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取水口的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043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取水口的防撞结构,适用于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内河取水口保护。属于电厂循环水系统构筑物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内陆电厂工程项目,循环水系统是必须建设的项目。这种循环水系统一般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需要在内河建设取水口取水作为补给水。由于取水口设置在靠近内河航道的位置,因此常常受到失控船舶的碰撞威胁,一方面容易造成取水口损坏,影响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补水,从而影响电厂生产;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船舶损坏。这将会给电厂取水工程及船舶航运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内河水域取水工程,在船舶通行、泊锚较频繁的水区,需要在取水头部外沿设置防撞设施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取水口及通航的安全,一般采用的保护方式是:在取水口头部采用桩群进行防撞保护,桩群防撞设施围绕取水口布置。例如中国专利号2011204450536、2014205413646实用新型专利,其结构特点是在取水口处设置多边形围合式防撞设施,虽然其具有拦污防撞功能,但存在如下缺陷:(1)需要施工的防撞桩较多,整体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高。(2)占用航道面积大,影响船舶航行,存在安全隐患。(3)由该桩群结构对可能碰撞的船舶能量没有消能缓冲功能,使船舶撞击桩群结构时,容易使船舶和桩群结构均受到损坏。(4)防撞桩数量较多、工程费用较高、易于被撞坏,且施工要求高,需要综合性施工队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取水口防撞设施存在整体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及占用航道面积大、容易被撞坏、影响船舶航行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供一种内河取水口的防撞结构,该防撞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及对可能碰撞的船舶能量进行消能缓冲、不易于被撞坏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河取水口的防撞结构,包括取水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取水口位于内河的深水区位置,在取水口的前端及两侧设置至少二个防撞墩,所述防撞墩分布在取水口的前面和两侧或两侧,对取水口形成弧面保护结构或平面保护结构;防撞墩正面与取水口的正面直线距离为1-1.3米、形成对取水口的正面安全保护距离;位于取水口两侧的防撞墩,其内侧与取水口侧面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形成对取水口的侧面安全保护距离;即形成防止船舶从正面、侧面撞击取水口的防撞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进一步的,分布在取水口的前面和两侧或两侧的防撞墩,形成对取水口的半包围结构。进一步的,每个防撞墩包括承台和若干个固定桩,所述承台和固定桩由钢筋混泥土构成,承台内的钢筋与固定桩内的钢筋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承台固定在固定桩的顶部,在承台外缘设有靠船构件,在靠船构件上设有橡胶护舷,构成防撞缓冲结构;在承台上设有航标灯,形成船舶导航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内的钢筋结构由呈M型分布的主钢筋和若干条加强筋构成,该加强筋与主钢筋斜向连接,所述承台的钢筋结构通过主钢筋与固定桩的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使固定桩与承台对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靠船构件由钢筋混泥土固定块构成,该靠船构件的钢筋结构与承台内的钢筋结构连接成一体,使靠船构件与承台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的,承台呈方形,在承台两边各设置防止船舶撞击受损的削角。进一步的,位于取水口两侧的防撞墩,该防撞墩的中心位于取水口中心线上,与取水口外侧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进一步的,固定桩由六根Φ325钢管桩构成,承台为0.8m厚的钢筋混泥土,航标灯的高度为1.5m。进一步的,固定桩的桩基端点不超越承台的前沿线;承台的顶部高程等高于最高通航水位。进一步的,固定桩的钢管桩为直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00kN;钢管桩采用Q345B钢材;每个防撞墩的规格为长3.6m、宽2.2m、厚0.8m,橡胶护舷规格为D200X2000,削角的规格为350x60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取水口的前端及两侧设置至少二个防撞墩,所述防撞墩分布在取水口的前面和两侧或两侧,对取水口形成弧面保护结构或平面保护结构;防撞墩正面与取水口的正面直线距离为1-1.3米、形成对取水口的正面安全保护距离;位于取水口两侧的防撞墩,其内侧与取水口侧面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形成对取水口的侧面安全保护距离;即形成防止船舶从正面、侧面撞击取水口的防撞墩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取水口防撞设施存在整体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高及占用航道面积大、容易被撞坏、影响船舶航行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及对可能碰撞的船舶能量进行消能缓冲、不易于被撞坏的有益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墩高于多年河流的平均潮位,该防撞墩包括承台和固定承台的一个或多个固定桩,承台和固定桩均由混泥土钢筋制作而成,承台内的钢筋与固定桩内的钢筋相互连接,承台的混泥土通过现浇与固定桩结合成一体,使承台固定在固定桩顶部,承台外侧预设有靠船构件,在靠船构件上设有橡胶护舷,承台顶部设有航标灯。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实用性强,对可能碰撞的船舶能量进行消能缓冲,使船舶撞击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船舶和防撞墩碰撞时容易受损,同时使船舶不能直接撞击取水口,保障取水口的安全。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防撞墩用于防止船舶顺逆航行撞向取水口,所述防撞墩设有橡胶护舷的一侧位于取水口的外侧,使取水口位于两侧承台水平线内,以防止船舶航行摆动时撞向取水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墩不但不影响航道通航,还不占用航道范围,且采用防撞墩少,施工要求不高,无需要综合性施工队伍,可有效降低工程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取水口防撞墩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墩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墩的钢筋分布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内河取水口的防撞结构,包括取水口6,所述取水口6位于内河的深水区位置,在取水口6的前端及两侧设置至少二个防撞墩7,所述防撞墩7分布在取水口6的两侧,对取水口6形成平面保护结构;位于取水口6两侧的防撞墩7,其内侧与取水口6侧面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形成对取水口的侧面安全保护距离;即形成防止船舶侧面撞击取水口6的防撞墩结构。实施中,位于取水口6两侧的防撞墩7,该防撞墩7的中心位于取水口6中心线上,与取水口6外侧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每个防撞墩7包括承台1和若干个固定桩2,所述承台1和固定桩2由钢筋混泥土构成,承台1内的钢筋与固定桩2内的钢筋相互连接成一体结构;承台1的混泥土通过现浇与固定桩2结合成一体,使承台1固定在固定桩2顶部,承台1固定在固定桩2的顶部,在承台1外缘设有靠船构件3,该靠船构件3由钢筋混泥土固定块构成,该靠船构件3的钢筋结构与承台1内的钢筋结构连接成一体,使靠船构件3与承台1为一体成型结构。在靠船构件3上设有橡胶护舷4,构成防撞缓冲结构;在承台1上设有航标灯5,形成船舶导航结构。所述承台1呈方形,在承台1两边各设置防止船舶撞击受损的削角12,承台1内的钢筋结构由呈M型分布的主钢筋13和若干条加强筋14构成,该加强筋14与主钢筋13斜向连接,所述承台1的钢筋结构通过主钢筋13与固定桩2的钢筋结构连接固定,使固定桩2与承台1无缝对接形成一体式结构,这样不但可保障承台1的稳定性,还能避免钢筋连接受潮而腐蚀。所述的固定桩2由六根Φ325钢管桩构成,具体是,固定桩2的钢管桩为直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00kN;钢管桩采用Q345B钢材;每个防撞墩7的规格为长3.6m、宽2.2m、厚0.8m,橡胶护舷4规格为D200X2000,削角12的规格为350x600。固定桩2的桩基端点不超越承台1的前沿线;承台1的顶部高程等高于最高通航水位,所述承台1为0.8m厚的钢筋混泥土,航标灯5的高度为1.5m。本实施例应用在黄海附近的电厂循环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该应用实例具有如下结构及布置特点:关于防撞墩平面布置:首先修建取排水口、船台滑道、水泵房河设置趸船等,均不得占用规划航道。防撞墩设置在取水头部前端1.20m、两侧4.01m处,距离堤岸约34.31m;距离下游广珠铁路桥约36.85m;距离南水河水道航槽边线约9.82m,防撞墩的平面布置是合理的。工程所在航段水深约为2~3m,防撞设施顶部高程等高于最高通航水位,即为黄海高程2.646m。关于工程处设计通航水位:工程所在航道通过下游水闸与崖门出海航道相连入黄茅海,上游通过南水运河、南水沥于南水河口与鸡啼门水道相连,取水口位置与鸡啼门水道相距约15km。崖门出海航道最低通航水位为黄海高程-1.438m,鸡啼门水道最低通航水位为黄海高程-0.734m,工程下游水闸最低通航水位为黄海高程0.39m。由于工程所在河段受水闸控制,属于综合利用区域,根据《内河通航标准》中的6.3.2.2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应根据综合利用的要求并结合本标准第6.2.2条的规定确定,故建议取鸡啼门水道最低通航水位的黄海高程-0.734m为工程处的最低通航水位。取鸡啼门水道最高通航水位的黄海高程2.646m为工程处的最高通航水位。设计通航低水位取黄海高程-1.42m是合理的。关于防撞墩布置设计:防撞墩按Ⅷ级航道防撞能力进行设计,船舶通航吨位为30吨级。为了避免对新建取水口6的碰撞,在取水头6前端1.20m、两侧4.01m处各设置一个防撞墩7,每个防撞墩7由6根Φ325钢管桩、桩顶0.8m厚的承台1及承台1上1.5m高的航标灯5组成,桩基端点不超越承台前沿线。防撞设施顶部高程高于最高通航水位,即为黄海高程2.646m。桩顶标高为黄海高程1.946m,桩底标高为黄海高程-41.65m。钢管桩为直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00kN。钢管桩和加强钢板材质采用Q345B钢材(16Mn)。所述每个防撞墩的承台1长3.6m、宽2.2m、厚0.8m,为防止船舶撞击时对防撞墩产生破坏,每个防撞墩前端各设一个D200*200*2000橡胶护舷;为防止船舶撞击时对船体产生破坏,承台1前端两侧设削角350*600。具体实施例2:本具体实施例2的技术特点是:在取水口6的前端及两侧设置至少二个防撞墩7,所述防撞墩7分布在取水口6的前面和两侧,对取水口6形成弧面保护结构,分布在取水口6的前面和两侧的防撞墩7,形成对取水口6的半包围结构;防撞墩7正面与取水口6的正面直线距离为1-1.3米、形成对取水口的正面安全保护距离;位于取水口6两侧的防撞墩7,其内侧与取水口6侧面的直线距离为3.5-4.5米,形成对取水口的侧面安全保护距离;即形成防止船舶从正面、侧面撞击取水口6的防撞墩结构。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