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07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混凝土现场制作管道的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用混凝土现场制作无接缝、气密性好的地下输气、输液混凝土管道的方法的技术。
现在我们建设大型输水、输气工程管道,都是事先将混凝土管道在水泥制品预制厂制好后再运抵施工现场,进行管道铺设,由于整条管道是用一节节的管道连接而成,各节管道早已制好,因此整条管道存在许多接头,而每节管道接头处多采用水泥抹缝、沥青沙浆涂抹,或采用橡胶胶圈挤压堵漏等方法连接,但无论用那种方法堵漏连接,都不能解决管道接缝处的渗漏问题。并且每节水泥管道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用蒸汽加温快速凝固,因而,管道的质量大打折扣。中国专利局于1986年6月15日公开了一件申请号为86107919,名称为“现场连续浇筑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艺”的专利申请,它所公开的工艺是在挖好的沟槽内铺上不漏水的塑料膜或其它不漏水的薄形软物,铺放半部肋形铺浆模,即可把搅拌好的混凝土注入铺浆模内进行下段管道浇筑,下半部管道浇筑完取出铺浆模,放进钢管内模进行振动,尔后取出钢管内模再放进可充气的密闭软管充气,充完气,在软管上面扣上带进料口的钢模,封土,而后放气抽出软管,一段混凝土管道一般四十分钟可浇筑完毕,再进行下一段的浇筑。进行下一段的浇筑时必须留一段软管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管内;如需浇筑钢筋混凝土管道,可直接在已经铺好的塑料薄膜或不漏水的软物上绑扎钢筋骨架,以钢筋骨架代替圆肋形铺浆模,绑扎后直接浇筑下半部混凝土管道,其它工艺同上。该工艺虽然公开了一种貌似现场连续浇筑混凝土管道的工艺,但一、实质上该工艺只是管道下半部的浇筑工艺,而没有浇筑上半部的工艺,封土后,是否带进料口的的钢模就不要了,或者它是管道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模具,它就要完整的取出,注入混凝土后再打开土,只能取出钢模外壁,那如何取出钢模内壁,我们不得而知。二、封土后再打开土工作量太大,劳动强度太高,如果钢模内壁不取出,两者都极大的增加了管道的成本。如果强行取出钢模内壁,势必将损坏管道内壁。三、在沟槽内铺设塑料薄膜或不漏水的薄形软物,也极大的提高管道的成本。四、下半部浇筑时放有半部肋形铺浆模,而后再抽出半部肋形铺浆模放入钢管模,在注入混凝土进行振动时,由于混凝土的特性,没有重物压在钢管模上或将钢管模事先固定,钢管模会自动的向上运动,混凝土则向下走,下半部将很难浇注成半圆形。而且要先放铺浆模,再用钢管模换出铺浆模,再用密闭软管换出钢管模,下半部分的浇筑要换三次模具,非常的麻烦。五、该工艺浇筑完上半部,又要再破土,取出钢模,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混凝土已经过了最佳凝固期,因此,前段和后段间有接头,该工艺称不上是现场连续浇筑混凝土管道的工艺。从其公开说明书的国际专利分类看,也是将其分类在E04G21/14、E04G15/00、E02B3/16,也都不是现场连续制作输送管道的工艺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工作量小、适合各种地形条件、无接缝的能够现场只用软体气囊一种模具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
这种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是a、将一节输送管道的钢筋骨架放入沿输送管道的行进路线而挖好的地槽内,将无气状态的软体气囊放入内层的钢筋骨架内,给软体气囊充气,待充气完毕;b、沿钢筋骨架的两侧向地槽内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注入,待气囊升起后,在气囊的顶端放一条定位条,沿气囊轴对称的上半部两侧与钢筋骨架内层间分别放入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定位条;c、浇筑的混凝土从底部起向上达到管径的1/2以上和/或从底部起向上达到管径的1/2时起抽出定位条,或随高度不断增高,达到响应高度的定位条时,抽出相应位置的定位条;d、在混凝土浇筑到盖过软体气囊的同时,用振动器振动夯实混凝土;e、在从后向前不断浇筑夯实混凝土的同时,将后续段的钢筋骨架放入地槽内与前段钢筋骨架进行连接;f、当将混凝土振动夯实到该段的末端后,放掉软体气囊中的气体,将软体气囊抽出到后段钢筋骨架内,当软体气囊的末端至距前段的输送管道末端口上顶点2~8cm时,停止抽出;g、再给软体气囊充气,充气完毕,循环进行从b~f的工艺。
这种软体气囊包括软体囊体,在软体囊体的外部包有外表面高光洁度的不沾膜,与软体囊体内腔连通的阀。
在外层骨架的底段焊接有钢筋骨架定位支撑脚;由于在钢筋骨架的底段焊接有钢筋骨架定位支撑脚,使得钢筋骨架与沟槽的地面间有一定的空间,浇筑上混凝土后混凝土压在支撑脚上,使得钢筋骨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向上移动,同时又能保持管道下部的厚度,而且自动的将软体气囊抬起,而软体气囊上部的定位条又限定了软体气囊的上升高度,保证了管道上壁的厚度和均匀性,在浇筑前段的同时,下一段的钢筋骨架就可以跟前一段的连接,前一段浇制好后,只要不坍塌了,就可以将其软体气囊中的气放掉,将软体气囊抽出,进行下一段的浇筑,实现连续浇制,整条管道没有接缝。而软体气囊外包有的高光洁度的不粘膜,保证管道内壁光滑,没有凹坑。整个浇制工艺只用软体气囊一种模具,现场浇制,极大的降低了输送管道的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工作量,整条管道无接缝,保证了管道无渗漏。而且管道可随地形任意改变,不受地形限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钢筋骨架的正视图;图2所示为钢筋骨架的右视图;将在外层骨架的底段焊接有钢筋骨架定位支撑脚的一节输送管道钢筋骨架放入沿设计好的行进路线而挖好的地槽内,钢筋骨架是连为一体的双层的,钢筋骨架的外层和内层的连接点都在钢筋骨架的上端,将无气状态的软体气囊放入钢筋骨架的内层内,给软体气囊充气,充气完毕后,沿钢筋骨架的两侧注入混凝土,用棒式振动器振动,使钢筋骨架的底部及下部的骨架内充满混凝土,待软体气囊升起后,在软体气囊的顶端放一条定位条,从软体气囊的底部起至半径高度始的上半部、或从半径高度以上的上半部轴对称的两侧分别放上一条或两条定位条,也可以分别放上三条定位条,当浇筑的混凝土从底部起向上高度达到管径的1/2起,抽出定位条,和/或达到管径的1/2以上时,或随混凝土高度的不断提高达到相应高度的定位条时,抽出相应位置的定位条,在混凝土浇筑到盖过软体气囊时,用振动器夯实混凝土,在每段浇筑的输送管道末尾留有一与向上铅垂方向构成一夹角的斜面,斜面夹角值为25°、30°、35°、40°、45°,在从后向前浇筑夯实混凝土行进的同时,将后续段的钢筋骨架放入地槽内与前段钢筋骨架进行连接,当将混凝土夯实到该段的末端后,只要管道混凝土不坍塌时,放掉软体气囊中的气体,将软体气囊抽出到后段钢筋骨架内,当软体气囊的末端抽至距前段的输送管道末端口上顶点2cm、或4cm、或6cm、或8cm时,停止抽出,再给软体气囊充气,充气完毕,循环进行前面的工艺。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软体气囊,其中图3所示为软体气囊的正视图;图4所示为软体气囊的右视图5所示为沿图3所示A-A线的剖视图;如图所示的软体气囊,包括高强度橡胶软体囊体(1),在软体囊体(1)的外部包有外表面高光洁度的塑料不沾膜(2),与软体囊体(1)内腔连通的充放气阀(3)。
权利要求
1.一种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其特征是a、将一节输送管道的钢筋骨架放入沿输送管道的行进路线而挖好的地槽内,将无气状态的软体气囊放入内层的钢筋骨架内,给软体气囊充气,待充气完毕;b、沿钢筋骨架的两侧向地槽内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注入,待气囊升起后,在气囊的顶端放一条定位条,沿气囊轴对称的上半部两侧与钢筋骨架内层间分别放入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定位条;c、浇筑的混凝土从底部起向上达到管径的1/2以上和/或从底部起向上达到管径的1/2时起抽出定位条,或随高度的不断增高,达到响应高度的定位条时,抽出相应位置的定位条;d、在混凝土浇筑到盖过软体气囊的同时,用振动器振动夯实混凝土;e、在从后向前不断浇筑夯实混凝土的同时,将后续段的钢筋骨架放入地槽内与前段钢筋骨架进行连接;f、当将混凝土振动夯实到该段的末端后,放掉软体气囊中的气体,将软体气囊抽出到后段钢筋骨架内,当软体气囊的末端至距前段的输送管道末端口上顶点2~8cm时,停止抽出;g、再给软体气囊充气,充气完毕,循环进行从b~f的工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软体气囊的顶端放一条定位条,从软体气囊的底部起至半径高度始的上半部、或从半径高度以上的上半部轴对称的两侧分别放上一条或两条定位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每段浇筑的输送管道末尾留有一与向上铅垂方向构成一夹角的斜面,斜面夹角值为25°或30°或40°或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其特征是钢筋骨架的外层和内层的连接点都在钢筋骨架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软体气囊连续浇制输送管道的方法及软体气囊,其特征是在外层骨架的底段焊接有钢筋骨架定位支撑脚;
6.一种软体气囊,包括软体囊体(1),其特征是在软体囊体(1)的外部包有外表面高光洁度的不沾膜(2),与软体囊体(1)内腔连通的阀(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用混凝土现场制作管道的方法的技术领域。这种方法为a、将钢筋骨架放入地槽内,将无气状态的软体气囊放入钢筋骨架内,充气毕;b、沿钢筋骨架的两侧浇筑混凝土,待气囊升起后,在气囊的顶端放一条,沿气囊两侧分别放入一条以上的定位条;c、浇筑的混凝土向上达到管径的1/2以上时起抽出定位条;d、混凝土浇筑到盖过软体气囊时,用振动器夯实混凝土;e、在从后向前浇筑混凝土时,将后续段的骨架与前段骨架进行连接;f、当将混凝土振动夯实到该段的末端后,放掉软体气囊中的气体,将软体气囊抽出到后段钢筋骨架内;g、给气囊充气,循环进行从b~f的工艺。该方法极大的降低了输送管道的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工作量,整条管道无接缝,保证了管道无渗漏。而且管道可随地形任意改变,不受地形限制。
文档编号F16L1/028GK1472464SQ02135289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书理, 王书甲, 王书同, 王书来 申请人:王书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