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井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2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井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包含后台服务器、多个井盖本体、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传感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并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同现有技术相比,当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在各自对应的传感器检测到井盖本体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以在后台服务器终端显示对应的预警信息和提示,从而实现了对井盖本体的实时监控和管控,以确保监控人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相关人员去消除隐患。
【专利说明】
智能井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井盖作用一种常用的设备,通常被广泛应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场景。由于经受日晒雨淋、车辆碾压,以及遭遇偷盗,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井盖发生丢失或移位。
[0003]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井盖仅仅是用于遮住下水道的入口而不具备其它功能,因此,为了防止井盖发生丢失或移位后,可能对过路行人以及机动车等的安全造成隐患,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依靠相关管理部门成立专业服务队伍,对路面井盖设施进行人工的安全巡查,一旦发现破损井盖立即维修,及时消除各种隐患。可由于城市中各种式样的井盖数量大、分布区域性广,主要依靠人工的传统巡查管理方式,不仅投入巨大、运营成本高,而且在大范围内不能很好的对每一个井盖进行排查,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去除隐患。
[0004]因此,如何及时的消除井盖发生丢失或移位后造成的隐患,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井盖系统,能够及时的消除井盖发生丢失或移位后造成的隐患。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包含后台服务器、N个井盖本体、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用于检测各井盖本体是否位于井道内的传感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0007]其中,所述N为自然数,且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并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
[000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智能井盖系统的各井盖本体中设有处理器、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并且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不仅分别与各自所对应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同时还可与智能井盖系统中的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进而使得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在各自对应的传感器检测到井盖本体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以在后台服务器终端显示对应的预警信息和提示,从而实现了对井盖本体的实时监控和管控,以确保监控人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相关人员去消除隐患。
[0009]另外,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均封装在同一个壳体中,且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朝向井道的一侧。通过将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集合成一个模块封装在一个壳体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内部电路模块的集成度。
[0010]另外,所述井盖本体包含一个内盖体、扣合在所述内盖体上的外盖体;其中,容纳有所述处理器、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传感器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内盖体中,且在所述井盖本体安装至所述井道内后,所述外盖体的上表面从所述井道内暴露出来,而所述内盖体位于所述井道内。
[0011]另外,所述外盖体有部分内凹,且所述内凹区域的外形与所述壳体的外形相适配,从而使得安装人员可通过观察外盖体的内凹区域来对壳体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和对准,以方便外盖体与壳体之间的装配。
[0012]另外,所述传感器为用于检测所述井盖本体旋转角度的陀螺仪传感器,或者为用于检测所述井盖本体到井底距离的测距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为陀螺仪传感器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测得的所述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角度值时,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当所述传感器为测距传感器时,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测得的所述井盖本体到井底的距离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距离值时,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后台服务器上的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去检查对应的井盖本体,及时的消除隐患。
[0013]另外,所述智能井盖系统还包含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报警器,且各报警器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与之对应的井盖本体不存在于井道内时,打开所述报警器开始报警。从而当井盖本体不存在于井道内时,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即可在传感器检测到井盖本体的距离或旋转角度大于预设值时,向报警器发送开启信号,而报警器在接收开启信号后开启并发出警报,进而可通过警报来驱赶偷盗者,以降低井盖本体被盗的风险。
[0014]另外,所述报警器为光报警器、蜂鸣器或声光报警器中的任意一种。
[0015]另外,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以保证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
[0016]另外,所述智能井盖系还包含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的移动终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户外也可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后台服务器上各井盖本体的信息,便于对各井盖本体的实时监控和管控。
【附图说明】
智能井盖系统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7]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智能井盖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0018]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外盖体和内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井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智能井盖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0022]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个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智能井盖系统包含后台服务器、多个井盖本体、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用于检测各井盖本体是否位于井道内的传感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0025]其中,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并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
[0026]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智能井盖系统的各井盖本体中设有处理器、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并且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不仅分别与各自所对应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同时还可与智能井盖系统中的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进而使得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在各自对应的传感器检测到井盖本体的位置发生偏移时,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可以在后台服务器终端显示对应的预警信息和提示,从而实现了对井盖本体的实时监控和管控,以确保监控人员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相关人员去消除隐患。
[0027]并且,为了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装配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均封装在同一个壳体4中,且壳体4设置在井盖本体朝向井道的一侧。
[0028]由此可知,通过将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集合成一个模块封装在一个壳体4内,以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内部电路模块的集成度。
[0029]另外,如图2可知,井盖本体还包含一个内盖体2、扣合在内盖体2上的外盖体I。其中,容纳有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的壳体4设置在内盖体2中,且在井盖本体安装至井道内后,外盖体的上表面从井道内暴露出来,而内盖体2位于井道内。
[0030]同时,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壳体4在井盖本体内的安装,外盖体I有部分内凹,且内凹区域3的外形与壳体4的外形相适配,从而使得安装人员可通过观察外盖体I的内凹区域3来对壳体4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和对准,以方便外盖体I与壳体4之间的装配。
[0031]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各井盖本体内的传感器为用于检测井盖本体旋转角度的陀螺仪传感器,且处理器在陀螺仪传感器测得的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角度值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在后台服务器上显示报警信息。
[0032]由此不难发现,当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发生变化时,井盖本体上的处理器即可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值大于预设的角度值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后台服务器上显示的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去检查对应的井盖本体,及时的消除隐患。
[0033]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当井盖本体在维修后被工作人员放回原位时,井盖本体上的处理器即可在陀螺仪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值大于小于内部预设的角度值时停止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报警信号,从而使得后台服务器的终端上会显示井盖本体的位置属于正常情况,以免工作人员发生误判。
[003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调制解调模块。并且,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与处理器、传感器在被封装在壳体4内时,可以被封装在同一块控制面板上,以方便的实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对应井盖本体内传感器的集成在壳体4上,节省壳体4的空间,并且可保证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信号传输的稳定。
[0035]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可采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芯片,并且无线调制解调模块可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G1T (GlobalInternet of Things,全球物联网)传输模块,以实现各井盖本体内无线调制解调模块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长距离、大容量、低功耗、多通道、易部署、低成本、可变速、易使用的无线通讯,确保后台服务器对井盖产品的实时监控。显然,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实用需求进行选择处理器和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的类型和型号,而本实施方式对于处理器和无线调制解调模块的具体类型和型号不作具体的限定和说明。
[0036]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智能井盖系统还包含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的移动终端。
[0037]由此可知,后台服务器可以实时的将对应的各井盖本体内的监控信息和数据通过无线通讯传输给移动终端,使得工作人员即使在户外也可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后台服务器上各井盖本体的信息,便于对各井盖本体的实时监控和管控。
[003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第二实施方式中,传感器为用于检测井盖本体到井底距离的测距传感器,且处理器在测距传感器测得的井盖本体到井底的距离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距离值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在后台服务器上显示报警信息。
[0039]从上述内容中可知,当井盖本体到井底的距离发生变化时,井盖本体上的处理器即可在测距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井盖本体的距离大于内部预设的距离时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而后台服务器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在后台服务器上显示报警信息,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根据后台服务器上显示的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安排相关人员去检查对应的井盖本体,及时的消除隐患。
[0040]更具体的说,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井盖本体在的外盖体I在盖和内盖体2时,井盖本体的内盖体2上对应外盖体I有部分内凹的区域设有检测孔5,并且使得外盖体I在盖和内盖体2时,安装在井盖本体内的壳体4中的测距传感器正好位于检测孔5的上方。其中,测距传感器包含一个发射端和接收端,壳体4上开设有测距孔,且该测距孔位于检测孔5的上方,并使得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从测距孔中暴露出来,以确保井盖本体盖住井道口时,发射端和接收端正对井底。从而当井盖本体盖住井道口时,发射端向井底的底面发射信号,而发射信号被井底的底面反射后被接收端接收,从而使得测距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井盖本体与井底的底面之间的实际距离。
[0041]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当井盖本体在维修后被工作人员放回原位时,井盖本体上的处理器即可在测距传感器检测到对应井盖本体的距离小于内部预设的距离时停止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后台服务器报警信号,从而使得后台服务器的终端上会显示井盖本体的位置属于正常情况,以免工作人员发生误判。
[0042]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井盖系统,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其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本第三实施方式中,智能井盖系统还包含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报警器,且各报警器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电性连接;其中,处理器在传感器检测到与之对应的井盖本体不存在于井道内时,打开报警器开始报警。
[0043]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智能井盖系统的各井盖本体内还设有报警器,并且,各报警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处理器相连,从而当井盖本体不存在于井道内时,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即可在传感器检测到井盖本体的距离或旋转角度大于对应的预设值时,向报警器发送开启信号,而报警器在接收开启信号后开启并发出警报,进而可通过警报来驱赶偷盗者,以降低井盖本体被盗的风险。
[0044]并且,为了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可以安装内各井盖本体内的内凹区域3,也可以安装在各井盖本体内其他位置,而本实施方式对于报警器在井盖本体内的具体安装位置不作具体的限定和说明。
[0045]另外,值得一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可以是光报警器、蜂鸣器或声光报警器中的任意一种,而本实施方式报警器是采用何种类型不作具体的限定和说明。
[0046]并且,如图6所示,井盖本体的内盖体2上还设有与报警器的位置相应的示警孔6。
[004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后台服务器、N个井盖本体、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用于检测各井盖本体是否位于井道内的传感器、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N为自然数,且各井盖本体内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各自所对应的处理器和传感器电性连接,并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无线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井盖本体内的处理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传感器均封装在同一个壳体中,且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井盖本体朝向井道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包含一个内盖体、扣合在所述内盖体上的外盖体; 其中,容纳有所述处理器、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所述传感器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内盖体中,且在所述井盖本体安装至所述井道内后,所述外盖体的上表面从所述井道内暴露出来,而所述内盖体位于所述井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体有部分内凹,且所述内凹区域的外形与所述壳体的外形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用于检测所述井盖本体旋转角度的陀螺仪传感器,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测得的所述井盖本体的旋转角度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角度值时,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用于检测所述井盖本体到井底距离的测距传感器,且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测距传感器测得的所述井盖本体到井底的距离值大于内部预设的距离值时,通过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向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井盖系统还包含设置在各井盖本体内的报警器,且各报警器与各自所对应的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与之对应的井盖本体不存在于井道内时,打开所述报警器开始报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为光报警器、蜂鸣器或声光报警器中的任意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为无线调制解调t吴块。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井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井盖系还包含与所述后台服务器进行通讯的移动终端。
【文档编号】E02D29/14GK205712188SQ201620307965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张济
【申请人】博频云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