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1281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特别涉及强度较差岩土地基之上的大型滑坡加固工程。



背景技术:

在我国西南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大型滑坡,工程建设通常采取绕避方式通过,但随着工程建设的大量进行,出现了诸多工程建设无法绕避大型滑坡的案例,只能采取抗滑措施对大型滑坡进行加固。目前针对大型滑坡加固通常采用多排抗滑桩、复合抗滑结构、锚索桩等工程措施,但滑坡滑面以下的地基条件较差时,如为土层、炭质页岩等强度较差的岩土体时,由于地基抗力较差,传统的抗滑桩需要采用多排的大截面深长桩来进行加固,锚索桩由于地基条件较差,能提供的锚固力较小且长期耐久性存在问题,故不宜采用。在这种情况下,滑坡的加固通常遇到工程投资巨大、工程施工周期长、施工困难等技术难题,为此,急迫需要一种新型的滑坡加固结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以优化抗滑桩的受力性能,增强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并节约工程投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的抗滑桩,其特征是:所述抗滑桩的内侧滑面位置有锚定键,锚定键顶露出滑面;锚索外侧固定在抗滑桩顶部,内侧与锚定键连接;回填体回填在锚定键顶部的施工护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锚定键较小的悬臂段和较大的锚固段,通过锚索的作用可以为抗滑桩提供较大的锚固拉力,从而优化抗滑桩的受力性能,增强抗滑桩的抗滑能力,并节约工程投资,结构耐久性好、施工难度小、经济性好,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抗滑桩1、锚定键2、锚索3、回填体4、滑面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锚定式抗滑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滑坡体中的抗滑桩1,所述抗滑桩1的内侧滑面位置有锚定键2,锚定键2顶部露出滑面A。锚索3外侧固定在抗滑桩1顶部,内侧与锚定键2连接。回填体4回填在锚定键2顶部的施工护壁内。

本实用新型利用锚固桩1抵抗滑坡推力,以锚定键2较小的悬臂段和较大的锚固段,通过锚索3的张拉作用可以为抗滑桩1提供较大的有利锚固拉力,从而优化抗滑桩1的受力性能,大大增强抗滑桩1的抗滑能力,并较大程度地节约工程投资,同时锚定键2作为锚索3的内侧锚固点,解决了较差的岩土地基中锚索3提供的锚固力小、长期耐久性不足等技术难题。利用锚索3把锚定键2的锚固力传递给加固桩1,锚索3起拉力传递作用,其能提供的最大拉力值由锚定键2控制,由于锚定键2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故锚索3提供的拉力值较大并且可调。以回填体4封闭施工锚定键2的顶部护壁空心,避免地表水下渗。

该结构有效解决了地基抗力较差的岩土地基之上的滑坡加固技术难题,具有施工难度小、结构耐久性好、经济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参照图1,所述抗滑桩1一般设置在滑坡体前缘抗滑段,浇筑桩体钢筋混凝土时在顶部预留锚索孔。所述锚定键2与抗滑桩的距离根据锚索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确定,夹角一般为15-30度,其顶部露出滑面A高度为1-3m,埋入滑面A以下的深度不小于4m。

该结构的施工顺序为:分节开挖抗滑桩桩井,并分节进行桩井围护,循环至抗滑桩桩底高程→灌筑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在桩顶预留锚索孔→待抗滑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分节开挖锚定键施工孔,并分节进行孔壁围护,循环至锚定键底部高程→从抗滑桩顶部预留孔中向锚定键位置施工锚索孔并放入张拉锚索→绑扎锚定键钢筋笼,钢筋笼与锚索固定连接→浇筑锚定键混凝土→回填锚定键顶部回填体→待锚索键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张拉锚索满足设计张拉力并对锚索封头进行锁定。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