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86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系统制造领域,尤其是指在以自来水给水系统的给水管路上设有的添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档次的提高,追求在各种场所的气味和其各种使用水能更加舒适芳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卫生间的除臭更为重要,靠喷洒空气清新剂来添香保持时间不长久,烧盘香则又会产生二次灰垢,若在大便池若放入除臭丸则将直接被冲排走,于是国内若干年来卫生间除臭难一直未根本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给水管路的添香装置,能使其在给水管路的通路中直接对给水实施添香,待水由管口输出后,还能使其各种用水场所以及接触水源的人或物也达到芳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给水管路中设置一添香器,添香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给水管路相连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在添香器里设有一香料盒,香料放入香料盒中,香料盒的四壁具有较多的散发孔,当给水管路中的给水通过添香器流经其香料盒时,能通过散发孔与香料接触被其香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其从根本上使得水源变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给水管路中直接香化水源,待香化水源由管口输出后,还能使其各种用水场所以及接触水源的人或物芳香。并且香料的添加方便简单,添香操作伴随用水同步自动实现,避免了麻烦的多次再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的香料盒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装有香料盒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的香料盒装有香料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所有部件的整体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香料盒另一种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添香器另一种构造外观示意图。
图中1.添香器,2.出口管,3.添香器外盖,4.进口管,5.香料盒,6.散发孔,7.香料盒内盖,8.套孔,9.密封圈,10.添香器边盖螺纹,11.固定轴,12.香料体,13.外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5、6所示,在添香器(1)的两端分别设有出口管(2)和进口管(4),出口管(2)和进口管(4)分别与给水管路连通,使其给水能在添香器(1)中流动并通过,其添香器外盖(3)能通过外盖螺纹(13)与在添香器(1)的添香器边盖螺纹(10)实现旋转打开或盖紧,为了使其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还可以在添香器外盖(3)中设有密封圈(9)。
如图3所示,添香器(1)的内部设有香料盒(5),如图2所示,香料盒(5)设有香料盒内盖(7),如图4所示,当香料体(12)装入香料盒(5)中后,能通过其香料盒内盖(7)盖上并定位。
如图2、3、4、5所示,在添香器(1)和添香器外盖(3)上分别设有固定轴(11),香料盒(5)和香料盒内盖(7)上分别设有套孔(8),香料盒(5)通过套孔(8)和与固定轴(11)的套接实现在添香器(1)中定位。
如图2所示,香料盒(5)的四周还设有多个散发孔(6),在添香器(1)中流过的水能通过散发孔(6)与装入香料盒(5)中的香料体(12)充分接触而被其香化。
显而易见,为了节约制作成本,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还可以将香料盒(5)直接与添香器(1)固定一体化制造。
当然如图6所示,也可以在添香器(1)和添香器外盖(3)上分别设有套孔(8),而在香料盒(5)和香料盒内盖(7)上设有固定轴(11),从而实现添香器(1)与香料盒(5)套接定位的作用。
当然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给水系统中,如冲厕给水、清洁洗涤给水等。
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由添香器(1)和添香器外盖(3)构成,添香器(1)的两端设有出口管(2)和进口管(4),其特征是在添香器(1)的内部设有香料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其特征是香料盒(5)的四周还设有1个或多个散发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其特征是香料盒(5)还设有香料盒内盖(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其特征是香料盒内盖(7)上设有套孔(8)或固定轴(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其特征是在添香器(1)上设有固定轴(11)或套孔(8);在添香器外盖(3)上设有固定轴(11)或套孔(8);在香料盒(5)上设有套孔(8)或固定轴(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水系统的添香器,添香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给水管路相连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在添香器里设有香料盒,香料放入其香料盒中,香料盒的四壁具有较多的散发孔,当给水管路中的给水通过添香器流经其香料盒时,能通过散发孔与香料接触被其香化处理,从而实现了其从根本上直接将给水变香,还能使其各种用水场所以及接触水源的人或物也达到芳香的目的。
文档编号E03D9/02GK2923854SQ200620033800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0日
发明者王映生 申请人:王映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