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跌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658阅读:90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跌水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跌水井。包括有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进水洞口,第二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过水洞,第三跌水井的底部设有排水管,第一跌水井通过进水洞口与室外雨水沟相通,且进水洞口上设有格栅,第二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一跌水井相通,第三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二跌水井相通,跌水井井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前室外雨水沟汇集地面雨水,通过入口格栅分隔较大的杂物,雨水通过进水洞口排入第一级跌水井;沿着钢筋混凝土井壁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二级跌水井,同样再次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三级跌水井,最后通过跌水井底部设置的排水管排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造价更经济,产品组装简单的跌水井。
【专利说明】一种跌水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跌水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跌水高度超过6.0m的新型跌水井,属于跌水井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经常需利用跌水井来解决不同高差地面雨水的重力流排水的消能问题。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2006第4.5.2条规定:跌水井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 ;管径为30(T6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宜大于4m。跌水方式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600_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按此规定,单个普通跌水井只能解决6m以内的跌水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偶尔会碰到跌水高度超过6m的情况,在地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串联设置若干个跌水井的方式解决(跌水超过6m跌水井结构需重新设计,较浪费;检修口在地面检修不方便)。但如果地形、空间条件不允许,无法串联设置跌水井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跌水高度超过6m以上重力型排水的消能问题则成为一个难题。
[0003]现有跌水井根据跌水方式不同,可分为竖管式跌水井和竖槽式跌水井;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砖砌跌水井和混凝土跌水井;根据井筒形式不同,可分为收口式跌水井和盖板式跌水井;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直线内(外)跌跌水井和支线内(外)跌跌水井等等。所有现有跌水井能承受:的最大跌水闻度均不超过6 m。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造价更经济,产品组装简单的跌水井。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方便实用。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跌水井,包括有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进水洞口,第二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过水洞,第三跌水井的底部设有排水管,第一跌水井通过进水洞口与室外雨水沟相通,且进水洞口上设有格栅,第二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一跌水井相通,第三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二跌水井相通,跌水井井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前室外雨水沟汇集地面雨水,通过入口格栅分隔较大的杂物,雨水通过进水洞口排入第一级跌水井;沿着钢筋混凝土井壁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二级跌水井,同样再次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三级跌水井,最后通过跌水井底部设置的排水管排走。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突破现有跌水井跌水高度不能超过6m的限制,解决跌水高度超过6m以上,且地形、空间条件不允许串联设置跌水井的情况下的重力流排水的消能问题。从此,单个跌水井可解决狭窄空间任何高度的跌水消能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安全可靠、不增加跌水井占地面积的前提下,既不违反规范又突破了规范对跌水高度的限制,有效的解决了室外排水系统任何高度的跌水消能问题,对复杂地形下的室外排水系统的跌水消能扫清了技术障碍,从而能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本实用新型跌水井采用三级跌水,每级跌水高差控制在4m以内,可解决总跌差为3?12m的跌水消能问题;如总跌差更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若干级跌水即可。
[0007]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B剖视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图。
[00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
[001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跌水井,包括有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进水洞口 3,第二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过水洞7,第三跌水井的底部设有排水管10,第一跌水井通过进水洞口 3与室外雨水沟I相通,且进水洞口 3上设有格栅2,第二跌水井通过过水洞7与第一跌水井相通,第三跌水井通过过水洞7与第二跌水井相通,跌水井井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前室外雨水沟I汇集地面雨水,通过入口格栅2分隔较大的杂物,雨水通过进水洞口 3排入第一级跌水井;沿着钢筋混凝土井壁5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8导向并通过过水洞7进入第二级跌水井,同样再次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8导向并通过过水洞7进入第三级跌水井,最后通过跌水井底部设置的排水管10排走。上述室外雨水沟I是砖石或混凝土结构,设于室外地面,收集室外地表雨水径流,沟内有排水坡度,坡向跌水井入口。上述格栅2是采用铸铁或不锈钢材质,栅间距10mm,分隔水中较大的杂质,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跌水井造成堵塞。上述进水洞口 3是混凝土结构,室外雨水沟收集的雨水径流进入跌水井的入口。
[0015]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都设有爬梯6。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的井壁5都设有导流槽8。上述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检修盖板4。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的井壁5都设有检修口 9。本实施例中,上述爬梯6是钢爬梯。上述检修口 9的大小是700x700。上述成品检修盖板(检修口)4是铸铁或复合材质成品井盖,根据是否过车选用重型(过车)或轻型(不过车),平时盖住检修口,检修时可打开。
[0016]上述钢筋混凝土井壁5是钢筋混凝土材质,跌水井的围护结构。上述钢爬梯6是不锈钢材质,检修时上下跌水井时使用。上述过水洞7是排水从上级跌水井跌下来后进入下一级跌水井的入口。上述导流槽8是钢筋混凝土材质,对跌水走向进行导流,使跌水从上一级跌水井进入下一级跌水井。上述700x700检修口 9是跌水井堵塞时检修入口,平时用金属或木质盖板锁上。上述排水管10是HDPE双壁波纹管或柔性机制铸铁管材质,对跌水井底部排水进行排除。
[0017]本实用新型是对常规跌水井进行改造,将三个跌水井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在不增加面积的前提下形成在竖向三级跌水,相当于将平面串联设置跌水井的方式改良为在竖向串联设置;每级跌水高差均控制在1000?4000mm之间,满足了规范对跌水高差的要求,可适用于总跌水高度在3000?12000mm情况;如跌水高差超过12m,可按此做法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若干级跌水即可。如此可解决各种高差的跌水消能问题。第一级跌水井的检修口设在地面,更深的第二级、第三级检修口设在跌水井的侧壁,更方便检修。
[0018]本实用新型跌水井井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前室外雨水沟I汇集地面雨水,通过入口格栅2分隔较大的杂物,雨水通过进水洞口 3排入第一级跌水井;沿着钢筋混凝土井壁5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8导向过水洞7进入第二级跌水井,同样再次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8导向过水洞7进入第三级跌水井,最后通过跌水井底部设置的排水管10排走。
[0019]检修时,可打开成品检修盖板(检修口)4进入第一级跌水井;通过700x700检修口9也可进入各级跌水井,并沿着钢爬梯6到达各级跌水井底部进行检修。
【权利要求】
1.一种跌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进水洞口,第二跌水井的顶部设有过水洞,第三跌水井的底部设有排水管,第一跌水井通过进水洞口与室外雨水沟相通,且进水洞口上设有格栅,第二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一跌水井相通,第三跌水井通过过水洞与第二跌水井相通,跌水井井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跌水前室外雨水沟汇集地面雨水,通过入口格栅分隔较大的杂物,雨水通过进水洞口排入第一级跌水井;沿着钢筋混凝土井壁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二级跌水井,同样再次跌水消能后通过导流槽导向并通过过水洞进入第三级跌水井,最后通过跌水井底部设置的排水管排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都设有爬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的井壁都设有导流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跌水井的顶部设有检修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跌水井、第二跌水井、第三跌水井的井壁都设有检修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爬梯是钢爬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跌水井,其特征在于上述检修口的大小是700x700。
【文档编号】E03F5/04GK204185934SQ201420172314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深圳市欧博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