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构筑物及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2305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土木构筑物及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构筑物及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在防护堤等土木构筑物的施工中,存在使用土木构筑物组件的 倾向。作为这样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如专利文献l所示,公知的有在构 成网格状组织的四边形状的挠曲性片体(例如,网状体)的一面安装有多 个石头等块状构件的土木构筑物组件,隔着防止吸出材料在坡面(倾斜施 工面)等施工面上铺设许多这样的土木构筑物组件,由此能够确保防护堤 功能,且能够使这些土木构筑物组件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观。
可是,所述各土木构筑物组件具备比较大的多个块状构件,是相当大
的重量物(例如,1.4ton)。因此,在将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在施工面(通 常为施工面上的防止吸出片)上铺设时,如专利文献l所示,利用重型机 械(吊车等大型建设机械),将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吊上搬运到规定的设 置面上。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10—212718号公报
但是,在施工现场,重型机械往往也不能够容易进入,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够将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吊上搬运到施工面的各设置位置,难于通过 在施工面上设置多个土木构筑物用组件来确保防护堤功能。
另外,即使在施工面直接组装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由于施工面(坡 面)倾斜,也不容易基于该施工面的倾斜,将块状构件安装在构成网格状 组织的挠曲性片体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以上的问题而开发的,其第一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土 木构筑物,其即使在不能利用重型机械,随之不能够利用在构成网格状组
5织的挠曲性片体的一面安装有多个块状构件的土木构筑物用组件的情况 下,也与利用该土木构筑物用组件施工的情况相同。
第二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能够简单地对 所述土木构筑物进行施工。
为了解决所述第一技术课题,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发明)的土木构筑 物,在倾斜的施工面上设置有网格状组织,在该网格状组织上面安装有多 个块状构件,
所述多个块状构件沿所述施工面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依次连续地被配 置于所述网格状组织上,并且,该多个块状构件中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 成为被限制向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
所述各块状构件经由连结件分别连结于所述网格状组织。作为该第一 方面的优选方式,如第二方面 第五方面所述的方式。
为了解决所述第二技术课题,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发明)提供一种土 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该土木构筑物在倾斜的施工面上设有网格状组织, 且在该网格状组织的上面安装有多个块状构件,
首先在所述倾斜的施工面上设置网格状组织,
然后,作为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将块状构件以限制其向所述施工 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网格状组织的最下方位置,
然后,接续所述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以沿所述施工面且从下侧朝 向上侧依次连续的方式将新的块状构件配置在所述网格状组织上,^并且, 在该各块状构件向该网格状组织上配置时,利用连结件将该各块状构件和 该网格状组织连结。作为该第六方面的优选方式,如第七方面 第十二方 面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多个块状构件中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 件成为被限制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所以在网格状组织 上,能够将各块状构件在通过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支撑的同时,从其最 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起向上方侧依次进行堆积(堆积作业),能够以限制 了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滚落的状态沿将各块状构件连续地配置在 该施工面。
另外,在堆积所述各块状构件时,在各块状构件上方侧的自由空间下,能够利用连结件将该各块状构件和网格状组织连结(连结作业)。因此, 即使由于作用于各块状构件的该各块状构件上方侧的块状构件的载荷,使 该各块状构件在该各块状构件下方侧的块状构件的上面上向前方移动,连 接于网格状组织的连结件也能卡住该各块状构件。
这样,即使在不能利用重型机械,随之不能使用土木构筑物组件的情 况下,用人力也能够进行该土木构筑物的所述各块状构件的堆积作业、连 结作业,由此,能够形成在倾斜的施工面上的网格状组织上面安装多个块 状构件的状态。因此,用人力就能够形成与利用土木构筑物用组件施工的 情况相同的土木构筑物,即能够确保防护堤功能并且能够融入周围的自然 景观。
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将各块状构件和网格状组织连结的连 结件,配置在该各块状构件和比该各块状构件更接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 方侧的块状构件之间,且该连结件由相邻的块状构件覆盖,所以能够做到 从外部看不见各连结件,从而可以防止降低美观感。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倾斜的施工面的下方位置设置相对 施工面成固定状态的基础构件,且基础构件限制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向 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所以在施工时,能够以基础构件为基础(支 撑),将各块状构件依次进行堆积,在施工后,利用该基础构件能够保持 该各块状构件的堆积状态。
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倾斜的施工面的最上方位置设置相 对于施工面成固定状态的顶端构件,且基础构件和顶端构件夹持沿施工面 排列的多个块状构件,所以多个块状构件完全没有自由端,更能够可靠地 使多个块状构件整体不能活动。
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连结件由为带状并在其两端侧分别形 成有插通孔的连结板、插进该连结板一方的插通孔的卡件、和插进该连结 板另一方的插通孔的钩环构成,各块状构件和连结板的一端侧利用该连结 板的一端侧的插通孔及卡件连结,连结板的另一端侧和网格状组织利用该 网格状组织的网格、该连结板的另一端侧的插通孔以及钩环连结,所以具 体地说,能够将在网格状组织上依次堆积的块状构件与网格状组织连结。
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在倾斜的施工面上设有网格状组织之后,将块状构件作为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在限制其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 方移动的状态下配置在该网格状组织的最下方位置,接续该最下方位置的 块状构件,将新的块状构件沿施工面从下侧向上侧依次连续配置,因此, 能够利用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支撑,并且将各块状构件从其最下方位置 的块状构件向上方侧依次堆积,从而能够得到以将多个块状构件沿施工面 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依次连续的方式配置在网格状组织上的结构。另外,由 于在将各块状构件向网格状组织上配置时,利用连结件连结该各块状构件 和网格状组织,所以能够得到通过连结件分别将各块状构件连结于网格状 组织的结构。因此,通过该施工方法,能够简单地得到第一方面所述的土 木构筑物。
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利用连结件连结该各块状构件和网 格状组织时,在该各块状构件侧方的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方侧进行连结件 的连结作业,所以在该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方侧存在自由空间,能够在该 自由空间下进行连结作业。因此能够实现连结作业的容易化。
另外,在比各块状构件更靠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方侧将下一个块状构 件配置成与其相邻,且在各块状构件和下一个相邻的块状构件之间配置连 接件,该连结件由下一个相邻的块状构件覆盖。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从外 部看到该连结件而减低美观感。
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利用连结件连结各块状构件和网格 状组织时,首先, 一边进行该块状构件的姿态调整, 一边在网格状组织上 配置块状构件,所以一边考虑配置稳定性、配置空间等, 一边将不规则形 状的块状构件配置在网格状组织上,能够准确地配置不规则形状的块状构 件。
另外,由于块状构件连结在连结件的一方侧,其后,将连结件的另一 方侧与网格状组织连结,所以与相对网格状组织的连结相比,针对连结作 业较难的块状构件的连结,可以使连结件的另一方侧为自由状态,能够提 高连结作业性。
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利用连结件连结各块状构件和网格 状组织之前,预先在该各块状构件上分别连结连结件的一方侧,在利用连 结件连结各块状构件和网格状组织时,只将连结件的另一方侧与网格状组
8织连结,所以能够迅速进行各块状构件和网格状组织的连结作业。
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在比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更靠施工 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设置基础构件,利用该基础构件限制该最下方位置的 块状构件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所以能够以高的可信性可靠地 限制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
根据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作为连结件,准备两端部具有插通 孔的带状的连结板、卡件、钩环,在利用连结件连结各块状构件和网格状 组织时,首先,在块状构件上形成安装孔,然后,在将卡件插进连接板一 端侧的插通孔的状态下,将其安装在块状构件的安装孔中,由此将该连结 板的一端侧与该块状构件连结,然后,在连结板的另一端侧的插通孔及网 格状组织的网格中穿过钩环,由此将该连结板的另一端侧与该网格状组织 连结,所以利用带状的连结板、卡件、钩环等连结件,能够将各块状构件 和网格状组织具体地连结。
根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由于通过在施工面上铺设多个网状体而 形成网格状组织,所以能够提高倾斜的施工面上的网格状组织的形成作业 性。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土木构筑物的说明图2是表示用于实施方式的土木构筑物的金属网的平面图3是说明作用于堆积的自然石的力关系的说明图4是说明自然石的连结位置、连结状态的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连结板的平面图6是图5的X6—X6线的剖面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卡定件的平面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安装卡定件的正面图9是说明实施方式的钩环的说明图IO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工序的图11是表示接续图10的施工工序的图12是从坡顶侧表示的堆积阶段的最上段的自然石列的各自然石、
9各连结件状态的图13是说明将堆积阶段的最上段的fi然石与金属网连结体连结的工
序的说明图。
标记说明1土木构筑物
2坡底
3坡面
4坡顶
基础混凝土块
5a基础混凝土块的支撑面
7金属网连结体(网格状组织)
7A金属网
8自然石(块状构件)
10连结件
11连结板
12安装卡定件(卡件)
13钩环
14第一插通孔
15第二插通孔
22顶端混凝土层(顶端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标记1表示实施方式的土木构筑物(例如,防护堤)。作为
该土木构筑物1的施工面具备作为施工面下部的坡底2、在倾斜的状态 下从该坡底2向上方延伸的坡面3、作为施工面上部的坡顶4。
如图1所示,在所述坡底2上配置有作为基础构件的基础混凝土块5。 基础混凝土块5沿土木构筑物1 (例如,防护堤)的延伸方向(图1中, 纸面正交方向)延伸,在该基础混凝土块5的上部的坡面3侧形成有支撑 面5a。该支撑面5a倾斜成随着朝向上方而远离坡面3侧,该支撑面5a在坡面3的下端相对于该坡面3立起。
如图1所示,在所述坡面3上隔着防止吸出片6 (因为薄,所以用与 坡面3相同的部位表示)铺设构成网格状组织的多个金属网(网状体)7A。 在这些金属网7A上安装有多个作为块状构件的自然石8。防止吸出片6 防止形成坡面3的土砂等被河川水等吸出,该防止吸出片6整体铺设在坡 面3上。该防止吸出片6可以使用以无纺布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如 图2所示,金属网7A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一边为2m左右的正方形的 菱形金属网。这样的多个金属网7A在没有遗漏地铺设在防止吸出片6上 并且,相邻的金属网7A彼此连结,从而形成金属网连结体7,这样,在 坡面3上构成网格状组织。该情况下,优选该金属网连结体7相对于坡面 3固定。作为所述各自然石8,可以使用球形石,适宜使用块石等。各自 然石8的大小采用直径为100 500mm左右,优选直径为300mm左右的 自然石。另外,在该各自然石8上,在其安装时形成安装孔9(参照图13)。
如图l所示,所述多个自然石8构成多个自然石列SL1 (SL2 SL5), 该自然石列SL1 (SL2 SL5)在土木构筑物1的延伸方向(图1中,纸面 正交方向)上形成连续的自然石8的列。该多个自然石列SL1 (SL2 SL5 ) 被所述金属网连结体7上的所述基础混凝土块5的支撑面5a支撑,且从 坡面3的下部侧向上方侧依次连续地进行堆积,其最上段的自然石列SL5 达到接近坡顶4的高度。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各自然石列SL1 (SL2 SL4)随着堆积,上段侧自然石列的自然石8的自重W的分力F1,朝向 基础混凝土块5的支撑面5a作用于构成该自然石列SLl (SL2 SL4)的 各自然石8上,混凝土块5的支撑面5a受到该各自然石8的分力Fl 。
如图l、图4所示,所述各自然石列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 经由连结件10分别连结于金属网连结体7。如图3所示,随着各自然石列 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的堆积,各自然石8受到基于上段侧的自 然石8的作用力F1的分力F2,会被向前方推出,因此,通过经由连结件 10将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此时,将卡定各自然石8。而且, 这是以基础混凝土块5存在为前提的各连结件10的作用,各连结件10基 本上具有能够单独将各自然石8保持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的强度,假设没 有基础混凝土块5,各连结件10也能够将各自然石8保持在金属连结体7
ii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连结件10,使用包括连结板11、安装卡
定件12、钩环13构成的连结件。连结板11具有连结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 连结体7的作用。因此,如图5、图6所示,连结板ll在形成带状的板状 体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插通孔14,在其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插通孔15。 该第一插通孔14考虑到安装卡定件12的插进而形成为圆孔,第二插通孔 15考虑到钩环13的插进而形成为长孔。该连结板11使用不锈钢制的板; 以及对通常的钢板实施了镀锌或镀锌铝合金等的板等,考虑到对自然石8 的亲和性,该连结板ll的刚性设定成如果作业者施加某种程度以上的力, 就能够弯曲。
安装卡定件12具有将连结板11的一端侧向自然石8推压固定的作用。 因此,如图7、图8所示,安装卡定件12 —体具备轴部16、设于该轴部 16的基端部的头部17。轴部16的直径与形成于自然石8上的安装孔9(参 照图13)、连结板11的第一插通孔14相比稍小,在其外周面,从其轴心 方向中央部到前端,在其轴部16的轴心方向延伸,绕圆周方向依次形成 有许多(多个)突条18。另外,在轴部16,在其轴心方向中央部和前端 之间,形成有以该轴部16的轴心向侧方鼓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19,该 弯曲部19的鼓出量设定成在将轴部16的前端装入安装孔9时,该轴部16 与自然石8的安装孔9相比更向径向外方突出。因此,在轴部16被压入 安装孔9时,弯曲部19成为被压直的状态(小曲率状态),轴部16的弯 曲部19的鼓出侧、弯曲部19的鼓出侧的相反侧的前端部、以及相同侧的 基端部与自然石8的安装孔9内壁卡合,从而被保持于自然石8的安装孔 9中。而且,该情况下,弯曲部19的鼓出侧的突条18咬入自然石8的安 装孔9内壁,同时,弯曲部19的鼓出侧的相反侧前端部的突条18咬入自 然石8的安装孔9内壁,由此,增大轴部16对于安装孔9内壁的卡合面 积,同时,轴部16相对于安装孔9的转动限制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安 装卡定件12的头部17的直径大于连接板11的第一插通孔14的直径,在 将连结板11安装在自然石8上时,头部17被施加挤压力,同时,对于连
结板ll发挥卡定的作用。
钩环13具有将连结板11的另一端侧与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的作用。因此,如图9所示,钩环13具备大致U字状的主体20、和按照横跨该
大致U字状主体20的两端部的方式连结的连结棒21。具体地说,在主体 20的一端部形成有插通孔20a,其另一端部形成有螺纹孔20b,这两者20a、 20b相对配置。另一方面,在连结棒21的前端部形成有外螺纹21a,为了 使连结棒21和主体20 —起构成环状构件,该连结棒21的前端部穿过主 体20的插通孔20a能够与螺纹孔20b螺合。通过利用这样的结构,钩环 13能够穿过连结板11的第二插通孔15 (长孔)、金属网连结体7的网眼 7a,将连结板11的另一端侧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
如图1 、图4、图12所示,所述各连结件10位于各自然石列SLl(SL2 SL5)的各自然石8侧方的坡面3的倾斜方向上方侧。gp,各连结件10的 连结板11的一端侧利用安装卡定件12被连结于自然石8侧面的坡面3的 倾斜方向上方侧的面,该连结板11的另一端侧尽可能沿着自然石8且朝 着金属网连结体7垂下,利用钩环13与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因此,各 连结件10被下一段的自然石列的各自然石8覆盖,从外部看不到各连结 件10。
如图1所示,在所述坡顶4上设有作为顶端构件的顶端混凝土层22。 该顶端混凝土层从坡顶4延伸到坡面3,该顶端混凝土层22的前端面到达 最上段的自然石列SL5。因此,多个自然石列SL1 (SL2 SL5)成为由顶 端混凝土层22和基础混凝土块5夹持的状态,由此,各自然石列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不能移动。
接着,对所述土木构筑物11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所示,在坡底2设置基础混凝土块5,并且,在坡面3 上隔着防止吸出片6 (因为薄,所以用与坡面3相同的部位表示)没有遗 漏地铺设多个金属网7A。之所以设置基础混凝土块5,是因为确保用于从 下侧向上侧依次堆积自然石8的支撑的缘故。之所以在坡面3上隔着防止 吸出片6在坡面3上没有遗漏地铺设多个金属网7A,是因为在坡面3上 形成网格状组织,与堆积的自然石8的连结容易的缘故。因此,多个金属 网7A彼此连结,作为金属网连结体7构成,该金属网连结体7被固定于 坡面3上。
接着,如图11所示,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从基础混凝土块5向上侧依次连续配置自然石列SL1 (SL2 SL5),且将构成该各自然石列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配置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此时,如图12、
图13所示,将该各自然石8与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之所以从基础混凝
土块5向上侧依次连续配置自然石列SL1 (SL2 SL5),是因为以基础混
凝土块5为支撑,限制各自然石8向坡面3的倾斜方向下方侧滚动,由此,
能够堆积并保持自然石8,从而减轻人力(作业者)进行的土木构筑物1
的构筑负担的缘故。不用说,该情况下,当配置一段(自然石列)的自然
石8结束时,进行下一段(上段)的自然石8的配置,各段的各自然石8
在坡面3的倾斜方向上形成连续的自然石8的列(图1为其中的一列),
这样的列在土木构筑物1的延伸方向上(图1中,纸面正交方向)形成多个。
之所以在将构成各自然石列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配置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时,将该各自然石8与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是因为与堆积起来的自然石列SL1 (SL2 SL4)相比,坡面3的倾斜方向上方侧为自由空间,只要在该自由空间下进行将该自然石列SL1 (SL2 SL5)的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的连结作业,则使连结作业变得容易,能够提高连结作业性。另外,也是为了可靠地进行施工而将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可靠保持的缘故。因此,如图12所示,在堆积阶段,成为最上段的自然石列SL1 (SL2 SL4)的各自然石8,其侧面中的坡面3的倾斜方向上方侧的面经由连结件10连结于金属网连结体7。当该自然石列的连结作业结束时,配置下一段的自然石列的各自然石8,对该各自然石8也进行同样的连结作业。此时,该下一段的自然石列的各自然石8,如图12的虚线、图1所示,覆盖隐蔽上一段的连结件10,因此,能够防止由于从外部看到连结件IO而降低美观感。
在使用连结件IO连结所述各自然石列SLI (SL2 SL5)的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时,具体地说,首先一边调整自然石8的姿态, 一边将其配置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其后,进行该自然石8和金属连结体7的连结作业。之所以首先调整自然石8的姿态,是因为在考虑配置稳定性、配置空间等的同时,将不规则形状的自然石8配置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从而将不规则形状的自然石8准确地配置在自然石列SL1(SL2 SL5)中。
14另外,对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的连结作业,自然石8和连结板11的一端侧的连结先于连结板11的另一端侧和金属网连结体7的连结。这是由于与连结作业容易的金属网连结体7和连结板11另一端侧的连结相比,连结作业较难的自然石8和连结板11 一端侧的连结以连结板11的另一端侧为自由状态,能够提高连结作业性。因此,当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确定自然石8的姿态、配置时,如图13所示,在该自然石8上穿设安装孔9,通过在该安装孔9内打入安装卡定件12,将连结板11的一端侧连结于自然石8。之后,利用钩环13、连结板11的第二插通孔(长孔)15、金属网连结体7的网眼7a,将连结板U的另一端侧连结于金属网连结体7。
当最上段的自然石列SL5堆积结束时,如图1所示,从坡顶4到自然石列SL5形成顶端混凝土层22,由基础混凝土块5和顶端混凝土层22夹持多个的自然石列SL1 SL5。这是因为更可靠地不让(保持)多个自然石列SL1 SL5 (自然石8)整体移动的缘故。
对以上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发明中包含如下的方式。
(1) 代替自然石8,利用人造石、混凝土块等。
(2) 虽然利用基础混凝土块5限制各自然石8向坡面3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使最下方位置的自然石8相对于施工面成为固定状态。
(3) 也可以代替实施方式那种的方式,在使用连结件10将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之前,预先分别将连结板11的一方侧与各自然石8连结,在使用连结板11将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时,仅将连结板11的另一方侧与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由此,能够谋求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的连结作业的迅速化。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所记载的内容,实质上也包括与优选或作为优点的记载内容对应的土木构筑物以及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土木构筑物,其在倾斜的施工面上设有网格状组织,在所述网格状组织的上面安装有多个块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块状构件以沿所述施工面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依次连续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网格状组织上,并且,所述多个块状构件中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处于向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所述各块状构件经由连结件分别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各块状构件和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的连结件,配置在所述各块状构件与比所述各块状构件更靠近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方侧的相邻的块状构件之间,并且,所述连结件由所述相邻的块状构件所覆盖。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的施工面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施工面成固定状态的基础构件,所述基础构件限制所述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向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倾斜的施工面的最上方位置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施工面成固定状态的顶端构件,所述基础构件和所述顶端构件夹持沿所述施工面排列的所述多个块状构件。
5、 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土木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件包括为带状且在其两端侧分别形成有插通孔的连结板、插进所述连结板的一方的插通孔的卡件、以及插进所述连结板的另一方的插通孔的钩环,所述各块状构件与所述连结板的一端侧利用所述连结板的一端侧的插通孔及所述卡件连结,所述连结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网格状组织利用所述网格状组织的网格、所述连结板的另一端侧的插通孔以及所述钩环连结。
6、 一种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所述土木构筑物在倾斜的施工面上设有网格状组织,且在所述网格状组织的上面安装有多个块状构件,所述施工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在所述倾斜的施工面上设置网格状组织,接着,作为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以限制其向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将块状构件配置在所述网格状组织的最下方位置,其后,接续所述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将新的块状构件沿所述施工面从下侧朝向上侧依次连续地配置在所述网格状组织上,并且,在所述各块状构件向所述网格状组织上配置时,使用连结件将所述各块状构件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连结件将所述各块状构件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时,在所述各块状构件侧方的所述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上方侧进行所述连结件的连结作业。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连结件将所述各块状构件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时,首先, 一边进行所述块状构件的姿态调整, 一边在所述网格状组织上配置块状构件,接着,将所述连结件的一方侧连结在所述块状构件上,其后,将所述连结件的另一方侧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连结件连结所述各块状构件和所述网格状组织之前,预先将所述连结件的一方侧分别与所述各块状构件连结,在使用所述连结件连结所述各块状构件和所述网格状组织时,仅将所述连结件的另一方侧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相比,在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设置基础构件,利用所述基础构件限制所述最下方位置的块状构件向施工面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连结件,准备两端部具有插通孔的带状的连结板、卡件、钩环,在使用所述连结件连结所述各块状构件和所述网格状组织时, 首先,在所述块状构件上形成安装孔,接着,在将所述卡件插进所述连接板一端侧的插通孔的状态下,将其 安装在所述块状构件的安装孔中,由此将所述连结板的一端侧与所述块状 构件连结,其后,通过将钩环穿过所述连结板的另一端侧的插通孔及所述网格状 组织的网格,将所述连结板的另一端侧与所述网格状组织连结。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施工面上铺设多个网状体而形成所述网格状组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木构筑物,即使在不能利用重型机械、不能使用在构成网格状组织的挠曲性片体的一面安装多个块状构件的土木构筑物组件的情况下,也与利用该土木构筑物用组件施工的情况相同。对配置于坡面3上的金属网连结体(7)上的多个自然石(8)中最下方位置的自然石(8),利用限制向坡面(3)的倾斜方向下方侧移动的状态,以最下方位置的自然石(8)为支撑,将多个自然石(8)沿坡面(3)从下方侧向上方侧依次连续地配置在金属网连结体(7)上,且在各自然石(8)向金属网连结体(7)上配置时,使用连结件(10)将各自然石(8)和金属网连结体(7)连结。即使不使用重型机械,仅用人力(作业者)也能够构筑土木构筑物(1)。
文档编号E02B3/12GK101660302SQ20081019071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
发明者行本功, 长谷川圣记 申请人:环境工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