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856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码头、船闸用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它具有底盘、柱身及单面挡檐,在底盘上开有若干个锚栓沉孔,单面挡檐顶部开有孔顶,所述柱身及单面挡檐部份为空腔结构,柱身设计标准壁厚为t,则挡檐部份壁厚为0.75t,其特征是:所述柱身空腔为锥形腔,柱身空腔下端口内径Dl=柱身外径D-2t,柱身空腔上端口内径D2=柱身外径D-l.5t;在底盘上开设有空腔,保持底盘空腔的顶面壁厚=t,侧壁厚>t;且在底盘空腔中位于每个锚栓沉孔处设有加强台;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单面挡檐系船柱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产生缩松、缩孔、裂纹等铸造缺陷,材料浪费大等问题,主要用于码头、船闸等地对船只系缆。
【专利说明】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码头、船闸用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

【背景技术】
[0002]单面挡檐系船柱主要用于码头、船闸等地船只系缆,其强度直接涉及到船只的安全性。现有的单面挡檐系船柱参见图1,它具有底盘、柱身及顶部的单面挡檐构成,单面挡檐顶部开有顶孔,底盘上开有6个锚栓沉孔,所述柱身及单面挡檐部份为空腔结构,在现有标准设计中,柱身为等壁厚的筒体结构,其壁厚为标准值t (根据标准GJ-33系船柱通用圆集选定,一般有20、30、35、45、55、60、70、100、125mm等规格),底盘厚度大于柱身壁厚t,而单面挡檐部份的壁厚为0.75t,现有单面系船柱存在的问题是:1.柱身壁厚与底盘厚度相差太大,比值在1: 1.3至1:2.8之间,铸造凝固时,易在柱身与底盘结合部的热结产生裂纹,不符合铸造件“应尽量设计成等壁厚件、以减少热结、降低产生裂纹可能性”的铸造原理;
2.底厚上薄结构形式的铸件在结晶凝固时,会在铸件中上部位产生缩松、缩孔等铸造缺陷;
3.柱身与底盘结合部是系船柱的最大受力部位,此处的铸造热结裂纹是产品的严重隐患,会使系船柱的设计系缆力大打折扣;4.底盘设计较厚,无谓地增大了产品重量,实属浪费;
5.柱身与单面挡檐同样存在厚度差,设计不合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单面挡檐系船柱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产生缩松、缩孔、裂纹等铸造缺陷,材料浪费大等问题,提供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
[0004]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的单面挡檐系船柱进行改进,它具有底盘、柱身及单面挡檐,在底盘上开有若干个锚栓沉孔,单面挡檐顶部开有顶孔,所述柱身及单面挡檐为空腔结构,柱身设计标准壁厚为t,则单面挡檐壁厚为0.75t,其特征是:所述柱身空腔为锥形腔,柱身空腔下端口内径Dl =柱身外径D-2t,柱身空腔上端口内径D2=柱身外径D-1.5t ;在底盘上开设有空腔,保持底盘空腔的顶面壁厚=t,侧壁厚> t ;底盘空腔与柱身空腔的结合处采用大圆弧角过渡,底盘空腔的顶面与侧面采用小圆弧角过渡;且在底盘空腔中位于每个锚栓沉孔处设有加强台。
[0005]本发明中所述底盘空腔的侧壁厚为t一t+5mm,当然适当增厚也是可行的。
[0006]本发明中所述底盘与柱身结合处的圆弧段壁厚为t。
[0007]本发明中系船柱是采用HT250或ZG270— 500铸造而成。
[0008]本发明中所述底盘是圆形或方形结构。
[0009]本发明的强度分析如下:
1.原水运规划设计院技术研究室于1978年编制有《系船柱构件通用设计编制说明》,其中有对系船柱壳体的强度验算;对柱身的强度验算如下:
柱身强度按普通材料力学公式计算。
[0010]一般港口水流速度不大(3-4海里/小时),浪高有限(< I米),故系缆力可视为静力。
[0011]系缆角取最不利角,即在此情况下,柱头产生最在拉应力,柱底产生最大弯曲应力,弯曲点为M。最不利角Θ值的推算(计算图式如图6):
M=PcosΘH Pv=PcosΘ σ = Pv/F + M/ff = PsinΘ/F + PcosθH/ff 将上式对Θ进行一次微分:
/,( Θ) = PcosΘ/F - PsinΘH/W 令广(Θ) = 0,即得:
Θ= arc tg(W/FH)
上式中:Θ—最不利角;W—柱身截面系数;F—柱身下部截面积;H—柱身闻度。
[0012]由上式计算可知,Θ角仅与结构尺寸(W柱身截面系数、F柱身下部截面积、H柱身高度)有关而与系缆力大小无关。据计算,各种系船柱壳体的Θ值均小于载荷规范规定的垂直角β=15° (见表一)。实测数据表明,艏艉缆及倒缆的垂直角β在0°?10°范围内出现的概率最多。因此,柱身强度按Θ角计算是合理的。
[0013]表一:
1............-.....................................1.....................................................................T...................................1.......................................................................................................................................................................................................1........................................................................1
W SvT ?I
I 5)if.::c-?UOO巧 C.1C-CC' ;|
0 ^ in ii
ft 最不躬f I ir:先;:; i*r ? | *v i1: r:-? r.!.? ;rr::片 vt?;;- s | u' w::;? j
tt H\w 1.-? I f—.*?*I!
特T 1- T-tf* 1:1「一一:: ———\
;1-::.2.:, - y-r ? ^ I 1:1V I '
iff ajf I丨丨1.L,,_,...1._J_JLi_4?_JJ_.^L._- -L-_L_J
2.新型系船柱壳体相对于老式系船柱壳体,未改变柱身高度H,壳体最大弯曲应力点M处的有效壁厚t亦未改变,即柱身下部截面积F也未改变;因此,新型系船柱壳体的系缆力不小于老式壳体的系缆力。
[0014]本发明的优点是:
1.几何结构更合理
如图6所示,整个柱体基本是一个近似等壁厚结构,稍有差别处采用逐变过渡连接,符合铸造件“应尽量设计成等壁厚件、以减少热结、降低产生裂纹可能性”的原理。
[0015]虽然底盘安装锚栓的螺孔处和靠近底盘最外径处的厚度比基本壁厚t多了 5mm,但仅多5mm由此引起产生铸造热结的可能性较小。
[0016]柱身底部厚度按还原老式柱身基本厚度t生产,从底部开始,柱身内径逐步增大,壁厚由t逐渐减小到柱头处为0.75t,与柱顶挡檐壁厚0.75t 一致;这样的结构,在柱身与柱顶的直角结合处亦可避免热结裂纹的产生。
[0017]类似系船柱壳体形状的这类铸件,一般都采用的是底铸工艺。新型系船柱壳体底部略厚一点、上部稍稍变薄,总体接近于等壁厚结构,在结晶凝固时,基本可以达到由上而下顺序凝固,将会使铸件上下部分的晶相品质基本一致,较为理想。
[0018]2.强度得到提高
由上述可知:铸造热结裂纹产生的可能性降低了,结晶凝固顺序优化了,整体晶相品质也趋于一致;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铸件力学性能的提高,可以达到提高系缆力的效果。
[0019]3.可以借助柱身中心及底盘空腔灌入的混凝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系缆力。
[0020]4.适当提高铸件材质牌号,增大了抗拉强度
本发明可选取的材质牌号为:铸铁HT250、铸钢ZG270-500。
[0021]老式系船柱壳体选用的材质牌号铸铁为HT20-40、铸钢为ZG25,这些老国标材质牌号都已作废,HT200、ZG25在新国标中分别相当于HT200、ZG230-450。
[0022]灰铸铁件的新国标是GB/T9439-2010,在新国标中,灰铸铁件共有HT100、HT150、HT200、HT225、HT250、HT275、HT300、HT350 等八个牌号,HT200 (老牌号 HT20-40)是属于较低端的,以当今的铸造熔炼技术,生产牌号为HT250产品相比于HT200牌号的产品并没有增加多少难度和成本。
[0023]工程用铸造碳钢件的新国标是GB/T11352-1989,在新国标中,工程用铸钢共有 ZG200-400、ZG230-450、ZG270-500、ZG310-570、ZG340-640 等五个牌号,其中的ZG230-450(老牌号ZG25)同样属于较低端牌号。因其含碳量较低、流动性不好,产品的优质率往往没有ZG270-550高,又因含碳量低,对炼钢所需的废钢也有要求,生产成本也就相应要高。
[0024]进一步提高壳体材质牌号,也不会增大多少成本,但考虑到系船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外力强力撞击或大幅过载,此时,应牺牲系船柱壳体,而不应让锚栓发生毁损,以方利于修复。因此,经过综合验算,新壳体只是将材质牌号适当提高了一个档次。
[0025]牌号改为HT250和ZG270-500后,不仅使系船柱壳体的机械强度得以提高,对于铸钢壳体,还能提高产品优质率、适当降低成本。
[0026]5.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比老式系船柱减少了部分弊端无益部分,经计算,铸铁材质的壳体可以减轻重量28%左右、铸钢材质的壳体可以减轻重量25%左右,虽然因铸造模型的改变,稍稍增大了制造成本,但经综合测算与实际生产检验,总体成本仍可降低20%以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现有单面挡檐系船柱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受力分析图。
[0028]图中:1—底盘,2—锚栓沉孔,3—柱身,4一单面挡檐,5—顶孔,6—加强台,7—底盘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见图2— 5,本发明具有底盘1、柱身3及单面挡檐4,在底盘I上开有若干个锚栓沉孔2,单面挡檐4顶部开有顶孔5,所述柱身3及单面挡檐4为空腔结构,柱身3设计标准壁厚为t=30mm,则单面挡檐4壁厚tl为22.5mm,特别是:所述柱身3空腔为锥形腔,柱身3空腔下端口内径Dl= 250-60=190mm (柱身外径D由标准可查为250mm),柱身3空腔上端口内径D2=250-45=205mm ;在底盘I上开设有空腔,保持底盘空腔7的顶面壁厚t3=30mm,侧壁厚t2=30— 35mm,具体为35mm。底盘空腔7与柱身空腔的结合处采用大圆弧角过渡,底盘空腔7的顶面与侧面采用小圆弧角过渡;且在底盘空腔7中位于每个锚栓沉孔2处设有加强台6。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I与柱身3结合处的圆弧段壁厚t4=30mm。
[0031]本发明中的柱身标准壁厚t,外径D等其它部位尺寸均按标准设计。在Dl、D2、tl、t2、t3、t4按本发明设计方案确定外,系船柱的其它尺寸可按标准进行系列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具有底盘、柱身及单面挡檐,在底盘上开有若干个锚栓沉孔,单面挡檐顶部开有顶孔,所述柱身及单面挡檐为空腔结构,柱身设计标准壁厚为t,则挡檐部份壁厚为0.75t,其特征是:所述柱身空腔为锥形腔,柱身空腔下端口内径Dl=柱身外径D-2t,柱身空腔上端口内径D2=柱身外径D-1.5t ;在底盘上开设有空腔,保持底盘空腔的顶面壁厚=t,侧壁厚;底盘空腔与柱身空腔的结合处采用大圆弧角过渡,底盘空腔的顶面与侧面采用小圆弧角过渡;且在底盘空腔中位于每个锚栓沉孔处设有加强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其特征是:所述底盘空腔的侧壁厚为t—t+5mn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其特征是:所述底盘与柱身结合处的圆弧段壁厚为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其特征是:系船柱是采用HT250或ZG270— 500铸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单面挡檐系船柱,其特征是:所述底盘是圆形或方形结构。
【文档编号】E02B3/24GK104213541SQ20131020479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9日
【发明者】方向明, 陈绪宇 申请人:黄石昂泰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