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堵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947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堵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堵式坐便器。
技术背景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节约水资源是利国利民得大事。我们的生 活用水大部分用于冲洗厕所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随之而来的用水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坐便器设计采用陶瓷一体制作,如图1所示,返水弯8 的使用违背了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冲厕时水先向上返,然后才能向下流把污物排 出,导致有时污物冲洗不干净。更重要的是由于返水弯8高且弯度小,容易堵塞且不 好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不堵式坐便器,其结构简单,排放方 便,不易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不堵式坐便器,包 括有便坑主体,所述便坑主体的出口设为直管,该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软管,该软管 连接有可使软管径向移动的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由套环、拉绳和定滑轮组成,该套环套在软管外围,该拉绳缠绕在 定滑轮上,其一端连接在套环上,另一端与坐便器水箱中的浮子相连接,所述定滑轮 固定在便坑主体上。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有重锤,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重锤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采用软管代替现有的陶瓷返水弯,从而排便通道可以是 直通和弯曲调节,直通时排便方便冲洗干净,不易堵塞,且用水量少,能够节约淡水 资源;弯曲时起到现有的返水弯的功效,防止异味上返。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的坐便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一种不堵式坐便器,包括有便坑主体1,该便坑主体1的出口设为 直管ll,该直管11的出口处连接有软管2,该软管2中部连接有可使软管2径向移动 的拉伸装置。该拉伸装置由套环4、拉绳5和定滑轮6组成,该套环4套在软管2外 围,该拉绳5缠绕在定滑轮6上,其一端连接在套环4上,另一端与坐便器水箱3中 的浮子31相连接,而定滑轮6固定在便坑主体1上。在坐便器的水箱蓄满水时,浮子31浮起,拉动拉绳5,通过定滑轮6改变方向, 将套环4和软管2拉起,软管2变成弯管,同现有陶瓷的返水弯功能,以便便坑主体 I存有水,防止异味上返。如排水冲厕时,浮子31下降,相应的套环4和软管2下降, 软管2变成平直状,利于排便,干净快速,不易堵塞;从而使用少量水即可将便坑主 体1冲洗干净,节约水资源。如图3所示的另一种不堵式坐便器,除拉伸装置存在不同外,其它结构与图2所 示的结构相同,该拉伸装置中的拉绳5另一端连接一重锤7。在排便时,由于水和污 物通过软管2,软管2中重量增加,将套环4和软管2压下,成为直通道;而排便完 毕,软管2中重量减轻,重锤7通过拉绳5将软管2拉起,以便便坑主体l蓄有一定 水,起到防止返味的作用。
权利要求1. 一种不堵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便坑主体,所述便坑主体的出口设为直管,该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软管,该软管连接有可使软管径向移动的拉伸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堵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由套环、拉 绳和定滑轮组成,该套环套在软管外围,该拉绳缠绕在定滑轮上,其一端连接在套环 上,另一端与坐便器水箱中的浮子相连接,所述定滑轮固定在便坑主体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堵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装置还包括有重 锤,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重锤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堵式坐便器,包括有便坑主体,所述便坑主体的出口设为直管,该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软管,该软管连接有可使软管径向移动的拉伸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管通道代替现有的陶瓷返水弯,从而排便通道可以是直通和弯曲调节,直通时排便方便冲洗干净,不易堵塞,且用水量少,能够节约淡水资源;弯曲时起到现有的返水弯的功效,防止异味上返。
文档编号E03D11/00GK201080649SQ20072015573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沈金相, 韦凯旋, 韦士茂, 韦学英, 韦焕英 申请人:韦士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