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贮水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05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雨贮水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地区田园灌溉用集雨贮水罐。
公知的干旱地区田园灌溉用集雨贮水设备及装置皆为水窖、蓄水池和集水罐等,上述设备除水窖、蓄水池一次性投资大,工业上不能批量生产、不易运输而外,均存在集雨水质差和用电提灌方面的储多不方便,远不能适应小田园灌溉和千家万户的农田灌溉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提出一种投资小,生产、运输方便、能够适用小田园灌溉的集雨贮水罐。
本发明已从原理结构上实现了上述之目的,本发明设计一次注塑而成的罐体和罐盖,罐盖设计有过滤装置和进、出水口,出水口安装有脚踏式或手摇式抽水泵。从而实现了贮水罐造价低,工业能够大批量生产、运输方便、抽灌不用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图1表示本发明集雨装置正视剖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抽灌装置正视剖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罐盖俯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隔板正视剖面图。
图5表示本发明隔板安装俯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沙漠地区装置正视剖面图。
1——旋塞2——滤网 3——隔板4——滤块5——罐盖 6——罐体7——手压、脚踏泵8——输水管9——滤网支撑柱 10——进水口11——滤网支撑台 12——雨水承接盘13——进水管 14——贮水罐总成15——出水口本发明在桶状体的罐体(6)上边缘部分内侧一周加工有丝纹与罐盖(5)底部螺纹联结安装;罐盖(5)为一空腔园柱体,空腔园柱体中央轴向加工有园管状的出水口(15);出水口(15)上端口有旋塞(1)螺栓封闭,下端口直通罐体(6),出水口(15)外周壁底部一周加工有园柱形的滤网支撑台(11)如图1、图6。罐盖(5)底面,围绕出水口(15)一定间距分别正态分布有六个管状进水口(10)和十二个滤网支撑柱(9),如图1、图3。
隔板(3)为一管状体外周壁上轴向加工有六块正态分布的长方形板组成的叶轮,可于出水口(15)管外壁铅直套下,将罐盖(5)的空腔体均分六部分,如图1、图4、图5。
安装时,先将滤网(2)下沉到罐盖(5)底部,使其座落于滤网支撑台(11)和滤网支撑柱(9)上,再将隔板(3)扦入罐盖(5)内,在隔板(3)六个空间部分装满滤块(5)(过滤材料、海绵、柴草、锯沫等),最后装上滤网(2),如图1、图6。
集雨时,如图1装置可将安装好的罐盖(5)上安装旋塞(1),下安装罐体(6)置于田园低洼之处;如图6装置可将大型雨水承接盘(12)放置于沙漠地带。
抽灌时,可将旋塞(1)打开,扦入手压、脚踏泵(7)的输水管(8)如图2;也可将雨水承接盘(12)的进水管(13)拿下,扦入手压、脚踏泵(7)的输水管(8),实现抽灌作业,如图6。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罐盖、罐体和抽水泵所组成的集雨贮水罐。其特征是罐盖、罐体均可一次性注塑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雨贮水罐,其特征是罐盖上安装有过滤装置,该装置可由滤网、隔板、过滤材料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雨贮水罐,其特征是罐盖为一空腔园柱体,空腔园柱体中央轴向加工有管状的出水口;罐盖底面围绕出水口一定间距分别正态分布有若干个管状进水口和若干滤网支撑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雨贮水罐,其特征是罐盖空腔体被叶轮状的隔板均分若干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地区田园灌溉用集雨贮水罐。设计提出一次性注塑而成的罐体和安装于罐体上的罐盖,罐盖设计有过滤装置和进、出水口,出水口安装有脚踏或手摇式抽水泵,从而实现了贮水罐造价低,工业上能批量生产、运输方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E03B3/00GK1478379SQ02129978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日
发明者刘鹰, 刘俨, 刘 鹰 申请人:刘鹰, 刘 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