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3486阅读:1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水道滤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下水道滤网。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学校,学生会经常去水房打水,或者去澡堂洗澡,而在水房或者浴室内,由于学生乱扔杂物或者洗澡产生的废物,经常会出现下水道堵塞的情况,导致废水流不下去,给人们带来麻烦。一般的下水道口,上方通常设有过滤装置,但是过滤装置只设有一层滤网,且滤网直径都一样,而大小杂物都在此流向下水道,一些比滤网直径小的杂物则会流进下水道,时间长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水道滤网,该滤网可以有效解缓解下水道容易堵塞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下水道滤网,其结构包括一个设有上开口的圆柱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筒的上开口也呈圆柱筒状,其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在上开口与圆柱筒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圆柱筒内靠近上开口处设有第一滤网,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滤网,在底部设有第三滤网,且三个滤网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三个滤网上均固定在螺杆上,螺杆横向贯穿圆柱筒壁,在外部通过螺母锁紧;在圆柱筒的上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提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I、由于所述的圆柱筒的上开口呈圆柱筒状,其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在上开口与圆柱筒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凸台,所以在放进下水道口时它可以将滤网卡住,防止滑落。2、由于所述的圆柱筒内靠近上开口处设有第一滤网,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滤网,在底部设有第三滤网,且三个滤网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所以它可以逐级过滤杂物,减少了杂物向下水道的流入量,进而缓解了下水道堵塞的问题。3、由于三个滤网上均固定在螺杆上,螺杆横向贯穿圆柱筒壁,在外部通过螺母锁紧,在圆柱筒的上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提手,所以当杂物堆积过多时,可将滤网提出来,松动螺母,转动滤网,便于清理杂物。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提手,2上开口,3凸台,4第一滤网,5圆柱筒,6第二滤网,7螺母,8第三滤网,9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该种下水道滤网,其结构包括一个设有上开口的圆柱筒5,所述的圆柱筒5的上开口 2也呈圆柱筒状,其直径大于圆柱筒5的直径,在上开口 2与圆柱筒5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凸台3,其作用在于它可以将整个滤网卡住,防止滑落。所述的圆柱筒5内靠近上开口处设有第一滤网4,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滤网6,在底部设有第三滤网8,且三个滤网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可以对杂物逐级过滤,减少杂物流入下水道。三个滤网上分别固定在各自的螺杆9上,螺杆9横向贯穿圆柱筒壁,在外部通过螺母7锁紧;在圆柱筒5的上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提手I。 使用时,可将滤网直接卡在下水道口即可。对滤网进行清理时,可通过提手I将圆柱筒5拉出,分别松动螺母7,通过螺杆9转动滤网,晃动圆柱筒5,则杂物会在滤网与筒壁之间的空隙滑落。
权利要求1.下水道滤网,其结构包括一个设有上开口的圆柱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筒的上开口也呈圆柱筒状,其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在上开口与圆柱筒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圆柱筒内靠近上开口处设有第一滤网,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滤网,在底部设有第三滤网,且三个滤网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三个滤网上均固定在螺杆上,螺杆横向贯穿圆柱筒壁,在外部通过螺母锁紧;在圆柱筒的上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提手。
专利摘要下水道滤网,属于过滤装置,该滤网可以有效解缓解下水道容易堵塞的情况,其结构包括一个设有上开口的圆柱筒,所述的圆柱筒的上开口也呈圆柱筒状,其直径大于圆柱筒的直径,在上开口与圆柱筒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凸台;所述的圆柱筒内靠近上开口处设有第一滤网,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滤网,在底部设有第三滤网,且三个滤网的直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三个滤网上均固定在螺杆上,螺杆横向贯穿圆柱筒壁,在外部通过螺母锁紧;在圆柱筒的上开口处还设有一个提手。该种下水道滤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种下水道。
文档编号E03C1/264GK202718193SQ20122042752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宋宪兵 申请人:宋宪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