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815阅读:1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属于供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供水设备: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流量、扬程的自动启停的给水装置。按用途分:消防、生活、生产、污水处理四类。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261245.X的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多个离心式的水泵、控制电路、主供水管、主吸水管,控制电路独立每台水泵开闭,水泵的出水管通过止回阀均与主供水管连通,水泵的进水管均与主吸水管连通,每个水泵上均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自动排气阀;在多台的离心式水泵上安装自动排气阀,确保在切换备用水泵的时候,水泵内的气体能够及时排出,防止水泵的机械密封因无法及时排气而损坏,造成纯水冷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自动进行排气,容易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无法自动进行排气,容易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其结构包括框架、排气阀、电机箱、操作面板、导线、调节阀、筒身、进水口、储水器、管道、支撑柱,所述框架为回型构造,高为4cm,长为90cm,宽为30cm,所述框架与储水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储水器为圆柱体结构,高为75cm,半径为12cm,所述储水器贯穿连接管道,且管道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3cm,所述管道与排气阀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排气阀为圆柱体结构,高为8cm,半径为3cm,所述管道贯穿连接筒身,且筒身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长为90cm,半径为15cm,所述管道贯穿连接进水口,且进水口为圆形,半径为3cm,所述框架与支撑柱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支撑柱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5cm,半径为3cm,所述支撑柱与电机箱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电机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箱与操作面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操作面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箱通过导线连接调节阀,且调节阀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排气阀由壳体、浮桶、排气口、排气盖板、活塞杆、液压缸组成,所述壳体为圆柱体结构,高为8cm,半径为3cm,所述壳体与浮桶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浮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右侧面贯穿连接排气口,且排气口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5cm,所述壳体焊接排气盖板,且排气盖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活塞杆,且活塞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内设有液压缸,且液压缸为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方设有电机箱。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通过储水器连接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器与筒身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通过管道连接筒身。

进一步地,所述筒身通过管道连接进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具有排气功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设有排气阀,通过排气阀中的活塞杆配合液压缸,将筒身内的空气吸出,从排气口排出,避免水流与空气互相挤压,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从而确保了可以向筒身内部进行正常供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的电机箱示意图。

图中:框架-1、排气阀-2、壳体-201、浮桶-202、排气口-203、排气盖板-204、活塞杆-205、液压缸-206、电机箱-3、操作面板-4、导线-5、调节阀-6、筒身-7、进水口-8、储水器-9、管道-10、支撑柱-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排气的供水装置,其结构包括框架1、排气阀2、电机箱3、操作面板4、导线5、调节阀6、筒身7、进水口8、储水器9、管道10、支撑柱11,所述框架1为回型构造,高为4cm,长为90cm,宽为30cm,所述框架1与储水器9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储水器9为圆柱体结构,高为75cm,半径为12cm,所述储水器9贯穿连接管道10,且管道10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3cm,所述管道10与排气阀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排气阀2为圆柱体结构,高为8cm,半径为3cm,所述管道10贯穿连接筒身7,且筒身7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长为90cm,半径为15cm,所述管道10贯穿连接进水口8,且进水口8为圆形,半径为3cm,所述框架1与支撑柱11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支撑柱1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45cm,半径为3cm,所述支撑柱11与电机箱3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电机箱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箱3与操作面板4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操作面板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箱3通过导线5连接调节阀6,且调节阀6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排气阀2由壳体201、浮桶202、排气口203、排气盖板204、活塞杆205、液压缸206组成,所述壳体20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8cm,半径为3cm,所述壳体201与浮桶20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浮桶20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右侧面贯穿连接排气口203,且排气口203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5cm,所述壳体201焊接排气盖板204,且排气盖板20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内设有活塞杆205,且活塞杆205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内设有液压缸206,且液压缸206为圆柱体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壳体201可以最大化减轻外来物的撞击力度,所述排气口203具有排气功能。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采用管道10连接排气阀2,壳体201可以最大化减轻外来物的撞击力度,排气口203具有排气功能,通过排气阀2中的活塞杆205配合液压缸206,将筒身7内的空气吸出,从排气口203排出,避免水流与空气互相挤压,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从而确保了可以向筒身内部进行正常供水。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无法自动进行排气,容易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排气阀中的活塞杆配合液压缸,将筒身内的空气吸出,从排气口排出,避免水流与空气互相挤压,使水流向外喷出,导致损失大量水流,从而确保了可以向筒身内部进行正常供水。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排气阀2由壳体201、浮桶202、排气口203、排气盖板204、活塞杆205、液压缸206组成,所述壳体201为圆柱体结构,高为8cm,半径为3cm,所述壳体201与浮桶202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浮桶20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右侧面贯穿连接排气口203,且排气口203为外壁硬实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半径为1.5cm,所述壳体201焊接排气盖板204,且排气盖板204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内设有活塞杆205,且活塞杆205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壳体201内设有液压缸206,且液压缸206为圆柱体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