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180发布日期:2018-09-14 20:44阅读:17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排水管道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水池。



背景技术:

蓄水池溢水管是水池必须设置的装置,是保证蓄水池安全运行时的措施。当水池蓄满而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时,多余流量由溢水管泄出,以防顶板承受托力。溢水管管径一般与进水管相同,管端为喇叭口,管上不得安装阀门。为满足蓄水池抗浮要求,避免池顶面直晒,尽量保持水温不受外界影响,并应符合保温要求,水池顶部应覆土;按国家标准图--蓄水池的规定,水池顶部覆土厚度有0.5m和1.0m两种,寒冷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冻土深度,适当加厚。水池溢水管出口一般都接入城市下水系统,为防止下水系统中的爬虫等沿溢水管进入池内,标准图采用将溢水管先经溢流井,再排至排水井,以避免清水受到污染。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发生内涝等情况屡见不鲜,即使按国标设计,溢流井中的溢流堰顶较地面高出0.3m,暴雨时,地面积水超过0.3m时,雨水照样可以经管道跃过溢流堰,倒灌进入蓄水池,污染清水。另外,对于一些蓄水池的溢流水位较设计地面标高小于0.3m的蓄水池,受地面雨水污染的可能性更大。如何保证蓄水池中的清水不受地面雨水的污染,保证水质安全,一直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水池,该蓄水池的收集装置采用螺旋形波纹管,实现了收集装置的快速组装,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的优点,通过设置溢流装置保证收集装置达到高水位时顺利溢流,同时,通过浮球的设计,确保城市内涝时,倒灌的污水不进入收集装置内。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包括收集装置、溢流装置和固定装置;

所述收集装置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且所述收集装置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地面上;

所述溢流装置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通;

所述溢流装置包括溢流室和导流管;

所述溢流室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溢流室的的另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

所述导流管设置于所述溢流室内;

所述导流管中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可在所述导流管中移动以调节经过所述导流管的水的流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溢流室内设置有分隔板;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溢流室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所述导流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导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进水管、变径管和第一出水管;

所述第一进水管穿过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排水系统相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直径;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直径;

所述变径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直径相等;

所述变径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直径相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溢流装置还包括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

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背离所述变径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溢流孔;

处于最高位置的溢流孔与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浮球的直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固定件、多个连接件和多个垫片;

多个所述固定件沿所述收集装置的周向设置,且与所述收集装置相螺接于所述收集装置的底部;

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收集装置之间;

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穿过所述收集装置的底面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背离所述变径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雨水收集口。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内设置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水池,包括收集装置、溢流装置和固定装置,收集装置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且收集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溢流装置与收集装置相连通,溢流装置包括溢流室和导流管,溢流室的一端与收集装置相连通,溢流室的的另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导流管设置于溢流室内,导流管中设置有浮球,浮球可在导流管中移动以调节经过导流管的水的流量,收集装置采用螺旋形波纹管,实现了收集装置的快速组装,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的优点,通过设置溢流装置保证收集装置达到高水位时顺利溢流,同时,通过浮球的设计,确保城市内涝时,倒灌的污水不进入收集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蓄水池的溢流装置进行溢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蓄水池的溢流装置发生倒灌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蓄水池的收集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蓄水池的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收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标:1-收集装置;2-溢流装置;3-固定装置;11-盖板;12-雨水收集口;13-爬梯;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分隔板;24-导流管;25-浮球;26-第二进水管;27-第二出水管;241-第一进水管;242-变径管;243-第一出水管;244-溢流孔;31-固定件;32-连接件;3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水池,包括收集装置1、溢流装置2和固定装置3;

所述收集装置1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且所述收集装置1通过所述固定装置3固定于地面上;

所述溢流装置2与所述收集装置1相连通;

所述溢流装置2包括溢流室和导流管24;

所述溢流室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1相连通,所述溢流室的的另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

所述导流管24设置于所述溢流室内;

所述导流管24中设置有浮球25,所述浮球25可在所述导流管24中移动以调节经过所述导流管24的水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水池,包括收集装置1、溢流装置2和固定装置3,收集装置1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且收集装置1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于地面上,溢流装置2与收集装置1相连通,溢流装置2包括溢流室和导流管24,溢流室的一端与收集装置1相连通,溢流室的的另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导流管24设置于溢流室内,导流管24中设置有浮球25,浮球25可在导流管24中移动以调节经过导流管24的水的流量,收集装置1采用螺旋形波纹管,实现了收集装置1的快速组装,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的优点,通过设置溢流装置2保证收集装置1达到高水位时顺利溢流,同时,通过浮球25的设计,确保城市内涝时,倒灌的污水不进入收集装置1内。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溢流室内设置有分隔板23;

所述分隔板23将所述溢流室分隔为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

所述第一腔室21和所述第二腔室22相连通;

所述导流管24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22内,所述导流管24的一端穿过所述分隔板23与所述第一腔室21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分隔板23将溢流室分隔为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导流管24设置于第二腔室22中,浮球25在导流管24中移动以调节由第一腔室21进入到第二腔室22中的水的流量,当第一腔室21内的水量达到了导流管24与第一腔室21的连接处的位置时,第一腔室21中的水沿导流管24进入到第二腔室22中,再由第二腔室22排出至排水系统中,第一腔室21中的水起到了隔绝的作用,阻隔了异味气体、爬虫等进入到收集装置1中,保证收集装置1中的水质。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导流管24包括第一进水管241、变径管242和第一出水管243;

所述第一进水管241穿过所述分隔板23与所述第一腔室21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水管243与所述排水系统相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24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41的直径;

所述浮球2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41的直径;

所述变径管2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241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一进水管241的直径相等;

所述变径管2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243相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出水管243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装置2还包括第二进水管26和第二出水管27;

所述第二进水管26的一端与所述收集装置1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2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腔室21相连通;

所述第二出水管27的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2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22相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变径管242自与第一进水管241的连接处至于第一出水管243的连接处的直径逐渐增大,浮球25的直径大于第一进水管241的直径,当发生内涝时,排水系统中的水进入到第二腔室22中,浮球25随着第二腔室22中的水位上涨而上升,当第二腔室22中的水位达到变径管242处时,浮球25将卡在变径管242内,由于直径的不同,无法再继续升高,完成对导流管24的封闭,水位上升的过程中,使得浮球25对于变径管242压力继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封闭的效果,实现了防止污水倒灌现象的出现,保证收集装置1中的水质。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243背离所述变径管24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溢流孔244;

处于最高位置的溢流孔244与所述第二腔室22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浮球25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多个溢流孔244间隔均匀设置在第一出水管243上,溢流孔244的设置条件应该满足浮球25在导流管24中的最低处时,第一腔室21内的水依然可以流入第二腔室22中,以不影响溢流孔244的溢流效果为准。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多个固定件31、多个连接件32和多个垫片33;

多个所述固定件31沿所述收集装置1的周向设置,且与所述收集装置1相螺接于所述收集装置1的底部;

所述垫片33设置于所述固定件31与所述收集装置1之间;

所述连接件32的一端穿过所述收集装置1的底面与所述固定件31相连接,所述连接件32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固定件31和收集装置1之间设置有垫片33,在使用螺栓依次穿过固定件31、垫片33和收集装置1将收集装置1进行固定,垫片33可采用橡胶垫等柔性垫片33,防止在螺栓在逐渐锁紧的过程中,对螺旋形波纹管产生挤压变形。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243背离所述变径管2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的设置可防止爬虫或其它大颗粒污物进入导流管24内,进一步保证蓄水池的用水安全,同时,由于设置了第一过滤网,为了消除第一过滤网所带来的的溢流效果的弱化,可相应增大溢流孔244的孔径,以保证溢流效果。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1上方设置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上设置有雨水收集口12。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1内设置有多个爬梯13。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爬梯13沿所述收集装置1内部周向间隔均匀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在收集装置1内设置有爬梯13,当需要对收集装置1进行检修时,打开盖板11,工作人员通过爬梯13进入到收集装置1的底部,爬梯13设置有多个,可多个工作人员对收集装置1同时进行检修,提高检修的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口12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在该实施例中,在雨水收集口12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对于雨水进行过滤,保证收集装置1中的水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水池,包括收集装置1、溢流装置2和固定装置3,收集装置1采用螺旋形波纹管,且收集装置1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于地面上,溢流装置2与收集装置1相连通,溢流装置2包括溢流室和导流管24,溢流室的一端与收集装置1相连通,溢流室的的另一端与排水系统相连接,导流管24设置于溢流室内,导流管24中设置有浮球25,浮球25可在导流管24中移动以调节经过导流管24的水的流量,收集装置1采用螺旋形波纹管,实现了收集装置1的快速组装,具有施工简便速度快的优点,通过设置溢流装置2保证收集装置1达到高水位时顺利溢流,同时,通过浮球25的设计,确保城市内涝时,倒灌的污水不进入收集装置1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