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82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掏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污管道清淤机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配合管道疏通车疏通地下管道的掏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地下排污管道主要利用疏通车进行排污处理,其主要的工作方式是采用疏通车的掏淤器将淤塞物从地下排污管道里掏出。掏淤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钢丝绳,两根钢丝绳分别延伸出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管道检查井的井口,进而分别连接于疏通车的第一液压绞车及第二液压绞车。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绞车及第二液压绞车,从而使得两根钢丝绳拖动掏淤器在地下排污管道内进行挖掏工作,淤塞物进入到掏淤器内后,第二液压绞车进而将掏淤器从地下排污管道内拉出。 但是,因为地下排污管道是由一节一节的水泥管连接而成的,相邻的水泥管在位置上存在上下落差,当钢丝绳拖动掏淤器在地下排污管道内移动时,掏淤器容易被相邻水泥管对接处的坎所搁置,从而不利于掏淤器在地下排污管道内顺利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掏淤器,以解决掏淤器容易被相邻水泥管对接处的坎所搁置,从而不利于掏淤器在地下排污管道内顺利工作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掏淤器,配合管道疏通车用于疏通地下排污管道,掏淤器包括带有一开口的容纳筒,容纳筒上设置有一配重铁,容纳筒的开口处设置有越坎部件,越坎部件包括弧形的端壁,端壁沿着配重铁对称设置,且端壁所在的平面与配重铁的中心线形成夹角。进一步地,端壁位于容纳筒的开口处,且端壁设有一个斜切口。进一步地,越坎部件包括多个越坎板,越坎板相对地设置于容纳筒的开口处且位于配重铁的两侧,端壁设置在每一越坎板的端部。进一步地,容纳筒的开口处还枢转地安装有一盖合部,盖合部分别经第一钢绳及贯穿容纳筒的第二钢绳分别连接于管道疏通车的第一液压绞车及第二液压绞车。进一步地,越坎部件包括相对地枢转安装于容纳筒的开口处的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端壁设置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的端部。进一步地,越坎部件还包括一连接块及分别枢转地安装于连接块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分别枢转地连接于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连接块连接第一钢绳及第二钢绳。进一步地,连接块还设置有一止挡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的凸台。进一步地,容纳筒包括一弧面的封头,封头与容纳筒的开口相对,第二钢绳贯穿封头。进一步地,封头经一连接管连接于一顶柄,第二钢绳依次贯穿连接管及顶柄后再连接到第二液压绞车。进一步地,配重铁内置或外置于容纳筒。进一步地,容纳筒的筒壁设置有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掏淤器设置的越坎部件不会使得掏淤器搁置于地下排污管道相邻水泥管的沟坎处,从而使得掏淤器顺利穿过地下排污管道,进而有利于疏通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 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挖淤装置应用于管道疏通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的挖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的挖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三的挖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容纳筒的五种横截面示意图;以及图9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管及顶柄设置有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I,本实用新型的掏淤器3应用于一个管道疏通车I上,便于管道疏通车I疏通地下管道7内的堵塞物。在管道疏通车I对地下管道7进行疏通的过程中,掏淤器3需在地下管道7中进行反复的挖掏工作。具体地,掏淤器3的盖合部33的外侧壁连接于第一钢绳2,且第一钢绳2连接于管道疏通车I的第一液压绞车11 ;掏淤器3的盖合部33的内侧壁连接于第二钢绳4,且第二钢绳4贯穿掏淤器3后连接于管道疏通车I的第二液压绞车13。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绞车11及第二液压绞车13,从而使得第一钢绳2及第二钢绳4拖动掏淤器3在地下管道7内进行反复的挖掏工作,进而将淤塞物挖掏出来。本实用新型的掏淤器3优选有如下三种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掏淤器3包括容纳筒31,容纳筒31上设置有一配重铁35。容纳筒31的第一端带有一开口,容纳筒31的第二端固定设置有一弧面的封头311。封头311的弧面优选为圆弧面。封头311的顶部轴向向外地固定焊接有一连接管30,连接管30的末端固定焊接有一顶柄32。容纳筒31的开口处枢转地安装有上述盖合部33,优选地,一旋转轴332可旋转地安装于容纳筒31的开口处的侧壁,盖合部33固定连接于旋转轴332。盖合部33的外侧壁及内侧壁分别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环334及第二连接环336。第一连接环334连接于第一钢绳2,第二钢绳4依次贯穿顶柄32、连接管30及封头311后连接于第二连接环336。当管道疏通车I的第一液压绞车11拉动第一钢绳2时,第一钢绳2拉动盖合部33绕旋转轴332 —起向上旋转,从而将盖合部33打开。在第一钢绳2拉动挖淤装置3往左运动的过程中,地下排污管道7内淤塞物进入到容纳筒31内。当第二液压绞车13拉动第二钢绳4时,第二钢绳4拉动盖合部33绕旋转轴332 —起向下旋转,从而使得盖合部33盖紧容纳筒31。此外,当挖淤装置3在地下排污管道7内往左移动的过程中,因地下排污管道7内有沟坎,挖淤装置3遇到沟坎会搁置。因此,挖淤装置3还包括一越坎部件,具体地该越坎部件为容纳筒31的开口处的斜切口 313。该斜切口 313实现越坎的主要原理为因容纳筒3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配重铁35,从而使得容纳筒31设有配重铁35的侧壁抵压地下排污管道7的底部,开口处的斜切口 313的端壁呈弧形,该端壁以配重铁35的轴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该端壁所在的平面与配重铁35的轴向中心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同时,该端壁所在的平面也与地下排污管道7的底壁形成一定的夹角;当第一钢绳2拉动挖淤装置3往左移动时,斜切口 313容易越过地下排污管道7的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左移动。 优选地,当第二钢绳4拉动挖淤装置3往右移动时,圆弧面的封头311容易越过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右移动。实施例二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二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挖淤装置3的越坎部件不同。本实施例二中的越坎部件为对称地焊接于容纳筒31的开口处的两个越坎板315,且两个越坎板315轴向对称地位于配重铁的两侧。越坎板315的下端壁呈弧形,每一越坎板315的下端壁所在的平面与配重铁35的轴向中心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同时,越坎板315也与地下排污管道7形成一定的夹角。当第一钢绳2拉动挖淤装置3往左移动时,越坎板315容易越过地下排污管道7的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左移动。同理,当第二钢绳4拉动挖淤装置3往右移动时,盖合部33在第二钢绳4的作用下盖紧容纳筒31。同时,圆弧面的封头311容易越过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右移动。在本实施例二中,盖合部33也可以用绞链338绞接于容纳筒31的开口处。实施例三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三中没有设置专用的盖合部,而是采用了与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不同的越坎部件。在本实施例三中,越坎部件既有越坎功能也有盖合容纳筒31的功能。越坎部件的具体结构为越坎部件包括一连接块331,该连接块331大致为菱形结构。连接块331的一相对菱角分别枢转地安装有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 ;连接块331的另一相对菱角分别连接第一钢绳2及第二钢绳4。越坎部件还包括对称地枢转安装于容纳筒31的开口处的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分别枢转地连接于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的下端壁均呈弧形,且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的下端壁所在的平面与配重铁3的轴向中心线形成一定的夹角,同时,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的下端壁也与地下排污管道7的底壁形成一定的夹角。当第一钢绳2往左拉动连接块331时,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在连接块331的推顶下往外扩张,进而,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分别推顶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往外扩张。当第一钢绳2经连接块331拉动挖淤装置3往左移动时,因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的下侧壁与地下排污管道7形成了一定的夹角,因此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容易越过地下排污管道7的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左移动。当第二钢绳4往右拉动连接块331时,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在第二钢绳4的拉力作用下往内收缩,进而,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分别带动第一盖板337及第二盖板339往内收缩,从而使得第一盖板337与第二盖板339闭合。同理,当第二钢绳4拉动挖淤装置3往右移动时,圆弧面的封头311容易越过沟坎,从而引导整个挖淤装置3顺利往右移动。优选地,为了限制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的扩张角度,在连接块331上设置有一凸台330。当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绕连接块331旋转到凸台330处时,凸台330止挡第一支撑杆333及第二支撑杆335进一步旋转。在本实施例三中,第一支撑杆333与第二支撑杆335的最大夹角优选为138度。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一、二、三中,配重铁35可以是块状,也可以是条状。当配重铁35是块状时,配重铁35可以置于容纳筒31的内部。当配重铁35是条状时,配重铁35优选采用两钢板相对平行地轴向焊接于容纳筒31的底部,使得钢板与地下排污管道7的底部接触,但容纳筒31的底部不与地下排污管道7的底部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地下排污管道7对容纳筒31的磨损。优选地,容纳筒31的筒壁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得淤塞物的污水从容纳筒31的通孔处流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封头311可以与容纳筒31为一体成型结构。请参见图5至图8,掏淤器3的容纳筒31的横截面可以为图5所示的椭圆形,也可以为图6所示的圆形,也可以为图7所示的多边形以及图8所示的不规则形状。请参见图9,掏淤器3的顶柄32连接于连接管30,顶柄32周向向外形成有凸圈321。顶柄32还设置有一限位部,该限位部为贯穿凸圈321 —侧的限位孔323。请参见图10,顶柄32的限位部也可以为轴向地设置于连接管30的外侧壁的限位板325,且该限位板325连接于顶柄32的凸圈3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掏淤器,配合管道疏通车(I)用于疏通地下排污管道(7),所述掏淤器(3)包括带有ー开ロ的容纳筒(3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1)上设置有一配重铁(35),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处设置有越坎部件,所述越坎部件包括弧形的端壁,所述端壁沿着所述配重铁对称设置,且所述端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配重铁(35)的中心线形成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位于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处,且所述端壁设有ー个斜切ロ(31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坎部件包括多个越坎板(315),所述越坎板(315)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处且位于所述配重铁(35)的两侧,所述端壁设置在所述每一越坎板(315)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处还枢转地安装有一盖合部(33),所述盖合部(33)分别经第一钢绳(2)及贯穿所述容纳筒(31)的第ニ钢绳(4)分别连接于所述管道疏通车(I)的第一液压绞车(11)及第ニ液压绞车(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干,所述越坎部件包括相对地枢转安装于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处的第一盖板(337)及第ニ盖板(339),所述端壁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337)及所述第二盖板(339)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坎部件还包括一连接块(331)及分别枢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块(331)的第一支撑杆(333 )及第ニ支撑杆(335 ),所述第一支撑杆(333 )及所述第二支撑杆(335 )分别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337 )及所述第二盖板(339 ),所述连接块(331)连接所述第一钢绳(2 )及所述第二钢绳(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31)还设置有一止挡所述第一支撑杆(333)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凸台(3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1)包括一弧面的封头(311),所述封头(311)与所述容纳筒(31)的开ロ相对,所述第二钢绳(4)贯穿所述封头(3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311)经ー连接管(30)连接于ー顶柄(32),所述第二钢绳(4)依次贯穿所述连接管(30)及所述顶柄(32)后再连接到所述第二液压绞车(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铁(35)内置或外置于所述容纳筒(3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掏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31)的筒壁设置有多个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掏淤器,配合管道疏通车用于疏通地下排污管道。掏淤器包括带有一开口的容纳筒,容纳筒上设置有一配重铁,容纳筒的开口处设置有越坎部件。越坎部件包括弧形的端壁,端壁沿着配重铁对称设置,且端壁所在的平面与配重铁的中心线形成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掏淤器设置的越坎部件不会使得掏淤器搁置于地下排污管道相邻水泥管的沟坎处,从而使得掏淤器顺利穿过地下排污管道,进而有利于疏通工作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E03F7/10GK202416554SQ2011204739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4日
发明者王新伟, 甘俊 申请人:湖南奇思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