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111阅读:1647来源:国知局
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包括建筑在拦河建筑物下游侧的导流墙本体;导流墙本体自首端至末端分为实体墙段和透水墙段,透水墙段的导流墙本体自下而上开设有多排透水孔,透水墙段起始为疏孔区,下段为密孔区,透水孔每列的孔距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减小,透水孔行距均匀布置,每个透水孔的轴线自导流墙本体内侧至外侧朝着顺水流方向平面倾斜。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利用透水孔侧向分流,使得导流墙本体外侧静水区产生渐变流动水体,改变了导流墙本体末端水流突然扩散的边界环境。主流区与静水区水动能渐近变化,渐变水流压迫主流扩散,从而达到导流墙本体末端横向水流和回旋涡流消失或减弱的目的。
【专利说明】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拦河建筑物下游侧导流墙,尤其是涉及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水利水电拦河建筑物工程局开泄流与天然河道水面衔接的问题,包括防横向折冲、涡流、冲淘、消能等,一直被国内外相关研究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关注。通常,在建筑物下游的泄流区出口侧布置导流墙,促成水流的良好输送,引导水流下泄,使水流逐渐均匀扩散不致发生回流、漩涡或横流,以免冲淘河床、岸坡。导流墙设计的合理性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经济至关重要。目前,拦河建筑物下游侧导流墙末端水流扩散基本无控制措施,出墙水流折冲、静水区回旋时有发生,对河床稳定及建筑物安全有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实现动水区向静水区渐变过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包括建筑在拦河建筑物下游侧的导流墙本体;所述导流墙本体自首端至末端分为实体墙段和透水墙段,所述透水墙段的导流墙本体自下而上开设有多排透水孔,透水墙段起始为疏孔区,下段为密孔区,透水孔每列的孔距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减小,透水孔行距均匀布置,每个透水孔的轴线自导流墙本体内侧至外侧朝着顺水流方向平面倾斜。
[0006]所述多排透水孔的最上一排位于透水墙段的中部。
[0007]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自下而上开设在所述透水墙段墙体上的多排透水孔,并将每列透水孔的孔距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减小布置,利用透水孔侧向分流,使得导流墙本体外侧静水区产生渐变流动水体,改变了导流墙本体末端水流突然扩散的边界环境。主流区与静水区水动能渐近变化,渐变水流压迫主流扩散,从而达到导流墙本体末端横向水流和回旋涡流消失或减弱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包括建筑在拦河建筑物下游侧的导流墙本体;所述导流墙本体自首端至末端分为实体墙段I和透水墙段2,所述透水墙段2的导流墙本体自下而上开设有多排透水孔3,所述多排透水孔3的最上一排位于透水墙段2的墙体中部,每列透水孔6的孔距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减小,每个透水孔4的轴线5自导流墙本体内侧至外侧朝着顺水流方向平面倾斜,透水孔4的孔径大小及向顺水流方向的水平倾斜角度视下泄流量和河床自然宽度确定,结合具体工程,可以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来获得最佳参数。
【权利要求】
1.一种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包括建筑在拦河建筑物下游侧的导流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墙本体自首端至末端分为实体墙段和透水墙段,所述透水墙段的导流墙本体自下而上开设有多排透水孔,透水墙段起始为疏孔区,下段为密孔区,透水孔每列孔距沿顺水流方向逐渐减小,透水孔行距均匀布置,每个透水孔的轴线自导流墙本体内侧至外侧朝着顺水流方向平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洞式透水导流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透水孔的最上一排位于透水墙段的中部。
【文档编号】E02B8/06GK204097962SQ201420535801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苏东喜 申请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