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842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2220立方,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平衡,加之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利用和严重浪费等等,使得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园林行业,水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不仅要用于花草树木的灌溉,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水来保持温室内的湿度,二雨水资源作为可利用的潜在资源,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屋面是建筑中最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便于收集利用,是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雨水利用充分、易于收集、有利于推广普及的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屋顶的雨槽,与所述雨槽相连接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的出口处设置在雨水收集渠上方,所述雨水收集渠连接到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有水泵。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渠的底面为斜面,靠近建筑墙壁一侧为高端。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渠整体沿程有一定坡度,与所述雨水收集池的连接处为坡度最低处。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雨水过滤区、沉淀区和雨水储存区,所述沉淀区和雨水储存区之间设置有雨水过滤区。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为预制混凝土盖板,所述盖板上预留至少两处下井口。进一步,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内,且离所述雨水收集池底部有一定高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雨水利用充分、易于收集、有利于推广普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屋顶2、雨槽3、雨水管4、雨水收集渠5、雨水收集池6、墙壁[0016]7、沉淀区 8、雨水过滤区9、雨水储存区10、盖板11、井口12、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建筑屋顶I的雨槽2,与所述雨槽2相连接的雨水管3,所述雨水管3的出口处设置在雨水收集渠4上方,所述雨水收集渠4连接到雨水收集池5,可以作为花木灌溉用水,也可以作为湿帘系统水源,所述雨水收集渠4的底面为斜面,靠近建筑墙壁6 —侧为高端,所述雨水收集渠4整体沿程有一定坡度,与所述雨水收集池5的连接处为坡度最低处,将雨水收集并输送到雨水收集池5内。所述雨水收集池5包括雨水过滤区8、沉淀区7和雨水储存区9,所述沉淀区7和雨水储存区9之间设置有雨水过滤区8,雨水过滤区8和沉淀区7用于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和·沉淀水中泥沙。所述雨水收集池5的顶部为预制混凝土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预留至少两处下井Π 11。所述雨水收集池5内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5内,离底部一定高度,将雨水收集池5内的水通过建筑室内道路一侧预埋的热镀锌钢管,输送到温室中,预埋主管做防腐处理,采用内螺丝连接,在输送到每一个温室中,预留出水口,出水管也是热镀锌管道,配置铜球阀。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建筑屋顶的雨槽,与所述雨槽相连接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的出口处设置在雨水收集渠上方,所述雨水收集渠连接到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有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渠的底面为斜面,靠近建筑墙壁一侧为高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渠整体沿程有一定坡度,与所述雨水收集池的连接处为坡度最低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包括雨水过滤区、沉淀区和雨水储存区,所述沉淀区和雨水储存区之间设置有雨水过滤区。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的顶部为预制混凝土盖板,所述盖板上预留至少两处下井口。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雨水收集池内,且离所述雨水收集池底部有一定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屋顶的雨槽,与所述雨槽相连接的雨水管,所述雨水管的出口处设置在雨水收集渠上方,所述雨水收集渠连接到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内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简单、雨水利用充分、易于收集、有利于推广普及。
文档编号E03B3/02GK202672220SQ2012202663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王建华, 徐济柱, 张伟 申请人: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