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297发布日期:2018-07-11 01:3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系统中对地漏进行防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而卫浴间在主人长时间不在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地下排水系统臭气返回到室内,造成卫浴间空气污染或滋生病菌;因此,往往会在地漏中安装一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上溢至室内的防臭芯。

公告号为CN10448101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体呈圆柱形,所述壳盖与壳体通过卡槽相配合,所述壳盖上均布有漏水槽,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滤网层及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内壁,且密封层底部通过支撑弹簧顶紧,可以上下移动,所述滤网层上设有滤水孔。其结构的地漏虽然具备一定的防臭功能,但是其防臭效果较差。尤其是长时间使用后,支撑弹簧出现使用疲劳后,密封层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会存在缝隙,导致臭气依然从缝隙中透出而泄漏至室内,使得地漏的防臭性能逐渐下降,对室内空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污染了室内的空气环境。而且,该地漏采用固定连接,维护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拆卸,不方便使用。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具有分体式结构的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提高防臭性能,也便于清理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前防臭地漏防臭功能持续效果不佳、不易维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包括分体式的可360度旋转安装的蓄水盒,蓄水盒上设有排水口,其中,

蓄水盒的顶部具有入水口,入水口内密封固定有防臭芯本体,防臭芯本体上设有出水口若干,出水口的下口沿铰接有封盖,封盖的外侧端固定有在出水口内无水状态下可使封盖自动关闭出水口的配重块;

蓄水盒包括盒体、上盖、防臭芯密封盖板、芯盒和第一密封圈,入水口设于防臭芯密封盖板上,排水口设于盒体上,上盖盖合于盒体顶部的开口位置,上盖向下延伸有定位环,上盖的定位环外侧贴合于盒体顶部开口的口沿内侧,防臭芯密封盖板插入于上盖的定位环内,且防臭芯密封盖板的顶面贴合于上盖的底面,第一密封圈紧密贴合于上盖的定位环内侧与防臭芯密封盖板的外侧之间,防臭芯密封盖板的顶面具有凸起,且凸起贯穿上盖,排水口外侧口沿向外延伸有排水管,蓄水结构设于盒体的内底部,芯盒设于防臭芯本体与盒体底部之间,顶部贴合于防臭芯本体,芯盒包括壁筒和底盘,壁筒上部贴合于防臭芯密封盖板的入水口的内壁下沿,底盘向下贴合于盒体的底部,壁筒通过筒柱与底盘相连接,壁筒的底部与蓄水盒的内底部之间形成蓄水间隙。

进一步地,蓄水盒的内底部设有蓄水结构,且蓄水结构的高度高于蓄水间隙;防臭芯本体的底部包覆有用于增强封盖闭合时的密封性能的软胶。

更进一步地,蓄水结构采用由蓄水盒内底面向上延伸的蓄水挡板,蓄水挡板位于排水口的下侧边,芯盒侧壁的开口界面位于由蓄水挡板与蓄水盒的内部底面所构成的蓄水空间内。

优选地,蓄水结构采用由蓄水盒内底面向上延伸的蓄水环,芯盒侧壁的开口界面位于由蓄水环所构成的蓄水空间内。

进一步地,入水口与防臭芯本体进行密封固定的结构为:防臭芯本体包括固定板和延伸于固定板下侧的若干出水套筒,出水口设于固定板上,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与出水口对应连通,封盖铰接于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下口沿,防臭芯密封盖板的入水口的内壁上沿设有台阶环,固定板架设于台阶环上,固定板的外周侧与入水口的内壁上沿的内侧之间通过紧密贴合第二密封圈进行密封固定,软胶包覆于出水套筒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封盖铰接于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下口沿,其具体的铰接结构为:出水套筒的外周侧延伸有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铰接板,两块铰接板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铰接孔;封盖包括配重块固定件、铰接杆和用于盖合出水套筒下口沿的盖体,铰接杆设于盖体与配重块固定件之间的位置,铰接杆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于两个铰接孔内,配重块固定件、铰接杆和盖体三者一体式构成封盖,并且配重块固定件、铰接杆和盖体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盖体的顶面设有与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匹配的凸块,配重块固定于配重块固定件的固定槽内。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集水盘,集水盘通过螺钉固定于凸起的顶面,凸起的顶面设有定位凸条,集水盘的底面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凸条对应嵌入定位凹槽内进行定位,且集水盘的底部设有与入水口对应的进水孔。

更进一步地,入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网,固定板的顶面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顶部与过滤网的底部贴合,过滤网的顶部插接有T型手柄,使蓄水盒能够绕着T型手柄360度旋转。

更进一步地,固定板的外周侧和防臭芯密封盖板的外周侧均设有环槽,第一密封圈嵌入防臭芯密封盖板的外周侧的环槽内,第二密封圈嵌入固定板外周侧的环槽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其结构紧凑可靠,在蓄水盒内有水或无水时均可达到防臭功能,具有干湿两用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使用下不会出现下水管道内的臭气泄漏的情况,提高了防臭性能、效果,提升使用寿命;蓄水盒可以360度旋转安装,方便管道安装,并且无需工具就可以逐个分解,方便清洁维护。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4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带有蓄水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盒,2防臭芯本体,3封盖,4配重块,5第二密封圈,6过滤网,7T型手柄,8集水盘,9芯盒,10蓄水挡板,11盒体,12排水口,13上盖,14防臭芯密封盖板,15排水管,16第一密封圈,17蓄水环,18限位挡板,19环槽,20蓄水间隙,21固定板,22出水套筒,23定位环,31盖体,32配重块固定件,33铰接杆,61过滤网固定螺丝,81进水孔,82定位凹槽,83盖板,91壁筒,92底盘,93筒柱,141入水口,142凸起,144定位凸条,145台阶环,211出水口,221铰接板,222铰接孔,31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包括可360度旋转安装的蓄水盒1,蓄水盒1上设有排水口12,蓄水盒1的顶部具有入水口141,入水口141内密封固定有防臭芯本体2,防臭芯本体2上设有出水口211若干,出水口211的下口沿铰接有封盖3,封盖3的外侧端固定有在出水口211内无水状态下可使封盖3自动关闭出水口211的配重块4。其结构在使用时,当水由入水口141进入出水口211排出时,封盖3的在水的压力和重力下向下旋转而打开出水口,在出水口211处无水进入时封盖3通过配重块4的重力下落而带动封盖3向上旋转,达到自动关闭出水口211,起到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回流至室内。

本实施例中入水口141的下口沿向内紧贴有芯盒9,芯盒9包括壁筒91和底盘92,壁筒91上部贴合于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入水口141的内壁下沿,底盘92向下贴合于盒体11的底部,壁筒91通过筒柱93与底盘92相连接。壁筒91的底部与蓄水盒1的内底部之间存在蓄水间隙20,蓄水盒1的内底部设有蓄水结构,且蓄水结构的高度高于蓄水间隙20;防臭芯本体的底部包覆有用于增强封盖闭合时的密封性能的软胶。污水经地漏的蓄水盒1排出,当排水完毕后通过蓄水盒1内的蓄水结构进行蓄水,从而对壁筒91的底部进行水密封,使得防止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回流至室内的效果更佳,提高了防臭性能。软胶实现在无水密封地漏时的密封性能更佳。芯盒的分体式结构,方便后期维护时能够将各部件分解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蓄水盒1包括盒体11、上盖13、防臭芯密封盖板14和第一密封圈16,入水口141设于防臭芯密封盖板14上,排水口12设于盒体11上,上盖13盖合于盒体11顶部的开口位置,上盖13向下延伸有定位环23,上盖13的定位环23外侧贴合于盒体11顶部开口的口沿内侧,防臭芯密封盖板14插入于上盖13的定位环23内,且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顶面贴合于上盖13的底面,第一密封圈16紧密贴合于上盖13的定位环23内侧与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外侧之间,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顶面具有凸起142,且凸起142贯穿上盖13,排水口12外侧口沿向外延伸有排水管15,蓄水结构设于盒体的内底部。其结构使得安装防臭芯本体2时较为方便,而且组装后的蓄水盒1结构较为紧凑可靠,即,可先将防臭芯本体2安装于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入水口处,然后将防臭芯密封盖板14密封固定于上盖13上,最后将上盖13盖合于盒体11的顶部开口位置,上盖13和盒体11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一体,从而实现将防臭芯本体2安装于盒体11的内部空间中,防臭芯本体2也可后安装于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入水口处,且防臭芯本体2可在地漏施工完后单独拿出来进行清理。排水管15可与其余排污管进行连接。而且排污时通过第一密封圈16进行密封使得在排污水时不会漏出。

本实施例中蓄水结构采用由蓄水盒1内底面向上延伸的蓄水挡板10,蓄水挡板10位于排水口12的下侧边,壁筒91的底部位于蓄水挡板10与蓄水盒1的内部底面所构成的蓄水空间内。其结构实现在蓄水挡板10内进行蓄水密封壁筒91的出水通道底部,实现有水密封,并防止下水管道的臭气经芯盒9的壁筒91回流至室内,使得地漏的防臭性能更佳。

本实施例中入水口141与防臭芯本体2进行密封固定的结构为:防臭芯本体2包括固定板21和延伸于固定板21下侧的若干出水套筒22,出水口211设于固定板上21,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与出水口211对应连通,封盖3铰接于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下口沿,软胶包覆于出水套筒22的底部,其软胶提升封盖闭合时的密封性能,使得无水密封地漏时的密封性能更佳。入水口141上沿内侧上设有台阶环144,固定板21架设于台阶环144上,固定板21的外周侧与入水口141上沿的内侧之间通过紧密贴合第二密封圈5进行密封固定。其结构使得封盖的安装较为方便,并且使用时通过封盖3打开或关闭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较为便捷,而且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可靠,提升了使用性能,进一步出水套筒2具有聚水的作用,可在排污过程中污水在出水套筒22内聚集,达到快速打开封盖的压力和重力,进行打开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而排出污水的功能,而且排污时通过第二密封圈5进行密封使得在排污水时不会出现渗漏。

本实施例中封盖3铰接于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下口沿,其具体的铰接结构为:出水套筒22的外周侧延伸有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铰接板221,两块铰接板221上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铰接孔222;封盖3包括配重块固定件32、铰接杆33和用于盖合出水套筒22下口沿的盖体31,铰接杆33设于盖体31与配重块固定件31之间的位置,铰接杆33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于两个铰接孔222内,配重块固定件32、铰接杆33和盖体31三者一体式构成封盖3,并且配重块固定件32、铰接杆33和盖体3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盖体31的顶面设有与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匹配的凸块311,配重块4固定于配重块固定件32的固定槽内。其结构使得地漏的结构更具紧凑性,对配重块4的安装较为方便,而且在使用时使得配重块4和盖体31分别绕铰接杆33进行旋转,从而达到盖体31关闭或打开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水盘8,集水盘8通过螺钉固定于凸起142的顶面,凸起142的顶面设有定位凸条144,集水盘8的底面设有定位凹槽82,定位凸条144对应嵌入定位凹槽82内进行定位,且集水盘8的底部设有与入水口141对应的进水孔81,集水盘8上部盖有多孔的盖板83,盖板83具有将污水初步过滤的功能。集水盘8具有预先将污水进行收集,然后统一将污水经蓄水盒进行排出。

本实施例中入水口141处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通过过滤网固定螺丝61安装在集水盘8的底面,固定板21的顶面设有限位挡板18,限位挡板18的顶部与过滤网6的底部贴合,过滤网6的顶部插接有T型手柄7,T型手柄7使蓄水盒可以绕着作360度旋转。过滤网6防止体积较大的脏物进入防臭芯套筒内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1的外周侧和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外周侧均设有环槽19,第一密封圈16嵌入防臭芯密封盖板14的外周侧的环槽19内,第二密封圈5嵌入固定板21外周侧的环槽19内。对第一密封圈7和第二密封圈6进行定位,密封性能更好。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套件,其大致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蓄水结构采用由蓄水盒1内底面向上延伸的蓄水环17,芯盒9的壁筒91的底部位于蓄水环所构成的蓄水空间内。其结构实现在蓄水环17内进行蓄水密封壁筒91内的出水通道底部,实现有水密封,并防止下水管道的臭气经壁筒91内的通道回流至室内,使得地漏的防臭性能更佳。

基于实施例1、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地漏在排水时,污水经集水盘进行集水后由进水孔81进入入水口141,且在污水进入入水口的过程中,将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通过过滤网6过滤后进入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内,而污水在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内聚集,当达到一定压力和重力后,盖体31绕铰接杆33向下旋转打开,从而达到打开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实现地漏的排水功能。当水排出完成后,盖体31在配重块4自身的重力下使得配重块固定件32向下旋转,从而带动盖体31向上旋转进行盖合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凸块311塞入出水套筒的出水通道内,以实现地漏在不排污水时,通过盖体始终关闭出水套筒22的出水通道,从而达到无论在蓄水结构(蓄水环和蓄水挡板)作用下形成的蓄水空间内有水或无水均可实现防止下水管道内所产生的臭气回流至室内的功能。进一步达到在长期的使用下不会出现下水管道内的臭气泄漏的情况,防臭效果较佳。其中盖体与出水通道分离,凸块311随着盖体的分离而与出水通道分离。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360度旋转干湿两用防臭芯排水地漏,其结构紧凑可靠,在蓄水盒内有水或无水时均可达到防臭功能,具有干湿两用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使用下不会出现下水管道内的臭气泄漏的情况,提高了防臭性能、效果,提升使用寿命;蓄水盒为分体式结构,无需工具就可以逐个分解,方便清洁维护。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