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6461发布日期:2018-09-21 23:1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水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水利墙大多都是没有进行开发利用的,那么这部分宝贵的资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开发利用,将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流失,不仅占用了大量潜在的资源,而且对资源起到了一定的浪费,我们都知道,如今的社会是一个节约型社会,资源对人类来说是异常宝贵的,我们不仅要花时间和金钱去购买资源,而且我们还要花时间和金钱去保护生态环境,这样,我们的消耗是巨大的,水利墙所占用的空间巨大,资源也非常丰富,但良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的确很少,好多墙体旁都是杂草或裸露的地皮,有的还出现一定的水土流失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基和挡水墙体,所述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基和挡水墙体共同围合形成一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墙体的斜撑,蓄水腔顶部密封设置,所述挡水墙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耐蚀渗水层、碎石层、沙土层和挡水墙基,所述挡水墙基上垂直穿设有若干个渗水管,所述渗水管顶端管口置入沙土层中,底端管口伸入蓄水腔中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撑与挡水墙体之间形成三角直接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耐蚀渗水层为橡胶材质,且耐蚀渗水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

作为优选的,渗水管顶端管口处裹设有滤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一方面,作为挡水墙体使用,挡水墙体由耐蚀渗水层和挡水墙基共同组成,耐蚀渗水层直接与水接触,有效防止水对土壤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挡水墙基保证挡水墙体基础的稳固性能,配合斜撑加固稳定性,另一方面,蓄水腔作为蓄水池使用,河道中的水穿过耐蚀渗水层后依次经过了碎石层、沙土层,实现了对水的过滤,再通过渗水管慢慢渗入蓄水腔中,其内能够储纳相对清洁的水源,以备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1所示,1、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包括混凝土地基1、混凝土墙基2和挡水墙体3,所述混凝土地基1、混凝土墙基2和挡水墙体3共同围合形成一蓄水腔4,所述蓄水腔4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墙体3的斜撑5,蓄水腔4顶部密封设置,所述挡水墙体3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耐蚀渗水层6、碎石层7、沙土层8和挡水墙基9,所述挡水墙基9上垂直穿设有若干个渗水管10,所述渗水管10顶端管口置入沙土层8中,底端管口伸入蓄水腔4中设置。

以上为本发明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5与挡水墙体3之间形成三角直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耐蚀渗水层6为橡胶材质,且耐蚀渗水层6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

进一步的,渗水管10顶端管口处裹设有滤布。

滤布可防止沙土层中的沙土进入渗水管10中。

斜撑5采用非金属材质,避免其在蓄水腔4中长久使用后的锈蚀。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一方面,作为挡水墙体使用,挡水墙体由耐蚀渗水层和挡水墙基共同组成,耐蚀渗水层直接与水接触,有效防止水对土壤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挡水墙基保证挡水墙体基础的稳固性能,配合斜撑加固稳定性,另一方面,蓄水腔作为蓄水池使用,河道中的水穿过耐蚀渗水层后依次经过了碎石层、沙土层,实现了对水的过滤,再通过渗水管慢慢渗入储水空间中,其内能够储纳相对清洁的水源,以备他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农业水利生态墙,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基和挡水墙体,所述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墙基和挡水墙体共同围合形成一蓄水腔,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挡水墙体的斜撑,蓄水腔顶部密封设置,所述挡水墙体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耐蚀渗水层、碎石层、沙土层和挡水墙基,所述挡水墙基上垂直穿设有若干个渗水管,所述渗水管顶端管口置入沙土层中,底端管口伸入蓄水腔中设置。本发明挡水墙体由耐蚀渗水层和挡水墙基共同组成,有效防止水对土壤的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也可通过蓄水腔存储相对清洁的水源,以备他用。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铎;薛中良;王延荣;谭兴华;李彬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沃德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4
技术公布日:2018.0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