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041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便器水箱进水阀,特别是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器水箱进水阀大都具备防虹吸功能,如中国专利(公告号 CN201250431Y)所公开的一种防虹吸进水阀,其在进水管1顶部的分流盘4,止水压盖3底部装配有止水胶垫5,压盖3与分流盘4之间形成一进水通道和出水管连通的阀腔30,压盖 3上设有连通阀腔30内外的补气口 301,分流盘4和压盖3之间设有可在二者之间活动以堵塞出水通道42进水端421和进水通道41出水端411或堵塞所述补气口 301的防虹吸胶垫6 ;上述进水阀防虹吸结构存在如下问题①控制进水管进水或止水的止水胶垫5与控制阀腔30进气的防虹吸胶垫6同时套合安装,大大增加结构装配的复杂性,防虹吸效果及功能可靠性较低;②压盖3上需要设置很多补气口 301以取较好的防虹吸效果,但受压盖3的强度所限,补气口 301无法设置太多,因此防虹吸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补气口不可设置过多而影响压盖强度以及提高防虹吸功能可靠性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含一与进水管、出水管连接的阀体,阀体顶部外延一与阀体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管环、间隔套于第一管环外侧的第二管环,第二管环内壁边沿的阀体上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下水孔,其特征是在下水孔与第一管环之间的阀体上设有一导流管环,导流管环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与第一管环、导流管环间隔配合,导流管环与整流器之间的间隔为喷水口 ;压盖与第二管环组合构成出水腔,压盖顶部设有若干与出水腔连通的进气孔,压盖与喷水口之间设有向上封堵进气孔或向下封堵喷水口的防虹吸胶垫。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盖或整流器上设有一环管,防虹吸垫套于环管上并沿其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在压盖底部设置该环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器内顶部设有一导流锥,所述的整流器为圆筒管,整流器外侧壁上间隔设有若干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隔筋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周圈及底部间隔配合;或者所述的整流器为圆筒管,圆筒管的底边设有若干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底部间隔配合的凸块;导流锥可把从第一管环进入出水腔的水均勻环向导流,使水流经整流器处理后可经整流器底部、整流器外侧壁与导流管环间隔形成的喷水口均勻高速喷涌出来,推动防虹吸胶垫沿压盖底部的环管滑动上升封堵压盖上的进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器顶部与环管底部相顶触,使整流器被固定在导流管环中,同时整流器顶沿可搁置防虹吸胶垫,避免防虹吸胶垫与压盖上的环管脱离;或者本实用新型的整流器顶部与环管底部套接,整流器顶沿可搁置防虹吸胶垫使其直接被安装在环管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盖与第二管环扣合形成出水腔,出水腔进水时,防虹吸胶垫向上滑动封堵进气孔,阻断空气进入出水腔;进水管断流时,防虹吸胶垫向下滑动打开进气孔,空气进入出水腔阻断虹吸,即避免出水腔负压形成虹吸把水箱中的水倒流回进水管道污染水源;本实用新型出水腔中不设置控制进水的背压阀,因此结构更为简单、 装配更为快捷,并且压盖可以开更多的进气孔,防虹吸效果更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装配完毕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阀体顶部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阀体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整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进水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图6的A-A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防虹吸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进水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防虹吸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整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防虹吸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防虹吸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0.阀体;11.第一管环;12.第二管环;13.下水孔;14.导流管环;20.进水管;30.出水管;40.整流器;41.隔筋;42.导流锥;43.凸块;50.压盖;51.补水管;52.进气孔;53.环管;60.防虹吸胶垫;70.出水腔;80.喷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 图5,以侧进水阀为例,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包括一可与进水管20、出水管30连接的阀体10,阀体10顶部外延一与阀体10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管环 11、间隔套于第一管环11外侧的第二管环12,第二管环12内壁边沿的阀体10上设有与出水管30连通的下水孔13,在下水孔13与第一管环11之间的阀体10上设有一导流管环 14,导流管环14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为圆筒管,整流器外侧壁上均勻间隔设有四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41,整流器内顶部设有一导流锥42,隔筋41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 14周圈及底部间隔配合,整流器与第一管环11间隔配合;整流器与导流管环14的环顶沿齐平,两者之间的间隔为喷水口 80 ;侧面设有补水管51的压盖50与第二管环12密封扣合构成的出水腔70,整流器顶部与环管53底部相顶触,压盖50顶部设有若干与出水腔70连通进气孔52,压盖50与喷水口 80之间设有向上封堵进气孔52或向下封堵喷水口 80的防虹吸胶垫60。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实施动作。如图6、图7所示,与自来水管道连接的进水管20进水,阀体10打开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管环11,水流由第一管环11喷涌出,整流器顶部的导流锥42对喷涌出的水进行整流,使高速水流经整流器底部流到整流器与导流管环14之间的的喷水口 80,以环状水冲压推动位于喷水口 80上方的防虹吸胶垫60沿压盖50下的环管53滑动上升封堵进气孔52, 使喷水孔的水充满出水腔70,出水腔70的水一路流出压盖50侧面的补水管51、一路经导流管环14、第一管环11之间的间隔从下水孔13向下流到出水管30排入水箱;如图8所示, 当与进水管20连通的自来水管道断流时,与进水管20连通的第一管环11产生负压,致使出水腔70产生负压,此时防虹吸胶垫60沿压盖50的环管53向下滑动封堵喷水口 80,进气孔52打开,空气由进气孔52进入出水腔70、下水孔13和出水管30,阻断虹吸,即避免水箱中的水经出水管30、下水孔13、出水腔70、导流管环14、第一管环11、进水管20因虹吸倒流回自来水管道造成水污染,实现防虹吸功能。实施例二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底进水阀上,进水管20套于出水管30中并与阀体10中受控的第一管环11连通,其它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如图11、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整流器为圆筒管,圆筒管的底边均勻间隔设有四个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14底部间隔配合的凸块43,整流器顶部与环管53底部套接,第一管环11喷涌出来的水经从整流器底部由凸块43间隔开的间隙中,然后从整流器与导流管环14顶部的喷水孔高速喷出冲顶防虹吸胶垫60上升封堵喷水口 80, 防虹吸的原理和动作同实施例一,其它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一。实施例四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底进水阀上, 进水管20套于出水管30中并与阀体10中受控的第一管环11连通,其它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同实施例三。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含一与进水管、出水管连接的阀体,阀体顶部外延一与阀体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管环、间隔套于第一管环外侧的第二管环,第二管环内壁边沿的阀体上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下水孔,其特征是在下水孔与第一管环之间的阀体上设有一导流管环,导流管环中套合一整流器,整流器与第一管环、导流管环间隔配合,导流管环与整流器之间的间隔为喷水口 ;压盖与第二管环组合构成出水腔,压盖顶部设有若干与出水腔连通的进气孔,压盖与喷水口之间设有向上封堵进气孔或向下封堵喷水口的防虹吸胶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压盖或整流器上设有一环管,防虹吸垫套于环管上并沿其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内顶部设有一导流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为圆筒管, 整流器外侧壁上间隔设有若干根延伸突出整流器底部的隔筋,隔筋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周圈及底部间隔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为圆筒管, 圆筒管的底边设有若干使整流器与导流管环底部间隔配合的凸块。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顶部与环管底部相顶触。
7.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器顶部与环管底部套接。
专利摘要一种水箱进水阀的防虹吸结构,阀体顶部外延一与阀体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管环、间隔套于第一管环外侧的第二管环,第二管环内壁边沿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下水孔,下水孔与第一管环之间设有导流管环,导流管环中整流器与第一管环、导流管环间隔配合;压盖与第二管环组合构成出水腔,压盖顶部设有若干与出水腔连通的进气孔,压盖与喷水口之间设有向上封堵进气孔或向下封堵喷水口的防虹吸胶垫;出水腔进水时,防虹吸胶垫向上滑动封堵进气孔,阻断空气进入出水腔;进水管断流时,防虹吸胶垫向下滑动打开进气孔,空气进入出水腔阻断虹吸,避免水箱中的水倒流回进水管道污染水源;本实用新型出水腔中不设背压阀,压盖可开更多的进气孔,其防虹吸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E03D1/32GK201933583SQ2010205016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兵 申请人: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