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56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使用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各种房屋建筑的卫生间中均有地漏。通过地漏使地面的污水流入下水道中。为了避免下水道中的污水反溢或者臭气溢出,传统的方式是在地漏与下水道之间串接一个U形的存水弯。但这种方式需要占用卫生间下一层的空间,影响其吊顶的高度和美观。同时,它不能有效防止污水反溢出来。
因此,许多人设计出很多有关防反溢地漏的技术方案,有的形成产品出现于市场上,有的还申请了专利。但现有的产品或者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在地漏密封性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因而造成地漏在使用过程中下水道内的臭气逸出的现象发生。
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防返溢地漏”的技术解决方案,并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2003201081446)。它包括壳体、面板和漏筒,壳体的下部为出水口,漏筒呈圆筒形,设于壳体内,且与出水口相通,壳体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在壳体与漏筒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内套呈杯形,反扣于漏筒上。利用存水腔内水的浮力,使内套上浮且与挡板接触,其接触面为密封面,形成机械密封;同时,内套与存水腔中的水形成水封,使得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均无法反向通过本地漏向外溢出。而且,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的压力越高,内套与挡板之间的密封反而越严密。
该技术方案可以说较好地解决了现有的防反溢地漏所存在的问题。但该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挡板固连于壳体内,在挡板密封性变差或者损坏时,无法进行更换,导致地漏无法继续使用,影响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挡板的这种连接方式造成地漏生产时制造工艺较复杂,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使它具有结构合理、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面板和漏筒,壳体的下部为出水口,漏筒呈圆筒形,设于壳体内,且与出水口相通,壳体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在壳体与漏筒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内套呈杯形,反扣于漏筒上,内套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与面板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套,调整套呈圆筒形,与壳体上部的沿口相联接,面板放置于调整套上部的端面上,在调整套内设置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内套上浮时可以与挡板密封接触。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中,所述的调整套是通过螺纹与壳体相联接的。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联接方式,即所述的调整套是直接套于壳体上部的沿口的。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中,所述的调整套与挡板之间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此橡胶密封圈是起密封作用,防止调整套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处出现泄漏现象。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中,所述的挡板的内圆上设置一个环形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的内圆面呈圆锥面。利用橡胶密封垫,使挡板与内套接触时有良好的密封性,以提高本防反溢地漏的密封性能。
在本防反溢地漏中,内套反扣于漏筒上,通过地漏的污水首先由面板处进入,经存水腔,由漏筒中流入下水道。由于内套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利用存水腔内存水产生的浮力,使内套上浮且与挡板接触,形成机械密封。同时,内套与存水腔中的水形成水封,使得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均无法反向通过本地漏向外溢出。而且,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的压力越高,内套与挡板之间的接触反而越严密。
当地面上的污水由面板进入时,利用污水自身的重量,污水压迫内套使它下降。这样,内套与挡板之间就出现空隙,污水可由这一空隙经漏筒后流入下水道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由于设置了调节套,在壳体安放于卫生间地面中并与排污管连接后,利用调节套可以调整面板的上下位置,使它与卫生间的地面相平。这给地漏的实际安装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由于挡板是直接放置于调节套内的,故在本地漏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取出挡板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使地漏始终保持良好的防反溢性能,从而延长本地漏的使用寿命,而且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另外,在环形挡板的内外均镶嵌有密封垫和密封圈,使本地漏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有效防止气水反溢。


附图是本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的半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出水口;12、存水腔;2、内套;3、漏筒;4、面板;5、挡板;6、调节套;7、密封圈;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1、内套2、面板4、调节套6、挡板5和漏筒3等零件。壳体1的下部为出水口11,此出水口11与排污管相连接。漏筒3呈圆筒形,设于壳体1内。在本实施例中,漏筒3与壳体1连为一体,且与出水口11相通。
显然,壳体1与漏筒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12。在地漏使用过程中,在存水腔12内总是有存水的。内套2呈杯形,反扣于漏筒3上。内套2具有大于自重的排水量,故内套2会向上浮动,顶压于挡板5的内圆上。
如图所示,调整套6设于壳体1与面板4之间。本实施例中,调整套6呈圆筒形,通过螺纹与壳体1上部相联接。因此,转动调整套6,可以使它上升或者下降,以便于使放置于调整套6上部端面上的面板4与卫生间的地面相平。当调整套6的位置调好后,用混凝土使地漏与卫生间的地面固连。这样,本地漏中的壳体1和调整套6均保持固定不动了。
挡板5呈环形,放置于调整套6内侧。本实施例中,调整套6与挡板5之间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7,以保持此处的密封。
同时,在挡板5的内圆上有一个环形的橡胶密封垫8,且橡胶密封垫8的内圆面呈圆锥面。当内套2向上浮动时,其内套2的外侧面与橡胶密封垫8的内圆面相接触,从而形成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地漏的壳体1、漏筒3、内套2和挡板5均是采用塑料为材料制成的。调整套6是采用金属为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1)、面板(4)和漏筒(3),壳体(1)的下部为出水口(11),漏筒(3)呈圆筒形,设于壳体(1)内,且与出水口(11)相通,壳体(1)与漏筒(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12),在壳体(1)与漏筒(3)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2),内套(2)呈杯形,反扣于漏筒(3)上,内套(2)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与面板(4)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套(6),调整套(6)呈圆筒形,与壳体(1)上部的沿口相联接,面板(4)放置于调整套(6)上部的端面上,在调整套(6)内设置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5),内套(2)上浮时可以与挡板(5)密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套(6)是通过螺纹与壳体(1)相联接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套(6)是套于壳体(1)上部的沿口的。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套(6)与挡板(5)之间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的内圆上设置一个环形的橡胶密封垫(8),橡胶密封垫(8)的内圆面呈圆锥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面板和漏筒,壳体的下部为出水口,漏筒呈圆筒形,壳体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在壳体与漏筒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在壳体与面板之间设有一个调整套,调整套呈圆筒形,与壳体上部的沿口相联接,面板放置于调整套上部的端面上,在调整套内设置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内套上浮时可以与挡板密封接触。由于挡板是直接放置于调节套内的,在本地漏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取出挡板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使地漏始终保持良好的防反溢性能,从而延长本地漏的使用寿命,而且产品的生产工艺简单、密封性能良好。
文档编号E03C1/28GK2701924SQ20042002245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瑞春 申请人:王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