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烹饪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735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烹饪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烹饪设备,包括陶瓷制成的烹饪器皿及用于支撑所述烹饪器皿,且由耐200度以上高温的材料制成的支座,所述烹饪器皿的底壁外表面附着有电热膜;所述烹饪器皿的底壁外表面与所述电热膜之间设置有吸收所述电热膜辐射热的吸热层。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烹饪器皿的底壁外表面与电热膜之间设置有吸收电热膜辐射热的吸热层,该吸热层可以吸收所述电热膜辐射热同时提高热传递效率,加快对烹饪器皿的热传递,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且该结构更加紧固耐用。
【专利说明】
-种红外烹妊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一种红外烹任设备,属于加热器皿隔热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烹任设备,比如煎烤机都采用电阻加热丝或电热管进行加热的结构。 为了减少热量损失,通常是在电阻加热丝或电热管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溫棉,但保溫棉的隔 热效果较差,较大的热量向外壳扩散造成大量热量损失,造成耗能大且采用电阻加热丝或 电热管加热的结构还存在加热不均匀及结构空间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烹任设备,克服现有技术中保溫 是通过在电阻加热丝或电热管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溫棉,该结构加热不均匀,耗能大及结构 空间大的缺陷。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烹任设备,包括陶瓷制 成的烹任器皿及用于支撑所述烹任器皿的支座,所述支座由保溫材料制成,所述烹任器皿 的底壁外表面附着有电热膜;所述烹任器皿的底壁外表面与所述电热膜之间设置有吸收所 述电热膜福射热的吸热层。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烹任器皿的底壁外表面与电热膜之 间设置有吸收电热膜福射热的吸热层,该吸热层可W吸收所述电热膜福射热同时提高热传 递效率,加快对烹任器皿的热传递,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且该结构更加紧固耐用。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W做如下改进。
[0007]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烹任器皿和所述吸热层均由 黑陶瓷制成,且所述吸热层与所述烹任器皿一体成型。
[000引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即实现烹任器皿和吸热层一 体由黑陶瓷制成,该烹任器皿本身即可W吸收电热膜的福射热,有效提高器皿内溫度的升 溫速度,减少热量损失。
[0009]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吸热层为为黑色耐高溫涂层, 优选地为黑铭涂层或黑儀涂层。该黑色耐高溫涂层可W耐受400度W上的高溫。
[001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黑铭涂层或黑儀涂层可W适应于所有类型的 陶瓷器皿且与陶瓷结合力强。
[0011]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吸热层的厚度为200μπι~50化 ΓΠ 〇
[0012] 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支座上限定出一端敞口,另一端 封闭的收容腔,所述烹任器皿安装在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端,所述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 与所述烹任器皿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3]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与所述烹任器皿的 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w用于散热,防止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溫度过高,即防止 支座的底壁溫度过高。
[0014]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侧面上 附着有热反射涂层。该热反射涂层为可W反射红外热的涂层,有效利用电热膜外侧表面发 出的福射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0015]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热反射涂层与所述电热膜之 间的距离范围为5mm~10mm。
[0016]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热反射涂层与电热膜之间的距离在该范围内能较 好的反射电热膜外面发出的热量,有效利用电热膜的福射热。如果热反射涂层与所述电热 膜如设置距离太近,会导致不能反射电热膜外面的福射热,距离太远,无法发射电热膜外面 的福射热,损失大量反射热,降低烹任器皿内溫度的升高速度,因此在该范围内均不能较好 的实现反射电热膜福射热的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热反射涂层厚度范围在lmm~ 3γππι ο
[0018]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端设置有环形 台阶,所述烹任器皿的边缘部支撑在所述环形台阶上。
[0019]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所述电热膜为200WI1~600WI1。
[0020]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该厚度范围内的电热膜可W满足大部分烹任需 求,可W使得烹任器皿溫度快速到达所需的溫度。
[0021]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红外烹任设备,进一步,具有耐200度W上高溫的材料制成 的支座为耐火砖制、高溫陶瓷、或娃酸侣成的支座。
[0022]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耐火砖、高溫陶瓷、或娃酸侣制成支座,有效 保证外部壳体溫度不过高,起到良好隔热效果。当然支座还可W采用其它耐高溫材料制成, 比如耐高溫的塑料。
【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红外烹任设备结构示意图。
[0024]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 1、烹任器皿,2、吸热层,3、电热膜,4、支座,5、热反射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W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7]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烹任设备,红外烹任设备可W用于煎烤 机、烘赔机等,在本申请下面的描述中,W煎烤机中的烤盘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内的 技术人员理解,红外烹任设备还可W为用于其他类型的电器,而不限于煎烤机、烘赔机等。
[0028]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红外烹任设备,包括陶瓷制成的烹任器皿1及 用于支撑所述烹任器皿1支座4,支座4由保溫材料制成,至少能耐200度W上的高溫,烹任器 皿1的底壁外表面附着有电热膜3;烹任器皿1的底壁外表面与所述电热膜3之间设置有吸收 所述电热膜福射热的吸热层2。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支座4为耐火砖制成。
[0029]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烹任器皿1和吸热层2均由黑陶瓷制成,吸热层2与烹任器皿 1 一体成型。该结构即烹任器皿1整体为黑陶瓷制成,本身可W吸收电热膜3的福射热,也起 到直接热传递的作用。当然吸热层还可W采用与烹任器皿不同的材料制成,当烹任器皿不 采用黑陶瓷制成,而采用其它陶瓷,比如白陶瓷制成时,吸热层2可W选择其它吸收福射热 能力比较强的材料,比如黑铭涂层或黑儀涂层,黑铭涂层或黑儀涂层是较好的黑色耐高溫 材料,且涂层吸收福射热能力强。具体地另一些示例中,吸热层2的厚度为200皿~500皿,即 可W吸收电热膜3的福射热,又可W保证良好的热量传递作用且具有较好的附着力。
[0030]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座4上限定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收容腔,烹任器 皿1安装收容腔的敞口端,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与烹任器皿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 间隙利于散热,防止支座溫度过高,造成设备零部件损坏。具体地,收容腔的敞口端设置有 环形台阶,烹任器皿5的边缘部支撑在环形台阶上。
[0031]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侧面上附着有热反射涂层5。优选地, 热反射涂层5厚度范围是1mm~3mm;热反射涂层5与所述电热膜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 10mm。上述热反射涂层5,具体可W为ZS-221防晒隔热涂料。
[0032]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电热膜3可W通过喷涂工艺喷涂在吸热层2上,在电热 膜3通电后,进行加热使得烹任器皿,吸热成吸收电热膜的福射热,使得受热更加均匀,提高 受热面积和热传导效率进而实现节能的效果,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电热膜的厚度范围 为200~600皿。
[0033] 实施例1
[0034] 红外烹任设备,包括陶瓷制成的烹任器皿1及用于支撑所述烹任器皿1的支座4,烹 任器皿1底壁外表面依次铺设有100~700WI1吸热层2和500WI1的电热膜3,所述支座4上限定 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收容腔,所述烹任器皿1安装在收容腔的敞口端,收容腔的封闭 端的内端面与烹任器皿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利于散热。收容腔4的敞口端设置有 环形台阶,烹任器皿5的边缘部支撑在环形台阶上。该烹任器皿1为耐火砖制成,其内侧涂覆 有热反射涂层2mm,热反射涂层5与电热膜5之间的距离范围为7mm。本实施例中吸热层2为喷 涂在烹任器皿1底壁外表面的黑儀涂层。
[0035] 对比例1
[0036] 电热烹任设备,包括烹任器皿1、电热管3及隔热腔体,所述烹任器皿为陶瓷材料制 成的陶瓷烤盘,所述陶瓷烤盘为方形或者圆形,所述隔热腔体为与陶瓷烤盘相适应的形状, 其上端靠近隔热腔体内部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环形台阶,陶瓷烤盘下端周侧固定在环形台 阶上,电热管嵌装在陶瓷烤盘底端。
[0037] 对比例2
[0038] 红外烹任设备,包括烹任器皿l、500wii的电热膜3及隔热腔体,所述烹任器皿为陶 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烤盘,陶瓷烤盘为方形或者圆形,隔热腔体为与陶瓷烤盘相适应的形状, 其上端靠近隔热腔体内部的一侧向下凹陷形成环形台阶,陶瓷烤盘下端周侧固定在环形台 阶上,电热膜涂覆在陶瓷烤盘的底壁外表面。
[0039] 对比例1和对比例2中的烹任设备均未设置有反射涂层;对比例1的烹任设备为未 设有吸热层的电热管加热结构,对比例2的烹任设备为未设有吸热层的电热膜结构。
[0040] 该实施例1红外烹任设备中吸热层厚度对烹任器皿内升溫速度的测试结果及对比 例的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41] 表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红外烹任设备中吸热层厚度对烹任器皿内升溫速度的测 试结果及对比例的结果。
[0042]
[0043] ~从表1可W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吸热层的厚度对烹任器皿内的升溫速度具有显 著的影响,吸热层厚度优选在200μπι~500WI1范围内,可W有效缩短升溫时间。本实施例结构 与对比例1相比溫度升高至200度最大可W缩短时间1分45秒,与对比例2相比溫度升高至 200度最大可W缩短时间45秒,即本实用新型吸热层可W有效吸收电热膜的福射热和提高 热传递效率。
[0044] 实施例2
[0045] 红外烹任设备,包括陶瓷制成的烹任器皿及用于支撑所述烹任器皿的支座,烹任 器皿底壁外表面依次铺设有400WI1吸热层和500皿的电热膜,所述支座4上限定出一端敞口, 另一端封闭的收容腔,烹任器皿安装在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端,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与 烹任器皿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利于散热;收容腔4敞口端设置有环形台阶,烹任器 皿5的边缘部支撑在环形台阶上。该烹任器皿为耐火砖制成,其内侧涂覆有热反射涂层,本 实施例中吸热层采用喷涂在烹任器皿底壁外表面的黑儀涂层。
[0046] 采用实施例2的具体结构考察热反射涂层5与所述电热膜5之间的距离对烹任器皿 内升溫速度的影响,设置范围为2-15mm,具体结果见表2。
[0047] 表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红外烹任设备中吸热层厚度对对烹任器皿内升溫速度的 测试结果及对比例的结果。
[004引

[0049] ~从表2可W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反射涂层5与所述电热膜3之间的距离对烹任器I 皿内的升溫速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距离优选在5mm~lOwii范围内,可W有效缩短 升溫时间。本实施例结构与对比例1相比溫度升高至200度最大可W缩短时间1分45秒,与对 比例2相比溫度升高至200度最大可W缩短时间45秒;即本实用新型反射涂层与所述电热膜 5之间的距离在5mm~10皿范围内可W有效吸收电热膜的福射热和提高热传递效率。
[0050]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内"、"外"等指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W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W 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W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W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W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 行结合和组合。
[0052] W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W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制成的烹饪器皿(1)及用于支撑所述烹饪 器皿(1)的支座(4),所述支座(4)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烹饪器皿(1)的底壁外表面附着有 电热膜(3); 所述烹饪器皿(1)的底壁外表面与所述电热膜(3)之间设置有吸收所述电热膜辐射热 的吸热层(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皿(1)和所述吸热层 (2)均由黑陶瓷制成,且所述吸热层与所述烹饪器皿一体成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2)为黑铬涂层或黑 镍涂层。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层(2)的厚度范围为200 μπι ~500μπι〇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上限定出 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收容腔,所述烹饪器皿(1)安装在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端,所述收容 腔的封闭端的内端面与所述烹饪器皿(1)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封闭端的内侧面上 附着有热反射涂层(5)。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涂层(5)与所述电热 膜(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5mm~10mm。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涂层(5)厚度范围是 1mm~3mm〇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的敞口端设置有环形 台阶,所述烹饪器皿(1)的边缘部支撑在所述环形台阶上。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红外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3)的 厚度范围为200μηι~600μηι。
【文档编号】A47J37/10GK205625678SQ201620335789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梅长云, 常见虎, 潘典国, 伍世润, 刘志才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