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72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站进水池,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城镇供排水工程技术 领域、热能动力工程和核能动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 水池。
背景技术
泵站进水池是供水泵吸水管吸水的水工建筑物。在水利工程、城镇供排水工程、热 能动力工程和核能动力工程中,水泵是最常用的动力机械,其进水池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 到水泵的进水条件,影响水泵能量性能和汽蚀性能的正常发挥,影响到水泵机组的安全、稳 定和高效运行,影响到泵站建设的经济效益、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现有的开敞式进水池内极易产生水面涡、附壁涡和附底 涡,引起机组振动和噪音,增大水泵吸水损失,既降低了泵站机组效率,又危及到泵站运行 安全。为此,现有的进水池后壁和导水锥采用多种形式,以图消涡防涡,但是,它的导水锥和 后壁型线设计不科学,导水锥不与进水池底板相切,后壁不与进水池两侧边壁相切,影响水 流运动,池内流态和消涡防涡效果不能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 泵站进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包括进水池边壁、底板,进水池为开敞式, 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进水池后壁为平面对称蜗壳,与进水池两侧边壁相切,在吸水喇叭口 下方的进水池底板上安装导水锥,导水锥底部直径与吸水喇叭口直径相等,导水锥的曲面 形状为1/4椭圆,与池底相切,防涡隔板设置在吸水喇叭口正下方,左右对称,正对水流方 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形状规则,建造和施工容易;平面对称蜗 壳形后壁消除了开敞式矩形进水池后壁两个拐角处的旋涡区,过水断面从大到小,符合过 流量从大到小、水流速度稳定的运动规律;底部导水锥和隔涡板消除了底部死水区,隔断了 进水池左右两侧可能产生的旋涡,控制了旋涡产生的范围和强度。平面对称蜗壳形后壁、导 水锥和隔涡板经过优化后,能有效地防止涡带的产生和进入吸水喇叭口,减小吸水损失,改 善水泵进水条件,提高水泵进口断面轴向流速分布均勻度,减小入泵水流偏流角,提高水泵 装置效率。

图1-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是进水池边壁7、底板1、平面对称蜗壳形后壁4和安装在吸水喇叭口 5下方的导水 锥3和防涡隔板2 ;进水池后壁4为平面对称蜗壳,与进水池两侧边壁7相切;导水锥3底 部直径与吸水喇叭口 5等直径,导水锥3的曲面型线为1/4椭圆,与底板1相切;防涡隔板2 安装在吸水喇叭口 5正下方,左右对称,正对着水流方向;吸水喇叭口 5的管口到底板1的 距离为0. 5 0. 7D0(D0为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吸水喇叭口 5的管口中心到后壁4的距 离为0. 8 1. OD0(D0为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吸水喇叭口 5的进口在进水池最低水位下 的淹没深度为1. 0 1. 25D0(D0为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0. 5m。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说明当水流进入进水池流向吸水管6的过程中,一部分水流从吸水喇叭口 5的前面进 入,一部分水流绕过吸水管6从吸水喇叭口 5的后面进入,平面对称蜗壳形后壁4消除了进 水池后壁4两个拐角处的旋涡,安装在吸水喇叭口 5下方的导水锥3和防涡隔板2,消除了 吸水喇叭口 5下方的死水区,隔断了进水池左右两侧可能产生的旋涡,控制了旋涡产生的 范围和强度,改善了水泵的进水条件,有利于提高水泵装置效率。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包括进水池边壁、底板,进水池为开敞式,其特征在于进水池后壁为平面对称蜗壳,与进水池两侧边壁相切,在吸水喇叭口下方的进水池底板上安装导水锥,导水锥底部直径与吸水喇叭口直径相等,导水锥的曲面形状为1/4椭圆,与池底相切,防涡隔板设置在吸水喇叭口正下方,左右对称,正对水流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其特征在于吸水喇叭 口管口中心线到进水池底板的距离为0. 5 0. 7倍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吸水喇叭口管口 中心到后壁的距离为0. 8 1. 0倍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吸水喇叭口进口在进水池最低水 位下的淹没深度为1. 0 1. 25倍吸水喇叭口进口直径,不小于0. 5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式消涡防涡泵站进水池。本实用新型结构是进水池后壁为平面对称蜗壳,与进水池两侧边壁相切,在吸水喇叭口下方的进水池底板上安装导水锥,导水锥底部直径与吸水喇叭口直径相等,导水锥的曲面形状为1/4椭圆,与池底相切,防涡隔板设置在吸水喇叭口正下方,左右对称,正对水流方向。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导水锥和后壁型线设计不科学,影响水流运动,池内流态和消涡防涡效果不能有效保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形状规则,消除了进水池后壁两个拐角处的旋涡区、底部死水区,隔断了进水池左右两侧可能产生的旋涡,减小吸水损失,减小入泵水流偏流角,提高水泵装置效率。
文档编号E03B11/16GK201581663SQ20092028274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仁田, 朱红耕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