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437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汽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加,对汽车车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汽车车位的需求量,住宅小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设置大量的地下车库来实现车位的增加。在设计地下车库的时候,由于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地下车库受到地下水产生的抗浮力的作用,设计单位经常会采用抗拔桩来增加地下车库抵抗浮力的作用。通过研究,这种竹节型抗压抗拔混凝土泥浆护壁灌注桩在为地下结构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桩的抗拔力和抗压力,大大降低了桩基的桩长和建设成本的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其创新点在于:经过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泥浆的制备、成孔、扩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和高压注浆步骤,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桩位:多功能旋挖钻机运行到指定的桩位处,对中并保证桩架垂直,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调整基座保持水平;

(2)埋设护筒:埋设用4-8mm厚钢板制成,所述埋设护筒的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200mm,顶面比地面高出0.4-0.6m,所述埋设护筒的上端面开设有1-2个溢浆孔;

(3)泥浆的制备:在黏土和粉质黏土中成孔时,可以加入清水,以原土制备泥浆;其他土质中成孔,泥浆可以选用高塑性的黏土和膨胀土制备;在砂土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1.5g/cm3

(4)成孔: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成孔时泥浆应比地下水位高1-2m,成孔进尺速度为0.2-8m/h,成孔到达第一个竹节上口时停止进尺;

(5)扩孔:钻机到达第一个竹节时,旋挖机更换扩底钻头开始扩孔,扩孔直径比桩径大200-600mm;扩孔处长度为300-600mm;每两节之间的净间距为1-3m,扩底完成后提升钻杆,扩底钻头自动收拢,恢复原状;

(6)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以原土造浆的钻孔,可使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排出泥浆密度降至1.0-1.2,为清孔合格;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密度为1.15-1.25合格;

(7)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净距为3-5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设在主筋外侧,每个钢筋的外表面设有一保护层,所述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40mm,钢筋每隔2m设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型加劲架,在每个竹节的部位设置后注浆导管,将注浆导管固定安装在钢筋笼上;

(8)浇注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9)高压注浆:成桩后2-30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泥浆的水灰比为0.42-0.55,所述泥浆的搅拌时间为4-10min,所述泥浆搅拌后进行滤筛,所述滤网的目数为15-20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钻机下沉速度为0.8-1.6m/min,每段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5-1.2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具有桩长度较短,抗压抗拔承载力提高快的优点。

(2)利用本方法施工无污染,无振动和噪声,造价较低。

(3)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城市的垃圾,变废为宝,应用到建材、道路等领域,有效减轻了我们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

(4)本发明通过将垃圾灰与水泥按一定比列混合适用,减少了水泥的用量,由于水泥的造价远远高出垃圾灰的造价,故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个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整个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

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经过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泥浆的制备、成孔、扩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和高压注浆步骤,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桩位:多功能旋挖钻机运行到指定的桩位处,对中并保证桩架垂直,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调整基座保持水平;

(2)埋设护筒:埋设用4mm厚钢板制成,埋设护筒的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顶面比地面高出0.4m,埋设护筒的上端面开设有1个溢浆孔;

(3)泥浆的制备:在黏土和粉质黏土中成孔时,可以加入清水,以原土制备泥浆;其他土质中成孔,泥浆可以选用高塑性的黏土和膨胀土制备;在砂土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1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g/cm3,泥浆的水灰比为0.42,泥浆的搅拌时间为4min,泥浆搅拌后进行滤筛,所述滤网的目数为15-目;

(4)成孔: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成孔时泥浆应比地下水位高1-2m,成孔进尺速度为0.2m/h,成孔到达第一个竹节上口时停止进尺,钻机下沉速度为0.8m/min,每段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5m/min;

(5)扩孔:钻机到达第一个竹节时,旋挖机更换扩底钻头开始扩孔,扩孔直径比桩径大200mm;扩孔处长度为300mm;每两节之间的净间距为1m,扩底完成后提升钻杆,扩底钻头自动收拢,恢复原状;

(6)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以原土造浆的钻孔,可使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排出泥浆密度降至1.0,为清孔合格;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密度为1.15合格;

(7)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净距为3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设在主筋外侧,每个钢筋的外表面设有一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钢筋每隔2m设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m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型加劲架,在每个竹节的部位设置后注浆导管,将注浆导管固定安装在钢筋笼上;

(8)浇注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9)高压注浆:成桩后2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

实施例2

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经过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泥浆的制备、成孔、扩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和高压注浆步骤,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桩位:多功能旋挖钻机运行到指定的桩位处,对中并保证桩架垂直,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调整基座保持水平;

(2)埋设护筒:埋设用8mm厚钢板制成,埋设护筒的内径比钻头直径大200mm,顶面比地面高出0.6m,埋设护筒的上端面开设有2个溢浆孔;

(3)泥浆的制备:在黏土和粉质黏土中成孔时,可以加入清水,以原土制备泥浆;其他土质中成孔,泥浆可以选用高塑性的黏土和膨胀土制备;在砂土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3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5g/cm3,泥浆的水灰比为0.55,泥浆的搅拌时间为10min,泥浆搅拌后进行滤筛,滤网的目数为20目;

(4)成孔: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成孔时泥浆应比地下水位高2m,成孔进尺速度为8m/h,成孔到达第一个竹节上口时停止进尺,钻机下沉速度为1.6m/min,每段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1.2m/min;

(5)扩孔:钻机到达第一个竹节时,旋挖机更换扩底钻头开始扩孔,扩孔直径比桩径大600mm;扩孔处长度为600mm;每两节之间的净间距为3m,扩底完成后提升钻杆,扩底钻头自动收拢,恢复原状;

(6)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以原土造浆的钻孔,可使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排出泥浆密度降至1.2,为清孔合格;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密度为1.25合格;

(7)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净距为5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设在主筋外侧,每个钢筋的外表面设有一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钢筋每隔2m设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4m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型加劲架,在每个竹节的部位设置后注浆导管,将注浆导管固定安装在钢筋笼上;

(8)浇注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9)高压注浆:成桩后30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

实施例3

一种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经过测定桩位、埋设护筒、泥浆的制备、成孔、扩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浇注混凝土和高压注浆步骤,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桩位:多功能旋挖钻机运行到指定的桩位处,对中并保证桩架垂直,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调整基座保持水平;

(2)埋设护筒:埋设用6mm厚钢板制成,埋设护筒的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50mm,顶面比地面高出0.5m,埋设护筒的上端面开设有2个溢浆孔;

(3)泥浆的制备:在黏土和粉质黏土中成孔时,可以加入清水,以原土制备泥浆;其他土质中成孔,泥浆可以选用高塑性的黏土和膨胀土制备;在砂土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2g/cm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4g/cm3,泥浆的水灰比为0.48,泥浆的搅拌时间为7min,泥浆搅拌后进行滤筛,滤网的目数为17目;

(4)成孔: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成孔时泥浆应比地下水位高2m,成孔进尺速度为4.1m/h,成孔到达第一个竹节上口时停止进尺,钻机下沉速度为1.2m/min,每段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9m/min;

(5)扩孔:钻机到达第一个竹节时,旋挖机更换扩底钻头开始扩孔,扩孔直径比桩径大400mm;扩孔处长度为450mm;每两节之间的净间距为2m,扩底完成后提升钻杆,扩底钻头自动收拢,恢复原状;

(6)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以原土造浆的钻孔,可使钻机空转不进尺,同时注入清水,排出泥浆密度降至1.1,为清孔合格;对注入制备泥浆的钻孔,可采用换浆法清孔,至换出泥浆密度为1.2合格;

(7)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主筋净距为4倍的骨料粒径,加劲箍设在主筋外侧,每个钢筋的外表面设有一保护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7mm,钢筋每隔2m设一道加强箍,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5m安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型加劲架,在每个竹节的部位设置后注浆导管,将注浆导管固定安装在钢筋笼上;

(8)浇注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施工;

(9)高压注浆:成桩后16天内用高压泵进行高压注浆,浆液通过渗入、劈裂、填充、挤密作用与桩体周围土体结合,固化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完成现浇竹节型泥浆护壁灌注桩的工艺。

本发明的搅拌桩与传统的搅拌桩相比,把所用的截面型式改为竹节型,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既提高了桩基的抗拔承载力,又提高了桩基的抗压承载力,适当的施工方法又可以达到止水的目的,更显著的优点是,比采用传统灌注桩更能节省了桩长,更加经济、适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