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分隔水墙拦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282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体分隔水墙拦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墙,特别是置于水中将两侧水体分开、用来治理污染的拦板。
《技术背景》目前,治理湖泊污染的方法有多种,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并且当水体置换速度很慢时,都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与各种方法相应所使用的装置结构复杂,耗资也很巨大,且使用麻烦。如,物理处理法的设施就需要占地很多的沉降池、输送设备、分离设备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分隔水墙拦板,其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用于治理污染时的成本很低。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弯折起来的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利用水的自身重力将柔性挡板的中部沉入湖底,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型的隔断墙体。
采用柔性的拦板,在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形成一个直立于湖水中,上部高于水面,下部紧贴湖底的,横截面类似U型的、中间注满水的水墙。水墙上端连接浮筒,下端在水墙中的水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紧贴湖底,不易移动,并有抗风浪的能力。串联在一起的浮筒在水面上形成屏障,阻隔水体表层漂浮物在两个区隔开的水体中流动。依次将一系列这样的水墙拦板首尾相连,形成隔离的水域。水墙拦板上连接着定位锚,以保证在水中的位置较为固定。
使用时,船载拦板到预定位置,将便于连接及操作的柔性拦板的首尾相接,并分别连接浮筒和固定锚,水墙拦板可垂直定位在水中,形成分隔的区域,便于分区域进行污染水体治理。串联在一起的、高于水面的浮筒在水面上形成屏障,可避免漂浮在水体上层的蓝藻及水生植物、水中垃圾被风浪卷入已治理好的区域;下端可保证很好地触到淤泥,可分片进行水质净化和疏挖底泥的工作。水墙中的水体重量使得水墙在水中较难移动,在水体三面压力平衡状态下,污染一侧水体上层的蓝藻层、未经处理的污染水体和下层的淤泥层几乎很少进入水墙另一侧达标的水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依次表示浮筒1、柔性拦板2、定位锚3、缆绳4、绳索5、坠重6。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的柔性拦板2采用的是可弯曲折叠的柔性材料,折叠以后在柔性拦板2的两侧上端连接浮筒1上,使上端位于浮筒1的上部,高于水平面;柔性拦板2折叠后的中部下端形成U型截面,中间满注水,形成水墙,U型弯折处连接着坠重6,在水墙中的水体自身重力及坠重6作用下,水墙其底部紧贴到水底淤泥;为了避免柔性拦板2遇风移动,在柔性拦板2与浮筒1的连接处通过缆绳4连接着定位锚3,柔性拦板2两侧对应的浮筒1间用绳索5相连。在放置水墙拦板时,根据具体水域的深浅,将柔性拦板2的上下首尾连接,形成隔离的水域。
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分隔水墙拦板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在水中安放简便,用于治理污染时的成本很低,特别适宜蓝藻污染严重的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
权利要求1.一种水体分隔水墙拦板,其特征是在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中部沉在水底,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型的、位于水中的柔性墙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分隔水墙拦板,其特征是浮筒与柔性拦板的连接处还通过缆绳连接着定位锚,其U型弯折处连接有坠重。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分隔水墙拦板,其特征是柔性拦板的两侧端各自连接浮筒,两侧的对应浮筒间又用绳索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水体分隔水墙挡板。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墙,特别是置于水中将两侧水体分开的拦板。本水墙是在柔性拦板的两侧端连接浮筒,中部沉在水底,形成一个横截面为U型的、位于水中的柔性墙体。本U型水墙中部注满了水而紧贴湖底,不易移动,具有抗风浪的能力,两端接在浮筒上,在水中形成屏障,阻断两侧的水体。本水墙拦板结构简单,易制造,在水中操作简便,用于分区域治理污染时的成本很低。
文档编号E02B15/04GK2518900SQ0125659
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4日
发明者高德敏 申请人:高德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