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的底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37037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分离式的底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式的底床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拆解分离及组装的底床结构。主要由前床底板、后床底板、补强条及螺丝把手所组成。其利用有两中空框条及一ㄇ型框条,来进行拆解分离及组装,使分离后该前、后床底板尺寸保持相等,方便于包装及运输;并采用螺丝把手来进行锁固时,就算距离较近,致使把手受到阻挡时,也能利用把手上端的按钮,让把手能回转退回原位,再向前转动螺丝,而能往后调整角度并旋紧螺丝头。
【专利说明】
分离式的底床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床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将底床进行拆解分离且前后平齐,而方便于包装及搬运的分离式的底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传统现有的底床,在尺寸上都是较为庞大且无法拆解分离,当在进行包装、运送、搬运上都实在很不方便,尤其在住家内要搬运于二楼以上时,会因底床无法拆解分离以及尺寸庞大等问题,使不管在楼梯或利用电梯搬运上楼都相当不方便。
[0003]因此,后来有一种可分离的底床结构,主要是可以将底床分离成一前底床与一后底床,其主要在前底床与后底床的衔接处,分别为具有一公凸出部的前底床与一母凹槽部的后底床,而能利用公凸出部与母凹槽部的相互嵌合,使前底床与后底床组合成一底床。
[0004]然而,虽然可以将底床拆解分离,使搬运上较为方便,但又因为前底床的公凸出部较为凸出,与后底床尺寸不相等,因此在包装上仍然不方便。
[0005]本发明人专门从事于相关底床用品的研究开发工作,对于此类床组的不便处,早即有改革之心,于是乃经由不断的试验及改革,再配合本身的专业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终于在历经数次的修正与改进后,首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拆解分离及组装的底床结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式的底床结构,包括前床底板、后床底板、支撑座及连杆装置与电动缸所组成的底床组,该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中央衔接处的左右对应端,各设有一组以上的中空框条及螺丝把手,而每组左右对应的中空框条利用一 Π型框条装设于两中空框条之间,凭借螺丝把手将中空框条与Γ7型框条同时锁固在一起,使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组合成为一体;而位于底床组中央两侧设置有补强条,并分别螺固于该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
[0008]所述的分离式的底床结构,该螺丝把手凭借按钮让手把与螺丝头分离,使手把能任意调整角度,并重复来回旋紧螺丝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在该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中央衔接处的左右对应端,各设有一组以上的中空框条及螺丝把手,而每组左右对应的中空框条利用一 Π型框条装设于两中空框条之间,而该中空框条及Π型框条相对应端各开设有孔洞,并凭借螺丝把手穿过于其孔洞后,再配合螺帽将中空框条与Π型框条同时锁固在一起,使该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组合成一底床。
[0011 ]再者,为了增加底床强度,在底床组中央两侧各设有补强条,该补强条两端具有Π型状的弯勾部,分别将补强条的弯勾部挂设在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上的固定座上。其中,该弯勾部与固定座开设有孔洞,并位于固定座下方的底床板事先固设有螺帽,再凭借螺丝由上而下穿过于弯勾部及固定座的孔洞后与螺帽锁固,使补强条固定于底床中央,并防止底床下陷。
[0012]而当要分离拆解时,需先将补强条拆起,再将位于中空框条上的螺丝把手旋松开并将Π型框条拿起,使床底组分离后,该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两者尺寸仍保持相等长度,使前后相互平齐,有利于在包装及运输上更佳方便。
[0013]然而,关于一般传统底床所固定使用的螺丝头,直径较大以方便于手部旋转,当两个螺丝头的螺孔位置太靠近时,会有互相卡掣的问题,然虽能将螺孔距离分开来,但这样又会有稳固性的问题,而且要利用徒手旋紧时,都较为不方便,除非使用工具来锁紧。
[0014]因此,有关螺丝把手的动作,该螺丝把手主要具有螺丝头、手把及按钮,当按住该按钮时,该手把会上移并与螺丝头上的卡榫分离,此时手把就能自由旋转来调整手把角度,而放开按钮时,该手把会往下回复原位并与卡榫嵌合住,使得旋转手把时会同时旋转螺丝头,因此凭借螺丝把手来进行锁固时,当手把受到阻挡时仍能反复利用按钮,使手把能任意调整角度,并重复来回旋紧螺丝头,使得螺丝把手在锁固上相当方便且实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框条及Π型框条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框条与Π型框条的组合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补强条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补强条的剖面侧视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螺丝把手的立体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螺丝把手的动作示意图之一;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螺丝把手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底床组;10-前床底板;11-后床底板;12-支撑座;13-电动缸;14-连杆装置;15-中空框条;150-孔洞;16-螺丝把手;160-螺丝头;161-手把;162-按钮;17-π型框条;170-孔洞;18-补强条;180-弯勾部;1801-孔洞;19-固定座;190-孔洞;2-螺帽;3-螺丝;4-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0025]首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般分离式底床组I设有前床底板10、后床底板11、支撑座12及电动缸13与连杆装置14。而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该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的中央衔接处的左右对应端,各设有一组以上的中空框条15及螺丝把手16,接着请配合参阅图2,而每组左右对应的中空框条15利用一 π型框条17装设于两中空框条15之间,而该中空框条15及π型框条17相对应端各开设有孔洞150、170,并凭借螺丝把手16穿过于其孔洞150、170后,再配合螺帽2将中空框条15与π型框条17同时锁固在一起(如图3所示),将前床底板10与后床底板11组合成一底床。
[0026]再者,请继续参阅图1并配合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之二,为了增加底床强度,在底床组I中央两侧各设有补强条18,该补强条18两端具有Π型状的弯勾部180,分别将补强条18的弯勾部180挂设在前床底板10及后床底板11上的固定座19上。其中,该弯勾部180与固定座19各开设有孔洞1801、190,并位于固定座19下方的底床板上事先固设有螺帽4(如图5所示),再凭借螺丝3由上而下穿过于弯勾部180及固定座19的槽孔后与螺帽4锁固,使补强条18固定于底床中央,藉以防止底床下陷。而当要进行拆解分离时,需先将补强条18拆起,再将位于中空框条15上的螺丝把手16旋松开并将π型框条17拿起,使床底组I分离后,该前床底板10与后床底板11两者尺寸仍保持相等长度,而在包装及搬运上能较为方便。
[0027]然而,关于一般传统底床所固定使用的螺丝头,直径较大以方便于手部旋转,当两个螺丝头的螺孔位置太靠近时,会有互相卡掣的问题,然虽能将螺孔距离分开来,但这样又会有稳固性的问题,而且要利用徒手旋紧时,都较为不方便,除非使用工具来锁紧。
[0028]因此,有关螺丝把手16的动作,请参阅图6所示,该螺丝把手16主要具有螺丝头160、手把161及按钮162,当按住该按钮162时,该手把161会上移并与螺丝头160上的卡榫分离(图中未显示),此时手把161就能自由旋转来调整手把161角度(如图7所示),而放开按钮162时,该手把161会回复原位并与卡榫嵌合住,使得旋转手把161时会同时旋转螺丝头160(如图8所示),因此凭借螺丝把手16来进行锁固时,当手把161受到阻挡时仍能反复利用按钮162,使手把161能任意调整角度,并往复来回旋紧螺丝头160,使得螺丝把手16在锁固上相当方便且实用。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凭借中空框条及Γ7型框条的接合方式,进行拆解分离及组合,使前、后床底板分离后尺寸保持相等,且前后平齐,有利于包装、运输上,实已较传统的底床更具实用性及创造性,确实符合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条件。
[0030]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分离式的底床结构,包括前床底板、后床底板、支撑座及连杆装置与电动缸所组成的底床组,其特征在于:该前床底板及后床底板的中央衔接处的左右对应端,各设有一组以上的中空框条及螺丝把手,而每组左右对应的中空框条利用一 Π型框条装设于两中空框条之间,凭借螺丝把手将中空框条与π型框条同时锁固在一起,使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组合成为一体;而位于底床组中央两侧设置有补强条,并分别螺固于该前床底板与后床底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的底床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螺丝把手凭借按钮让手把与螺丝头分离,使手把能任意调整角度,并重复来回旋紧螺丝头。
【文档编号】A47C19/02GK205625340SQ20162019801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5日
【发明人】黄启宗
【申请人】榕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