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基护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161发布日期:2018-07-11 01:34阅读:11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基护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塔基护壁主要包括:现浇式塔基护壁和预制式水泥塔基护壁。其中,现浇式塔基护壁的桩孔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取决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一般0.5m~1.0m为一施工段,开挖井孔直径为设计桩径加混凝土塔基护壁厚度。支设塔基护壁内模板(工具式活动钢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其强度一般不低于C15,塔基护壁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MPa(常温下约24h) 可拆除模板,进入下一施工段。如此循环,直至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现浇式塔基护壁需等待混凝土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导致施工周期长,人工及材料成本高。预制式水泥塔基护壁对施工环境要求高,机械使用成本高。

现浇式塔基护壁和预制式水泥塔基护壁均为传统水泥护臂,现浇式塔基护壁和预制式水泥塔基护壁的施工周期为3-7天,施工周期长,无法循环使用,浪费了大量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基护壁。该塔基护壁与现有的水泥护臂相比可缩短工期,易于组装和拆卸,可循环使用,可节约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塔基护壁,包括:至少两个圈梁和多个护板,所述护板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相邻的圈梁之间,所述圈梁和护板共同组成桶状结构;至少两个圈梁包括第一圈梁和第二圈梁,所述第一圈梁和第二圈梁分别与所述护板的两端相连。

可选地,所述护板通过铆钉或螺栓连接方式均布地安装固定在两相邻的圈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圈梁和第二圈梁为环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护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护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圈梁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二圈梁相连,多个护板均匀布置在第一圈梁和第二圈梁之间组成桶状的塔基护壁。

可选地,所述护板的形状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包括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第七连接板和第八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分别与第八连接板相连,其中所述第四连接板和第五连接板相对布置,所述第六连接板和第七连接板均相对布置;所述第四连接板还与第一圈梁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还与第二圈梁相连,多个护板均匀布置在第一圈梁和第二圈梁之间组成桶状的塔基护壁。

可选地,所述第一圈梁、第二圈梁和护板的材料为Q235碳结中板。

可选地,施工地段的土质为杂土质时,所述圈梁的厚度为0.8mm~1.0mm,护板的厚度为0.6mm~0.8mm。

可选地,施工地段的土质为两合土、粘泥土或黄土时,所述圈梁的厚度为 0.6mm~0.8mm,护板的厚度为0.4mm~0.6mm。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包括至少两个圈梁和与圈梁可拆卸连接的多个护板,与传统水泥护臂相比,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可缩短制造工期,可有效提升交付速度;并且该塔基护壁易于组装和拆卸,可循环使用。

其次,施工人员可根据具体土质灵活调整护板和圈梁的厚度以及护板和圈梁的连接紧密程度等,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多。

再次,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的安装操作简单易学,施工人员一旦掌握基本组装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操作并给他人做出示范,推广程度高;该护臂可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情况批量生产,可标准化制作及实施程度高。而且该塔基护壁可以采用碳结中板制成,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塔基护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塔基护壁包括:至少两个圈梁1和多个护板2,所述护板2可拆卸地连接在两相邻的圈梁1之间,所述圈梁1和护板2共同组成桶状结构来防止孔壁坍塌。

继续参见图1,所述圈梁1和护板2共同组成的桶状结构在X方向和Y 方向都有一定的张力保护,能够有效防御X方向和Y方向的沙土和倾侧,本实施例中的塔基护壁能起到防止孔壁坍塌作用。

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包括至少两个圈梁和与圈梁可拆卸连接的多个护板,与传统水泥护臂相比,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可缩短制造工期,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塔基护壁的施工周期为2天,然而传统的水泥护臂的施工周期为3-7天,本实施例中的塔基护壁与传统水泥护臂相比,施工周期可节约1~5天,可缩短整体施工周期的4%~10%,可有效提升交付速度。进一步地,所述护板2和圈梁 1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塔基护壁易于组装和拆卸,可以循环使用,可节约材料成本。

具体地,所述圈梁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护板2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圈梁1通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与所述护板2相连。可选地,所述护板2通过铆钉或螺栓连接方式均布地安装固定在两相邻的圈梁1之间,当然并不见限于此。例如,当所述护板2采用螺栓连接方式与圈梁1相连时,可采用规格为M16的螺栓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实例中并不限定具体的连接方式和螺栓的规格。

进一步地,继续参见图1,至少两个圈梁1包括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所述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分别与所述护板2的两端相连。通过第一圈梁11、第二圈梁12和护板2的安装配合形成桶状的塔基护壁。其中,参见图2,所述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为环状结构。

所述圈梁1的数量需根据塔基的深度决定。若根据塔基的深度确定所述圈梁1的数量为3个,继续参见图1,所述圈梁1包括第一圈梁11、第二圈梁 12和第三圈梁13,其中所述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的一端分别与护板2 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二圈梁12的另外一端和第三圈梁13分别与护板2的两端相连,通过第一圈梁11、第二圈梁12和第三圈梁13和多个护板2的安装配合形成桶状的塔基护壁。若根据塔基的深度确定所述圈梁1的数量多于3个,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护板2的截面形状可为U形,所述护板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第三连接板23。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与第一圈梁11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板23与第二圈梁12相连,多个护板2均匀布置在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之间组成桶状的塔基护壁。

可选地,参见图4,所述护板2的形状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其中所述护板2包括第四连接板24、第五连接板25、第六连接板26、第七连接板27 和第八连接板28,所述第四连接板24、第五连接板25、第六连接板26和第七连接板27分别与第八连接板28相连,其中所述第四连接板24和第五连接板25相对布置,所述第六连接板26和第七连接板27均相对布置;所述第四连接板24还与第一圈梁11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25还与第二圈梁12相连,多个护板2均匀布置在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之间组成桶状的塔基护壁。

其中所述第四连接板24与第一圈梁11相连,所述第五连接板25与第二圈梁12相连,多个护板2均匀布置在第一圈梁11和第二圈梁12之间组成桶状的塔基护壁。

图1中所示的护板2的形状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其中,形状为一面开口的盒状结构的护板2的承受的强度比U形的护板2的承受的强度要大,形状为盒状结构的护板2可适用塔基深度较深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需要,选择护板2的形状和/或厚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圈梁11、第二圈梁12和护板2的材质为Q235 碳结中板,Q235碳结中板为传统材质,造价低,可节约材料成本。

经过测算,若某站点采用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建设预计投资成本为 14537元,若该站点采用传统水泥护臂,与采用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的成本相比,采用传统水泥护臂的建设预计投资成本高出10000元左右,该站点采用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时,可节省投资成本的13%。

具体地,所述第一圈梁11、第二圈梁12和护板2的厚度可根据施工地段的土质决定,适用场景多。土质可分为硬质土质、流沙土质等,由于所述护臂采用人工组装方式,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地段的土质灵活调整钢板护臂的厚度、连接紧密程度等,可方便快捷施工。

可选地,当施工地段的土质为杂土质时,所述圈梁1的厚度为0.8 mm~1.0mm,所述护板2的厚度为0.6mm~0.8mm。

可选地,当施工地段的土质为两合土、粘泥土或黄土时,所述圈梁1的厚度为0.6mm~0.8mm,所述护板2的厚度为0.4mm~0.6mm。

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包括至少两个圈梁1和与圈梁1可拆卸连接的多个护板2,与传统水泥护臂相比,可缩短制造工期,可有效提升交付速度;并且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易于组装和拆卸,可循环使用。施工人员可根据具体土质灵活调整圈梁1和护板2的厚度以及圈梁1和护板2的连接紧密程度等,本实施例的塔基护壁的适用场景多。该塔基护壁采用碳结中板制成,造价低。

为了便于进一步了解所述塔基护壁的结构,结合图1对该塔基护壁用于塔基建筑领域时的安装过程作如下详细描述:

当塔基开挖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护板2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到第一圈梁 11和第二圈梁12之间形成第一塔基护壁结构,随着塔基开挖深度变深,第一塔基护壁结构随着塔基深度的变深开始往下落,然后再在第一塔基护壁结构上继续组装第三圈梁13和护板2形成第二塔基护壁结构,随着塔基不断加深,第二塔基护壁结构随着塔基深度的变深而开始往下落,然后再在第二塔基护壁结构上继续组装圈梁1和护板2,直至塔基的深度达到要求。

本实施例的护臂的安装操作简单易学,施工人员一旦掌握基本组装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操作并给他人做出示范,推广程度高;本实施例的护臂可根据不同地域的土质情况批量生产,可标准化制作及实施程度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