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浪工字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85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浪工字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海工建筑物上的消浪工字体。
背景技术
目前海工建筑物(如海堤、码头道路、人工岛等)的护坡消浪通常是使用扭工字体或蘑菇石的方法,扭工字体只有一小部分起消浪作用,大部是用来增加其稳定性而设置的,预制施工复杂,维护费用较高,性能价格比差。蘑菇石护坡由于块石与坡基结合层太薄,极易遭风浪破坏,寿命短,消浪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坚固、免维修、施工容易、消浪效果好的消浪工字体。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相互平行消浪柱,同组消浪柱通过纵梁连接,两纵梁通过横梁连接,至少一组消浪柱的至少一端与横梁的的同侧齐平,消浪柱的上或下端面有预留钢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扭工字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均有消浪柱,纵梁和横梁组成栅栏消浪。同时,可以将其通过预留钢筋筑于海工建筑物上,从而使其稳定效果更好。
在具体加工时,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消浪柱截面为等腰梯形。而且消浪柱梯形的朝向相同,即各消浪柱梯形的小边位于该消浪柱的同侧,并朝向来浪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可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为每组消浪柱的下端面与横梁的下表面齐平,每组前排消浪柱的上端面与横梁的上表面齐平,后排消浪柱的上端面高于横梁的上表面。
另一种形式为每组前排消浪柱的上端面与横梁的上表面齐平,下端面突出于横梁的下表面。每组后排消浪柱的上下端面均突出于横梁的上下表面。各消浪柱的下端面齐平。


图1为实施例一的侧面视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侧面视图;图3为图1、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二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三的俯视图;其中,1、纵梁,2、3、消浪柱,4、横梁,5、预留钢筋,6、海工建筑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四个平行的消浪柱2、3,各消浪柱2、3的上或下底面有预留钢筋5,它们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且各等腰梯形朝向相同,即其面积较小的一面均位于该消浪柱2、3的前侧。同侧的两消浪柱为一组,同组内的消浪柱2、3长度不相等,同组的消浪柱2、3通过连接等腰梯形两边的纵梁1连接。两纵梁1之间通过横梁4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每组前排消浪柱2的长度与横梁1及纵梁4的厚度一致,且其上下两个端面分别与横梁4及纵梁1的上下表面齐平。后排消浪柱3的下端面与横梁4及纵梁1的下表面齐平,其上端面高于横梁4及纵梁1的上表面。本实施例适于放置在海工建筑物上的最外一排。
实施例二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四个平行的消浪柱2、3,各消浪柱2、3的上或下底面有预留钢筋5,它们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且各等腰梯形的朝向相同,即其面积较小的一面均位于该消浪柱2、3的前侧。同侧的两消浪柱2、3为一组,同组内的消浪柱2、3长度不相等。同组的消浪柱2、3通过连接等腰梯形两边的纵梁1连接,两纵梁1之间通过横梁4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每组前排消浪柱2的上端面与横梁4和纵梁1的上表面齐平,下端突出于横梁4和纵梁1下表面并与每组后排消浪柱3的下端面齐平。每组后排消浪柱3的上端面突出于横梁4和纵梁1的上表面。本实施例适于放置在海工建筑物上的中排或后排。
具体使用时,用本实用新型可有几种排列方式,例如一、如图4所示,将结构如实施例一的一组工字体并排后固定于海工建筑物6的外排即第一排,将如实施例二的一组工字体并排后分别构成第二排、第三排……,但其消浪柱的高度依次加高。相邻两排工字体中,后一排工字体的前排即较短的一组消浪柱与前一排工字体的后排即较长的一组消浪柱并排,后一排工字体的前排消浪柱插于前一排工字体的后排消浪柱之间。
二、如图5所示,将结构如实施例一或二的一组工字体固定在海工建筑物6的外排即第一排,将如实施例二的一组工字体并排后分别构成第二排、第三排……,但其消浪柱的高度依次加高。相邻的两排工字体中,后一排工字体的前排即较短的一排消浪柱位于前一排工字体的后排消浪柱之间。
三、如图6所示,将结构如实施例一或二的工字体翻转过来使用,排列方式同一、二,消浪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消浪工字体,其特征是它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消浪柱[2、3],同组消浪柱[2、3]通过纵梁[1]连接,两纵梁[1]通过横梁[4]连接,至少一组消浪柱的至少一端与横梁的同侧齐平,消浪柱[2、3]的上下端面中至少一面有预留钢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工字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消浪柱[2、3]截面为等腰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浪工字体,其特征是各消浪柱[2、3]梯形的小边位于该消浪柱[2、3]的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消浪工字体,其特征是两组消浪柱[2、3]的下端面与横梁[4]的下表面齐平,其中每组前排消浪柱[2]的上表面与横梁[4]的上表面齐平,后排消浪柱[3]的上端面高于横梁[4]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消浪工字体,其特征是每组前排消浪柱[2]的上端面与横梁[4]的上表面齐平,其余消浪柱[3]的上下端面均突出于横梁[4]的上下表面,但各消浪柱[2、3]的下端面齐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海工建筑物上的消浪工字体。它包括两组相互平行消浪柱,同组消浪柱通过纵梁连接,两纵梁通过横梁连接,至少一组消浪柱的至少一端与横梁的同侧齐平,消浪柱的上或下端面有预留钢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变了现有技术中扭工字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前后均有消浪柱,纵梁和横梁组成栅栏消浪。同时,可以将其通过预留钢筋筑于海工建筑物上,从而使其稳定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E02B8/00GK2633950SQ03269190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陈泽 申请人:陈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