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感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隔热部用薄片及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

文档序号:221971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感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隔热部用薄片及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感构件及其制造方法、隔热部用薄片及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所谓温感构件是指当人体接触到表面时较难感觉到冰冷或炙热的的构件。
背景技术
(第一发明)既定形状的纤维强化塑料(FRP)制品利用手积(HLU)法、喷射成形(SPU)法、片状模造(SMC)法、块状模造(BMC)法、铸模(浇铸)成形法、对模成形(PFMDpreform matched die)法、冷压(CP)法、树脂转注成形(RTM)法、真空辅助树脂转注成形(VARTM)法、树脂浸渍(resininfusion)(RIMP)法、热压罐制造(ACoutoclave)法、纤维缠绕(FW)法、拉挤成形法、真空袋(VB)法、离心成形(CC)法、旋转成形(RM)法、加压袋成形(PB)法等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例如,构成整体卫浴的一般浴室用防水隔板便属于FRP制品的一种,其一般利用SMC法进行制造。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等FRP制品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但是,此种FRP制品具有如下问题在冬季其不受日晒时,当人体接触到其表面时容易感觉冰冷,而在夏季其受到日晒时,当人体接触到其表面时容易感觉热烫。因此,对一般的防水隔板,大多采取在其表面上设置由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构成的防滑垫。由此,防滑垫的无数气孔阻碍热移动,因而便产生较难感觉冰冷感的温感效果。另外,若使走廊、阳台等处的地板材料为与这些相同的构造的话,也将产生较难感觉炙热的温感效果。但是,若要这样获得温感效果的话,就必须专门在表面上设置由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构成的另外单独的垫子,对使用者来说增添了麻烦的作业。
在这一点上,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FRP制的、具备拥有无数气孔的隔热部的防水隔板。在此防水隔板中,因为隔热部形成为一体,因此使用者能不致感觉麻烦,便可享受温感效果。此外,此防水隔板因为是FRP制,因此也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另一方面,在坐便器方面,提出了由发泡塑料构成的坐便器(专利文献2)、和由合成树脂制基部以及隔热部构成的坐便器(专利文献3),该隔热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表面且具有无数气孔。此外,也提出了在这种隔热部表面上再设置织布、发泡弹性体状高分子材料等表皮材料的坐便器(参照专利文献4、5)。在这些坐便器中,也因为具有无数气孔的发泡塑料或隔热部就是坐便器本身、或与坐便器形成为一体,因而使用者能不感觉麻烦而享受温感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6提出了在基料中混合多孔质颗粒并施行烧结而成的温感构件。此温感构件,因为基料在多孔质状态下构成陶瓷制的基部,因而此多孔质的基部使热传导率降低,可认为产生同上述一样的温感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由FRP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此基部表面上且具有硅橡胶气囊(shirasu balloon)而构成的保温层、以及一体设置于此保温层表面上的胶涂层(gel coat)构成的FRP制品。此FRP制品,因为硅橡胶气囊的内部具有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因而发挥保温效果。
(第二发明)以往,作为构成例如整体卫浴的构件,已知有由纤维强化塑料(FRP)制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此基部的表面侧的保护层构成的盥洗处用地板(非专利文献1)。保护层由无数尼龙粉末等粒状物质、和与基部形成一体且覆盖各粒状物质并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丙烯酸聚氨酯等基质(matrix)构成。粒状物质是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75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此保护层是将对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等基质原料100质量份添加了粒状物质15重量份的保护液,利用喷涂方式涂敷于基部的表面侧,并使基质原料固化的保护层。基质的厚度为50μm左右。
此构件因为基部是FRP制,因而也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此外,保护层防止污垢附着于构件的表面,而保护层的粒状物质则对构件表面赋予止滑的特性。
但是,此种构件具有如下问题在冬季不受日晒时,当人体接触到其表面时容易感觉冰冷,而在夏季受到日晒时,当人体接触到其表面时容易感觉热烫。因此,对于盥洗处用地板,多是在其表面侧设置由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构成的防滑垫。由此,因为防滑垫的无数气孔阻碍热移动,所以产生较难感觉冰冷的温感效果。另外,若使走廊、阳台等处的地板材料为与这些相同的构造的话,也将产生较难感觉炙热的温感效果。
另外,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由FRP制基部、一体设置于此基部的表面侧并具有硅橡胶气囊而构成的保温层、以及一体设置于此保温层表面侧的胶涂层构成的FRP制品。此FRP制品因为硅橡胶气囊的内部具有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因而发挥保温效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5-572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56-14312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昭60-23212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0-15289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1-245823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平10-82164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00-167940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特开2000-16794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INAX(股)“住宅設備機器/総合カタログ(住宅设备机器/综合目录」”(2003-2004、2003年3月发行)第663页。
发明的公开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发明)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防水隔板,仅是将隔热部设置于厚度方向的中间处、或设置于背面,在人体所直接接触的表面处不能充分地发挥温感效果。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5所公开的坐便器等,因为整体由发泡塑料构成,或只不过仅基部由合成树脂构成,因而在此种构造中,在轻量性方面虽可能满足,但是在强度方面则有所顾虑。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温感构件,因为基部属于陶瓷制,因而虽在温感效果与强度、及耐药性等方面或许可满足,但是却颇难形成轻量化的温感构件。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7所公开的FRP制品,因为以HLU法或SPU法制得,因而需要胶涂层,且此胶涂层具有0.2~0.5mm的厚度。这是因为在对模具表面涂敷胶涂层时,并无法将涂敷厚度形成为不到0.2mm的缘故。因此,此FRP制品并无法在表面充分地发挥温感效果。
第一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问题而提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得到可维持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且使用者可简单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的温感构件。
(第二发明)另外,上述以往的盥洗处用地板等构件,通过基部为FRP制,而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但是,若要获得温感效果,便必须专门在表面侧设置由发泡聚氨酯泡沫塑料体等构成的另外单独的垫子,对使用者而言属于非常麻烦的作业。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8所公开的FRP制品,因为属于用手积(HLU)法、或喷涂成形(SPU)法所制得的,因而需要胶涂层,且此胶涂层具有0.2~0.5mm厚度。因此,此FRP制品在表面侧将无法充分地发挥温感效果。
因此,发明人在第一发明中提出了由FRP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此基部表面侧且具有无数气孔而构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隔热部表面侧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
此温感构件,人体隔着保护层所接触的表面侧的隔热部具有无数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因此,例如,在冬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不易感觉冰冷。另外,在夏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不易感觉炙热。即,此温感构件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另外,此温感构件中,因为隔热部形成为一体,因而使用者不致感觉麻烦,便可享受温感效果。因此,根据此温感构件,维持着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且使用者可简单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
另外,保护层也可防止污垢附着于温感构件的表面上。特别是若隔热部的气孔朝表面开口,恐将在其中囤积着污垢,但是,保护层防止此气孔朝表面开口。此外,当采用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气孔体时,从隔热部露出的气孔体将因使用而有发生断裂的情况,但是,保护层也可防止此断裂现象的发生。
但是,在上述所提出的温感构件中,针对利用隔热部而发挥温感效果,且为防止气孔发生断裂与防止污垢,而将保护层设置于此隔热部的表面侧,同时就保护层的粒状物质大小等方面均未有探讨。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在进一步提升温感效果的方面还不够充分。此外,如公知的构件那样,需要维持着止滑特性且耐磨损性优越的构件,同时也要求避免接触时的疼痛感,以及因提高生产性而带来的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第二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者可简单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且能在防止污垢、接触感及制造成本方面真正满足的温感构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第一发明)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
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人体直接接触表面的隔热部具有无数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因此,例如,在冬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不易感觉冰冷。另外,在夏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不易感觉炙热。即,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
根据发明人的发现,由身体所感觉到的温感效果,与其说与温感构件的热传导率有相关关系,还不如说与其热通量(heat flux)(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移动量)有相关关系。例如,在医疗领域中,人体的感觉利用热通量进行评估。
另外,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表面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
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人体隔着保护层接触的表面的隔热部具有无数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此时,因为保护层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因此热通量较小,从而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
另外,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因为在此时并不消耗电力或瓦斯等能源,因而将不致产生营运成本。
进而,在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中,因为隔热部形成为一体,因而使用者将不致感觉麻烦,便可享受温感效果。而且,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因为基部是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因而也将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因此,根据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可维持着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且使用者可简单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
基部由一般的纤维强化塑料(FRP)制得。
隔热部一体设置于基部表面上,并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如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那样,当隔热部剥离表面时,若使隔热部表面变粗糙,则在因粗糙面而产生的凹凸的凹部与人体肌肤之间容易存在空气,而提高温感效果。此外,通过隔热部的粗糙面,便可使温感构件表面止滑。也可将隔热部形成为蜂巢状。
在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在隔热部表面一体设置着保护层。若隔热部气孔朝表面开口,恐将在其中囤积污垢,但是,保护层将防止此气孔朝表面开口。特别是当利用后述的气孔体形成隔热部的无数气孔时,此效果将更大。当采用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气孔体时,从隔热部露出的气孔体也有因使用而断裂的情况,因而保护层也可防止此断裂情况的发生。当将含有气孔体的隔热部用涂料涂敷于基部表面时,因为气孔体呈凸状而容易突出于表面,因此此效果特别明显。此外,保护层通过含有颜料而可提高外观设计性。
保护层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保护层当薄的部分的厚度超过0.15mm时,因为保护层本身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热通量较大,无法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保护层的薄的部分的厚度最好不到0.1mm。
保护层的表面最好被粗糙面化。若使保护层表面变粗糙,则在因粗糙面化而产生的凹凸的凹部与人体肌肤之间容易存在空气,而提高温感效果。此外,利用保护层的粗糙面,可使温感构件表面止滑。
为使保护层表面变粗糙,保护层可由无数粒状物质、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的同时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粒状物质并不是中空,而是填满芯的实心。由此,便可确保温感构件的表面强度。作为此粒状物质,除尼龙、聚氨酯、苯酚等有机类物质之外,还可采用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类物质。粒状物质最好为正球状,但是若考虑成本方面,也可不是正球状。
基质与隔热部形成一体,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因为基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因而若基质属于亲水性,则保护层将呈亲水性。
作为基质,可采用丙烯酸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环氧等合成树脂。最好采用亲水性的基质。在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经固化而构成基质的基质原料。
为在隔热部表面上一体设置保护层,可采用在基部与隔热部成形之后,再将保护层用涂料利用喷涂等涂敷于成形体的方法。保护层最好通过利用喷涂涂敷来很薄的形成。另外,也可采用和基部及隔热部一起、或和隔热部一起成形保护层用薄片的方法。但是,因为准备厚度为0.15mm以下的薄片很困难,因而最好利用喷涂来形成保护层。
隔热部最好含有强化用纤维。由此便可更加提高温感构件的强度。并且,若是利用冲压成形来制造温感构件,则不管有无保护层,均不致因强化用纤维而损及温感构件的表面性质和状态。
气孔内可以充满着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最好在气孔内存在空气。气孔内存在有空气的隔热部,制造较为容易,且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另外,气孔可以为连续气孔,但是最好为独立气孔。当隔热部表面无保护层时,连续气孔的隔热部,从表面发生渗水等情况,且易脏污。相对于此,即便在隔热部表面无保护层的情况下,因为独立气孔并未朝表面开口而呈封闭内部的状态,因此容易获得较大的温感效果。而且,此情况下,独立气孔的隔热部可更确实的防止从表面发生渗水的情况,且不易脏污。在隔热部表面具有保护层的情况下,将可解除因连续气孔造成的不良情况。隔热部最好致密地存在此种独立气孔,尤以最致密地存在为佳。独立气孔的密度越高,温感效果越高。
隔热部的气孔可包括无数气孔体的内部的气孔。所谓“气孔体”是指在内部具气孔的粒子或纤维。若通过气孔体内部的气孔而确保隔热部的气孔,则可利用隔热部中的气孔体数量确实地确保气孔量,因而温感构件的温感效果较稳定。
另外,隔热部气孔可包括各气孔体间的气孔。若各气孔体在相互间具有气孔,则提升隔热部的气孔率,温感构件将实现更优越的温感效果。
作为气孔体,可以采用中空粒子、中空纤维及多孔质粒子中的至少1种。即,包括有仅采用中空粒子的情况、仅采用中空纤维的情况、仅采用多孔质粒子的情况、采用中空粒子与中空纤维的情况、采用中空纤维与多孔质粒子的情况、采用中空粒子与多孔质粒子的情况、以及采用中空粒子、中空纤维及多孔质粒子的情况。
所谓“中空粒子”是指具有被封闭在非吸水性球状或大致球状的壳内的中空部的粒子。若利用中空粒子的中空部确保隔热部气孔,则此气孔为独立气孔。中空部内可充满着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可为无机类的中空粒子,也可为有机类的中空粒子。作为无机类的中空粒子,可采用平均粒径在数10μm左右的玻璃气囊、氧化硅气囊、石英玻璃气囊、飞灰、硅橡胶气囊、氧化铝气囊等。作为有机类的中空粒子,可采用平均粒径在数10μm左右的聚氨酯气囊、苯酚气囊、聚酰胺气囊等。
所谓“中空纤维”指非吸水性筒状壳内具有二端呈开放的中空部的纤维。即便利用中空纤维的中空部确保隔热部的气孔,此气孔各个不连续,仍为独立气孔。在中空部内可充满着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可为无机类的中空纤维,也可为有机类的中空纤维。作为无机类的中空纤维,可采用直径为数10μm左右的中空玻璃纤维、中空氧化硅纤维、中空石英玻璃纤维等。作为有机类的中空纤维,可采用直径为数10μm左右的中空聚酯纤维、中空丙烯酸纤维等。
所谓“多孔质粒子”指本身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粒子。利用多孔质形成的气孔可为经封闭的气孔,也可为开放的气孔。可为无机类的多孔质粒子,也可为有机类的多孔质粒子。作为无机类的多孔质粒子,可采用微细发泡的陶瓷粉碎物、硅藻土、氧化硅胶、浮石粉等。作为有机类的多孔质粒子,可采用微细发泡的树脂的粉碎物等。此外,也可为日本专利特开2002-285695号公报等所公开的多孔质类子。
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可具体化为浴室用防水隔板、浴缸、墙板、天花板、洗脸台、走廊或阳台或起居间等处的地板材料、扶手、椅子、坐便器、树脂瓷砖等。构成整体卫浴的防水隔板中,盥洗处部分采用第一发明将特别有效果。即便人体赤脚站在上面,仍可根据温感效果舒适地渡过。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将温感构件维持于5℃时,若33℃的物体、例如与脚底之间的温感构件的热通量峰值在6500W/m2以下,则此温感构件发挥充分的温感效果。此外,当温感构件维持于23℃时,若33℃的物体、例如与脚底之间的温感构件的热通量峰值在3000W/m2以下,则此温感构件发挥充分的温感效果。
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可通过下述第一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第一发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基部成形工序,获得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隔热部成形工序,获得具有无数气孔构造的隔热部;以及完成工序,获得使该隔热部位于该基部表面、并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表面且具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温感构件。
在基部成形工序获得FRP制的基部。此基部成形工序可采用手积(HLU)法、喷涂成形(SPU)法、片状模造(SMC)法、块状模造(BMC)法、铸模(浇铸)成形法、对模成形(PFMD)法、冷压(CP)法、树脂转注成形(RTM)法、真空辅助树脂转注成形(VARTM)法、树脂浸渍(RIMP)法、热压罐制造(AC)法、纤维缠绕(FW)法、拉挤成形法、真空袋(VB)法、离心成形(CC)法、旋转成形(RM)法、加压袋成形(PB)法等。由此便可获得既定形状的基部。
在隔热部成形工序获得具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作为此隔热部成形工序,可采用制造多孔质有机类或无机类隔热部的方法、或制造含有无数中空粒子等的有机类或无机类隔热部的方法等。例如,作为制造多孔质有机类隔热部的方法,可采用使树脂在已发泡的状态下进行固化的方法。此外,作为制造含有无数中空粒子等的有机类隔热部的方法,可采用使含有中空粒子等的树脂固化的方法。由此可获得既定形状的隔热部。
在完成工序获得使隔热部位于基部的表面并由FRP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基部的表面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当分别获得基部与隔热部时,将基部与隔热部形成为一体。由此便可获得既定形状的温感构件。
另外,第一发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在内部具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与含有强化用纤维的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设置于冲压模内,再对该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与该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施行加热并冲压成形,从而便可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利用此制造方法也可制得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
进而,第一发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胶涂液涂敷于成形模上,而在该成形模上形成第一隔热部;第二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补土涂敷于该第一隔热部上,而形成与该第一隔热部一体的第二隔热部;以及第三工序,将基部用树脂与强化用纤维一起涂敷于该第二隔热部上,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基部、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该第一隔热部与该第二隔热部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根据此制造方法,也可制得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
在通过上述制造方法而获得的温感构件的表面上,一体设置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从而可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此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构造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此隔热部表面上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保护层构成的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
另外,也可将含有在内部具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涂料涂敷于基部的表面。由此,使制造变得容易,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作为隔热部用涂料的涂敷方法,可采用周知的喷涂式、网版式、浸渍式等。在使隔热部呈现散点存在的情况下,可采用利用喷涂将隔热部用涂料细点分散的方法、利用点滴使隔热部用涂料粗点分散的方法、施行遮蔽而使隔热部用涂料呈现散点分散的方法等。此外,作为使气孔体分散存在的方法,也可在涂敷未含有气孔体的涂料之后,再撒上气孔体。
采用气孔体所获得温感构件,在人体所直接或隔着保护层所接触的表面的隔热部中含有气孔体,此气孔体的气孔阻碍热移动。因此,此温感构件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特别是在制造时,气孔体在涂料中浮起并聚集于隔热部表面侧而容易含有,即便未大量使用气孔体,仍可获得有效的温感效果。此外,这样获得温感构件,气孔体容易聚集存在于隔热部表面侧,在没有保护层的温感构件中,这些气孔体将呈凸状地突出于表面侧,使表面止滑。此效果在将此温感构件使用于防水隔板的盥洗处时特别有效。尤其是仅采用中空粒子所获得的温感构件,因为中空粒子的中空部总是为闭气孔,因而可更确实地防止从表面发生渗水情况,且不易脏污。
另外,在第一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隔热部成形工序最好将含有在内部具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SMC)设置于冲压模中,加热隔热部用SMC并冲压成形。由此,和以往的SMC法相同,可制得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使气孔体含于涂料或SMC中时,相对于此涂料或SMC固形部分100重量份,气孔体含有10质量份以上,从而可使温感效果更明显。尤以相对于涂料或SMC固形部分100重量份,气孔体含有20~60质量%为佳。
最好通过在冲压模中设置含有强化用纤维的基部用SMC,对基部用SMC施行加热并冲压成形,从而与隔热部成形工序一起施行基部成形工序及完成工序。此情况下,可同时施行基部成形工序、隔热部成形工序及完成工序,制造方法变得极容易且可实现制造成本低廉化。
通过使用隔热部用胶涂液与隔热部用补土,若采取手积法或喷涂成形法制造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则可比较简单地制造少量多种的产品。
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其本身便可形成为防水隔板等,也可先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或瓷砖状,再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等上。当将温感构件预先形成为防水隔板等时,通过取代已有的防水隔板等,对由此温感构件构成防水隔板等进行施工,从而可享受温感效果。另一方面,当将温感构件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或瓷砖状时,通过将此温感构件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等FRP制品上,从而可简易地享受温感效果。在新建的住宅等方面,前者的施工方法较为方便,而在住宅等的翻修方面,则后者的施工方法较为方便。
当将温感构件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时,只要裁剪为既定形状,再贴附于已有FRP制品上即可。此情况下,因为在翻修的现场中较难进行此温感构件的裁剪,因而最好事先量取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盥洗处等的大小,再在工厂内将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裁剪为盥洗处等的大小。此情况下,排水口等的位置也最好在工厂内预先施行钻孔。
另外,为使板状温感构件能在翻修现场容易进行裁剪,也可形成使温感构件壁厚变薄的凹槽。此凹槽最好形成于基部。
当温感构件形成为瓷砖状时,只要将此温感构件整齐排列并贴附于已有的FRP制品上即可。就搬运的容易性而言,瓷砖状温感构件较为方便。
第一发明的隔热部用薄片,其特征在于,通过贴附来构成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的隔热部。此隔热部用薄片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此外,此隔热部用薄片由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此隔热部表面上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这些隔热部用薄片可利用上述隔热部成形工序等而制造。隔热部用薄片可制成不定形状的板状、或片状、或瓷砖状。通过将此隔热部用薄片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等FRP制品上,便可简易地享受温感效果。在住宅等的翻修方面,这颇为方便。
第一发明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有的浴室用防水隔板上贴附着第一发明的隔热部用薄片。由此,通过翻修,可将已有的防水隔板轻易地变换为第一发明温感构件的防水隔板。当将隔热部用薄片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或片状时,只要裁剪为既定的形状再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上即可。为使板状或片状隔热部用薄片能在翻修现场较容易进行裁剪,也可形成使隔热部用薄片壁厚变薄的凹槽。此凹槽最好为基部侧。当将隔热部用薄片形成为瓷砖状时,只要将此隔热部用薄片整齐排列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上即可。就搬运的容易性而言,瓷砖状的隔热部用薄片或具有挠性的隔热部用薄片较为方便。
当将隔热部用薄片形成不定形状的板状或片状时,因为在翻修现场较难对此隔热部用薄片进行裁剪,因而最好事先量取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盥洗处等的大小,再在工厂内将第一发明的隔热部用薄片裁剪为盥洗处等的大小。此情况下,排水口等的位置也最好在工厂内就预先施行钻孔。
作为用于贴附温感构件或隔热部用薄片的粘着剂,最好是具有弹性的聚氨酯类、硅酮类等的粘着剂。由此,便可使温感构件或隔热部用薄片依循着已有FRP制品的凹陷或弯曲处。在温感构件或隔热部用薄片的边部也可设置硅酮橡胶等堵缝剂。
(第二发明)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表面侧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表面侧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该保护层由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形成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根据发明人的发现,由身体所感觉到的温感效果,与其说与温感构件的热传导率有相关关系,不如说与其热通量(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热移动量)具有相关关系。例如,在医疗领域中,人体的感觉利用热通量进行评估。
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人体隔着保护层所接触到表面的隔热部具有无数气孔,各气孔阻碍热移动。此时,因为保护层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因此热通量较小,将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
另外,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因为在此时并未消耗电力或瓦斯等能源,因而将不致产生营运成本。
在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是,根据JISZ8801,被筛到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但残留于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其它也是同样)。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若保护层的粒状物质在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范围内,便可将上述温感效果维持于最佳状态。此外,若属于此范围内的粒状物质,将对构件表面赋予止滑特性,且减少与人体间的接触面积而提升温感效果,并可避免接触时的疼痛感。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粒状物质最好为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若属于正球等球状的粒状物质,则这些的平均粒径为115±5μm。
因此,若是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使用者将可简易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并且在防止脏污、接触感与制造成本等方面均能获得真正的满足。
作为基部,除纤维强化塑料(FRP)制的之外,还可采用不锈钢制等金属制的。若基部为FRP制,则也能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隔热部一体设置于基部表面侧、并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隔热部最好含有强化用纤维。由此,便可更加提高温感构件的强度。并且,若利用冲压成形制造温感构件,则因强化用纤维而不致损及温感构件的表面性质和状态。
气孔内可充满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最好在气孔内存在有空气。气孔内存在有空气的隔热部较容易制造,且可实现制造成本低廉化。
另外,气孔最好为独立气孔。独立气孔,因为关闭表面而将内部封闭,因而容易获得较大的温感效果。独立气孔的密度越高,温感效果就越高。
隔热部的气孔可包括无数气孔体的内部的气孔。所谓“气孔体”指内部具气孔的粒子或纤维。若通过气孔体的内部的气孔而确保隔热部的气孔,则可利用隔热部中的气孔体的数量确实地确保气孔量,因而温感构件的温感效果将稳定。
另外,隔热部气孔可包括各气孔体间的气孔。若各气孔体在相互间具有气孔,则将提升隔热部的气孔率,温感构件将达更优越的温感效果。
作为气孔体,采用中空粒子、中空纤维及多孔质粒子中至少1种。即,包括有仅采用中空粒子的情况、仅采用中空纤维的情况、仅采用多孔质粒子的情况、及采用中空粒子与中空纤维的情况、采用中空纤维与多孔质粒子的情况、采用中空粒子与多孔质粒子的情况、以及采用中空粒子、中空纤维及多孔质粒子的情况。
所谓“中空粒子”指具有经封闭于非吸水性球状或大致球状的壳内的中空部的粒子。若利用中空粒子的中空部确保隔热部的气孔,则此气孔为独立气孔。中空部内可充满着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可为无机类中空粒子,也可为有机类中空粒子。作为无机类的中空粒子,可采用平均粒径在数10μm左右的玻璃气囊、氧化硅气囊、石英玻璃气囊、飞灰、硅橡胶气囊、氧化铝气囊等。作为有机类的中空粒子,可采用平均粒径在数10μm左右的聚氨酯气囊、苯酚气囊、聚酰胺气囊等。
所谓“中空纤维”指非吸水性筒状壳内具有二端呈开放的中空部的纤维。即便利用中空纤维的中空部来确保隔热部的气孔,此气孔各个也不连续,仍为独立气孔。在中空部内可充满着空气等气体,也可为真空。可为无机类的中空纤维,也可为有机类的中空纤维。作为无机类的中空纤维,可采用直径为数10μm左右的中空玻璃纤维、中空氧化硅纤维、中空石英玻璃纤维等。作为有机类的中空纤维,可采用直径为数10μm左右的中空聚酯纤维、中空丙烯酸纤维等。
所谓“多孔质粒子”指其本身由多孔质材料所构成的粒子。利用多孔质所形成的气孔可为经封闭的气孔,也可为开放的气孔。可为无机类的多孔质粒子,也可为有机类的多孔质粒子。作为无机类的多孔质粒子,可采用微细发泡的陶瓷粉碎物、硅藻土、氧化硅胶、浮石粉等。作为有机类的多孔质粒子,则可采用微细发泡的树脂粉碎物等。
在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中,在隔热部的表面侧一体设置着保护层。若隔热部气孔朝表面开口,恐将在其中囤积污垢,但是,保护层防止此气孔朝表面开口。特别是当将利用气孔体形成隔热部的无数气孔时,此效果更大。当采用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气孔体时,也存在从隔热部所露出的气孔体因使用而断裂的情况,保护层也可防止此断裂情况的发生。当将含有气孔体的隔热部用涂料涂敷于基部的表面侧时,因为气孔体呈凸状而容易突出于表面,因此此效果特别明显。此外,含有颜料的保护层可提高温感构件的式样设计性。
保护层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保护层若较薄部分的厚度超过0.15mm,因为保护层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热通量较大,无法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保护层较薄部分的厚度最好不到0.1mm。
保护层由在依据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最好是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以及与隔热部形成一体并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粒状物质并不是中空,而是芯塞满的实心。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若粒状物质是在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则在温感效果、磨损性及止滑方面虽无问题,但是经接触而产生疼痛感觉的接触感,为不充分的温感构件。此外,若粒状物质是在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下的粒状物质,则接触感虽无问题,但是在温感效果、磨损性及止滑方面,则为不充分的温感构件。若粒状物质是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则可使此作用较为明显。
作为粒状物质,除尼龙、聚氨酯、苯酚等有机类的之外,还可采取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类的。粒状物质最好为正球状,但是若考虑成本面,也可不是正球状。
基质与隔热部形成一体,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因为基质覆盖着各粒状物质,因而若基质属于亲水性,则保护层也呈亲水性。
作为基质,可采用丙烯酸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环氧等合成树脂。采用亲水性的基质从后述观点而言属较佳状况。在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中,采用经固化而成为基质的基质原料。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基质的厚度最好为粒状物质平均直径的26~100%。基质的厚度若在此范围内,则可达第二发明的作用效果,且特别可将温感效果维持于充分的良好状态。基质的厚度特别以粒状物质平均直径的52~61%为佳。特别是基质厚度若在此范围内,则可维持着较高的温感效果。此外,基质厚度若超过粒状物质平均直径的61%,当对用于形成保护层的保护液施行喷涂时,需要多次操作,较不利于生产性。
基质最好为亲水性。如果这样,当将此温感构件使用于卫浴设备的盥洗处用地板等浴室用地板时,表面所残留的水容易散开,能尽快的干燥。因此,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性能可从被水阻碍的状态尽早地回复。
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保护层最好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着粒状物质。保护层若以此比率突出粒状物质,则将达第二发明的作用效果,且可对温感构件表面赋予止滑特性,同时缩小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而提升温感效果。
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可用下述制造方法进行制造。第一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强化用纤维的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SMC)与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SMC设置于冲压模中,对该基部用SMC与该隔热部用SMC施行加热并冲压成形,从而获得中间体;以及第二工序,将含有基质原料、以及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的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该中间体的表面侧,并使该基质原料固化,从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侧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侧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而该保护层由各该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形成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另外,第二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胶涂液涂敷于成形模上,而在该成形模上形成第一隔热部;第二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用补土涂敷于该第一隔热部上,而形成与该第一隔热部一体的第二隔热部;第三工序,将基部用树脂与强化用纤维一起涂敷于该第二隔热部上,而形成和该第一隔热部与该第二隔热部一体的基部;以及第四工序,将由该第一隔热部、该第二隔热部及该基部构成的中间体从该成形模施行脱模,再将含有基质原料、以及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的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该中间体的表面侧,并使该基质原料固化,从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侧且由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该第一隔热部与该第二隔热部构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侧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而该保护层由各该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形成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保护层最好利用喷涂涂敷形成,从而可较薄地形成。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实施例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2为实施例1、2的冲压模等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2的冲压模等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2的冲压模等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1、2的基部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2中的保护层形成前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1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9是涉及实施例2,表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截面的200倍显微镜照片。
图10为实施例3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实施例6~9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14为表示实施例6~9的冲压模等的剖视图。
图15为表示实施例6~9的冲压模等的剖视图。
图16为实施例6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7为实施例7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8为实施例8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9为实施例9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重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0为表示实施例10、13的浴室用防水隔板或隔热部用薄片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图。
图21为实施例11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22为实施例11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23为表示实施例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涉及实施例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制造方法,成形模等的示意剖视图。
图25是涉及实施例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制造方法,中间体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26为实施例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27为采用了实施例1~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整体卫浴的立体图。
图28为实施例1~12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立体图。
图29为实施例1~12的温感构件与现有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剖视图。
图30为实施例13的隔热部用薄片与现有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剖视图。
图31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32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33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的剖视图。
图34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的剖视图。
图35为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的剖视图。
图36为表示评估试验1的方法的示意剖视图。
图37为表示接触时间与模拟脚温度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8为玻璃气囊的混合比率与耐冷感性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39为评估试验2的方法的示意剖视图。
图40为评估试验2中,当将各试验片维持于5℃的情况时,表示热通量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1为评估试验2中,当将各试验片维持于5℃的情况时,表示经3秒后的积分值的平均值的柱状图。
图42为评估试验2中,当将各试验片维持于23℃的情况时,表示热通量的平均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3为评估试验2中,当将各试验片维持于23℃的情况时,表示经3秒后的积分值的平均值的柱状图。
图44为评估试验3中,当将试验例6与试验例8的试验片维持于5℃的情况时,表示脚底皮肤的下降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45为评估试验4中,当将试验例6与试验例8的试验片维持于5℃的情况时,表示血压变动的柱状图。
图46为表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7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中,冲压模等的示意剖视图。
图48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中,冲压模等的示意剖视图。
图49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中,中间体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50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51为实施例14的盥洗处用地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52为表示实施例15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53是涉及实施例15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成形模等的示意剖视图。
图54是涉及实施例15的盥洗处用地板的制造方法,中间体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图55为实施例15的盥洗处用地板的示意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第一发明)5基部6、14、15隔热部7a、8a、12a气孔9保护层
18粒状物质9a基质7、8、12气孔体(7玻璃气囊,;8中空聚酯纤维;12硅藻土)S10、S30、S40基部成形工序S20、S30、S50隔热部成形工序S20、S30、S60完成工序1冲压模11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10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68隔热部用薄片66已有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第二发明)203、250基部206b、206c气孔204、240隔热部(241第一隔热部;242第二隔热部)207保护层208粒状物质(尼龙粉末)209基质210基部用SMC220隔热部用SMC201冲压模205、260中间体S210第一工序S220第二工序230成形模S230第一工序S240第二工序S250第三工序S260第四工序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第一发明)以下,针对使第一发明具体化了实施例1~13等,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利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浴室用防水隔板作为温感构件。首先,如图1所示,在通过SMC法进行的基部成形工序S10中,施行基部用SMC制造工序S11,而获得图2所示基部用SMC10。基部用SMC10的配方如表1所示。另外,填充剂除碳酸钙之外,也可采用氢氧化铝、玻料(frit)粉末等。


(质量%)准备由下模1a与上模1b构成的冲压模1,在此冲压模1的模穴2内设置多张基部用SMC10。另外,在下模1a与上模1b中分别设置突出于模穴2内的挤压销1c、1d。
并且,在图1所示基部成形工序S10中,施行冲压成形工序S12。此时,如图3所示,通过将上模1b朝下模1a下降,将各基部用SMC10在80~150℃温度中施行加热,并以5~150kgf加压力冲压成形。在此状态下,保持2~7分钟之后,如图4所示,进行开模。然后,利用挤压销1c、1d按压FRP制的基部5。这样一来,如图5所示,获得厚度为6mm的基部5。
另一方面,作为中空粒子,准备最小粒径为5μm、最大粒径为100μm及平均粒径为40μm的市场出售的玻璃气囊7(参照图7)。将此玻璃气囊7在高耐候性硅酮树脂涂料中添加5体积%,便获得隔热部用涂料。然后,以基部5表面朝上方,在图1所示隔热部成形工序与完成工序S20中,如图6所示,在基部5表面侧,通过喷涂涂敷60μm或440μm的隔热部用涂料。然后,使隔热部用涂料6干燥,就如图7所示,形成隔热部6。此时,玻璃气囊因为在非吸水性球状或大致球状的壳7b内,具有充满着空气并封闭的中空部7a,因而玻璃气囊7便在高耐候性硅酮树脂涂料内朝浮起方向移动,使隔热部6形成在人体所接触的表面侧存在有玻璃气囊7的状态。依此,便可同时施行隔热部成形工序与完成工序S20,使制造变得容易且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在此状态下形成防水隔板。此防水隔板由FRP制的基部5、以及一体设置于基部5的表面的隔热部6构成。在隔热部6,因为玻璃气囊7在壳7b内具有充满空气的中空部7a,因而这些中空部7a便构成无数气孔7a。各气孔7a是独立气孔。此外,在各玻璃气囊7间也存在有气孔13。
在此防水隔板,人体所直接接触表面的隔热部6具有无数气孔7a、13,各气孔7a、13阻碍热移动。因此,该防水隔板,在冬季时当人体接触到表面时,不易感觉到冰冷,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特别是因为隔热部6的气孔7a是未朝表面开口的独立气孔,因而此防水隔板容易获得较大的温感效果。此外,此防水隔板在制造时,玻璃气囊7在高耐候性硅酮树脂涂料中浮起,而容易聚集含有于隔热部6表面,因而即便未大量使用玻璃气囊7,仍可获得有效的温感效果。另外,此防水隔板因为在此时并未消耗电力或瓦斯等能源,因而也不致产生营运成本。
另外,此防水隔板,在隔热部6表面侧容易聚集存在玻璃气囊7,这些呈凸状向表面突出,而使表面止滑。因此,此防水隔板对使用者而言,也起到安全的效果。此外,气孔7a为独立气孔的隔热部6,能更确实地防止从表面发生渗水的情况,不易弄脏。
另外,在此防水隔板中,因为隔热部6形成为一体,因而使用者无需设置像以往那样的防滑垫,不致感觉麻烦。此外,此防水隔板因为基部5是FRP制,因而也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所以,根据此防水隔板,可维持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同时,使用者可简易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
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准备实施例1的防水隔板,且准备周知的聚氨酯涂料作为保护层用涂料。然后,在实施例1的防水隔板的隔热部6表面上,利用喷涂涂敷保护层用涂料,如图8所示,形成20~100μm厚度的非透水性的保护层9。
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由FRP制的基部5、一体设置于基部5的表面的隔热部6、以及一体设置于隔热部6的表面的保护层9构成。防水隔板的截面照片如图9所示。保护层9表面利用隔热部6表面所存在的玻璃气囊7而变粗糙。
此防水隔板,人体隔着保护层9所接触表面的隔热部6,具有无数气孔7a、13,各气孔7a、13阻碍热移动。此时,因为保护层9整体为20~100μm,因而热通量较小。此外,因为保护层9变粗糙,因而在凹部与人体肌肤之间容易存在空气。因此,此防水隔板发挥优越的温感效果。
另外,此防水隔板,因为在隔热部6的表面上一体设置着保护层9,因而保护层9便可防止玻璃气囊7因使用而造成断裂的情况发生,并防止囤积污垢。此外,利用保护层9的粗糙面,可使防水隔板的表面止滑。其它的作用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在高耐候性硅酮树脂涂料中添加40体积%的玻璃气囊7,而获得隔热部用涂料。其它条件则如同实施例2。这样便获得如图10所示的防水隔板。
此防水隔板,因为隔热部用涂料中的玻璃气囊7比率较多,因而隔热部6致密地存在独立气孔的气孔7a。因此,此防水隔板较实施例2的隔板的温感效果好。其它的作用效果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准备硅藻土12作为多孔质粒子,并在高耐候性硅酮树脂涂料中添加2.5体积%的玻璃气囊7、及2.5体积%的硅藻土12,而获得隔热部用涂料。其它条件均如同实施例2。这样,便获得如图11所示的防水隔板。
这样所获得防水隔板的隔热部6,因为玻璃气囊7在壳7b内具有充满着空气的中空部7a,且硅藻土12也在内部具有微细气孔12a,因而这些中空部7a与气孔12a将构成无数气孔7a、12a。因此,此防水隔板也起到如同实施例1~3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5在实施例5中,取代玻璃气囊7,改为采用外径为2μm、最小长度为5μm、最大长度为50μm及平均长度为30μm的市场销售的中空聚酯纤维8。其它条件均如同实施例2。这样便获得如图12所示防水隔板。
这样获得防水隔板的隔热部6,因为中空聚酯纤维8在内部具有充满着空气的中空部8a,因而这些中空部8a构成无数的气孔8a。各气孔8a是独立气孔。因此,该防水隔板也起到同实施例2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6在实施例6中,如图13所示,施行通过SMC法进行的基部成形工序、隔热部成形工序及完成工序S30。首先,根据表1所示的配方,施行基部用SMC制造工序S31,获得图14所示的基部用SMC10。
另外,如图13所示,根据表1所示的配方,施行隔热部用SMC制造工序S32,获得图14所示隔热部用SMC11。
然后,在冲压模1的模穴2内,设置1张或多张隔热部用SMC11,以便构成作为完成品的防水隔板表面。然后,在这些隔热部用SMC11上再设置多张基部用SMC10。其次,和实施例2相同,如图15所示,施行图13所示的冲压成形工序S33。其它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这样便获得图16所示防水隔板。
这样获得防水隔板由FRP制的基部5、以及一体设置于此基部5的表面上的隔热部6构成。隔热部6因为玻璃气囊7在壳7b内具有充满着空气的中空部7a,因而这些中空部7a构成无数气孔7a。各气孔7a是独立气孔。
因此,此防水隔板也能起到和实施例2的隔板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此防水隔板中,因为利用冲压成形工序S33而形成隔热部6,因此玻璃气囊7并未突出于表面。因此,在防水隔板,即使省略保护层9,玻璃气囊7也较难发生断裂的情况。
另外,此防水隔板,因为隔热部6含有强化用纤维,因而强度更高。况且,因为利用冲压成形制造防水隔板,因而不致因强化用纤维而损伤防水隔板的表面的性质状态。
进而,在此制造方法中,可同时施行基部成形工序、隔热部成形工序及完成工序S30,制造方法变得极容易,且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
实施例7在实施例7中,取代实施例6的玻璃气囊7,而采用实施例5的中空聚酯纤维8。其它条件和实施例6相同。这样便获得图17所示的防水隔板。这样获得防水隔板也可起到和实施例6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8在实施例8中,在实施例6的隔热部6的表面上形成实施例2的保护层9。其它条件和实施例6相同。这样便获得图18所示的防水隔板。也可预备在不织布中含着未固化聚氨酯的保护层用薄片,预先将此保护片覆盖于图14所示的冲压模1的下模1a上。在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由保护层9而使玻璃气囊7更难断裂,且较难脏污。其它的作用效果和实施例6相同。
实施例9在实施例9中,取代实施例8的玻璃气囊7,而使用实施例5的中空聚酯纤维8。其它条件和实施例8相同。这样便获得图19所示的防水隔板。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也可起到和实施例8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10在实施例10中,如图20所示,在利用SMC法所进行的基部成形工序S40中,施行基部用SMC制造工序S41与冲压成形工序S42,而获得图5所示的基部5。此外,如图20所示,在利用SMC法所进行的隔热部成形工序S50中,施行隔热部用SMC制造工序S51与冲压成形工序S52,而获得图6所示的隔热部6。然后,和实施例2相同,在此隔热部6表面上形成保护层9。
然后,如图20所示,在完成工序S60中,在基部5表面上粘接着隔热部6的背面侧,而获得图8所示的防水隔板。其它的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也可起到和实施例2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例11在实施例11中,准备实施例6的防水隔板,且准备作为基质原料的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以及作为粒状物质的、在依据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25μm的金属制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金属制筛网上的尼龙粉末18。另外,尼龙粉末18未必要为正球状。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将丙烯酸聚氨酯2液式的原液利用溶剂的稀释剂稀释过的涂料,其将利用加热而固化。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可为透明也可为有色。
相对于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100质量份,添加25重量份的尼龙粉末18,而调制保护层用涂料。然后,将此保护层用涂料利用喷涂而涂敷于实施例6的防水隔板的隔热部6的表面上,并使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这样便形成保护层9,而获得防水隔板。
如图21与图22所示,此防水隔板的保护层9由无数的尼龙粉末18、以及通过将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而与隔热部6形成一体且覆盖着各尼龙粉末18的同时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的基质9a构成。基质9a厚度(未因尼龙粉末18而突出的地方)为60~70μm,为尼龙粉末18平均粒径的52~61%。此外,保护层9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尼龙粉末18。
在这样获得防水隔板中,保护层9由无数的尼龙粉末18、以及覆盖着各尼龙粉末18的同时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的基质9a构成。保护层9表面因尼龙粉末18而变粗糙。因此,此防水隔板在因粗糙面化所形成的凹凸的凹部与人体肌肤之间容易存在着空气,可提高温感效果。此外,利用保护层9的粗糙面,可使防水隔板表面止滑。况且,因为保护层9的尼龙粉末18是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范围内的粉末,因而可维持着上述温感效果。
另外,此防水隔板,因为保护层9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使尼龙粉末18突出,因而在表面具有止滑特性,且减小与人体间的接触面积,而提升温感效果。此外,根据此防水隔板,在接触时不致发生疼痛感。
另外,因为基质9a的厚度薄至60~70μm,因而保护层9所吸收的热量仅有些微,所以可抑制热通量的增加。此外,因为如此,可通过喷涂1次保护层用涂料就形成保护层9,而获得优越的生产性,在此点也实现廉价的制造成本。
进而,此防水隔板,因为基质9a属于亲水性,因而表面上所残留的水容易散开,便可快一点干燥。因此,可使防水隔板的性能从被水阻碍的状态尽早地恢复。其它的作用效果和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12在实施例12,利用以下的制造方法,制造作为温感构件的整体卫浴的防水隔板。
首先,如图23所示,在第一工序S30中,获得隔热部用胶涂液。此隔热部用胶涂液的配方,如表2所示。作为中空粒子,采用实施例1的玻璃气囊7。其中,此处所采用的玻璃气囊7的耐压强度并不那么高。另外,依照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可吹塑的玻璃气囊7较多的情况时,便可采用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添加20质量份的玻璃气囊7的隔热部用胶涂。


如图24(A)所示,将此隔热部用胶涂液通过喷涂吹附并涂敷于成形模70上,在成形模70上形成厚度为0.3~0.5mm的第一隔热部61。之所以将第一隔热部61的厚度设为0.3~0.5mm,是因为确保表面性能所需要的最低极限。
然后,如图23所示,在第二工序S40中,采用在隔热部用胶涂液所使用的玻璃气囊7,获得隔热部用补土。此隔热部用补土的配方,也如表2所示。另外,依照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可施行毛刷涂抹或镘刀涂敷的玻璃气囊7较多的情况时,可采用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添加20~40质量份的玻璃气囊7的隔热部用补土。
如图24(B)所示,将此隔热部用补土利用毛刷涂抹或镘刀涂敷而涂敷于第一隔热部61上,在成形模70上形成厚度为2±0.5mm的、与第一隔热部61一体的第二隔热部62。之所以将第二隔热部62厚度设为2±0.5mm是因同实施例1~11相同的理由。
进而,如图23所示,在第三工序S50中,获得在普通手积·喷涂成形法中所使用的基部用树脂。此基部用树脂的配方也如表2所示。
如图24(C)所示,一边散布着一定量玻璃纤维(1英寸),一边将基部用树脂利用喷涂而涂敷于第二隔热部62上,在成形模70上形成厚度为2mm以上的与第一隔热部61及第二隔热部62一体的基部5。之所以将基部5厚度设为2mm以上,是因为要能满足成形品所需求强度的理由。另外,基部5的成形,除喷涂基部用树脂的方法之外,还可采取将预先形成薄片状的基部用树脂施行积层的手积法,或在第二隔热部62上覆盖着具有模穴的母模,再在此模穴内填充基部用树脂的浇铸法等。
然后,如图25所示,将中间体6从成形模70上进行脱模。中间体6由第一隔热部61、第二隔热部62及基部5构成。基部5为FRP制,在基部5表面侧一体设置有由第一隔热部61与第二隔热部62构成的隔热部60,此第一隔热部61与第二隔热部62具有由在无数玻璃气囊7的中空部7a、与各玻璃气囊7之间等处所存在气泡形成的无数气孔7a、13。
另外,如图23所示,在第四工序S60中,调制和实施例11同样的保护层用涂料,将此保护层用涂料利用喷涂而涂敷于中间体6的表面上,并使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这样便如图26所示,形成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9,获得防水隔板。这样获得的防水隔板也可起到和实施例1~11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因为上述实施例1~12的温感构件属于防水隔板,因而发挥避免冬季时的冰冷感的温感效果,当将第一发明的温感构件使用于走廊或阳台的地面瓷砖等时,当然也可发挥避免夏季时的炙热感的温感效果。
如图27所示,上述的温感构件即防水隔板55和墙板56a~56c、浴缸57、洗脸台58、淋浴装置59a、水龙头59b等一起构成整体卫浴。这样,如图28所示,在将温感构件预先形成为防水隔板55的情况下,通过更换已有的防水隔板等,并对这些防水隔板55施工,便可享受温感效果。在新建的住宅等方面,此施工方法较为方便。
另外,如图29所示,也可采用上述温感构件改装已有的防水隔板66。即,在将温感构件65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的情况下,将温感构件65裁剪为既定形状,便可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此时,预先量取防水隔板66的盥洗处的大小,将温感构件65在工厂内裁剪为此盥洗处的大小。此情况下,排水口等位置也是在工厂内预先钻孔。也可在基部5背面凹设着凹槽5a。此外,作为粘着剂67,使用具弹性的聚氨酯类、硅酮类等粘着剂。由此,没有必要更换已有的防水隔板66,便可简易地享受温感效果。况且,因为采用具有弹性的粘着剂67,所以可使温感构件65追循着已有防水隔板66的凹陷或弯曲处。在住宅等的翻修方面,此施工方法较为方便。
实施例13在实施例13中,如图20所示,在利用SMC法施行的隔热部成形工序S50中,施行隔热部用SMC制造工序S51与冲压成形工序S52。
将所获得产品做成如图30所示的厚度为2mm的隔热部用薄片68。此隔热部用薄片68的构造和上述温感构件的隔热部6、60相同。此外,在所获得的产品的表面上形成和实施例11相同的保护层9,做成隔热部用薄片68。此隔热部用薄片68由与上述温感构件的隔热部6、60相同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此隔热部的表面上且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9构成。
也可采用这些隔热部用薄片68进行已有的防水隔板66的改装。即,在将隔热部用薄片68形成为不定形状的板状的情况下,将隔热部用薄片68裁剪为既定形状,便可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此时,预先量取防水隔板66的盥洗处大小,并在工厂内将隔热部用薄片68裁剪为盥洗处的大小。此情况下,排水口等位置也可预先在工厂内钻孔。也可在隔热部用薄片68背面凹设着凹槽68a。此外,作为粘着剂67,也采用具弹性的聚氨酯类、硅酮类等粘着剂。由此,不需要更换已有的防水隔板66,便可简易地享受温感效果。另外,因为采用具有弹性的粘着剂67,因而便可使隔热部用薄片68追循着已有防水隔板66的凹陷与弯曲处。在住宅等的翻修方面,此施工方法较为方便。
如上所述,在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的情况下,若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做成单片物,便无接缝,可呈现优越的美观。但是,此情况下,搬运较为困难,可能造成搬送成本增加。因此,最好在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分割为多个的状态下,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由此,使搬运变得容易,并能实现搬送成本的低廉化。例如,如图31所示,可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分割为川字这3部分,再将这些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此外,图32所示,也可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分割为田字这4部分,再将这些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另外,如图31和图32所示的例子,表示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具有多张瓷砖的保护层9。在以与各瓷砖相当的方式将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形成为100mm×100mm等瓷砖状的情况下,只要将这些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整齐排列,并贴附于已有的防水隔板66上即可。
另外,如图33所示,也可在已有的防水隔板66的中央部分,在被分割为多张的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的边部,设置硅酮橡胶等堵缝剂69。另一方面,如图34所示,在已有的防水隔板66边部与墙板56a等或浴缸57的护墙(apron)57a呈直角地连接的情况下,可使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抵接于墙板56a等或护墙57a。另外,如图35所示,在已有的防水隔板66的边部和墙板56a等或浴缸57的护墙57a弯曲相连接的情况下,最好在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的边部与墙板56a等或护墙57a之间设置堵缝剂69。由此,便可消除因温感构件65或隔热部用薄片68的厚度而产生的高度差的情况,可提升美观,也可实现防止蓄水。
(评估试验1)利用下述评估试验1确认上述温感效果。首先,如图36所示,考虑人体脚部站立于防水隔板的情况,而准备负荷体20。此负荷体20由质量为5kg的负荷本体20a以及一体形成于此负荷本体20a背面的、由厚度为5mm的聚氨酯泡沫所形成薄片20b构成。另外,准备测定板21。此测定板21由50mm×50mm×10mm硅酮板、以及从此硅酮板背面埋入到1mm内部的热电偶构成。此外,准备支承板22。此支承板22由厚度为10mm的聚氨酯泡沫构成。
另一方面,和实施例6相同,获得仅以碳酸钙为填充剂的试验例1、碳酸钙与玻璃气囊7的质量比为2∶1的填充剂的试验例2、碳酸钙与玻璃气囊7的质量比为1∶1的填充剂的试验例3、碳酸钙与玻璃气囊7的质量比为1∶2的填充剂的试验例4、及以玻璃气囊7为填充剂的试验例5的试验片T。各试验片T的大小可为任意,为便于试验,暂时设为100mm×100mm。
然后,将各试验片T在冷冻库内于5℃中保持12小时以上。然后,在25±1℃的室内,铺设各支承板22,再在其上搭载试验片T,更在其上搭载着经在恒温槽内保持在37±1℃的负荷体20与测定板21。
将测定板21利用热电偶所测得温度作为模拟脚温度(℃)来进行测定,求取从各试验片T刚接触到测定板21之后的接触时间(sec)与模拟脚温度(℃)间的关系。结果如图37所示。
另外,求取图37的各曲线的线性近似公式,将这些的斜率设为耐冷敏感指数(所感觉冰冷感程度的指数)。求取填充剂中玻璃气囊7所占的混合比率(%)与耐冷敏感度间的关系。结果如图38所示。
由图37与图38可知,试验片2~5与试验片1相比,较具有温感效果。此外可知,若增加玻璃气囊7的量,将可获得更优越的温感效果。
(评估试验2)另外,利用下述评估试验2确认上述温感效果。首先,和实施例6相同,制造下述试验例6~8的试验片。
试验例6的试验片仅由基部用SMC10构成。另一方面,试验例7的试验片由基部用SMC10与隔热部用SMC11构成。试验例8的试验片是在试验例7的试验片上涂敷着保护层用涂料的。
如图39所示,将这些试验例6~8的试验片T在恒温槽(40%Rh)中保持12小时以上,在各试验片上载置着热通量传感器(“VETELLCORPORATION”BF-04(25×25mm))30。热通量传感器30通过未图示的放大器(茵达克罗斯(股)制“intercross-200”),连接在个人计算机31上。在个人计算机31中安装有数据处理软件(茵达克罗斯(股)制“数据处理系统intercross-310D”」。
另一方面,准备板状模拟脚(50×50×20mm)32。此模拟脚32是在硅酮橡胶制装模用RTV(信越化学工业(股)制信越硅酮“KE-12”)中,将固化剂(信越化学工业(股)制“CAT-RM”)以重量比100∶1进行混合而成形的模拟脚。将此模拟脚32利用温度35℃的恒温水加暖至33.0±0.3℃。
在各试验片T上的热通量传感器30上载置着模拟脚32,再在模拟脚32上载置着4kg的负荷33,每隔0.1秒测定一次热通量(W/m2)。
在常温的室内,将各试验片T维持于5℃所施行的结果如图40与图41所示,将各试验片T维持于23℃所施行的结果如图42与图43所示。图41与图43表示峰值积分值(J/m2)与3秒钟的积分值。
当将各试验片T维持于5℃的情况时,在与33℃物体间的热通量如图40与图41所示。与普通FRP制品相同的试验例6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峰值超过6500W/m2。另外,此试验例6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3秒钟积分值超过12000J/m2。
相对于此,与实施例6的防水隔板相同的试验例7、8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峰值在6500W/m2以下。另外,这些试验例7、8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3秒钟积分值在12000J/m2以下。
另外,当将各试验片维持于23℃的情况时,与33℃物体之间的热通量如图42与图43所示。与普通FRP制品相同的试验例6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峰值超过3000W/m2。此外,此试验例6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3秒钟积分值超过5000J/m2。
相对于此,与实施例6的防水隔板相同的试验例7、8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峰值在3000W/m2以下。此外,这些试验例7、8的试验片T,其热通量的3秒钟积分值在5000J/m2以下。
因此可知,试验例7、8的试验片T比起试验例6的试验片T,热通量较小,可发挥充分的温感效果。因此可知,与试验例7、8的试验片T相同的防水隔板,因为从脚底吸取的热量较少,所以不会产生光热费用,缓和进入浴室时的冰冷感觉。
(评估试验3)准备在评估试验2所制得试验例6与试验例8的试验片,将两试验片维持在5℃之后,使受测者的左脚接触试验例8的试验片15秒钟,右脚接触试验例6的试验片15秒钟。对此时的双脚底温度分布利用自记式温度计进行测定。受测者为成人。
其结果是,右脚接触到试验片的部分为22℃,左脚接触到的部分为24℃。即,15秒钟后,双脚底产生2℃的温度差。
此外,比较受测者脚底皮肤温度降低的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44所示。由图44所示得知,试验例8的试验片相比于试验例6的试验片,脚底皮肤温度降低较缓和,时间越久,试验例8的试验片与试验例6的试验片所产生的皮肤温度差越大。并且得知,试验例8的试验片相比于试验例6的试验片,从脚底所逃逸的热量约可减少25%。
(评估试验4)准备在评估试验2所制得试验例6与试验例8的试验片,将两试验片维持在5℃之后,比较受测者的血压变动。受测者为8位65岁以上的成人。8人的平均如图45所示。
如图45所示,刚接触后的血压上升,试验例8的试验片为25mmHg,相对于此,试验例6的试验片则为35mmHg,试验例8的试验片与试验例6的试验片相比,血压上升低了10mmHg,得知可降低约30%的血压上升。因此,根据与试验例8的试验片相同的防水隔板,将可降低高龄者的血压变动,可实现更舒适的盥洗。
(第二发明)以下,针对将第二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4、15,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4在实施例14中,利用下述制造方法,制造作为温感构件的盥洗处用地板。首先,如图46所示,在第一工序S210中,施行基部用SMC制造工序S211与隔热部用SMC制造工序S212。
在基部用SMC制造工序S211中,利用SMC制造法获得图47所示的基部用SMC210。基部用SMC210的配方如表3所示。此基部用SMC210的配方,是从在普通住宅设备品所采用的配方中去除用于确保光泽等表面性能的添加剂。另外,作为填充剂,除碳酸钙之外,还可采用氢氧化铝、玻料粉末等。


(质量%)另外,在图46所示隔热部用SMC制造工序S212中,利用SMC制造法获得图47所示隔热部用SMC220。隔热部用SMC220的配方也如表3所示。图49所示,作为中空粒子,采用如最小粒径为5μm、最大粒径为100μm及平均粒径为40μm的市场销售的玻璃气囊206。另外,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增加可成形的玻璃气囊206的情况时,便可采用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添加40质量份的玻璃气囊206、25质量份的玻璃纤维的隔热部用SMC。
各玻璃气囊206具有经封闭于非吸水性球状或大致球状的壳206a内的中空部206b。在中空部206b内充满着空气。此外,各玻璃气囊206具有不致因冲压成形而遭破坏的耐压强度。
然后,在图46所示的第一工序S210的冲压成形工序S213中,如图47所示,准备由下模201a与上模201b构成的冲压模201,在此冲压模201的模穴202内设置多张的基部用SMC210与隔热部用SMC220。另外,在下模201a与上模201b中,分别设置突出于模穴202内的挤压销201c、201d。
然后,如图48所示,通过将上模201b朝下模201a下降,而将基部用SMC210与隔热部用SMC220,在80~150℃温度下施行加热,且以5~150kgf加压力施行冲压成形。在此状态下保持2~7分钟之后,施行开模。由此,便获得由基部203与隔热部204构成的中间体205。
然后,利用挤压销201c、201d按压中间体205。依此所获得中间体205,如图49所示,由FRP制基部203与隔热部204构成,该隔热部204一体化设置于基部203表面侧、且由具有在无数玻璃气囊206的中空部206b与各玻璃气囊206之间等处所存在气泡产生的无数气孔206b、206c所构成。
基部203厚度在2mm以上,隔热部204厚度为2±0.5mm。之所以将基部203厚度设在2mm以上,是因为即便利用隔热部204与保护层207也可确保强度,而且也是确保制品强度的最低必要极限。而之所以将隔热部204厚度设为2±0.5mm,是因为达到此程度的厚度,温感效果将线性提升,且超越此程度的厚度,温感效果的提升将趋于迟钝化。
另外,如图46所示,施行第二工序S220。在此,首先准备作为基质原料的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并如图50所示,准备作为粒状物质的、在依据JISZ8801公称网孔为125μm的金属制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金属制筛网上的尼龙粉末208。尼龙粉末208并未必一定要为正球状。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是将丙烯酸聚氨酯2液式的原液,经利用作为溶剂的稀释剂稀释过的涂料,其通过加热而固化。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可为透明也可为有色。
对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100质量份,添加25重量份的尼龙粉末208,而调制保护液。然后,将此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中间体205的隔热部204的表面上,并使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依此便形成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207,而获得地面板。
如图51所示,此地面板的保护层207由无数尼龙粉末208、以及通过将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而与隔热部204形成一体、且在覆盖着各尼龙粉末208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来连接固定的基质209构成。
基质209厚度为60~70μm,为尼龙粉末208平均粒径的52~61%。此外,保护层207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尼龙粉末208。
这样获得的地面板,人体隔着保护层207所接触到的表面侧的隔热部204具有无数气孔206b、206c,各气孔206b、206c阻碍着热移动。因此,例如,在冬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较不易感觉到冰冷感。此外,在夏季人体接触到表面时,较不易感觉到炙热感。此时,保护层207较薄部分(未因尼龙粉末208而突出的地方)的厚度不到0.15mm,因而热通量较小,将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即,此地面板将发挥有效的温感效果。特别因为玻璃气囊206的气孔206b是独立气孔,因而此效果较大。此外,此地面板因为在此时并未消耗电力或瓦斯等能源,因而也不致产生营运成本。
另外,在此地面板中,因为隔热部204形成为一体,因而使用者可在不致感觉麻烦的情况下,便可享受温感效果。所以,根据此地面板,可维持着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且使用者可简易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
另外,保护层207通过由无数尼龙粉末208、以及在覆盖着各尼龙粉末208的状态下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209构成,从而使表面侧变粗糙。因此,此地面板在凹部与人体肌肤之间容易存在空气,而提高温感效果。此外,通过保护层207的粗糙面,而使地面板止滑。
另外,保护层207也可防止污垢附着于地面板的表面。特别是若隔热部204的气孔206c朝表面开口,恐将在其中囤积着污垢,但是保护层207将防止此气孔206c朝表面开口。此外,虽从隔热部204露出的玻璃气囊206,因使用而有发生断裂的情况,但是保护层207可防止此断裂情况。并且,作为此地面板特有的作用效果,因保护层207的尼龙粉末8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范围内,因而可维持着上述温感效果。
另外,此地面板,因为保护层207以900~2000个/cm2比率突出尼龙粉末208,因而表面具有止滑特性,且与人体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可提升温感效果。此外,根据此地面板,在接触时也不致产生疼痛感。
进而,此地面板因为采用在气孔206b内存在有空气的玻璃气囊206,因而隔热部204的制造较容易,可实现制造成本的低廉化。此外,因为基质209厚度薄至60~70μm,因而保护层207所吸收的热量仅些微而已,可抑制热通量的增加。另外,因为此状况,因而通过喷涂1次保护液便可形成保护层207,生产性更优越,此点也可实现廉价的制造成本。
另外,此地面板,因为基部203属于FRP制,因而也将发挥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
另外,此地面板,因为隔热部204含有强化用纤维,因而更加提高强度。并且,因为利用冲压成形制造地面板,因而将不致因强化用纤维而损及地面板的表面性质和状态。
因此,此地面板将可令使用者简易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且在防止脏污、接触感及制造成本方面,均能真正地满足。
另外,此地面板,因为基质209属于亲水性,因而在表面中所残留的水将较容易散开,而快一点干燥。因此,地面板的性能将可从因水而受阻碍的状态中,早一点恢复原状。
(评估试验5)通过将尼龙粉末208的平均粒径进行各种变更,来评估温感效果、接触感、磨损性及止滑度。其它条件和上述实施例14相同。结果如表4所示。温感效果、接触感、磨损性及止滑度的特性,将最佳的记为“○”、将较好的记为“△”、将较难忍受的记为“×”的方式进行评估。


由表4得知,若尼龙粉末208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便可将温感效果维持于最佳状态。此外也得知,若为此范围内的尼龙粉末208,将对地面板的表面赋予止滑特性,且将缩小与人体间的接触面积,也可发挥地面板的耐磨损性,同时也可避免接触时的疼痛感。反之,若尼龙粉末208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上,则虽温感效果、磨损性及止滑方面不致有问题,但是,经接触将产生疼痛感觉的接触感,所以非属完美的地面板。另外,若尼龙粉末208在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下,虽接触感并无问题,但是为并非充分满足温感效果、磨损性及止滑等方面的地面板。
因此得知,尼龙粉末208在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就温感效果、接触感、磨损性及止滑的观点而言,是属最佳状况。
(评估试验6)另外,通过将基质209厚度进行各种变更,来评估温感效果、磨损性及生产性。其它条件和上述实施例14相同。通过改变基质209的厚度,而使相对于尼龙粉末208的平均粒径的比率(%)及尼龙粉末208突出比率(个/cm2)产生变化。结果,如表5所示。温感效果、磨损性及生产性的特性,将最优越的记为“◎”、最佳的记为“○”、较好的记为“△”、较难忍受的记为“×”的方式进行评估。


由表5得知,若基质209厚度相对于尼龙粉末208平均粒径在26~100%范围内,换言之,保护层以7300~5000个/cm2的比率突出尼龙粉末8,则起到第二发明的作用效果,且特别可充分地维持着温感效果。若基质209厚度相对于尼龙粉末208平均粒径在52~61%范围内,换言之,保护层207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尼龙粉末208,则维持着较高的温感效果。此外,若基质209厚度超过尼龙粉末208平均直径的61%,当将用于形成保护层207的保护液利用喷涂施行涂敷的情况时,需要施行多次操作,导致生产性恶化。
因此,若基质209厚度为尼龙粉末208平均粒径的26~100%(最好52~61%),换言之,保护层207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尼龙粉末208,则在温感效果、磨损性及生产性方面,将属较佳的状况。
(实施例15)
在实施例15中,利用下述制造方法制造作为温感构件的卫浴设备的盥洗处用地面板。
首先,如图52所示,在第一工序S230中,获得隔热部用胶涂液。此隔热部用胶涂液的配方如表6所示。作为中空粒子,采用图54与图55所示的实施例14的玻璃气囊206。但是,此处所采用的玻璃气囊206也可采用耐压强度并不那么高的玻璃气囊。另外,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可吹塑的玻璃气囊206较多的情况时,便可采用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添加了20质量份的玻璃气囊206的隔热部用胶涂。


(质量份)如图53(A)所示,将此隔热部用胶涂液利用喷涂而吹附并涂敷在成形模230上,在成形模230上形成厚度为0.3~0.5mm的第一隔热部241。之所以将第一隔热部241厚度设为0.3~0.5mm,是因为确保表面性能所必要的最低极限。
然后,如图52所示,在第二工序S240中,采用在隔热部用胶涂液所使用的玻璃气囊260,获得隔热部用补土。此隔热部用补土的配方也如表6所示。另外,根据发明人的试验结果,当可施行毛刷涂抹或镘刀涂敷的玻璃气囊206较多的情况时,便采用对不饱和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添加了20~40质量份的玻璃气囊206的隔热部用补土。
如图53(B)所示,将此隔热部用补土利用毛刷涂抹或镘刀涂敷而涂敷于第一隔热部241上,便在成形模230上形成厚度为2±0.5mm的、与第一隔热部241一体的第二隔热部242。之所以将第二隔热部242厚度设为2±0.5mm,是和实施例14相同的理由。
进而,如图52所示,在第三工序S250中,获得在普通手积·喷涂成形法中所使用的基部用树脂。此基部用树脂的配方也如表6所示。
如图53(C)所示,一边散布着一定量玻璃纤维(1英寸),一边将基部用树脂利用喷涂而涂敷于第二隔热部242上,在成形模230上形成厚度为2mm以上的、与第一隔热部241及第二隔热部242一体化的基部250。之所以将基部250厚度设为2mm以上,是因为要能满足成形品所需求强度。另外,基部250的成形,除对基部用树脂施行喷涂之外,还可采取将预先形成薄片状的基部用树脂施行积层的手积法、或在隔热部242上覆盖着具有模穴的母模、并在此模穴内填充着基部用树脂的浇铸法等。
然后,如图54示,将中间体260从成形模230上进行脱模。中间体260由第一隔热部241、第二隔热部242及基部250构成。基部250为FRP制,在基部250表面侧一体设置着由第一隔热部241与第二隔热部242构成的隔热部240,此第一隔热部241与第二隔热部242具有在无数玻璃气囊206的中空部206b和各玻璃气囊206之间等处所存在气泡形成的无数气孔206b、206c。
另外,如图52所示,在第四工序S260中,调制和实施例14相同的保护液,将此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中间体260表面上,并使亲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固化。如图55所示,这样便形成较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207,获得地面板。这样获得的地面板也起到和实施例14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因为上述实施例14、15的温感构件属于盥洗处用地板,因而发挥避免冬季时的冰冷感的温感效果,当将第二发明的温感构件使用于走廊或阳台的地面瓷砖等情况时,当然也可发挥避免夏季的炙热感的温感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利用于浴室用防水隔板、浴缸、墙板、天花板、洗脸台、走廊、或阳台等处的地板材料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
2.一种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化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上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层利用喷涂涂敷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当维持在5℃时,与33℃的物体间的热通量的峰值为6500W/m2以下。
5.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成形工序,获得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隔热部成形工序,获得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完成工序,获得使该隔热部位于该基部的表面、且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并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
6.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与含有强化用纤维的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设置于冲压模内,对该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及该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进行加热并冲压成形,从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
7.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胶涂液涂敷于成形模上,而在该成形模上形成第一隔热部;第二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补土涂敷于该第一隔热部上,而形成与该第一隔热部一体的第二隔热部;以及第三工序,将基部用树脂与强化用纤维一起涂敷于该第二隔热部上,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及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该第一隔热部与该第二隔热部的隔热部构成的温感构件。
8.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感构件的表面上一体设置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上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上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
9.一种隔热部用薄片,其特征在于,通过贴附而构成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感构件的隔热部。
10.一种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已有的浴室用防水隔板上贴附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部用薄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的改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量取上述浴室用防水隔板的盥洗处的大小尺寸,在工厂内将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部用薄片裁剪为该盥洗处的大小。
12.一种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由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侧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侧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该保护层由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成为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同时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粒状物质是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25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90μm的筛网上的粒状物质。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基质的厚度是上述粒状物质的平均直径的26~100%。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基质是亲水性。
16.如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感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层以900~2000个/cm2的比率突出着上述粒状物质。
17.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强化用纤维的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与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设置于冲压模中,对该基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与该隔热部用薄片状模造材料进行加热并冲压成形,从而获得中间体;以及第二工序,将含有基质原料、以及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的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该中间体的表面侧,并使该基质原料固化,从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侧且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侧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而该保护层由各该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成为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同时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18.一种温感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部用胶涂液涂敷于成形模上,而在该成形模上形成第一隔热部;第二工序,将含有在内部具有气孔的无数气孔体的隔热用补土涂敷于该第一隔热部上,而形成与该第一隔热部一体的第二隔热部;第三工序,将基部用树脂与强化用纤维一起涂敷于该第二隔热部上,而形成和该第一隔热部以及该第二隔热部一体的基部;以及第四工序,将由该第一隔热部、该第二隔热部及该基部构成的中间体从该成形模施行脱模,再将含有基质原料、以及在基于JISZ8801的公称网孔为180μm的筛网下且公称网孔为45μm的筛网上的无数粒状物质的保护液,利用喷涂而涂敷于该中间体的表面侧,并使该基质原料固化,从而获得由纤维强化塑料制的基部、一体设置于该基部的表面侧且由具有无数气孔而形成的该第一隔热部及该第二隔热部构成的隔热部、以及一体设置于该隔热部的表面侧且薄的部分的厚度不到0.15mm的保护层构成的温感构件,而该保护层由各该粒状物质、以及与该隔热部成为一体并在覆盖着各该粒状物质的同时突出于表面侧来连接固定的基质构成。
全文摘要
获得维持着轻量性、高强度性等优越特性且使用者能简单地享受有效的温感效果的温感构件。作为温感构件的浴室用防水隔板由纤维强化塑料(FRP)制的基部5、一体设置于基部5表面且具有无数气孔7a、13而构成的隔热部6、以及一体设置于隔热部6的表面上的保护层9构成。
文档编号E03C1/20GK1906023SQ2004800407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杉冈佳彦, 上野正和, 吉田真吾, 权藤圭二, 藤田敦宏, 大池弘典, 塚田康真作 申请人:株式会社伊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