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水管及其构成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05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排水管及其构成的排水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排水管及其构成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排水方法”专利号:ZL97115515.1,及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排水管及其构成的排水系统”,专利号:ZL201520331716.X,根据专利描述所生产出防排水产品“毛细透排水带/板”目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大型防排水领域。其作用在于利用该产品抗淤堵功能和“毛细力、虹吸力”将土壤中水流倒吸于产品所开设的若干毛细孔槽内,利用安装的高度落差水流在虹吸力作用下通过纵向毛细孔槽倒入横向或纵向排水管内排出,完成水流的收集、排放工作。即“毛细透排水带/板”产品需与集水管组成集排水系统,才能完成水流的收集、输送、排放。

然而现有的排水管生产、安装效率低,管体表面包覆毛细透排水带/板用量多,成本高(因为是将毛细透排水带/板的端部插入到了管体内部),安装效率低(将毛细透排水带/板插入管体内部难度高,费时),收集的水流径流增大,排水速度低(水流从毛细透排水带/板的毛细孔端部流出,由于在管体内部还有一段毛细透排水带/板,故而增加了径流距离),故而现有的排水管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水管及其构成的排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排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沿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导水孔,包覆于管体外壁且两端位于导水孔两侧的毛细透排水带/板,以及设置于管体外壁并位于导水孔处用于固定毛细透排水带/板的固定压板,该固定压板横截面的宽度不小于导水孔的槽口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透排水带/板的两侧端部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的宽度小于固定压板横截面的宽度。

再进一步地,所有的导水排列成“一”字型、“二”字型、“三”字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压板通过螺钉、铆钉、螺栓、钉子、销轴或螺杆固定于管体上。

另外,所述毛细透排水带/板的毛细孔端部位于导水孔两侧。

一种新型排水管构成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与排水管一端端部相连并用于密封排水管该端面的管帽;所述管帽包括塞入管体端部的内塞件,以及与内塞件相连且位于管体外部的封头;或,所述管帽包括套于管体外壁的外套管,该外套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该管帽的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排水管的联接头。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联接头包括两端分别塞入相邻排水管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部外壁设有环状且凸起的分隔件;或,所述联接头包括两端分别套于相邻排水管外的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内壁用于分隔相连排水管端部的阻隔环,该套管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联接头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中部外壁设有凸起的分隔件;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部分别插入三个排水管的管口内。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联接头包括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部外壁设有凸起的分隔件;所述四通管的四个端部分别插入四个排水管的管口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毛细透排水带/板包覆于排水管上,且毛细透排水带/板端部靠近排水管上的导水孔,而未插入导水孔内,这样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节省了毛细透排水带/板用量,降低了材料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毛细透排水带/板能够将水引流到导水孔处,然后水自然流入管体内部,通过管体端部排出,效率极高。

(3)本实用新型在导水孔处设置了固定压板,固定压板能够将毛细透排水带/板固定于管体外表面,同时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固定压板还能够提高了导水孔处管体的强度;另外,管体仅仅是开了若干个孔,强度依然较高,加配合固定压板,避免了排水管整体强度下降的缺陷,有效的提高了排水管整体的抗压、抗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管体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管体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管体的俯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管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中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管体,2-导水孔,3-固定压板,4-毛细透排水带/板,5-管帽,6-内塞件,7-封头,8-联接头,9-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13所示,一种新型排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沿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导水孔2,包覆于管体外壁且两端位于导水孔两侧的毛细透排水带/板4,以及设置于管体外壁并位于导水孔处用于固定毛细透排水带/板的固定压板3,该固定压板横截面的宽度不小于导水孔的槽口宽度。其中,所有导水孔呈“一”字排列。

所述固定压板位于管体外壁上,且位于导水孔上方,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和固定压板为合成树脂材料或其他材料挤出或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将毛细透排水带/板包覆于管体外壁,使毛细透排水带/板与管体外壁紧密接触,然后通过固定压板将毛细透排水带/板进行固定,使其牢牢的固定于管体外壁,且毛细透排水带/板的毛细孔端部位于导水孔两侧,这样毛细透排水带/板内的水会自动从端部流到导水孔处,然后进入管体,排水效率极高。

其中,所述固定压板通过螺钉、铆钉、螺栓、钉子、销轴或螺杆固定于管体上。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轻松的将固定板固定在管体,而且能够将毛细透排水带/板压紧。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毛细头排水带/板的端部边缘离导水孔边缘的距离≤2cm。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给从毛细透排水带/板流出的水预留更多的空间,从而使水能够更快捷的流入管体内,提高了排水效果。

如图2~4所示,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管体可为方形、椭圆形、圆形,然而固定压板的形状则是与管体形状相匹配,从而更好的贴合管体。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沿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导水孔,且所有导水孔排列成两行,呈“二”字型;或者交错设置,然而毛细透排水带/板的端部同样位于导水孔两侧。若为交错设置,那么毛细透排水带/板的端部位于最外侧的导水孔侧边。

实施例3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管体上设有三行以上的导水孔。然而毛细透排水带/板的端部同样位于最外侧导水孔的两侧。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一种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与排水管一端端部相连并用于密封排水管该端面的管帽5;所述管帽包括塞入管体端部的内塞件6,以及与内塞件相连且位于管体外部的封头7。其中,排水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个沿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的导水孔2,包覆于管体外壁且两端位于导水孔两侧的毛细透排水带/板4,以及设置于管体外壁并位于导水孔处用于固定毛细透排水带/板的固定压板3,该固定压板横截面的宽度不小于导水孔的槽口宽度。

如图6所示,该图为管帽的结构示意图,其封头为挡板形式,能够将排水管的管口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排水管内的水从该端流出。由于采用内塞式的管帽,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实现容易,效果也极佳。

当需要多根排水管相互配合排水时,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排水管的联接头8;如图8所示,该图为联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且该联接头为两通接头,具体包括两端分别塞入相邻排水管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部外壁设有分隔件9,该分隔件相对连接管向外凸起;当需要使用时,将连接管插入相应的排水管内即可,而分隔件能够分隔相邻的排水管,同时能够挡住排水管的端部,避免其从联接头处漏水。

如图9所示,则是另一种结构的两通联接头,该联接头的分隔件仅仅是一块,而与图8的分隔件不同,图8是环状的分隔件;而该分隔件是用于分隔相邻排水管上的固定压板。

如图10所示,该联接头同样为两通式,然而与图8的联接头不同在于,该联接头的分隔件不是凸起的,而是套在排水管外壁上,通过连接管外壁与分隔件的内壁能够夹住排水管,值得说明的是,分隔件内部设有挡环,该挡环位于连接管外壁和分隔件内壁之间,从而能够挡住相邻排水管的端部,避免相邻的排水管端部相接处,也能够封挡排水管端部。作为一种优选,上述联接头的分隔件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具体结构如图17所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管帽的封头并不是挡板形式,而是帽子形式,是套在排水管外部的,同时能够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在排水管的端部能够起到一定压紧固定压板的作用,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封头的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联接头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中部外壁设有凸起的分隔件;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部分别插入三个排水管的管口内。本实施例的联接头能够同时连通三根排水管,从而更好的实现排水管之间的连通,该实施例的联接头具体结构如图1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联接头包括四通管,所述四通管中部外壁设有凸起的分隔件;所述四通管的四个端部分别插入四个排水管的管口内。本实施例的联接头能够同时连通四根排水管,从而更好的实现排水管之间的连通,该实施例的联接头具体结构如图12。

实施例8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管帽包括套于管体外壁的外套管,该外套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该管帽的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管帽的密封性,设置一个空腔特意容纳固定压板,确保了管帽与排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实施例9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联接头包括两端分别套于相邻排水管外的套管,以及设置于套管内壁用于分隔相连排水管端部的阻隔环,该套管一侧壁向外突出,形成一个容纳固定压板的空腔。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的提高联接头与排水管之间的密封性和牢固性。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