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001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盖,其包括盖主体,所述盖主体包括一内腔,所述内腔通过一分隔部而分为出水腔以及锁水腔,所述出水腔的顶端为出水口,所述锁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套筒,所述盖主体还设有一对通孔;所述内盖还包括压板、锁扣、移动杆、第一密封圈、弹簧以及第二密封圈。通过压板和锁扣的配合设计,当按压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时可实现将移动杆向下移动,而将出水腔打开,从而实现取水;通过按压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以及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杆向上移动,而实现将所述出水腔闭合,从而可实现将内盖闭合。
【专利说明】
_种内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子,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保温杯的内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保温杯普通的保温杯在杯体的顶部一般连接有一个杯盖。喝水时直接把杯盖抒开放于一旁,喝完水之后再盖上盖子。这种杯盖在喝水时完全敞开,保温效果较差,并且由于杯口完全敞开,也容易造成烫伤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良好、使用方便的应用于保温杯的内盖。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盖,其包括盖主体,所述盖主体包括一内腔,所述内腔通过一分隔部而分为出水腔以及锁水腔,所述出水腔的顶端为出水口,所述锁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套筒,所述盖主体还设有一对通孔;所述内盖还包括:
[0005]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锁水腔的顶端,所述压板的侧边设有一对转轴,所述压板的转轴卡接于所述通孔而使所述压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并列的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所述压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压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分隔部;
[0006]锁扣,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锁水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所述锁扣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延伸成一斜体,所述凹槽与所述压板的第一凸部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的第一端向下转动时所述锁扣跟着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凸部卡于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锁扣定位,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斜体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压板以及锁扣复位,所述锁扣的底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腔室;
[0007]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中部套于所述锁水腔的底部的套筒内,所述移动杆的中部还具有一凹部,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伸入所述锁扣的底部的腔室内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的底部以实现所述移动杆可随着锁扣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为一底座,所述移动杆的底座的外轮廓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腔的底部的轮廓相一致以实现当移动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出水腔为闭合或打开的状态;
[0008]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出水腔的底部以与所述移动杆的底座配合;
[0009]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锁扣的底部,以实现在所述锁扣向下移动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且在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锁扣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而向上移动;
[0010]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移动杆的中间的凹部内并与所述锁水腔的套筒的内壁相接触,以使所述锁水腔与所述出水腔相隔开。
[0011]优选的,所述锁扣的腔室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部,所述移动杆的顶部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部相啮合的第一外螺纹部,以使所述移动杆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盖主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部,以连接外盖。
[0013]优选的,所述盖主体的顶面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的第二端的下方以使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在压下时复位。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一内槽,所述内槽用于卡接杯体。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凸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凸起高度。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盖中通过压板和锁扣的配合设计,当按压所述压板的第一端时可实现将移动杆向下移动,而将出水腔打开,从而实现取水;通过按压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以及在弹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杆向上移动,而实现将所述出水腔闭合,从而可实现将内盖闭合。这样可根据需要轻易将出水腔打开以及闭合,这既可使保温杯的水保温,又可方便取用水。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盖在第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述内盖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盖在第二种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所述内盖的剖面图。
[0022]图5为图1所述内盖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所述内盖中的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所述内盖中的移动杆和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所述内盖中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所述内盖中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所述内盖、杯体、外盖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中I表示内盖主体;Ia表示出水口;Ib表示出水腔;Ic表示分隔部;Id表示锁水腔;Idl表示套筒;Ie表示通孔;If表示限位部;Ig表示第二外螺纹部;2表示压板;2a表示转轴;2b表示第一凸部;2c表示第二凸部;3表示锁扣;3a表示凹槽;3b表示斜体;4表示移动杆;4a表示第一外螺纹部;4b表示凹部;4c表示底座;5表示第一密封圈;5a表示内槽;6表示弹簧;7表示第二密封圈;7a表示延伸部;8表示外盖;9表示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盖。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内盖包括盖主体1、压板2、锁扣3、移动杆4、第一密封圈5、弹簧6以及第二密封圈7。所述主盖体I包括一内腔(图未标)。所述内腔通过一分隔部Ic而分为出水腔Ib以及锁水腔Id。所述出水腔Ib的顶端为出水口 la。所述锁水腔Id的底部设有一套筒ldl。所述盖主体I还设有一对通孔le。该对通孔Ie设于所述盖主体I的顶部。
[0031]所述压板2与所述锁扣3相配合,而一起使所述移动杆4上下移动。请参阅图8,所述压板2设于所述锁水腔Id的顶端。所述压板2的侧边设有一对转轴2a。所述压板2的转轴2a卡接于所述通孔le,而使所述压板2可绕所述转轴2a转动。所述压板2的底面设有并列的第一凸部2b以及第二凸部2c。所述压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图未标)及第二端(图未标)。所述压板2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分隔部lc。
[0032]请参阅图9,所述锁扣3设于所述压板2的下方并与所述压板2相配合。所述锁扣3设置于所述锁水腔Id的内部。所述锁扣3的顶部设有凹槽3a。所述凹槽3a的侧壁延伸成一斜体3b。所述凹槽3a与所述压板2的第一凸部2b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2的第一端向下转动时所述锁扣3跟着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凸部2b卡于所述凹槽3a内以使所述锁扣3定位。所述第二凸部2c与所述斜体3b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2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压板2以及锁扣3复位。所述锁扣3的底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腔室(图未标)。所述锁扣3的底部的腔室用于容纳所述移动杆4的顶部并将所述移动杆4固定。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凸部2b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2c的凸起高度,以适应所述斜体3b的设置。所述第二凸部2c的突起部为圆弧状的突起,所述第二凸部2c可在所述压板2的复位过程中作为支撑点。所述第一凸部2b的突起部为平台结构,以便卡于所述凹槽3a内。所述第一凸部2b以及第二凸部2c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两个。当所述第一凸部2b以及第二凸部2c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一凸部2b及第二凸部2c可对所述锁扣3实现更好的相互作用,同时其也方便成型。
[0033]所述移动杆4的顶端固定于所述锁扣3的底部的内腔,从而在所述锁扣3上下移动时所述移动杆4也随着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4的中部套于所述锁水腔Id的底部的套筒Idl内。所述移动杆4的中部还具有一凹部4b。所述移动杆4的顶部伸入所述锁扣3的底部的腔室内,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3的底部,以实现所述移动杆4可随着锁扣3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具体的,所述锁扣3的腔室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部(图未标)。所述移动杆4的顶部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部相啮合的第一外螺纹部4a,以使所述移动杆4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3的底部。
[0034]请参阅图6以及图7,所述移动杆4的底部为一底座4c。所述移动杆4的底座4c的外轮廓与所述盖主体I的出水腔Ib的底部的轮廓相一致,以实现当移动杆4上下移动时所述出水腔Ib为闭合或打开的状态。具体的,当所述移动杆4向上移动时,所述底座4c卡于所述出水腔Ib的底部,此时所述出水腔Ib为闭合状态;当所述移动杆4向下运动时,所述底座4c也向下移动,此时所述出水腔Ib为打开的状态。
[0035]所述第一密封圈5设于所述出水腔Ib的底部,以与所述移动杆4的底座4c配合。
[0036]请参阅图2、图4、以及图5,所述弹簧6套于所述锁扣3的底部,以实现在所述锁扣3向下移动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且在所述压板2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锁扣3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而向上移动。
[0037]请参阅图6、图7,所述第二密封圈7卡设于所述移动杆4的中间的凹部4b内,并所述第二密封圈7具有一延伸部7a,该延伸部7a与所述锁水腔Id的套筒Idl的内壁相接触,以使所述锁水腔Id与所述出水腔Ib相隔开。
[0038]所述第一密封圈5以及第二密封圈7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
[0039]可以理解,所述移动杆4位于所述套筒Idl内的部分的直径略小于所述套筒Idal的内径。
[0040]请参阅图1及图10,所述盖主体I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部lg,以连接外盖8。所述第一密封圈5设有一内槽5a,所述内槽5a用于卡接杯体9。
[0041]请参阅图1,所述盖主体I的顶面设有一限位部If。所述限位部If位于所述压板2的第二端的下方,以使所述压板2的第二端在压下时复位。
[004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盖中通过压板2和锁扣3的配合设计,当按压所述压板2的第一端时可实现将移动杆4向下移动,而将出水腔Ib打开,从而实现取水;通过按压所述压板2的第二端,以及在弹簧6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移动杆4向上移动,而实现将所述出水腔Ib闭合,从而可实现将内盖闭合。这样可根据需要轻易将出水腔Ib打开以及闭合,这既可使保温杯的水保温,又可方便取用水。
[0043]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内盖,其包括盖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包括一内腔,所述内腔通过一分隔部而分为出水腔以及锁水腔,所述出水腔的顶端为出水口,所述锁水腔的底部设有一套筒,所述盖主体还设有一对通孔;所述内盖还包括: 压板,所述压板设于所述锁水腔的顶端,所述压板的侧边设有一对转轴,所述压板的转轴卡接于所述通孔而使所述压板可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压板的底面设有并列的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所述压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压板的第一端靠近所述分隔部; 锁扣,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锁水腔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压板的下方,所述锁扣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延伸成一斜体,所述凹槽与所述压板的第一凸部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的第一端向下转动时所述锁扣跟着向下移动直至所述第一凸部卡于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锁扣定位,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斜体相配合以实现在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压板以及锁扣复位,所述锁扣的底部包括具有一开口的腔室; 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中部套于所述锁水腔的底部的套筒内,所述移动杆的中部还具有一凹部,所述移动杆的顶部伸入所述锁扣的底部的腔室内并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的底部以实现所述移动杆可随着锁扣的上下移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为一底座,所述移动杆的底座的外轮廓与所述盖主体的出水腔的底部的轮廓相一致以实现当移动杆上下移动时所述出水腔为闭合或打开的状态;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出水腔的底部以与所述移动杆的底座配合; 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锁扣的底部,以实现在所述锁扣向下移动时产生弹性回复力,并且在所述压板的第二端下压时所述锁扣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而向上移动;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移动杆的中间的凹部内并与所述锁水腔的套筒的内壁相接触,以使所述锁水腔与所述出水腔相隔开。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的腔室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部,所述移动杆的顶部的外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部相啮合的第一外螺纹部,以使所述移动杆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锁扣的底部。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部,以连接外盖。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的顶面设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压板的第二端的下方以使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在压下时复位。5.—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6.—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设有一内槽,所述内槽用于卡接杯体。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凸起高度。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5671896SQ201620412011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5月9日 公开号201620412011.5, CN 201620412011, CN 205671896 U, CN 205671896U, CN-U-205671896, CN201620412011, CN201620412011.5, CN205671896 U, CN205671896U
【发明人】陆晓飞
【申请人】陆晓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