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82527发布日期:2018-08-17 06: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河流生态修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恢复其生物多样性,河流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生物部分则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组成,其中生产者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含水草)、藻类和某些细菌;消费者主要包括各类水禽、鱼类、浮游动物等水生或两栖动物;分解者主要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非生物环境由能源、气候、基质和介质、物质代谢原料等因素组成,其中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气候包括光照、温度、降水等;基质包括岩石、土壤及河床地质、地貌;介质包括水、空气;物质代谢原料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和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有机化合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河流生物多样性也不能幸免,因此,构建或恢复健康的河流生物多样性,恢复健康的河流至关重要。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能够恢复健康的河岸带,稳定河岸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于流速较大的河流,坡脚需要首先进行固定,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根基固定,留出最低水面线以下0.5米的距离范围;

s2.依据对该流域河流中鱼类的种类大小调查,设定合适的鱼类栖息地模块,优选橡木;

s3.将设计好的木质模块放到混凝土根基上,并在每个模块上放置一个石块用来固定生物栖息地模块;

s4.用周边的土壤将模块覆盖,同时加入碎石以及树种,用以固定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需要分析十年内河流水文数据,进行河流水面线模拟,找出最低水面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需要大量河流近年内的鱼类数据,进行样品大小分析,同时根据需求设计模块样式及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选择合适的随时配合周边土壤进行填埋,同时栽种适合该地区的树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提高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与稳定性的护坡技术,能够尽快回复河流生物多样性健康的状态,进而达到维系河流、水库的水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安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模块设计效果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模块设计效果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模块设计效果图三;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模块设计效果图四;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的模块设计效果图五;

图中:

1-长底板;2-长顶板;3-中空支承结构;31-底板;32-顶板;33-矩形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坡脚: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根基固定,留出最低水面线以下0.5米的距离范围;

s2设定鱼类栖息地模块:依据对该流域河流中鱼类的种类、大小调查,设定合适的鱼类栖息地模块;

s3固定栖息地模块:将设计好的木质模块放到混凝土根基上,在每个模块上放置一个石块用来固定生物栖息地模块,用周边的土壤将模块覆盖,同时加入碎石以及树种固定土壤。

进一步的,s1还包括通过分析河流水文资料,得到全年最低水面位。

进一步的,s2中栖息地模块采用橡木制成。

进一步的,s2中根据大量河流近几年的鱼类数据,进行样品大小分析,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模块样式及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栖息地模块包括长顶板2和长底板1,所述长顶板2和长底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中空支承结构3;所述中空支承结构3包括底板31和顶板32,且所述顶板32长于所述底板31,所述底板31和顶板32之间设有两个矩形木块33。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于流速较大的河流,坡脚需要首先进行固定,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根基固定,留出最低水面线以下0.5米的距离范围;

s2.依据对该流域河流中鱼类的种类大小调查,设定合适的鱼类栖息地模块,推荐使用橡木;

s3.将设计好的木质模块放到混凝土根基上,并在每个模块上放置一个石块用来固定生物栖息地模块;

s4.用周边的土壤将模块覆盖,同时加入碎石以及树种,用以固定土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需要分析十年内河流水文数据,进行河流水面线模拟,找出最低水面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需要大量河流近年内的鱼类数据,进行样品大小分析,同时根据需求设计模块样式及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选择合适的随时配合周边土壤进行填埋,同时栽种适合该地区的树种。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尽快回复河流生物多样性健康的状态,进而达到维系河流、水库的水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安全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大流速河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护坡方法,包括:S1固定坡脚: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根基固定,留出最低水面线以下0.5米的距离范围;S2设定鱼类栖息地模块:依据对该流域河流中鱼类的种类、大小调查,设定合适的鱼类栖息地模块;S3固定栖息地模块:将设计好的木质模块放到混凝土根基上,在每个模块上放置一个石块用来固定生物栖息地模块,用周边的土壤将模块覆盖,同时加入碎石以及树种固定土壤。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提高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与稳定性的护坡技术,能够尽快回复河流生物多样性健康的状态,进而达到维系河流、水库的水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安全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单保庆;孟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科乾和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2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