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冠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2813阅读:1101来源:国知局
预制冠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制冠梁。



背景技术:

设置在基坑周边支护(围护)结构(多为桩和墙)顶部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其作用其一是把所有的桩基连到一起(如钻孔灌注桩,旋挖桩等),防止基坑(竖井)顶部边缘产生坍塌,其二是通过牛腿承担钢支撑(或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水平挤靠力和竖向剪力,冠梁施工时必须凿除桩顶的浮浆等。

现有的冠梁都是现浇,其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开挖沟槽→凿桩头、桩头清理→浇筑冠梁、连梁底部垫层→绑扎冠梁、连梁钢筋→立模板→砼浇注→拆模养护。这种方法施工速度慢,工期长且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先筑冠梁的支护桩施工方法[申请号:201310491046.3],包括:步骤一,在地面测量放线冠梁位置及标高,开挖冠梁基础沟槽后在梁底铺设砼垫层,在冠梁沟槽内放置圆柱状可拆卸活动钢模板;步骤二,测量定位高压旋喷桩位置,安装固定PVC管或钢管;步骤三,安装固定冠梁钢筋并做冠梁侧模,浇筑冠梁砼,冠梁成型拆模后,在冠梁预留洞口开始冲孔灌注桩施工,在浇筑桩混凝土时浇到冠梁底部位置停止浇筑,待混凝土凝固后,在冠梁的洞口内浇筑比冠梁混凝土标号高一等级的混凝土;为提高桩体与冠梁整体强度,后浇混凝土内可加微膨胀剂;步骤四,待灌注支护桩成桩后便可在冠梁上预留的PVC管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上述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杜绝了安全隐患。但是,其操作方法还是采用现浇,在施工进度及质量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制冠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冠梁,包括冠梁本体,所述的冠梁本体呈条状并能压设在预制构件上,冠梁本体上设有现浇孔且当冠梁本体压设在预制构件上时,所述的现浇孔位于预制构件的端面上方且预制构件能通过现浇孔与冠梁本体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所述的现浇孔贯穿冠梁本体,且现浇孔的横截面呈T字型。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所述的冠梁本体的两端设有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靠近时能使两个冠梁本体连接的连接机构。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位于冠梁本体一端的凹进部及位于冠梁本体另一端的凸出部,所述的凹进部和凸出部的形状、大小相配适,当凸出部插入到凹进部中时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形成卡接配合。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沿冠梁本体的轴向设置的若干冠梁主筋,且冠梁主筋的两端延伸出冠梁本体外,冠梁主筋的两端设有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相互靠近时能使两个冠梁本体上的冠梁主筋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弯钩,所述的连接弯钩由冠梁主筋的延伸出冠梁本体外的端部弯折后形成。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冠梁主筋一端的连接螺纹部,及位于冠梁主筋另一端且与冠梁主筋卡接的旋转螺母。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旋转螺母上设有灌浆孔。

在上述的预制冠梁中,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冠梁主筋一端及与冠梁主筋螺接的连接螺栓,及位于冠梁主筋另一端且与冠梁主筋卡接的旋转螺母。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与地下的预制构件连接时,无需在已经制作施工弯折的桩顶上进行破碎并露出锚固钢筋后与现浇的冠梁进行钢棒连接,只需要通过现浇孔浇筑混凝土即可实现牢固的连接,从而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2、预制冠梁之间的轴向通过连接机构连接,非常方便,现场施工时方便冠梁的长度调节。

3、由于冠梁采用预制,其质量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障,冠梁与地下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4、实现了预制件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摆脱了现有技术需要现浇冠梁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较少工期并较少环境污染。

5、冠梁本体与预制构件通过张拉主筋连接为一体结构,从而再次提高了冠梁本体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处放大图;

图7是图4的B处放大图;

图8是图5的C处放大图;

图9是冠梁本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1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2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3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4是冠梁本体与预制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5是冠梁本体与预制构件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6是冠梁本体与预制构件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7是冠梁本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8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19是冠梁本体的另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图20是棒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冠梁本体1、现浇孔2、小孔2a、大孔2b、连接机构3、凹进部4、凸出部5、冠梁主筋6、连接组件7、连接弯钩7a、连接螺纹部7b、旋转螺母7c、卡台7d、连接螺栓7e、灌浆孔7f、预制构件8、棒材组件9、构件主筋10、棒材本体11、螺接部12、连接螺母13、延伸段14、张拉主筋15、预制张拉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预制冠梁,包括冠梁本体1,所述的冠梁本体1呈条状并能压设在预制构件上,冠梁本体1上设有现浇孔2且当冠梁本体1压设在预制构件上时,所述的现浇孔2位于预制构件的端面上方且预制构件能通过现浇孔2与冠梁本体1固定连接。

结合图3所示,现浇孔2贯穿冠梁本体1,且现浇孔2的横截面呈T字型,也就是说,现浇孔2靠近预制构件的一端的为小孔2a,远离预制构件的一端为大孔2b,小孔2a和大孔2b组成T型结构,当预制构件与小孔2a连接后,预制构件可以通过连接件等结构与冠梁的大孔2b实现连接,在现浇孔2中灌入混凝土凝固的混凝土在T字型的现浇孔2中得到支撑,从而提高了预制构件与冠梁本体1的结合强度。

冠梁本体1的两端设有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靠近时能使两个冠梁本体1连接的连接机构3。如图9和图10所示,连接机构3用于两根或多根冠梁本体1的轴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位于冠梁本体1一端的凹进部4及位于冠梁本体1另一端的凸出部5,所述的凹进部4和凸出部5的形状、大小相配适,当凸出部5插入到凹进部4中时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形成卡接配合。

凹进部4和凸出部5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为T型,如图2所述为楔形,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相互结合的形状如条形,半圆形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冠梁本体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或特殊环境等预制呈各种形状,比如图17所示为正六边形,图18所示为矩形,图19所示为凹槽形,但并不限于这些形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预制构件可以是预制桩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冠梁,在于地下的预制构件连接时,无需在已经制作施工弯折的桩顶上进行破碎并露出锚固钢筋后与现浇的冠梁进行钢棒连接,只需要通过现浇孔2浇筑混凝土即可实现牢固的连接,从而保证了预制构件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连接机构3包括沿冠梁本体1的轴向设置的若干冠梁主筋6,且冠梁主筋6的两端延伸出冠梁本体1外,冠梁主筋6的两端设有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相互靠近时能使两个冠梁本体1上的冠梁主筋6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7。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11所示,连接组件7包括连接弯钩7a,所述的连接弯钩7a由冠梁主筋6的延伸出冠梁本体1外的端部弯折后形成。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可以通过连接弯钩7a相互形成卡接或焊接,从而实现连接。连接弯钩7a可以是各种形状,不做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图6和图7所示,连接组件7包括位于冠梁主筋6一端的连接螺纹部7b,及位于冠梁主筋6另一端且与冠梁主筋6卡接的旋转螺母7c,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靠近时,如图12所示,旋转螺母7c可以螺入到连接螺纹部7b中从而使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通过冠梁主筋6实现固定连接。旋转螺母7c通过冠梁主筋6端部的卡台7d与冠梁主筋6卡接定位。

如图7所示,旋转螺母7c上设有灌浆孔7f,当灌浆孔7f中灌入混凝土后,可使旋转螺母7c固定在冠梁主筋6上,也即连接螺纹部7b和旋转螺母7c实现位置固定的连接,从而提高两个冠梁本体1的连接性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8所示,连接组件7包括位于冠梁主筋6一端及与冠梁主筋6螺接的连接螺栓7e,及位于冠梁主筋6另一端且与冠梁主筋6卡接的旋转螺母7c,如图13所示,当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靠近时,连接螺栓7e可以螺入到旋转螺母7c中从而使两个相邻的冠梁本体1通过冠梁主筋6实现固定连接。旋转螺母7c通过冠梁主筋6端部的卡台7d与冠梁主筋6卡接定位。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冠梁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法,如图14所示,将冠梁本体1放置在预埋到地下的预制构件8上,现浇孔2与预制构件8的位置相对应,预制构件8位于现浇孔2下方,用棒材组件9连接预制构件8的构件主筋10并使棒材组件9全部或部分进入到现浇孔2内,在现浇孔2内灌入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预制冠梁和预制构件即实现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现浇孔2可以在工厂安装施工场地的预制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预留,本实施例提供了预制件与预制件之间的连接,摆脱了现有技术需要现浇冠梁与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较少工期并较少环境污染。

由于冠梁采用预制,其质量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障,冠梁与地下的预制构件的连接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棒材组件9为构件主筋10延伸到现浇孔2内的延伸段14,该延伸段14弯折后位于现浇孔2内。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5和图20所示,棒材组件9包括棒材本体11,棒材本体11的端部具有螺接部12,构件主筋10的端部具有连接螺母13,螺接部12与连接螺母13螺接固定;棒材本体11远离螺接部12的一端弯折后进入到现浇孔2内或棒材本体11远离螺接部12的一端延伸出现浇孔2外,延伸出现浇孔2外壁的棒材本体11可以便于与后续的构件进行连接。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6和图20所示,冠梁本体1和预制构件8上设有能穿设张拉主筋15的预制张拉孔16,当冠梁本体1和预制构件8连接后,冠梁本体1和预制构件8上的预制张拉孔1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张拉主筋15可以是钢绞线、钢棒或碳纤维棒等等,张拉主筋15一端与预制构件8固定,另一端穿过预制构件8上的预制张拉孔16后进入到冠梁本体1上的预制张拉孔16中并穿出,张拉后张拉主筋15的端部与冠梁本体1固定,冠梁本体1与预制构件8通过张拉主筋15连接为一体结构,从而再次提高了冠梁本体1与预制构件8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棒材本体11的弯折部可以与冠梁主筋6焊接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冠梁本体1、现浇孔2、小孔2a、大孔2b、连接机构3、凹进部4、凸出部5、冠梁主筋6、连接组件7、连接弯钩7a、连接螺纹部7b、旋转螺母7c、卡台7d、连接螺栓7e、灌浆孔7f、预制构件8、棒材组件9、构件主筋10、棒材本体11、螺接部12、连接螺母13、延伸段14、张拉主筋15、预制张拉孔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