第二滑槽;4、双轴电动机;5、第一传动机构;51、主动齿轮;52、中间齿轮;53、齿轮轴;6、第二传动机构;7、第三传动机构;8、第四传动机构;81、丝杠;82、滑块;83、第一剪叉臂;84、第二剪叉臂;85、第三剪叉臂;86、第四剪叉臂;9、滚柱;1、连接轴;
[0036]11、第一电机;12、第五传动机构;13、卷轴;14、踏板;141、支持块;142、拉伸弹簧;143、轴套;144、弹簧安装孔;145、第一侧面;146、第二侧面;147、第三侧面;148、第四侧面;149、凹槽;15、托板;16、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38]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包括设置于车体前端的乘车辅助装置和设置于车体后端的应急辅助门结构。应急辅助门结构包括翻转门3、滑动门2、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翻转门3为可旋转的设置于公交车的车体上,且可旋转成朝向车体侧下方倾斜的状态;滑动门2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翻转门3上所设的容置腔31中;第一驱动机构是设置于车体上,且用于对翻转门3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第二驱动机构是用于对滑动门2提供使其移动的驱动力。应急辅助门结构在不使用时,翻转门3和滑动门2呈竖直状态,将车体侧壁上开设的进出口封闭;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辅助门结构发挥作用,将翻转门3朝向车体外侧旋转直至旋转朝向车体侧下方倾斜的状态,翻转门3旋转的同时,滑动门2从翻转门3内朝向外侧伸出,与翻转门3相配合形成让轮椅或婴儿车等上下车的斜面,从而方便乘客上下车。
[0039]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翻转门3的旋转中心线与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翻转门3为矩形结构,翻转门3的一端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让滑动门2进出的开口,翻转门3的内部为容纳滑动门2的容置腔31,容置腔31为矩形空腔。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滑动门2可沿着与翻转门3的旋转中心线相垂直的方向直线往复移动。
[0040]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4和与翻转门3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6、第三传动机构7和第四传动机构8。电动机4为双轴电机,具有两个输出动力的伸出轴。第一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4的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一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与翻转门3连接,使翻转门3能够旋转。第二传动机构6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4的另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6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传动机构7连接,第三传动机构7将动力传递至第四传动机构8,最后由第四传动机构8使滑动门2能够直线移动。
[0041 ]如图2和图3所不,第一传动机构5为齿轮传动机构,其包括设置于电动机4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51、中间齿轮52和与翻转门3的端部固定连接的齿轮轴53,齿轮轴53沿水平方向可旋转的支撑于车体上,中间齿轮52与主动齿轮51和齿轮轴53上的齿保持啮合,电动机4固定设置于车体底部,电动机4运转,通过第一传动机构5使翻转门3在车体外侧上下旋转。
[0042]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传动机构6和第三传动机构7为输出扭矩的传动机构,如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6的动力输出部件通过连接轴10与第三传动机构7的动力输入部件连接,实现动力传递。齿轮轴53为空心轴,连接轴10设置于齿轮轴53的内部且两者同轴,连接轴10并可旋转的支撑于齿轮轴53上。
[0043]如图3和图4所示,第四传动机构8优选为设置于翻转门3的容置腔31中的剪叉式伸缩机构,其包括丝杠81、滑块82、第一剪叉臂83、第二剪叉臂84、第三剪叉臂85和第四剪叉臂86,丝杠81与第三传动机构7的动力输出部件同轴连接,丝杠81并与连接轴1相平行,滑块82套设于丝杠81上且与丝杠81构成螺旋传动,丝杠81外表面设有螺纹,滑块82内设有螺纹孔。滑块82共设有两个,两个滑块82分别位于第三传动机构7的一侧,两个滑块82的运动方向相反。第三传动机构7带动丝杠81转动,其上的两个滑块82为同步相向运动或同步相背离运动,相向运动时两个滑块82的距离缩短,背离运动两个滑块82的距离变长。为了确保滑块82在丝杠81上作直线运动,在翻转门3的内侧壁上并设有与丝杠81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导向槽,滑块82的端部嵌入该导向槽中。第一剪叉臂8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滑块8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剪叉臂83的另一端与第四剪叉臂86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剪叉臂84的一端与另一个滑块8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剪叉臂84的另一端与第三剪叉臂85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三剪叉臂85和第四剪叉臂86的另一端与滑动门2的端部转动连接。第一剪叉臂83和第二剪叉臂84在中间位置处交叉转动连接,形成位于内侧的剪叉臂组,第三剪叉臂85和第四剪叉臂86在中间位置处交叉转动连接,形成位于外侧的剪叉臂组。当两个滑块82相向运动时,可以实现剪叉臂组在容置腔31内伸长,从而可以将容置腔31中的滑动门2向外推出;当两个滑块82相背离运动时,可以实现剪叉臂组在容置腔31内收缩,从而可以将滑动门2拉入容置腔31中。
[0044]如图3和图5所示,翻转门3的容置腔31中位于滑动门2两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滑动门2侧面接触的滚柱9,相应在滑动门2的相对两侧面上设有让滚柱9嵌入的第一滑槽23,第一滑槽23的长度方向与齿轮轴53的轴线相垂直。滚柱9为可旋转的设置于翻转门3内的柱形体,滚柱9的轴线与第一滑槽2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设置滚柱9,可以减小滑动门2伸缩时的摩擦力。
[0045]滑动门2的结构如图5所示,滑动门2伸出于容置腔31外的伸出端的顶面为弧度小于90度的圆弧面21,从而在滑动门2的伸出端形成一个坡度,便于乘客推动轮椅或婴儿车等移动至滑动门2上。滑动门2上并设有一阶台阶型的限位结构22,限位结构22位于伸出端的内侦U,限位结构22用于在滑动门2收缩至容置腔31中时与翻转门3接触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滑动门2完全移动至容置腔31中。
[0046]如图1和图3所示,应急辅助门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翻转门3两侧的拉杆I,两个拉杆I的一端与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翻转门3滑动连接,相应在翻转门3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设有第二滑槽32,第二滑槽32与第一滑槽23相平行,拉杆I的端部嵌入第二滑槽32中与翻转门3实现滑动连接。在翻转门3朝向车体外侧翻转时,拉杆I可以对翻转门3起到限位作用,限定翻转门3的旋转角度。
[0047]如图6至图1O所示,乘车辅助装置包括踏板14、托板15和第三驱动机构。踏板14为可伸缩的设置于车体底部,且是由多个支持块141依次转动连接构成;托板15是设置于踏板14下方;第三驱动机构是用于对踏板14提供使踏板14向车体外伸出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踩踏面的驱动力。该乘车辅助装置是设置于车头一侧,通过设置可伸缩的踏板14,踏板14向车体外伸出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踩踏面,踩踏面位于车体上的出入口 16的下方,踩踏面并为向下倾斜的斜面,踩踏面可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尤其是推有轮椅或婴儿车的乘客。
[0048]如图7所示,踏板14上相邻两个支持块141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轴线与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如图9和图1O所示,支持块141为长条形结构,支持块141的长度方向与转轴的轴线相平行。支持块141的截面大致呈矩形,其外表面包括第一侧面145、第二侧面146、第三侧面147和第四侧面148,第一侧面145和第二侧面146为相对且相平行的两个侧面,第三侧面147和第四侧面148为相对且相平行的两个侧面,第三侧面147位于第一侧面145与第二侧面146之间,且第三侧面147的侧边缘分别与第一侧面145和第二侧面146垂直连接。在踏板14完全伸出后,各个支持块141上的第三侧面147相拼和形成踩踏面。
[0049]如图8所示,在支持块141上处于第四侧面148与第二侧面146之间的拐角处设有一个轴套143和一个凹槽,轴套143为圆柱形的空心套管,其内部圆孔是用于插入转轴,凹槽与轴套143位置相邻,凹槽为直径与轴套143外直径大小相等的弧形槽。相邻两个支持块141上的轴套143为错开布置,相应的两个凹槽也为错开布置,其中一个支持块141上的轴套143嵌入另一个支持块141上的凹槽中,从而使两个轴套143处于同一直线上,最终通过转轴插入两个轴套143中实现两个支持块141的转动连接。而且,当其中一个支持块141上的第一侧面145与相邻的另一支持块141上的第二侧面146接触时,第一侧面145与第二侧面146相配合起到限位作用,两个支持块141转动到位。
[0050]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相邻两个支持块141之间设有拉伸弹簧142,拉伸弹簧142用于拉动相邻的两个支持块141,在踏板14向外伸出时,拉伸弹簧142拉动支持块141,尽量减小相邻两个支持块141之间的间隙,以形成较为完整的踩踏面,减少障碍,便于乘客上下车。在支持体的第一侧面145和第二侧面146上设有用于安装拉伸弹簧142的弹簧安装孔144,拉伸弹簧142的一端插入一个支持体上的弹簧安装孔144中与该支持体连接,另一端插入另一个支持体上的弹簧安装孔144中与该另一个支持体连接。
[0051]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三驱动机构是用于对踏板14提供使其卷收及释放的驱动力,确保踏板14向外伸出后依然能够卷收至车体底部。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和与第一电机11连接的卷轴13,第一电机11固定设置于车体底部,踏板14缠绕设置于卷轴13上,卷轴13的轴线与车体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电机11运转时带动卷轴13同步转动,卷轴13转动使踏板14卷收收纳于车体底部或释放伸出于车体外。
[0052]作为优选的,第一电机11通过第五传动机构12与卷轴13连接,第五传动机构12为输出扭矩的传动机构,如带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将第一电机11的动力传递至卷轴1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五传动机构12为一级圆柱齿轮机构。
[0053]如图6所示,托板15是固定设置于车体上,托板15上并具有容纳踏板14的滑槽,滑槽为沿踏板14移动方向贯穿托板15的通槽。踏板14在卷收或释放时,下方的托板15可以对踏板14的各个支持块141提供支撑作用,而且托板15上的滑槽可以对踏板14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005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门,其为可旋转的设置于车体上,且可旋转成朝向车体侧下方倾斜的状态; 滑动门,其为可移动的设置于翻转门上所设的容置腔中; 第一驱动机构,其设置于车体上,且用于对翻转门提供使其旋转的驱动力; 第二驱动机构,其用于对滑动门提供使其移动的驱动力; 踏板,其为可伸缩的设置于车体底部,且是由多个支持块依次转动连接构成; 托板,其设置于踏板下方;以及 第三驱动机构,其用于对踏板提供使踏板向车体外伸出形成与路面接触的踩踏面的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门的旋转中心线与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门的一端与所述车体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让所述滑动门进出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所述翻转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和第四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的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的另一端伸出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三传动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的剪叉式伸缩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中位于所述滑动门两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滑动门侧面接触的滚柱。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伸出于所述容置腔外的伸出端具有用于形成坡度的圆弧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持块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与电动机连接的卷轴,所述踏板设置于卷轴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应急辅助门的公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具有容纳所述踏板的滑槽。
【文档编号】A61G3/06GK205617996SQ201620210787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发明人】王海涛, 张梅, 李玉如, 叶良, 程勋凤, 方慧林, 朱飞, 熊延靖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