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120阅读:1314来源:国知局
阻流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理河道使用的液体管道,具体涉及阻流管。



背景技术: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包括工业、农业、生活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造成的,要解决水体的污染,一方面要从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清污技术的开发。水体污染的主要体现在河流污染,污染的河流不仅失去了资源功能和使用价值,而且严重破坏周围的环境景观,甚至危害到河流居民的健康。河流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污染物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并累积在底泥中,吸附在底泥颗粒上的污染物与孔隙水发生交换,从而向外释放污染物,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并且大量的底泥为微生物提供了繁殖的温床,加剧了河流的污染。因此在河道的分段整治过程中,急需一种防止污染物扩散的装置。

现有的水治理管道,仅治理水中的污染物,并未能在治理水中污染物的同时,阻止水中的污染物的扩散,为此急需一种即能治理污染又能防止水中污染物的扩散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阻流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阻流管,包括主流管,所述的主流管设有进水管、若干排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泵连接;所述的若干排水管的管口朝向一致;所述的进水管的管口直径大于所述的排水管的管口直径;水源在泵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的进水管进入所述的阻流管内,经过所述的排水管排出后,抬高水面,阻隔河水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流管还设有若干分管,所述的进水管位于其中一个分管上,每个所述的分管上设有一个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垂直于所述的分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流管还设有若干分管,所述的进水管位于其中一个分管上,每个所述的分管上设有两个排水管,每个所述的分管上的两个所述的排水管呈一夹角;所述的排水管垂直于所述的分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流管由若干分管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流管还设有若干支板,所述的支板放置于河道底部,支板适应河道底部的复杂地形,支起所述的主流管,使所述的主流管呈水平状态,并防止主流管陷入淤泥。

进一步的,所述的若干排水管呈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管呈一夹角,经排水管排出的水与河面呈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阻流管还包括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连接所述的主流管的端部;所述的排污管呈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污管的管口直径大于所述的排水管的管口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管与泵连接端设有法兰盘,所述的进水管与泵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阻流管,包括主流管与排污管;主流管上设有进水管、若干排水管、支板;若干排水管的朝向一致;进水管连接泵。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上的若干排水管朝向一致,水在泵的作用下进入阻流管,经过排水管排出,使排出的水形成一个水幕,抬高水面,进而阻隔阻流管两侧水的流通,防止河道两侧的水交叉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设有排污管,使进入阻流管内的河水污染物,在阻流管内沉淀,排水结束后污染物可经排污管排出,有效清理河道污染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设有支板,支板放置在河道底部,支板适应河道的复杂地形,使阻流管呈水平状态,支起主流管,防止主流管陷入淤泥;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可泵入治理水污染的治理水,不仅能阻隔阻流管两侧水的流通,防止河道两侧的水交叉污染,而且能更好的治理污染的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能强,便于推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流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流管第一实施例的分管1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流管第一实施例的分管1的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阻流管第二实施例的分管1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分管1、进水口2、法兰盘21、排水管3、支板4、排污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阻流管,包括主流管,主流管设有进水管2、若干排水管3;进水管2与泵连接;若干排水管3的管口朝向一致。进水管2的管口直径大于所述的排水管3的管口直径;水在泵的作用下进入进水管2,经过排水管3排出后,形成水幕,从而抬高水面,阻隔河道两侧水的流通。

阻流管还设有排污管5,排污管5连接于主流管的端部。

进入主流管内的水可为河水,也可为治理河水污染的治理用水。若进入主流管内的水为治理河水污染的治理用水,则阻流管无需设置排污管5,此时治理用水经排水管3排出后形成水幕,不仅阻隔阻流管两侧水的流通,还能治理被污染的水;若进入主流管内的水为带有污染物的河水,则需设置排污管5,使污染物从排污管5排出。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进入主流管内的水为河水进行详细说明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主流管还设有若干分管1,若干分管1一体成型或连接而成。参考图2-3所示的分管1的示意图,进水管2位于其中一个分管1上,进水管2垂直于主流管,每个分管上设有一个排水管3,若干分管1连接成主流管,排水管3的朝向一致,排水管3在主流管上形成一排排水管3。水从一排排水管3排出后,形成水幕,从而抬高水面,阻隔河道两侧水的流通。

在第二实施例中,主流管还设有若干分管1,若干分管1一体成型或连接而成。参考图4所示的分管1的示意图,进水管2位于其中一个分管1上,进水管2垂直于主流管,每个分管1上设有两个排水管3,两个排水管3呈一夹角,若干分管1连接成主流管,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分管1上的两个排水管3的朝向分别一致,排水管3在主流管上形成两排排水管3,两排排水管3的朝向一致。两排排水管3排出的水形成两个水幕。由于两个排水管3呈一夹角,因此两个水幕间亦会呈一夹角,两个水幕能更好的阻止河道两侧水的流通。

优选地,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若干排水管3呈等间距分布,使排水管3排出的水形成水幕。优选地,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排污管5设有两个,两个排污管5分别连接于主流管的两端。进水管2与泵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进水管2与泵的连接端设有法兰盘21,进水管2与泵通过法兰盘21连接。分管1之间的连接方式同为法兰连接,由于法兰连接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附图仅为示意图。

优选地,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阻流管还设有若干支板4,若干支板4位于每个分管1上,若干支板4的高度根据河道底部的深浅而定,支架4放置在河道底部,支板4的设计适应河道的复杂地形,使阻流管呈水平状态,并支起主流管,防止主流管陷入河道底部的淤泥内。

优选地,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排水管3呈一夹角。排污管5呈一夹角。在第一实施例中,排水管3呈90度,排污管5呈90度。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分管1上相对设立的两个排水管3,两个排水管3都呈90度。河水经过排水管3排除后,形成水幕,由于排水管3呈90度,因此水幕与河面呈90度夹角,进而阻隔河水的流通。

优选地,排污管5的管口直径大于排水管3的管口直径,在排水过程中,污染物会沉淀在主流管内,排水结束后,泵入清洁的水,使污染物从主流管两端的排污管5排出。由于排污管5的管口直径大于排水管3的管口直径,进而更容易排出污染物。

治理过程:河水在泵的作用下,从进水管21进入主流管内,经过若干排水管3排出,污染物沉淀在阻流管内,排水管3的朝向一致,使排水管3排出的水形成水幕,排水管3呈一夹角,使水幕与河面呈一定夹角,进而阻隔河道两侧的水的流通,防止河道两侧的水交叉污染;排水结束后,泵入清洁的水,使沉淀在阻流管内的污染物从排污管5清理出去,排污管5的管道直径大于排水管3的管道直径,使污染物排出时更为顺畅;支板4放置在河道底部,支板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制成,支板4的设计适应河道的复杂地形,使阻流管呈水平状态,并支起主流管,防止主流管陷入淤泥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阻流管,包括主流管与排污管;主流管上设有进水管、若干排水管、支板;若干排水管的朝向一致;进水管连接泵。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上的若干排水管朝向一致,水在泵的作用下进入阻流管,经过排水管排出,使排出的水形成一个水幕,抬高水面,进而阻隔阻流管两侧水的流通,防止河道两侧的水交叉污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设有排污管,使进入阻流管内的河水污染物,在阻流管内沉淀,排水结束后污染物可经排污管排出,有效清理河道污染物;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设有支板,支板适应河道的复杂地形,使阻流管呈水平状态,支板放置在河道底部,支起主流管,防止主流管陷入淤泥;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流管,可泵入治理水污染的治理水,不仅能阻隔阻流管两侧水的流通,防止河道两侧的水交叉污染,而且能更好的治理污染的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