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933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无论是住宅开发还是道路、广场、地下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硬化,彻底改变了地表原有的生态,加大了雨水径流,导致雨水资源流失,城市生态系统紊乱,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加剧了城市内涝、雾霾及热岛效应,一旦长时间下雨,下水道如果不能及时、顺利地排掉雨水,就会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在排水洪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包括雨水沉淀池、绿化带和储水箱,所述雨水沉淀池包括池体和盖板,盖板上设有若干渗透孔,池体内设有沉淀腔,沉淀腔底部设有导向块,导向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导向块上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的数量均为两个,均对称的设置在沉淀腔内,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上分别设有一个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底板和过滤板,底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过滤板垂直的设置在底板的斜面上,相邻的两个过滤机构的底板反向设置,上一个底板的底端位于下一个底板的高端上方,与过滤板的底端相接触的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上均分别设有若干透水孔,透水孔与底板相连通;

所述雨水沉淀池通过第一管道与绿化带相连接,通过第二管道与储水箱相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水泵和一个电磁阀。

上述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其中,所述池体上还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通过轴套可旋转的设有四个第一丝杆、四个第二丝杆、四个第三丝杆,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一连接块,四个第一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一承压条外侧,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承压条相连接;第二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二连接块,四个第二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二承压条外侧,第二连接块与第二承压条相连接;第三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三连接块,四个第三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三承压条外侧,第三连接块与第一承压条相连接;

第一丝杆上设有第一从动齿轮,四个第一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首尾相连,第一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四个第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首尾相连,第二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第三丝杆上设有第三从动齿轮,四个第三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三皮带首尾相连,第三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三电机上的第三主动齿轮相啮合。

上述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其中,每个过滤机构中包括3‐5个过滤板。

上述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其中,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1,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2,同一侧的两个第三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3,L1<L2<L3。

上述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结构,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

上述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上分别固定一个限位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下雨时通过雨水沉淀池吸收雨水,通过过滤机构层层过滤后,将干净的水通过管道运输与储水箱或者直接用于对绿化带进行浇灌,以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相结合,在排水洪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当需要对过滤机构进行清理时,只需要打开盖板,并通过相应电机依次带动过滤机构向上升起,取出过滤机构加以清理即可;

本发明使用三层多级过滤,提升了过滤效果,提高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雨水沉淀池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雨水沉淀池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盖板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第三承压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

雨水沉淀池1、绿化带2、储水箱3、池体4、盖板5、渗透孔6、沉淀腔7、导向块8、第一承压条9、第二承压条10、第三承压条11、过滤机构12、底板13、过滤板14、透水孔15、第一管道16、第二管道17、水泵18、电磁阀19、调节腔20、第一丝杆21、第二丝杆22、第三丝杆23、第一连接块24、第二连接块25、第三连接块26、第一从动齿轮27、第一皮带28、第一主动齿轮29、第二从动齿轮30、第二皮带首尾31、第二主动齿轮32、第三从动齿轮33、第三皮带34、第三主动齿轮35。

如图所示一种市政雨水渗透系统,包括雨水沉淀池1、绿化带2和储水箱3,所述雨水沉淀池包括池体4和盖板5,盖板上设有若干渗透孔6,池体内设有沉淀腔7,沉淀腔底部设有导向块8,导向块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导向块上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承压条9、第二承压条10和第三承压条11,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的数量均为两个,均对称的设置在沉淀腔内,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上分别设有一个过滤机构12,过滤机构包括底板13和过滤板14,底板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3个过滤板垂直的设置在底板的斜面上,相邻的两个过滤机构的底板反向设置,上一个底板的底端位于下一个底板的高端上方,与过滤板的底端相接触的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上均分别设有若干透水孔15,透水孔与底板相连通;

所述雨水沉淀池通过第一管道16与绿化带相连接,通过第二管道17与储水箱相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一个水泵18和一个电磁阀19。

所述池体上还设有调节腔20,调节腔内通过轴套可旋转的设有四个第一丝杆21、四个第二丝杆22、四个第三丝杆23,第一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一连接块24,四个第一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一承压条外侧,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承压条相连接;第二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二连接块25,四个第二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二承压条外侧,第二连接块与第二承压条相连接;第三丝杆上通过螺纹配合设有第三连接块26,四个第三丝杆两两对称的设置在两个第三承压条外侧,第三连接块与第一承压条相连接,所述第一承压条、第二承压条和第三承压条的截面形状均为L形结构,分别通过转轴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之间;

第一丝杆上设有第一从动齿轮27,四个第一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皮带28首尾相连,第一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一电机上的第一主动齿轮29相啮合,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二从动齿轮30,四个第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二皮带首尾31相连,第二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二电机上的第二主动齿轮32相啮合,第三丝杆上设有第三从动齿轮33,四个第三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三皮带34首尾相连,第三从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三电机上的第三主动齿轮35相啮合,同一侧的两个第一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1,同一侧的两个第二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2,同一侧的两个第三丝杆之间的距离为L3,L1<L2<L3,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上分别固定一个限位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